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906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

《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docx

某县高标准农田十二五规划文本

***某县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五年规划

(2011-2015年)

 

***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10年9月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对于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省农发办闽农综办[2006]15号“关于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管理办法〉》的通知精神和将农综[2009]1号关于调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的请示要求,在三明市农发办的指导下,某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农发办、农业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各乡(镇)等相关部门编制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及范围

某县位于***西北部,武夷山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麓。

介于北纬26°25′~27°04′,东经117°05′~117°40′之间。

面积2246.66平方公里,辖6个镇、7个乡。

全县人口15.40万,有汉、畲、回、苗、满、土家、侗、布依、壮、蒙古、彝、仡佬、高山、仫佬、纳西、东乡等16个民族。

2、水文气象

某县属于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8.6℃,最高温度38.5℃,最低温度-5.0℃,历年平均无霜期289天,保证率80%,≥10℃的活动积温4900-5200℃,年日照时数1892.8小时,能满足双季水稻生长需要的光、温资源。

径流: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为1703.7mm,但年内分配不均,汛期4~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6%。

多年平均径流深816mm,变差系数Cv=0.35,Cs=2Cv,P=90%年径流深609.4mm。

蒸发:

项目区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742毫米,最大八月份蒸发量112.1毫米,最小二月份蒸发量35.7毫米,陆面蒸发变化不大,一般在540毫米左右。

泥沙:

根据1983年省水资源图集的数据,悬移质含砂量0.08-0.42千克/m3。

水质:

根据将乐水文站多年来对项目区各河流代表处进行取样化验,境内河流综合污染指数较低,污染指数在0.35以内,水质属Ⅱ级清洁水。

从以上各项指标情况表明,该项目区适宜发展农业生产,农、林、牧、渔有机结合具有有利的气候资源和水文条件。

3、地形、地貌及土壤

某县地处武夷山脉东南麓,南部多为中山,最高峰龙栖山海拔1620米,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为丘陵谷地,岩溶地貌是本县一大特色。

地貌类型以中山、低山及高丘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90.59%,低丘、河谷平原、山间盆谷只占9.41%。

河谷平原、山间盆谷主要分布在金溪及其主要支流两岸,坡度平缓、土壤肥沃。

项目区土壤有6个土类,15个亚类,24个土属。

红壤为最主要土壤,占土地总面积的77.3%。

区内成土母质以冲、洪积物为主,兼有部分坡积物及冲-坡积物二元母质。

优势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亚类的灰泥田土属中的灰泥田。

整个项目区内土壤剖面的发育较好,土体构型一般为A—P—W—C型,地下水位埋深多在0.8米以下。

土壤耕作层厚度变化幅度为14-17cm,平均为15.4±0.74cm,变异系数为4.85%。

耕作层土壤的pH变化在4.92—5.58之间,平均为5.20±0.176,变异系数为3.39%;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0.6—32.6g/kg之间,平均为30.0±2.85g/kg,变异系数为9.49%。

4、水资源

某县水资源丰富,金溪贯穿全境;可开发水电资源25.5万千瓦,金溪流域已开发大言、黄潭、孔头、范厝和高唐5级电站,装机18.05万千瓦。

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全县耕地总面积20.4万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6.4%;而耕地中平洋田占耕地总面积的46.5%,该区域耕地坡度较小,肥力高、水利条件较好,气候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可二熟至三熟,是本县粮食的中高产区。

全县未利用地土地总面积的3.36%,其中荒草地所占比例较大,大多分布在河滩、山间谷地,开发潜力巨大。

6、自然灾害

由于项目区地形、地貌特征和土壤类型等因素,项目区受灾类型主要有水土流失、洪涝、干旱和冰雪等。

洪涝一般出现在4-6月,干旱主要有春旱、夏旱、秋旱;灾害有春寒、五月寒、秋寒和冬天霜冻、冰雪;冰雹一般发生在每年春夏之交,以及秋末时节,各种灾害都有不同程度地影响农业生产。

(二)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与劳动力

2008年底统计,全县有汉、畲、回、苗、满、土家、侗、布依、壮、蒙古、彝、仡佬、高山、仫佬、纳西、东乡等16个民族,总人口为15.4万人;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达69人,全县拥有劳动力6.5万人。

2、土地利用现状特点

全县土地总面积337.0万亩,其中耕地20.4万亩,耕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利用效益不高;丘陵山地利用单一,经济效益偏低;土地重用轻养,水土流失加剧,土地肥力下降。

3、农业生产水平

2009年全县“2+10”产业成效凸显。

在粮食获得丰收的同时,烟叶生产取得较大突破,收购烟叶10.09万担,比上年增加1万担,售烟收入8048万元,增加近2000万元。

竹业开发持续推进,83个毛竹示范园(片)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竹山产值1.97亿元,每亩实现增收60多元。

1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示范带动作用增强。

“双十、一百”新经济组织较快发展。

10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增强,有8家被列入市级龙头企业,实现产值3.64亿元,带动3000户农户增收4500万元。

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会员达1103人,实现销售收入5120万元,带动5640户农户增收3390万元。

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业人员达107人,其中已取得执业证书57人,活跃了农产品交易市场。

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财税收入稳定增长。

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增幅高于1.8个百分点,其中税性收入占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的89.6%。

融资能力逐步增强。

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加强银企合作,积极争取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支持,实现存贷双增,年末全县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25.41亿元,增长23%;全县新增贷款2.35亿元。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912元。

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

目前,某县100%的乡(镇)完成规划修编,并完成30个重点村的规划编制。

五个集镇改造有序推进,部分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

投资1亿多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6个;完成村道硬化25公里,硬化路面通行政村率达97%;完成撤渡建桥1座,在全市率先实现无渡县目标;建设农村客运站9个、候车亭38处,开通了城关至南口公交车;新增行政村通饮用水12个,新建农村沼气池300口。

(三)基础设施

1、水利工程现状

全县共有蓄水工程92处,水库库容2754.0万立方米(发电水库除外),其中小

(一)型5座,小

(二)型14座,引水工程1862处,堤防工程121处;灌溉渠道总长289公里。

现有骨干水利工程完好率90%,田间工程配套率11.4%,灌溉保证率75%,渠系水利用系数60%。

2、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

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4.14万千瓦,其中耕作机械动力0.89万千瓦,农业排灌机械动力0.17万千瓦,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0.74万千瓦,运输机械动力1.32万千瓦,以及收获、林业、畜牧业、植保等其他机械动力0.49万千瓦。

3、交通与电力

某县交通便捷,福银高速公路在县境内有两个互通口,已开通的向莆铁路通过县境并设立站点,到莆田港口和福州。

南昌的通道将全面打开;距离在建的三明沙县机场仅40分钟车程。

全县可开发水电资源25.5万千瓦,金溪流域已开发大言、黄潭、孔头、范厝和高唐5级电站,装机18.05万千瓦。

4、水土保持现状

据2000年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2%,其中极强度流失0.6万亩,占流失面积4.3%,强度流失5.3万亩,占流失面积37.6%,中度流失面积4.3万亩,占流失面积30.5%,轻度水土流失面积达3.9万亩,占总面积的27.7%。

几年来通过强化治理、封山育林、生态林保护等措施治理流失面积5.2万亩,目前尚余水土流失面积8.9万亩。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1、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目前已经实现的指标与小康目标差距甚远,某县总人口15.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1万人,占人口数85.17%,农民靠在人均一亩多耕地上想致富非常艰难。

2、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成本过高,技术含量低。

全县现有耕地20.4万亩,经过多年改造仍有14.7万亩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2.05%)。

农田水利投入严重不足,全县原有配套基础设施已不同程度老化、特别是今年“6.18”特大洪灾后尤如雪上加霜。

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严重阻碍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3、农业产业化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有效途径之一,而我县农业产业化经多年努力,虽得到了很快发展,但仍属于起步阶段。

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辐射拉动力弱;基地规模化程度低、名优产品少、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还未牢固建立。

4、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农业科技人员缺乏,服务体系脱节、缺位;农村劳力素质高的进城打工,种田的大多是文化低、技术差的老人和妇女,不适应科学种田的要求。

新品种、新技术、农民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的需要。

某县现有20.4万亩耕地中,中低产田耕地达14.7万亩,占72%。

项目区水资源丰富,只要通过科学的综合开发,改善灌排条件,配以土壤改良,推行良种良法,能建成“排灌通畅、旱涝保收”的高产稳产田,促进形成低产变高产的转化。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我县已形成优质稻米、食用菌、蔬菜、林竹业等特色产业,但因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能力弱,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偏低。

通过扶持发展与特色产业相对应的农业龙头企业,能有效增加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促进特色产业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通过对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项目的充分实施,能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综合素质,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同时,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农业高、新技术和品种,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需要。

通过排灌渠系等水利设施建设、机耕路建设、林业措施建设、良种繁育田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及购买农业机械设施和仪器设备,能有效改变目前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水利设施陈旧、灌排体系不完备、机耕路数量少且标准低、标准化良种繁育田少的不利局面,极大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

某县是中央苏区县,国家级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也是全国800个基本产粮县之一,年均粮食总产11.3万吨左右。

此外,有丰富的水土资源,中低产田和优势的农产品亟待开发。

但由于农业基础设施仍十分薄弱,年久失修,平均三、五年就会遇到一次特大洪灾,尤其是今年遭遇特大洪灾的袭击,致使相当面积无法恢复,严重影响全县粮食生产。

因此,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能有效地保护耕地的生产能力,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益,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能进一步改善水利设施和灌溉条件,实现良种良法,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6、拓宽农民增收空间的需要。

2008年某县实现粮食大丰收,全年粮食单产和总产接近历史最高水平,粮食的增收带来全县农民的增收,全县农民因种粮可增收612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266元,与上年比增3.5%。

农民增收趋缓,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

项目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能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经济效益;能促进特色产业形成和特色农产品品牌产生,为农民增收带来新的亮点;能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农民积极参与。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民殷切期盼的利民之举。

某县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一直都非常重视,县委、县政府把农业开发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年度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在地方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县级资金配套到位。

县主要领导对农业综合开发中重要问题的解决经常作出指示和要求,分管领导直接协调处理具体问题,带领开发办、财政的有关人员查看工程进度、质量,过问资金到位等情况,切实解决了很多关键难点问题。

县开发办、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定期交流、通报、会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中,县里始终把农民作为开发的主体予以高度重视,运用各种途径和宣传手段向农民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方针、政策,调动项目区农民自愿、自主参与农业开发的积极性。

2、耕地开发潜力大。

某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水力资源,流域面积大、雨量充沛,河道有一定的坡降。

金溪贯穿全境,相应支流有安福口溪、龙池溪、池湖溪、将溪、石帆溪等;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实测最大年降水量2386.1mm,最小年降水量1183.3mm,多年平均径流深816mm。

同时,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72%,耕地开发潜力大、效益高。

3、交通较为便捷。

项目区位于全县境内的主要交通干线,已经通车的京福高速公路互通口位于项目区中心地带,交通十分便捷,利于项目实施。

4、综合条件优越。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示范片、灌区、农科教结合示范区、村会协作示范区均设在项目区内。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能与其他项目有机结合,统筹实施,相得益彰,良性互补,最高效率地发挥资金的作用。

5、技术力量较强。

现有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82人,初级职称207人,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较健全,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可靠的技术力量支撑。

同时,项目区农技推广基础较好,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积极性高,参加农函大学习达2000人,农广校学习达653人,劳动力充足,可为项目区的实施提供人才资源和劳力资源。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三、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质稻米、食用菌、特色蔬菜、果业、烟稻轮作、竹业开发六大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二)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项目为主,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二是坚持突出重点,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主产区的投入力度,着力扶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乡镇;

三是坚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大对规模较大、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化龙头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

四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竞争力不断增强;

五是坚持改革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行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六是坚持按项目进行管理,实行统筹规划、规模开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注重效益、奖优罚劣。

四、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分析

(一)水资源分区

全县水资源分五个区

Ⅰ区(安福口溪水系):

涉及3个乡镇,分别为大源、安仁和万安。

Ⅱ区(龙池溪水系):

涉及1个乡镇,即光明。

Ⅲ区(池湖溪水系):

涉及2个乡镇,分别为白莲和南口。

Ⅳ区(金溪干流水系):

涉及5个乡镇,分别为万全、黄潭、古镛、漠源和高唐。

Ⅴ区(朱溪水系):

涉及1个乡镇,即余坊。

(二)水资源概况

1、基本情况

项目区内水系发达,主要溪流金溪贯穿全境,相应支流有安福口溪、龙池溪、池湖溪、将溪、石帆溪等;项目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实测最大年降水量2386.1mm,最小年降水量1183.3mm,多年平均径流深816mm。

区域水资源较丰富,但降雨、径流年的分配不均,汛期4~9月降雨量约占年降雨量的76%。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1703.7mm,但年内分配不均,汛期4~9月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6%。

多年平均径流深816mm,变差系数Cv=0.35,Cs=2Cv,P=90%年径流深609.4mm。

2、全县水资源总量

水资源总量包括地表水资源总量及境内地下水之和,详见下表1。

(三)项目区现状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1、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

项目区内现有蓄水工程92座,引水工程1862处,提水工程12处。

由于工程建设年限长,老化失修严重,灌溉渠系配套率低,灌溉水利用率仅为0.5,经测算项目区现状水利工程可供水量可见表2。

2、现状需水量

(1)经济指标

根据2005年《某县统计年鉴》汇总,项目区的经济指标见表3。

(2)各部门用水定额

经测算,本项目区复种指数为210%,P=90%灌溉净定额为655.2立方米/亩,工业用水定额为150立方米/万元,生活用水定额为100升/(人·日),牲畜用水定额为30升/(头·日)。

表1某县水资源总量表单位:

亿立方米

水资源类

多年平均总量与典型年

全县

Ⅰ区

Ⅱ区

Ⅲ区

Ⅳ区

Ⅴ区

境内地表水

多年平均总量(年量)

39.52

5.48

5.5

7.64

17.57

3.33

P=50%

42.3

5.86

5.89

8.18

18.8

3.57

P=75%

38.99

5.4

5.43

7.54

17.33

3.29

P=90%

33.68

4.67

4.69

6.51

14.97

2.84

入境客水

多年平均总量(年量)

12.3

1.83

0

1.2

9.27

0

P=50%

13.17

1.96

0

1.29

9.92

0

P=75%

12.14

1.81

0

1.19

9.14

0

P=90%

10.48

1.56

0

1.02

7.9

0

境内地下水

多年平均总量(年量)

3.36

1.19

0.71

0.2

0.97

0.29

P=50%

3.59

1.27

0.76

0.21

1.04

0.31

P=75%

3.31

1.17

0.7

0.2

0.96

0.28

P=90%

2.85

1.01

0.6

0.17

0.83

0.24

水资源总量

多年平均总量(年量)

55.18

8.5

6.21

9.04

27.81

3.62

P=50%

59.06

9.09

6.65

9.68

29.76

3.88

P=75%

54.44

8.38

6.13

8.93

27.43

3.57

P=90%

47.01

7.24

5.29

7.7

23.7

3.08

表2项目区现状水利工程可供水量表(P=90%)

单位:

万立方米

项目区

引水能力

可供水量

水利用系数

Ⅰ区

2851.26

1425.63

0.5

Ⅱ区

3291.04

1645.52

0.5

Ⅲ区

2402.84

1201.42

0.5

Ⅳ区

10848.50

5424.25

0.5

Ⅴ区

1350.40

675.20

0.5

合计

20744.04

10372.02

表3项目区经济指标表

项目区

乡镇名称

年份

灌溉面积(万亩)

工业产值(万元)

人口(万人)

(万头)牲畜

Ⅰ区

大源、安仁和万安

2011

1.04

8242

2.8

2.9

Ⅱ区

光明

2011

1.30

3058

1.1

0.9

Ⅲ区

白莲和南口

2011

1.10

7039

2.4

2.3

Ⅳ区

万全、黄潭、古镛、漠源和高唐

2011

4.57

18564

5.8

5.7

Ⅴ区

余坊

2011

0.58

2521

1.2

1

合计

——

——

8.58

39424

13.3

12.8

(3)各部门现状需水量

根据用水定额和相应经济指标,求得项目区各部门现状需水量,详见表4。

表4项目区典型年各部门需水量计算表(P=90%)

单位:

万立方米

项目区

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农村生活

牲畜

合计

Ⅰ区

1386.94

123.63

102.20

31.76

1644.53

Ⅱ区

1723.93

45.87

40.15

9.86

1819.81

Ⅲ区

1458.38

105.59

87.60

25.19

1676.75

Ⅳ区

6076.47

278.46

211.70

62.42

6629.04

Ⅴ区

765.25

37.82

43.80

10.95

857.81

合计

11410.97

591.36

485.45

140.16

12627.94

(4)项目区现状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表5项目区现状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计算表(P=90%)

单位:

万立方米

项目区

可供水量

总需水量

余缺水量(+、-)

Ⅰ区

1425.63

1644.53

—218.90

Ⅱ区

1645.52

1819.81

-174.29

Ⅲ区

1201.42

1676.75

-475.33

Ⅳ区

5424.25

6629.04

-1204.79

Ⅴ区

675.20

857.81

-182.61

合计

10372.02

12627.94

-2255.92

从表中数据可知,当P=90%时,供小于需,出现缺水。

(四)项目区设计水平年2015年(P=90%)水量平衡分析

1、设计水平年2015年(P=90%)可供水量

项目区经修建水利措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75,测算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见表6。

表6设计水平年项目区可供水量表(P=90%)

单位:

万立方米

项目区

引水能力

可供水量

水利用系数

Ⅰ区

2851.26

2138.45

0.75

Ⅱ区

3291.04

2468.28

0.75

Ⅲ区

2402.84

1802.13

0.75

Ⅳ区

10848.50

8136.38

0.75

Ⅴ区

1350.40

1012.80

0.75

合计

20744.04

15558.03

2、设计水平年需水量预测

(1)经济发展指标预测2015年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见表7。

表7设计水平年(2015年)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表

项目区

乡镇名称

年份

灌溉面积(万亩)

工业产值(万元)

人口(万人)

(万头)牲畜

Ⅰ区

大源、安仁和万安

2015

1.54

14242

3.2

2.6

Ⅱ区

光明

2015

1.90

7058

1.3

0.9

Ⅲ区

白莲和南口

2015

1.50

14039

2.8

2.6

Ⅳ区

万全、黄潭、古镛、漠源和高唐

2015

5.57

32564

6.8

5.5

Ⅴ区

余坊

2015

0.88

4521

1.6

0.9

合计

——

——

11.38

724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