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625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12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

说明:

本试卷共分四部分。

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密封线栏内。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把答案涂填在答题卷上,否则按零分计算。

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48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里的一些西周青铜器上铭文记载了分封诸侯的指令,明确要求各地诸侯要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

这表明分封制的实行

A.吸收了当地的法令制度

B.有利于文化的融合

C.扩大了统治疆域

D.传播了西周的思想文化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强调了“明确要求各地诸侯要尊重当地原有的风俗习惯和法令制度”,这表明分封制尊重文化差异,对文化融合有积极作用,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对当地法令的态度;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D选项说法错误,与材料的观点相悖。

2.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十二铜表法》颁布后,“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了。

关于二者的共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A.旨在限制贵族特权

B.建立了法治社会

C.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D.以往习惯法的汇编

【答案】A

【解析】韩非子主张贵族也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使贵族不能随意曲解法律,这些都是限制贵族的特权,所以答案选A选项。

C、D选项是《十二铜表法》的;中国古代并没有建立起法治国家,而是人治大于法治排除B选项。

3.孟子以前的政治家,大多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

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A.铁犁牛耕的普及

B.秦朝统一全国

C.私营工商业发展

D.井田制的瓦解

【答案】C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的提出和实行根据材料来看是起自商鞅变法。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主要的经济背景是商业发展较快,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影响,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针对的是农业;B选项说法错误,此时还处于战国时期;D选项也是针对的是农业方面。

点睛:

回答本题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重农抑商的直接措施是什么。

这就是受当时大背景下所影响的。

因此,我们再解题的时候抓住的是抑商部分,关于农业部分可以排除,解题便容易很多。

4.有学者对“忠”观念在官修史书中出现的频次情况进行统计后发现,在汉代纂修的史书中,“忠”观念所占的比例为7.97%,宋代为15.89%,清代所修的《明史》中是22.71%,越往后世“忠”的频次越高。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专制主义日益强化

B.伦理教化逐步加强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史官思想日益僵化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官方强调“忠”,是忠君的意思,“忠”所占的比例不断增长也就反映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A项正确。

“忠”不等于伦理教化,本质不能反映伦理教化逐步加强,排除B。

强调“忠”不等于思想控制,排除C。

是官方强调“忠”,这与史官思想无关,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5.上古时期编修家谱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魏晋时期,编撰家谱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宋代打破官修家谱的禁例,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兴盛。

推动宋代这一变化的因素是

A.理学占据正统地位

B.租佃关系普遍化

C.选官体制发生变革

D.君主专制有所弱化

【答案】C

【解析】宋代打破官修家谱的禁例,反映出门第对政治地位的影响下降。

理学占据正统地位与对门第的冲击无关,故A项错误;租佃关系普遍化与对门第的冲击无关,故B项错误;宋代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下层也可依靠才学跻身仕途,导致门第的重要性下降,故C项正确;宋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故D项错误。

6.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

这主要表明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

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D.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的表现,对不同时期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西方文化的影响;B选项错误,没有体现出变化的观念;C选项说法错误与,两者无直接关系;D选项说法正确,符合时代发展的体现。

7.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

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

46

46

12

2

这种现象的出现

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B.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C.说明了政府对外资政策的改变

D.改变了民族工业的结构

【答案】B

【解析】1912—1915年,自然经济并未最终解体,排除A选项;从外资办厂在华数量的减少可以得出B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政府对外资政策没有发生改变,C选项排除;D选项说法错误,民族工业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8.教育家蒋梦麟说,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

由此可见

A.五四运动宣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B.广大群众在五四运动中团结救国

C.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D.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

可以看出蒋梦麟认为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A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在世界上的影响;D选项错在材料没有体现青年学生的作用。

点睛:

解答本题最关键的就是忠实材料。

根据材料来判断选项的正确与否。

我们根据材料中蒋梦麟的这句话,只能看出人民群众团结在一起的重要意义,其他内容不能够得出,故直接排除。

9.下表是1950年至1956年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统计表

年份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

67.3%

49%

28.4%

35.4%

25.8%

25.7%

34.2%

——据《中国统计年鉴》(1982年版)

上表主要反映当时中国

A.打破了美国的经济封锁

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表格显示1950年至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比例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是新中国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贸易主要限于社会主义国家所致,故C项正确;建国初美国对中国经济封锁并没有打破,故A错误;对外贸易与国内工业化没有直接关系,故B错误;计划经济体制不是导致外贸主要因素,故D错误。

10.下表新中国“一五”期间主要能源产量表,此表说明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长率%

原煤(万吨)

6649

13000

96

原油(万吨)

43.6

146

235

钢(万吨)

135

535

296

生铁(万吨)

193

594

208

布(亿米)

38.3

50.5

32

纱(万吨)

65.6

84.4

28

 

A.大跃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B.投资规模决定了主要能源的效益

C.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

D.我国借鉴了苏联工业化模式

【答案】D

【解析】A选项错误,此时是一五计划期间,大跃进在此之后,故排除;B选项错误,无法从材料中体现出能源的效益问题,故排除;C选项错在从材料无法看出农业的比例,故排除;D选项说法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重工业的迅速发展,这与苏联模式吻合。

点睛: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时间,根据时间就可以排除A选项的内容;其次就是要注意材料所反映出的内容,一些其他问题材料无法体现,不能个人主观臆断。

11.我国现行宪法通过于1982年,至今已经经历了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四次修正案,对其进行修改。

下列内容属于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是

A.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

【答案】B

【解析】“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故A项错误;“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是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故B项正确;1999年宪法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故C项错误;“三个代表”力量是2002年十六大写入党章的,2004年写入宪法,故D项错误。

12.《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

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主题与时间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答案】D

【解析】题干只是说《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未提到其创办的时间,无法得出它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的结论,故A项错误。

图表只涉及对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数量的年代变化,并不能说明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

题干没有清政府关于革除陋习的事实,故C项错误。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随着时代发展,其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D项正确。

13.有学者说,梭伦改革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

使雅典阶级结构发展为贵族奴隶主、工商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社会基础。

其中,“稳定了雅典公民团体”的举措是

A.废除债务奴隶制

B.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C.推行陶片放逐法

D.建立五百人议事会

【答案】A

14.古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同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

这一规定

A.违背了法律的规范性原则

B.说明了罗马法历来重视司法程序

C.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相一致

D.反映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说明诚信是罗马法的原则,这与商品经济发展中讲究诚信原则一致,故C正确;诚信并不违背法律规范性,故A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出司法的原则,故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诚信,并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D错误。

15.新航路开辟以来,英国海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因,正是基于英国人的商业进取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夺殖民地的意识。

这说明英国成为殖民霸主

A.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B.海军力量的强大是根本保障条件

C.源于制度创新带来的政治优势

D.由于地理空间狭窄的危机意识

【答案】A

【解析】“英国人的商业进取心以及由此引起的争夺殖民地的意识”说明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需要,故A正确;海军力量不是根本条件,应该是经济因素;C制度不符合题意;D中地理因素也不是主要原因。

点睛:

解答选择题遵循的几个重要原则之非绝对原则:

备选项中某个选项说法非常绝对或者不是主要因素,一般来说是错误选项。

如:

本题中的B、C和D三项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绝对性。

16.英国是早期黑奴贸易主要国家之一,1806年英国议会通过法令宣布绝对禁止非洲的奴隶贸易,美国也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贩奴的法令。

由此可知,奴隶贸易被取消的主要原因是

A.阻碍了欧美社会的进步

B.违背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

C.不利于殖民统治的稳定

D.与资本主义新发展不相适应

【答案】D

【解析】黑奴贸易被禁止意味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基本结束,为了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故调整措施,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错误,黑奴贸易是欧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B、C选项并不是主要原因。

17.据记载,18世纪初英国国王常用赏赐官职俸禄的方式拉拢下院议员,得到职位和年金的下院议员通常对国王唯命是从,被称作“宫廷党”。

由此可知

A.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B.英王权力日益趋向膨胀

C.英王操纵了议员的选举

D.英国政党政治基本形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世纪初英国的王室还是想要通过拉拢下议院官员来谋求政治权力,这体现出君主立宪制尚未成熟,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这一结论,与事实不符;C选项错误,英国王室只是拉拢,并未操纵;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18.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

“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

这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专制而告终。

”为此,新成立的美国

A.采用共和政体

B.颁布成文宪法

C.构建分权制衡体制

D.修改邦联制度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专制而告终”可以看出富兰克林所担心的是专制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此采取了三权分立的措施,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并没有有效抑制专制问题;B选项说法不够具体;D选项错误,联邦和邦联额问题涉及到的是中央集权而非君主专制。

19.当一个19世纪的人接触到进化论后,突然发现自己几十年来形成的常识和认识事物的立足点消失了。

这是因为进化论

A.引起了身边事物的变化

B.引起了社会的混乱局面

C.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观念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答案】C

【解析】进化论主要是探究生物进化理论,不是引起了身边事物的变化,A错误。

进化论主要是冲击了天主教会的地位,并未引起社会的混乱,B错误。

从“突然发现自己几十年来形成的常识和认识事物的立足点消失了”,说明进化论改变了由天主教会主宰世间万物的局面,引起了人们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的变化,C正确。

进化论并未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D错误。

20.历史学家钱穆曾提出:

“就马克思理论而言,无产阶级亦必在资本主义社会下获得长期的高度训练,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才能脱颖而出,代替资产阶级来掌握政权。

”这最能够说明的是

A.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

B.《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影响

C.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

D.二月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待其知识程度与组织能力达到一理想水准,……代替资本主义来掌握政权”与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相符。

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无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望,都还未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故选C项

考点: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21.【俄】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

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

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作者通过这段材料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

A.着重于解决苏联存在的根本问题

B.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C.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D.实际未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答案】D

【解析】从材料“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可以解读出:

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主义,只是批评了斯大林。

所以答案选D选项。

A选项错在“根本”二字,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触及到根本;B选项不是材料主要叙述的内容;C选项没有抓住材料的关键。

22.“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无法穷尽的一个话题。

……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

”罗斯福新政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在于

A.捍卫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B.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模式

C.顺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D.政府全面实施行政干预

【答案】C

【解析】据材料“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故A错误;“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不符合“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故B错误;罗斯福新政顺应了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发展趋势,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符合题意,故C正确;“政府全面实施行政干预”是新政的手段和方式,不是获得历史的青睐主要原因,故D错误。

故选C。

23.有学者认为:

“亚投行的成立,是由于美国拒绝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

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但是其在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话语权没有与之俱进。

”亚投行的建立表明

A.中国致力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B.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被取代

C.政治多极化推动经济格局改变

D.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中国也需要话语权,即材料强调中国参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未被亚投行取代,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政治多极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表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发展,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24.有的学者认为各国经济利益的相互交叉,使各国之间的关系从过去的“敌对关系”“仆从关系”日益发展成为高度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世界进入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据材料可知,推动世界和平共处的力量是

A.生活习俗的现代化

B.区域经济的集团化

C.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世界各国之间是高度相互依存的“合作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这说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所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是推动世界进入和平共处新时代的力量。

本题选D。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52分)

二、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共5题,其中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28、29题为选做题,15分,共计52分)

25.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的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

但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

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

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

现代化的迷途》

(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社会问题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时期

概况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

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

如:

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材料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业化社会特有的产物,经济发展程度、政治状况综合因素是其得以建立的基础。

19世纪80年代德国全面实行了社会保险政策。

俾斯麦政府之所以能在德国推行“国家社会主义”,在西方工业化国家率先实行国家社会保险,从根本上说,是当时德国社会内部特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

19世纪下半期,德国阶级关系极为复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各种因素并存。

在各阶级中普鲁士容克地主是享有特权的国家政权操纵者,不但对无产阶级和社会运动抱仇视态度,而且压制资产阶级参政的要求,把其排挤在政治权力之外。

容克地主美化自己主宰的政权,把普鲁士描绘成为穷人谋利益的超阶级国家,以便与资产阶级争夺对无产阶级的控制。

为了不让工人跟着社会民主党走,也为了瓦解工人自发的组织,德意志帝国被迫走上了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道路。

……德国统治者历来就有君主社会主义传统,把关照臣民视为自己的职责。

早在18世纪,弗里德里希二世就因废除了在王室领地上农民的农奴地位,并阻止容克贵族驱逐领地上的农奴,而获得了“乞丐之王”、“开明君主”之类的美誉。

威廉一世也继承了这一传统。

他在1879年的国会开幕式上说:

“必须把那些工人阶级直接感受到的、不言而喻的实惠,用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才能使工人阶级感知到,国家并不是力图保障社会上富有阶级的工具。

——冯瑜《浅析德国率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80年代德国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原因。

【答案】

(1)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阶级矛盾激化。

影响:

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或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购买力下降,制约了国内市场的扩大,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迫使资产阶级政府调整统治政策;推动了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产生。

(2)特点:

①建立社会保险时间早;②通过政府立法的形式:

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

③不断调整(日渐完善):

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

④覆盖面广:

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体,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护理等多个领域。

原因:

①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并建立代议制民主;②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资本主义发展为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③容克地主为了独掌政权,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④德国的政治传统。

.................................

(2)从“19世纪80年代德国全面实行了社会保险政策”可以看出,德国建立社会保险时间早;再根据表格的内容可以看出德意志通过政府立法的形式:

如《工人医疗保险法》等法律,此外德意志不断调整(日渐完善)法律内容:

从19世纪80年代至今,德国政府不断制定并修改相关法律文件。

再从涉及的范围来看,覆盖了工人、农民、老人等群体,并涉及养老、事故、失业、医疗、护理等多个领域。

原因:

结合德国的社会背景来分析,主要围绕着工业革命和政治发展来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