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322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

《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docx

马原热点问题学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若干热点问题学习资料

(2010年12月25日)

这里所谓的“热点问题”,是指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中,引起学术界普遍关注并讨论较多的一些问题。

了解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掌握围绕这些问题而提出的各种不同观点,对于提升对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原理的理解非常必要。

由于理论和实践的迅速发展,这样的问题数量非常多,我们不可能尽数论及。

在此,仅选取若干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直接相关的问题加以述评。

希望这一学习资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关注、思考相关问题,促进理解、认识的不断深化。

所选取的问题如下: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首要观点:

是物质还是实践?

2、如何理解客观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

3、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

第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第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第四,关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养。

4、如何理解和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1)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2)表现为生产资料的物化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3)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5、关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的运用问题

(1)剩余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否已经过时

(2)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剩余价值

(3)现阶段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剥削”

(4)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问题

6、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历史发展趋势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首要观点:

是物质还是实践?

物质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首要观点是物质还是实践,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是从物质出发去理解世界的本质,还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世界的本质的,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是“物质本体论”还是“实践本体论”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我们从整体上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近年来学术界的争论颇多。

一种观点认为,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其理由是:

首先,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接着马克思说,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然而,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理解区别于一切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实践观。

其次,现在成为人类活动对象的周围感性世界,绝不是那种开天辟地以业就有的原始的自然物,人类世世代代用自己的实践活动改变着自然界的原有形态,创造合乎人需要的形态,我们的生活主要是在人化的自然环境里进行的。

马克思说,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就是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

在人的周围世界中没有留下人的或多或少的印迹的地方,几乎是找不到的。

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实践特别是生产活动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

只有从实践方面去了解,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把握,才能真正理解整个世界。

再次,如果把在人之外的自然界叫做自在自然的话,那么,现实的自然界就是通过实践由自在自然转化而来的。

在这种转化中,自然界的客观性并没有丧失,丧失的只是它的自在性。

所以,从实践、从主体方面来理解自然界并没有使自然界的客观性成为疑问,相反,是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的。

实践在发展,对象世界也在不断扩大和深入。

因此,现实世界是一个随着实践发展而无限膨胀着的世界。

基于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一理解,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实践唯物主义。

持类似观点的学者提出,马克思早已实现对“物质本体论”的扬弃。

“凡是深入研究过马克思著作及其思想发展史的人都会发现,马克思本人从青年时期起就是对‘抽象物质观’、从而也就是对物质本体论的坚定的批判者。

”马克思从来不愿意在抽象的物质概念上浪费时间,他始终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历史过程来考察物质的各种形态或要素的。

马克思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则是“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当把马克思哲学阐释为“实践本体论”时,注重的是与感觉经验的层面相关的现象领域,但忽略了与超感觉经验的理性层面相关的本质领域,这极易把马克思哲学与费尔巴哈哲学混淆起来。

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尽管实践概念起着基本和核心的作用,但它毕竟不能取代马克思在超感觉经验的本质领域中的思考。

反之,当把马克思哲学阐释为“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时,注重的是与理性思维的层面相关的本质领域,但忽略了马克思对与现实生活和感性实践活动相关的现象领域的关切,这极易把马克思哲学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混淆起来。

要全面地认识并阐发马克思哲学,应该把与感觉经验层面相关的现象领域同超感觉经验的层面相关的本质领域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把马克思哲学理解并阐释为“实践-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只能是物质而不是实践。

其理由是:

首先,实践只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因为,实践论属于历史观和社会观的范围,不是世界观。

实践在现实世界中是微乎其微的,在人类社会中有普遍性,而在现实世界中没有普遍性。

在马克思主义中,世界观是最高的(层次最高、范围最大),是核心部分;实践观不是最高的,不是核心部分,不能以实践论取代世界观。

其次,认为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一看法,显然是从列宁的“生活、实践的观点,应当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这一思想演化而来的。

但是,列宁主要是就实践是真理标准这一点而言的。

列宁的这个观点可以扩展到历史观以及关于人类社会的其他部门哲学,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科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等,但不能扩展到自然哲学、世界观。

因为在自然界、现实世界,实践并不普遍存在,它不是自然观、世界观的范畴,只是认识论、历史观、社会观的范畴。

如果一定要问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那就是客观实在的观点或物质的观点,然后还有联系的观点、运动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还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世界的物质客观实在性。

在这个问题上动摇,就会全线崩溃。

在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历史观问题、价值观问题、人生观问题等任何重大哲学问题都会因为丧失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前提而倒向唯心主义。

针对“实践本体论”的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内在地包含实践的内容,但不能归结为“实践本体论”。

“实践本体论”把本属于中介范畴、功能范畴和属性范畴的“实践”提升到本体的地位,最终必然走得唯实践主义。

这种观点还提出,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辩证统一”的说法值得商榷,它容易造成理论上的混乱,也不利于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有文章进而从本体与本体论,以及经典著作的文本出发,来澄清本体论的含义,提供一个本体论的话语境域。

在此基础上,对“实践本体论”所走入的误区加以剖析,以论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只能是物质本体论,不可能是“实践本体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其理由是,无论从历史上讲,还是从逻辑上讲,都是先有物质世界,后有实践。

实践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

未知物质世界与已知物质世界之间的区别只是未知与已知,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它们的存在都是不以人的实践与意识为转移的。

我们对未知世界只是不知其情状,其存在并不是未知的,而且正是未知世界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转化为已知世界。

我们只能说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已知世界的某些变化是实践造成的,不能说已知世界的存在依赖于实践。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对于人的实践是本原的、决定性的。

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让自然物作用于自然物。

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第四种观点认为,既要强调实践的伟大历史作用和世界观意义,又要坚持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马克思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区别,就在于既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上,又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

也就是说,既把对象、现实、感性理解为独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又把它看作是人的感性活动的产物。

首先,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求人们从主体方面即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对象,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存感性世界,虽然在人类诞生很久以前就存在,却又因为人类的劳动实践而不断地改变自己的面貌,变换自己的存在形态,而在这种不断变换的新面貌、新形态中就凝结着人类的物化劳动。

其次,马克思主义又要求人们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对象,根本原因在于,即使在属人的世界或现实世界中,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依然会保持着。

所谓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不仅指先于人类存在的外部自然界是人类感性活动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指在人类出现之后的自然界。

虽然人类的感性活动是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但是,当人类的劳动一旦对象化成了外部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类而后的感性活动,对于下一代人来说,又作为预先存在的外部自然界而出现,又作为他们感性活动的物质前提而出现,从而对于人的感性活动有优先地位。

实践没有、也不可能包容一切、统摄一切,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说:

“既然它是使物质适应于某种目的的活动,它就要有物质作为前提”;“劳动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财富的唯一源泉。

正像威廉·佩蒂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对象,既不存在物质与实践组合与并列而产生的自相矛盾,也不存在什么二元论的问题。

因为所谓二元论,是指把世界归结为两种相互独立而又象征不同本原的哲学学说,而在马克思主义那里,虽然实践被提升到世界本原的行列,它却既没有因此而把物质从世界本原中排除出去,也没有使实践存在于物质之外成为独立的本原。

实践是必须同物质相结合、物化在自然物质之上才能成为世界本原的。

2、如何理解客观社会规律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矛盾运动的规律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同时社会的主体是人,人的社会活动都受其意识的支配,因而马克思主义在承认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充分肯定人的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那么,如何理解这两方面的关系呢?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

国内学术界对此开展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以对规律的认识为前提,主要表现为:

①缩小或扩大规律作用的范围;②改变规律作用的方向;③改变规律作用的具体形式;④颠倒或跨越历史规律所决定的发展阶段;⑤使一些历史规律“登台”或“退位”。

第二种观点认为,规律及其作用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只能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人所能改变的只是规律起作用的条件,通过改变或创造规律赖以发生作用的条件,可以部分地或根本地改变规律所发生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加速或延缓某一规律发生作用,或者使某一规律根本不发生作用。

第三种观点认为,人可以改变规律,也可以选择和设计规律。

在一定程度上社会规律的历史变化性,取决于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活动的变化。

人们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创设对自己有利的条件,形成对自己有利的社会规律。

第四种观点认为,人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的说法不科学。

因为规律赖以存在和起作用的条件同规律是直接统一的,它和规律一样,其产生、发展和消失都是不以人们是否承认、贬低、误解为转移的。

人们也不能改变、选择和设计社会规律,但是可以改变和选择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与实现方式,能够设计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方案和模型。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的研究有新的进展。

有文章提出,社会规律在社会历史中的实现,即社会规律对主体选择活动的制约,不是自然而然的,而是以主体选择为其内在机制的,主体的选择活动使社会规律的作用得以实现与不断变化。

在主体不断更新的实现需要和利益的活动中,不仅形成了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规律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实现方式,而且主体实现需要和利益的选择活动也改变了社会规律起作用的条件,扩展了社会规律起作用的领域,改变着社会规律作用的性质,使新的规律发生作用,旧的规律归于消亡。

而主体的活动也必然要随着社会客观对象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要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社会规律对主体选择活动制约的结果集中体现为:

其一,社会规律判定主体选择活动的性质;其二,社会规律划定主体选择活动的极限;其三,社会规律决定主体选择活动优劣的奖惩。

3、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认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人为本”,也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非常重要的追求目标。

因此,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哪些内容?

实现这一远大目标需要创造什么样的条件?

近年来,围绕这些问题,国内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意义。

有学者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紧紧抓住物质生产劳动这一核心概念,深刻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全面地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途径,科学地论证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从而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成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把实践尤其是物质生产实践当作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基础,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实践发展的历史产物,从而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根本变革,由此引申出唯物主义人学观念的变革。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构成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

因为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亦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是消除物役、消除人役,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人的真正自由的根本途径,也是把社会、公民凝聚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所在。

第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

有的学者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在广义上是指类和个体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在狭义上是指个体的体力、智力、心理、品德、能力等诸方面的发展。

也有学者提出,人是反映“类”与“个体”辩证统一的概念,它既可以指全人类,也可以指个体。

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六个方面:

其一,各种能力的发展。

恩格斯曾说,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丰富的内容。

因为旧社会的分工造成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分离,所以马克思强调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

其二,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个性是指人与人在特性方面的差异。

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每个人都成为充分自由而又各具特性的人。

其三,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曾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发展表现在诸多方面,如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等等。

其四,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的特殊属性。

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展示,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其五,个人价值的实现。

人的全面发展最终要体现在价值的实现上,它标志着个人能够满足社会的某种需要,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同。

其六,类特性在个体身上得到充分发展。

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

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体现人的“类”特性,即社会性、实践性和自觉能动性。

这样,人才能真正成其为人。

关于类的全面发展,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类发展的思想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

其一是类特性的全面发展。

这是人区别于物和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

这种类特性包括类意识的能动性和类实践的能动性,实质是人类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

其二是类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其三是类能力的全面发展。

主要指人类自我发展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社会生产的能力、与外界协调的能力等等。

其四是类的全面解放和充分自由的实现。

它是人类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和综合反映。

第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追求的长远目标,但这并不是说在现阶段是无能为力、难以作为的,相反,我们应该也可以通过切实的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积极创造条件。

近年来有学者结合我国的实践,提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实现条件。

其一,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的出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是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伴随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个体主体同与市场经济推动的生产社会化进程相适应的“类”主体相结合,确立了人的完整的、全面的主体地位。

二是它形成了人的全面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质生活的关系突破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范围,其观念的关系超越了狭隘的传统意识和思想,在最广泛的社会范围内结成经济的、法律的、伦理的关系,因而使得社会关系日趋丰富和全面。

三是它促进了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通过普遍的交换活动,使人的能力得到互补,使人的整体能力不断增强并趋向全面。

四是它提供了人的自由条件。

人的自由最根本的条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市场经济恰恰能做到这一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创造适合人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人的自由个性最终由可能变为现实。

其二,发展社会生产力。

发达的生产力为人走向全面发展提供经济前提,使人们摆脱贫困状态,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条件。

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使人最终成为生产的主人;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们才会把劳动当作自我完善的手段,而不仅仅是谋生的需要;只有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才能提供丰富的产品,人们才能拥有充裕的时间,而这将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没有生产的高度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是空想。

其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将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的思想文化基础。

我们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成长开辟道路;我们要实现“双百”方针,以利于脑力劳动率先成为一种表现个性、发展个性的自主劳动,让精神劳动成果各具异彩、争芳斗妍;我们要发展教育、开发智力,这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举措;要造就千百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历史地具体地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

其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特点是:

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发展这种新型民主是人走向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政治前提。

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建设,将加强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全面发展的人将由此而产生。

最后,建立丰富和谐的社会关系。

丰富和谐的社会关系将为人走向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全面发展的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产物。

社会关系涵盖了人们的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经济关系等各个方面。

这些关系的健全与和谐,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第四,关于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养。

有学者提出,人的全面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素质的整体提高。

现阶段,这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尚未实现,即使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鲜有实现的。

以此来看,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任务。

有学者提出了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具体建议。

首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具有较高伦理道德素质的国民。

其次,加强科学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国民科学文化水平。

科技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关键,要努力改变我国科技与教育落后的局面,积极促进其发展。

4、如何理解和坚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是阐明了“什么创造了价值”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也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抽象劳动(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是实行私人占有制,资本家利用手中占有的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劳动,在工人创造的价值中,由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关系,揭示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进而揭示了由这种阶级矛盾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的历史趋势。

这就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价值。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否依然适用?

还要不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如何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围绕这些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展开了热烈讨论。

(1)科学技术是否创造价值

对这一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也能创造价值。

原因是作为“一般劳动”的科学技术,无论是以单独形态出现的技术专利,即“技术商品”,还是渗透到生产资料中的“物化了的知识力量”,即科技劳动的物化商品中,由于这种劳动既是前人大量复杂劳动的历史积累和长期凝结,又是后人大量复杂劳动的广泛协作和现实积累,所以它本身就蕴涵着难以计量的大规模的人类复杂劳动,从而也是科学技术成为创造价值、新价值和剩余价值巨大源泉的内在原因。

因此,在新价值源泉问题的研究中,把科学技术这种物化了的知识力量排除在外,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缺陷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说不通的。

另外,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不仅使得单位商品中活劳动份额和数量减少,而且使得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活劳动份额减少,但创造的新价值却更多了,这正是科技进步过程中到处可见的历史事实。

第二种观点认为,对于科学技术要区别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上看是脑化或人化的知识,但掌握的主体是人,属于人的因素,人的科技劳动是人类抽象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创造价值的主要因素。

科学技术从物质形态上看,表现为生产工具,是物化的知识,属于物的因素,是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谁也离不开谁”;但是,只有现实的人类活劳动才是生产过程的唯一能动因素。

而且,应该明确创造价值的是包括科技工作者在内的劳动者,而不是科技本身。

科学技术知识是人的劳动特别是复杂劳动和创造劳动的凝结,科技的发展极大地延展了人的体力和智力,从而增加了人的劳动技能,但劳动能力不等于劳动,因而科学技术也不等于劳动本身,所以科技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对于社会生产中活劳动份额的减少然而却创造更多价值的事实,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和标志。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特征正好是:

不变资本的固定部分大大增加,因而其中由于损耗而转移到商品中的价值部分也大大增加。

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要证明自己实际提高了生产率,就必须使固定资本由于损耗而转移到单个商品中的追加价值部分小于因活劳动的减少而节约下来的价值部分,即它必须减少商品的价值。

前一种观点把科学技术看作是物化的复杂劳动,后一种观点强调科学技术是物化的知识,它延展了人的体力和智力,增加了人的劳动技能,是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

但作为创造价值的因素看,科学技术本身并不创造价值。

只有活劳动才是生产过程的唯一能动因素,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这种观点在承认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中所发挥作用的同时,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这使人们看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非但不会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相反更加证明了劳动(特别是脑力劳动)创造价值的伟大真理;同时又针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情况,发展了劳动价值论,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