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642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9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docx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

某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组织

第1章总体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概况

1.1.2工程区域自然特征

1.2工程范围

1.2.1标段范围

本标段路面结构采用沥青砼结构:

从上至下分别为:

4cm细粒式改性沥青砼+5cm中粒式沥青砼+7cm粗粒式沥青。

1.2.2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4cm厚重交细粒式改性沥青

m2

84191

5cm厚重交中粒式沥青

m2

84191

7cm厚重交粗粒式沥青

m2

84191

 

1.3工期要求

起止里程

计划开工日期

计划完工日期

备注

1.4工程特点

(1)施工时需要与路基施工单位及其他单位同时施工,施工条件复杂,需要作好与其他施工队的协调工作。

(2)工期短,工程量大,工程质量要求高,要求获得市优良样板以上。

因此必须根据工程特点,合理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材料的供应计划。

同时需投入较多的高素质施工人员及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确保工程按时保质的完成。

1.5工程承诺

我司与建设单位的合作充满诚挚的愿望,我公司如有幸参与此项工程,将调集承建过市政桥梁工程最优秀的管理技术干部和高素质的工人参加本项目施工,依靠我公司管理、技术、装备和地理环境熟悉的优势,信守合同,规范施工,确保实现进度和质量目标。

1.5.1工程质量的承诺

我公司如参与此项工程,将严格以GB/T19001-ISO9001:

2000《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为标准,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的工程质量达到广州市优良样板以上。

1.5.2施工工期的承诺

我公司如参与此项工程,将精心施工,确保按时完成本工程项目。

1.5.3安全生产的承诺

我公司如参与此项工程,将针对本工程劳动强度大又集中的特点,以质安部为龙头,对安全生产实施动态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规定,严格贯彻实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达标,杜绝发生重大伤亡事件。

1.5.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的承诺

我公司如参与此项工程,将愿意和甲方及有关部门携手合作,共建文明工地,严格按照《广州市建设工程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穗建筑[1999]175号)的规定执行实施。

a在施工中,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创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b及时清除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2章组织机构

2.1机构的形式

如我公司中标,将组建广州南沙开发区亭角立交沥青砼路面施工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部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和管理。

项目部下为专业施工队,形成矩阵式管理,全面履行合同。

组织机构形式见下图。

项目经理部

各施工队

2.2指挥系统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一名,项目总工程师一名,项目部下设六个组,项目部下根据三个标段分别设置四个施工队,其中一个为拌和施工队。

指挥系统见下图。

2.3生产及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创优达标监控系统

监理公司

2.4联络协调系统

1、工程联络协调原则

以确保总工期、总进度计划所确立的关键路线、关键工序的实现为中心,合理安排和组织其它工序的施工。

以分项工程服从单位工程,非关键工序服从关键工序的原则进行协调管理。

以确保整个工程施工现场达到广州市文明施工工地的标准为中心来动态布置和管理整个施工现场。

以使本标段工程质量既定的质量目标这一最终质量目标作为协调原则。

2、工程联络协调系统

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

 

当出现特殊情况或突发事件,各专业工种协调员认为有必要马上通知副项目经理时,应及时作出决定,保证此类事件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3章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及临时工程

3.1施工便路、场内运输道路布置

施工道路:

全线均可以在原有土建施工的路基行走,路基情况良好,可以行走重车。

3.2生活用、办公用房等临设的布置

在本工程的中部设一施工基地,在施工基地内设置施工室、监理室、会议室等办公用房及生活设施,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基地达到广州市安全文明工地的标准等级。

3.3施工临水临电设施布置

在本工程的中部设一生产基地,在生产基地内设置施工室、监理室、会议室等办公用房及生活设施,详见《施工平面布置图》。

生产基地达到广州市安全文明工地的标准等级。

3.4料场、仓库、车间及沥青砼拌和站平面布置

沥青拌和站位于番禺沙湾桥附近,可以满足施工需要,平面布置详见布置示意图(见下页)。

3.5施工总平面布置

现场各临设在建设方指定的施工场地内进行布置。

布置的内容包括各种生产临设设置等。

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见下页)。

 

第4章 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1施工准备

4.1.1技术准备

⑴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的调查

掌握气象资料,以便综合组织全过程的均衡施工,制定雨天的施工措施。

⑵各种资源和技术条件的调查

对水源、电源、材料、设备的供应情况做详细调查,对运输条件受城市交通的影响进行调查。

⑶作好与设计的结合工作

我司将由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项目内业组进行熟悉和审查图纸工作,充分了解结构之细节,同时开展有关翻样、会审、交底、材料选购、技术方案的准备等工作,使工程由始至终处于技术管理之中,确保施工方案的实施和工程质量。

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规范要求。

②施工图纸与其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并做记录及时提出来解决。

③图纸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

4.1.2物资准备

⑴施工机械准备

施工机械的准备将从目前着手准备,我司将根据施工机械进场顺序,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组织。

届时将按组织计划进场安装、调试、并保证机械完好,使所有进场机械设备均处于最佳状态。

⑵材料准备

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以施工图计算的工程量为依据,提前编制材料需用计划。

做好材料检验工作,提前抽样检查,将该工程的试验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中去,在保证符合规定和质量的前提下,及时组织进场,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4.1.3人员准备

在计划开工前3天施工管理人员将全部就位,并进行各方面工作的准备工作,其余人员根据现场需要及时进入现场工作。

公司劳资部门对人员的调动、调整工作在未开工前便进行组建待命,做好充分准备。

4.1.4施工现场准备

⑴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

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场地控制网测量。

⑵建筑临时设施

按照施工平面,建造各项临时设施,为正式开工准备好用房。

4.2沥青油质量的检验和控制

(1)每批运到现场的沥青都应附有制造厂的证明和出厂实验报告,说明装运数量、装运日期、定货数量,按规范规定的试验(按表4.1.1、表4.1.2规定的项目)结果,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分类存放,不得混杂。

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标准试验时,重交通道路沥青应符合表4.1.1的性能要求。

(2)应于施工开始前至少28天将拟用的沥青样品和上述证书提交中心试验室检验,以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不得在施工中以其他沥青代替。

(3)沥青贮运站及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应将不同来源、不同标号的沥青分开存放,不得混杂。

在使用期间,贮存沥青的沥青罐或贮油池的温度不宜低于130℃,并不得高于180℃。

(4)本项目地面沥青路面铺装的上面层均采用改性沥青,路面铺装的下面层和中面层采用重交通道路沥青。

应明确记录各种沥青所使用的路段和部位。

(5)道路石油沥青在贮运、使用及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水措施,并应避免雨水或加热管道蒸汽进入沥青罐或贮油池中。

(6)沥青供应商负责把需要的沥青运到施工单位拌和现场,施工单位过磅签认,施工单位的地磅必须出具广州市计量单位同意使用的证明。

改性沥青中使用的基质沥青应采用符合现行规范“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规定的石油沥青,根据技术规范规定的道路石油沥青标号的基础上,采用稠度相当或稠度降低一个等级的沥青。

为同时改善路面的高低温性能和抗疲劳开裂能力,采用热塑性橡胶类改性剂SBS,SBS应符合有关行业标准的技术与质量要求。

改性沥青的技术标准符合JTJ036—98规范的要求。

各项指标的试验及计算应按现行的《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TJT052—2000)及《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JT036—98)规定执行。

重交通道路沥青技术指标(AH-70)表4.1.1

项目

技术指标

针入度(25℃,100g,5S,1/100mm)

60~80

延度(15℃/25℃)

大于100cm

软化点(环球法)

大于45℃

溶解度(三氯乙烯烷或苯)

大于99.5%

蜡含量

小于2%

闪点

大于230℃

薄膜加热试验(163℃、5h)

加热后质量损失

小于0.6%

加热后针入度比

大于50%

加热后延伸度(25℃)

大于75cm

比重(15℃/25℃)

大于1.0

 

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能要求表4.1.2

试验指标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针入度25℃,100g,5S

0.1mm

Min60

T0604-2000

针入度指数PI

+0.2

延度(5℃,5cm/min)

Cm

Min20

T0605-1993

软化点TR&B

Min70

T0606-2000

闪点(开口杯法)

Min230

T06011-1993

溶解度

%

Min99

T0607-1993

密度15℃

G/cm³

实测

T0603-1993

储存稳定性165℃,48hrs(软化点差)

Max2.0

T0661-2000

弹性恢复25℃,10cm

%

Min80

T0662-2000

旋转粘度135℃

Pa.s

Max3

用布洛克非尔德旋转粘度计测定

薄膜加热试验(RTFOT)183℃,75min空气吹量

延度

5℃,5cm/min

cm

Min20

T0605-1993

针入度比

25℃

%

Min65

T0609-1993

质量损失

%

Max1.0

T0608-1993

 

4.3骨料处理及质量的检验和控制

4.3.1粗集料

(1)沥青混凝土中的粗集料应为按要求尺寸轧碎的坚固、耐久的石料。

材料必须干净,不得含有泥土、有机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质量应满足GB50092-96附录表C.0.8的要求,见表4.3.1,实验方法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058-2000)进行。

并应对每批来料理进行检验。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要求表4.3.1

指标

规范要求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8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30

视密度不小于(t/m³)

2.50

吸水率不大于(%)

2.0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4级

坚固性不大于(%)

12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

15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

软石含量不大于(%)

5

石料磨光值不小于(%)

47

石料冲击值不大于(%)

28

 

沥青混凝土面层碎石质量技术要求表4.3.1.1

项目

单位

AK-13A

AC-20I

AC-25I

试验方法

压碎值

≤20

≤28

≤28

T0316-2000

坚固性

%

≤12

≤12

≤12

T0314-2000

视密度

t/m³

≥2.60

≥2.50

≥2.50

T0304-2000

吸水率

%

≤2.0

≤2.0

≤2.0

T0304-2000

杂岩含量

%

≤2.0

≤4.0

≤4.0

软石含量

%

≤1.0

≤3.0

≤3.0

T0320-2000

石料冲击值

%

≤28

≤28

≤28

T0322-2000

洛杉矶磨耗损失

%

≤25

≤30

≤30

T0317-2000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

≤15

≤15

≤15

T0312-2000

泥土含量

%

≤1

≤1

≤1

T0310-2000

对沥青的粘附性

≥4

≥4

≥4

T0616-1993

磨光值

BPN

≥47

T0321-1994

破碎机破碎

反击式

反击式

反击式

(2)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满足GB50092-96附表C.0.6的要求。

(3)为了保证沥青与粒料之间的粘附性,应在重交通沥青和改性沥青中掺入0.4%的抗剥落剂并搅拌均匀。

加入抗剥落剂以后的沥青在拌和前应取样按T0663—2000沥青抗剥落剂性能评价方法进行试验(见表4.3.2),并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否则不得进行下一步工作。

或根据监理工程师指示采用JTJ032-94规范中第4.6.9条其它抗剥离措施的规定。

沥青抗剥落剂性能评价要求表4.3.2

项目

指标

实验方法

沥青与石料粘附性(级)

Min4

T0616-1993

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

Min80

T0709-2000

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

Min80

T0729-2000

(4)2mm筛孔筛余的混合集料应是碎石轧碎的砾石,粗集料中轧碎颗粒含量应在95%以上(按重量计)。

(5)抗滑表层所用粗集料应选用坚硬、耐磨、抗冲击好的碎石,石料磨光值应通过试验符合表4.3.1的要求。

4.3.2细集料

(1)细集料可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和石屑。

细集料应清洁、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

如果使用天然砂时,其颗粒应坚固、干燥和耐久,并不应含有有机物和其他杂质。

(2)当按JTJ054—94标准试验时,细集料应满足GB50092-96表C.0.11视密度大于2.5t/m³、坚固性(0.3mm部分)最大为12%、砂当量不小于60%的要求。

(3)通过2mm筛孔的混合集料部分应是天然砂或用适宜作粗集料的石料轧碎而成的细料,或者是两者的混合料。

按适当比例与其他必须的集料、填充料混合时,合成的混合料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

(4)细集料应与沥青有良好的粘结能力。

细集料的质量指标如表4.3.3、表4.3.4、表4.3.5示:

 

沥青面层用天然砂规格表表4.3.3

方孔筛

(mm)

圆孔筛

(mm)

通过各孔的质量百分率(%)

粗砂

中砂

细砂

9.5

10

100

100

100

4.75

5

90~100

90~100

90~100

2.36

2.5

65~95

75~100

85~100

1.18

1.2

35~65

50~90

75~100

0.6

15~29

30~59

60~84

0.3

5~20

8~30

15~45

0.15

0~10

0~10

0~10

0.075

0~5

0~5

0~5

细度模数Mx

3.7~3.1

3.0~2.3

2.2~1.6

沥青面层用石屑规格表4.3.4

规格

公称

粒径(mm)

通过下列筛孔的质量百分率(%)

方孔筛(mm)

圆孔筛(mm)

9.54.752.360.60.075

1052.5

S15

S16

0~5

0~3

100

85~100

100

40~70

85~100

—0~15

20~500~15

沥青面层用细集料质量要求表4.3.5

指标

高架桥、匝道、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视密度不小于(t/m³)

2.50

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

12

砂当量不小于(%)

60

 

4.3.3矿粉

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GB50092—96附录C表白C.0.12的要求(见表4.3.6)

 

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要求表4.3.6

指标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试验方法

视密度不小于(t/m³)

2.50

T-0304-94

含水量不大于(%)

1

粒度范围<0.6mm(%)

<0.15mm(%)

<0.075mm(%)

100

90~100

75~100

T0203-94

 

外观

无粒团结块

亲水系数

<1

当采用拌和楼干法除尘器的粉尘替代上述矿粉时,应掺加水泥,该水泥与该粉尘的重量比可为3:

2或1:

1,但水泥占矿料重量不宜大于2%。

回收粉尘的用量不得超过填料总量的50%,掺有粉尘填料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其余质量要求应与矿粉相同。

4.4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控制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步骤进行,分目标配合比设计(冷料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热料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验证。

并且在开工前28天将用于沥青混合料的各种集料、填料和沥青,按《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所要求的试样委托监理工程师确认合格的试验室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

4.4.1试验室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在试验室进行。

根据批准的粗细集料、矿粉、重交沥青和改性沥青,先确定矿料配合比,使初配的矿料合成级与接近规范分级的中值,并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用量。

根据技术规范上的建议和要求,由试验确定一个接近中值的百分比,再按上下间隔0.3%变化两道沥青用量,每组料用控温自动小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拌制混合料,按照试验操作规程制作五组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根据各项试验指标综合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据以调试出目标配合比的结合料配比,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4.2生产配合比

生产配合比是按照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在试验室监控下在拌和楼进行实际试拌。

在试拌前,对沥青拌和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检查、校核。

主要检查联接部紧固情况,沥青矿料与称量系统、测量系统是否准确,搅拌器内有无积存余料,冷料输送装置是否运转正常和有无跑偏现象,仔细检查沥青管道各个接头,严禁沥青管道漏气现象,检查电气系统是否安全可靠,操作控制各种仪表是否完好无损,对于机械传动部分还要检查传动链的张紧度,对各种筛网更应经常检查有否破漏情况。

在计量系统、测温系统沥青喷洒量等功能部位进行校核、确认运转正常,计量正确后,按照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及冷料仓流量测试结果,先行确定仓电机转速,以使各冷料能按要求比例供料,再经拌和比以达到较优曲线。

以此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经干拌合成后进行筛分验证,同时反复高速冷料比例,达到供料均衡,由此确定生产配合比。

再取目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0.3%共三个沥青用量试拌进行观察比较,再以各种试拌沥青混合料制作度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综合选定满足规范各项指标要求的最佳生产用沥青用量。

在试拌时应严格控制原材料加热温度,沥青采用导热油提前一天加热。

根据以往施工经验,对改性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50℃~170℃,矿料(不含矿粉)加热温度比改性沥青高10℃~20℃,每锅拌和时间40S~50S,其中干拌5S~10S,温拌35S~40S,这样才能保证沥青混合料正常出厂温度,并保证沥青混合料摊铺中各个碾压阶段的温度,亦不致使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而影响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混合料中的集料级配符合下表表4.4.1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指标表4.4.1

JTJ标准

方孔筛

细粒沥青砼

AC—13I

细粒沥青砼

AK—13A

中粒沥青砼

AC—20I

粗粒式沥青砼

AC—25I

(%)

37.5

31.5

100

26.5

100

95~100

19.0

95~100

75~90

16.0

100

100

75~90

62~80

13.2

95~100

90~100

62~80

53~62

9.5

70~88

60~80

52~72

43~63

4.75

48~68

30~53

38~58

32~52

2.36

36~53

20~40

28~46

25~42

1.18

24~41

15~30

20~34

18~32

0.6

18~30

10~23

15~27

13~25

0.3

12~22

7~18

10~20

8~18

0.15

8~16

5~12

6~14

5~13

0.075

4~8

4~8

4~8

3~7

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各结构层矿料级配参考值见下表表4.4.2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集料级配参考值表4.4.2

JTJ标准

方孔筛

细粒沥青砼

AC—13I

细粒沥青砼AK—13A

中粒沥青砼

AC—20I

粗粒式沥青砼

AC—25I

(%)

37.5

31.5

100

26.5

100

97.5

19.0

97.5

82.5

16.0

100

100

87.5

71

13.2

95

95

71

63

9.5

75

70

62

53

4.75

53

41.5

48

42

2.36

45

30

37

33.5

1.18

35

22.5

27

25

0.6

28

16.5

21

19

0.3

17

12.5

15

13

0.15

12

8.5

10

9

0.075

6

6

6

5

建议沥青含量(%)

5.5

5.5

5.2

5

除热拌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按照JTJ052—2000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来确定。

试验至少做5组试件,每组5个试件测定其密度、稳定度、流值,并计算空隙率和饱和度,使热拌沥青碎石、沥青混合料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规范的要求表4.4.3。

 

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表4.4.3

试验项目

沥青混合料类型

面层

击实次数

沥青混凝土

两面各击75

沥青碎石、抗滑表层

两面各击50

稳定度(KN)

I型沥青混凝土

>7.5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5.0

流值(0.1mm)

I型沥青混凝土

20~40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20~40

空隙率(%)

I型沥青混凝土

3~6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4~10

沥青碎石

>10

沥青饱和度(%)

I型沥青混凝土

70~85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60~75

沥青碎石

40~60

残留稳定度(%)

I型沥青混凝土

>75

II型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

>70

注:

(a)粗粒式沥青混凝土稳定度可降低1KN;

(b)I型沥青混凝土及砂粒式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2~6%;

(c)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宜符合下表要求:

最大集料粒径(mm)

方孔筛

37.5

31.5

26.5

19.0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