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564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4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西师版

第二单元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正确地口算l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单元中,口算有利于学生掌握笔算和学习估算,在进行笔算和估算的同时又可以巩固口算,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笔算乘法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问题解决”的教学,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能够正确地口算l00以内的加减法,但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学生而言计算是枯燥乏味的,机械地训练使学生厌烦,使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

因此适当地创设一些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引导。

允许学生用迁移、类推等方法展示思维过程和结果,给他们质疑、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2、经历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计算过程。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

学法指导

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引导。

允许学生用迁移、类推等方法展示思维过程和结果,给他们质疑、探究发现的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在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学具。

课时安排(共18课时)

一位数乘两位数………………………………………………………………………7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6课时

问题解决………………………………………………………………………………1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练习七…………………………………………………………………………………1课时

单元测试………………………………………………………………………………2课时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第二单元)

班(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9页的例1、例2.

课型

计算课

第1课时

教学模式

情境引入——新课尝试——讨论交流——小结点拨——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口算。

2、理解一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

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算理。

教学方法

观察法、转化法、类推法。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一、引入

1、出示教材第8页情境图。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在这个动物乐园里发生了什么事?

2、提问:

对于图中提出的这些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解答?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合作交流,说说怎样列式解决自己所提出的问题。

(3)指名汇报。

3、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和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一位数乘两位致(口算)]

二、探索新知

1、学习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课件出示例1)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有3箱鸡蛋,每箱20个,一共有多少个鸡蛋?

你能列式解答吗?

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学生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有:

甲:

20+20+20=60。

乙:

20×3=60,想:

3个20的和,也就是20+20+20=60。

丙:

20×3=0,想:

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丁:

20×3=60,想:

因为2×3=6(二三得六),所以20×3=60(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1个0)。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地板书)

(2)动手摆摆,理解算法。

教师:

你能根据算式的意义用小棒摆一摆.并说说口算方法吗?

①小组内讨论、交流。

②选出代表上台边演示,边讲解。

(3)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

一个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然后在乘得的积的末尾再添上1个0。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2、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出示教材例2)仔细看图说说已知什么,求什么?

我们该怎样列式?

又该如何计算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并试着口算出结果。

(2)小组内交流,并说一说口算方法。

(3)集体交流。

(4)摆小棒掌握算法。

想一想13×2的意义是什么?

(2个13)

根据l3×2的意义,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来。

小组互相说一说口算顺序。

学生边说,边动手操作。

(先拿出表示10×2=20,2个10的小棒是20,再拿出表示3×2=6,2个3的小棒是6,合起来是26,20+6=26。

教师板书;13×2=26想:

l3=0+3,10×2=20,3×2=6,20+6=26。

归纳总结:

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可以用数的组成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9页例l的“试一试”。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观察计算结果,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教师强调:

一个整十数乘一位数,先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l个0。

2、让学生完成第9页例2的“试一试”。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知道一般采用转化成表内乘法或用数的组成进行口算。

五、作业

口算:

60×2=50×4=90×3=80×7=

23×3=42×2=12×4=22×3=

六、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例1:

20×3=60(个)想:

2个十乘3是6个十,就是60。

例2:

13×2=26(个)想:

l3=10+3,10×2=20,3×2=6,20+6=26。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第二单元)

班(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课型

计算课

第2课时

教学模式

情境引入——新课尝试——讨论交流——小结点拨——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3、应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

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创设情境法。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一、情境引入

1、多摸体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情境图后自由发言。

2、爸爸摘的这6筐梨共有多少千克?

你会怎样做?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把每筐梨都称一称,然后把每筐的重量加起来得出总重量;6筐梨的重量可以不是精确的数字,用估算的方法即可。

3、教师揭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二、探索新知

1、探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

(1)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课件出示教材例3问题

(1)6筐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问:

你能列式解答吗?

把你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①学生在答题纸上列出算式。

②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③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的方法有:

甲:

32×6≈180(kg),把32看成30来计算。

乙:

因为32接近30,把32看作30来计算,即30+30+30+30+30+30=180(kg)

丙:

根据题意可以列式为32×6,因为只需要知道这6筐梨大概的重量,所以将32看成30,计算30×6=180(kg)就可以了……

(2)引导学生对比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第三种方法较为简便、快速。

问:

这里应该用“=”还是用“≈”?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

因为180是30×6的精确值,应该用“=”。

教师追问:

180对于这道题来说是精确值吗?

学生讨论,思考得出180是这道题的估算结果。

(3)问:

为什么把32看作30,而不看成40呢?

小组内讨论,并集体交流。

(因为30千克和32千克相差2千克,而40千克和32千克相差8千克,所以32最接近30,把32看成30的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重量,即越接近于32,误差便越小。

2、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教师:

同学们能不能根据上面的估算方法解决问题

(2)?

(1)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推算出估算方法及结果。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2)指名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l0页例3的填空。

3、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道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估算方法。

估算步骤:

找出两位数接近的整十数,然后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果。

注意如果是所列算式的精确值要用“=”,实际是原题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l0页“课堂活动”第l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一个打字员l分钟能打89个字,一份文件他打了8分钟。

这份文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讨论了哪些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在估算时,把两位数看成一个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

计算结果虽然是原题的估算值,但仍然用“=”。

五、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1)6筐梨大约有多少千克?

30×6=180(㎏)32接近30,把32看作30。

答:

6筐梨大约有180千克。

(2)3袋化肥大约重多少千克?

50×3=150(kg)48接近50,把48看作50。

答:

3袋化肥大约重l50千克。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第二单元)

班(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

课型

练习课

第3课时

教学模式

复习导入——巩固练习——讨论交流——小结点拨——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1.梳理、巩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

2.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的方法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算。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

教学重难

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估算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一、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学会了把一位数乘整十数转化成表内乘法来进行口算;还学会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以及用估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你一定有不少收获,我们一起来回顾交流一下,共同完成练习二。

二、巩固练习

(一)仔细看图,列出算式。

练习二第1题。

1.仔细看图,说说图意。

2.根据图意在课本上列出算式,计算出结果。

3.交流、订正。

(二)认真观察,发现秘密。

练习二第2题。

1.独立计算出结果

2.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及结果,说一说你的发现。

3.反馈汇报。

(三)算一算,说一说。

练习二第3题。

1.口算出结果,写在书上。

2.说说口算方法,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

(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练习二第8题。

1.仔细读题,从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要求一篇400字的作文稿她8分能不能打完,首先要求什么?

组内交流汇报。

3.怎样求出她8分钟能打多少个字?

4.列式计算。

5.反馈汇报。

6.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组内讨论后汇报交流。

三、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4、5、6、7、9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哪些题你还没太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第二单元)

班(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3页例4及相应的练习。

课型

计算课

第4课时

教学模式

情境引入——新课尝试——讨论交流——小结点拨——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不进位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

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方法

尝试法,引导法,迁移法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一、情境引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例4图,仔细观察,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质疑:

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生独立思考后提问:

一共有多少个茶杯?

2.口答列式。

12×4=

3.尝试计算。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组内交流算法,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将其写或画在答题纸上。

(3)指名汇报交流,学生讲解各自的思路。

方法一:

连加。

12+12+12+12=48

方法二:

分解组合。

12=10+2,10×4=40,2×4=8,40+8=48

方法三:

用小棒摆图。

(略)

方法四:

画图。

12121212

48

二、探究新知

1.讨论比较算法。

讨论:

以上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说明原因。

组内讨论,集体交流,并说明理由。

2.合作学习,探索竖式。

你能试着用数的分解组合的方法,将这几个算式写成竖式吗?

试试看。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写出讨论结果。

师巡。

(2)指名板书讨论结果。

(3)说说自己的思路。

(4)评一评,哪种方法更简便。

3、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1)师展示乘法竖式。

(2)同桌互说12×4笔算竖式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3页“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

2.交流订正,并说说竖式计算的顺序。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第二单元)

班(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5及相应的练习

课型

计算课

第5课时

教学模式

情境引入——新课尝试——讨论交流——小结点拨——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意义。

2.理解并掌握进位的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

掌握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进位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尝试法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出示例5,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由图解题。

(1)要求一共有多少个玩具?

实际上是求什么?

(3个24是多少?

)如何列式?

(24×3)

(2)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

2.探讨算理算法。

(1)学生独立探索。

(试算)

(2)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

(3)分组汇报,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师板书。

(4)课件演示,借助摆小棒的过程,说明用3乘24个位上的4得12,然后再肜3乘24十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位上的2得60,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演示时,强调进位要打进位点。

(5)讨论以上计算方法哪种好,并说明理由。

(6)生边列竖式计算,边说计算过程:

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怎样写?

3.明确算法。

讨论:

为什么要从个位乘起,而不先从十位乘起?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试一试”。

2.列式并用竖式计算。

(1)14的6倍是多少?

(2)3个28相加是多少?

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强调:

列竖式计算时,末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四、课堂小结。

(略)。

五、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连续进位)

20×3=60

4×3=12

60+12=72

24×3=72(个)

 

答:

一共有72个玩具。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第二单元)

班(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页例6及相应的练习。

课型

计算课

第6课时

教学模式

情境引入——新课尝试——讨论交流——小结点拨——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能用一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

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方法

讨论归纳法、情境引入法。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一、引入

1、提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外出参观吗?

你最想到什么地方去参观?

(指名学生交流)今天,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到科技馆去参观(课件出示:

教材例6的情境图)请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已知:

有9辆这样的客车,每辆车准载客35人。

问题:

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

2、学生思考:

求“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

”应该怎样列式?

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35×9,也就是求9个35是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5×9=)

二、探索新知

1、估一估。

提问:

你能估计这9辆车最多可以载客多少人吗?

(1)小组讨论估算方法。

(2)集体交流估算方法。

学生l:

1辆车载客35人,l0辆车载客是350人,9辆车载客的人数一定比350人少。

学生2:

30×9=270,40×9=360,因为35比30大,比40小,所以35X9的得数在270和360之间。

2、算一算。

思考:

真的像我们估计的那样吗?

请同学们计算出它准确的结果进行对比。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动笔在答题纸上做一做。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

(3)全班交流。

学生l:

35×10-35=315(人)

教师追问学生l:

你为什么要这样算?

学生l:

先口算出10辆车载客的人数,再从l0辆车载客的人数里减去1辆车载客的人数就是9辆车载客的人数。

学生2:

35×9=275(人)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学生3:

35×9=315(人)

(选出两名用竖式做,而结果不相同的同学,分别到黑板上板演自己的竖式。

3、议一议。

讨论:

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都是竖式计算,结果却不同昵?

(1)小组讨论。

(2)班内交流,并分析错误的原因,纠正错误。

(学生2乘完十位后,忘记加个位进上来的数了。

4、说一说。

(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整个计算过程。

(个位上5×9=45,向十位进4后,十位上3×9=27,表示27个十,27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4个十,就是31个十,3应该写在积的百位上,l应该写在积的十位上。

(2)教师小结:

9与3乘得27,加上个位的进位数4得31,要向百位进3十位写1,由于第一个因数没有百位,所以向百位进的3不必进到横线上,可直接写在百位上。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l5页“课堂活动”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说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教师强调:

不要忘记加进位数。

2、(课件出示)找出错因,并改正。

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②集体改正,并说明错因。

教师强调错因:

(1)只注意第一次进位,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2)进位加错。

(3)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来来说一说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五、作业

笔算:

2×84=43×8=27×5=14×8=

六、板书设计

一位数乘两位数

第六课时一位数乘两位数(连续进位)

35×9=315(人)

答:

最多可以乘坐315人。

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第二单元)

班(年)级

三年级

学科

数学

备课教师

执教教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

课型

练习课

第7课时

教学模式

复习导入——巩固练习——讨论交流——小结点拨——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1、巩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练习,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准确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

运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引导法、讨论归纳法。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谁来说一说笔算方法?

追问:

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2、同学们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掌握得怎样。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我们一起完成练习三。

(板书:

练习三)

二、巩固练习

(一)说一说,算一算。

出示教材第16页第3题。

提出要求:

1、让学生在答题纸上进行竖式计算。

2、指名上前板演。

3、小组讨论,找出板演同学错误的原因。

4、指名订正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5、小组内交流计算结果,并进行订正。

(二)找错因。

出示教材第17页第7题。

提出要求:

1、仔细观察,判断对错。

2、说一说计算错误的原因。

3、在答题纸上进行改正。

4、投影仪展示改正结果。

(三)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l6页第2题。

提出要求:

(1)仔细看图、读题,从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汇报讨论结果。

(3)请同学们独立列出教材第2题第

(1)题算式,求出结果。

(4)反馈汇报。

(5)要求“买9盒彩色笔,100元够吗?

”要先求出什么?

教学过程及师生活动

批注与反思

(6)列出算式,解答问题。

(7)反馈、汇报,投影仪展示。

2、出示教材第l7页第10题。

提出要求:

(1)读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

(1)、

(2)、(3)小题小组交流、订正。

(3)说一说,解答第(3)题与第

(1)、

(2)题有什么不同?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

(5)反馈汇报,展示提出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