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5226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

《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贸易理论 课程标准.docx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标准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标准

编制单位:

国贸教研室编制时间:

2014年09月1日

执笔者:

高迎迎教研室主任:

江卫华

审核人:

系(部)主任:

王峻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C0201304

课程名称

国际贸易理论

授课学期

1

课程性质

专业课

总学时

32

学分

2

考核方式

考试/非试卷

适用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二、课程性质及定位

(一)课程性质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的前修课程。

(二)课程定位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认识国际贸易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了解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方正政策以及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各种贸易做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原则

课程设计思路主要是以国际贸易政策为总体规划,结合国内外贸易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多以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为主,以课堂系统讲授为主,自学为辅,课堂讲授以重点、难点、疑点为主。

(二)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管理系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其他专业确定为选修课。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学习模块及学时

序号

项目(模块)名称

学时

1

国际贸易概论

2

2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3

3

国际贸易理论及政策

5

4

国际贸易措施

5

5

国际贸易类别

3

6

国际贸易协调

4

7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5

8

区域经济一体化

5

合计

32

(四)教学组织的思路

本课程采取项目化模式组织教学,根据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学习领域来设计完成学习领域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

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

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五)理论与实训比例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践课时为0学时。

(六)课时安排说明

本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没有安排实训环节,以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为主,注重运用这些基本知识点对于国际贸易时事的分析与理解。

 

四、课程教学目标

(一)职业技能能力目标

1.认知与区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2.能够根据世界市场的含义与特点来分析世界市场形势

3.能够正确把握国际贸易政策变化趋势以及各种贸易政策的主要观点

4.能够掌握各种国际贸易措施的特点并能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措施进行分析

5.能够分析并把握我国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发展的动态

6.能够正确理解国际贸易组织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7.能够掌握跨国公司对中国外贸的促进作用

8.能够正确把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并能够提出中国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措施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情况;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常用术语。

2.了解国际分工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了解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了解世界市场的含义、形成与发展;了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特征、世界市场价格的含义。

3.了解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基础;了解贸易政策的类型;了解重商主义的含义及相关政策;了解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生及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了解保护贸易政策的产生及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4.掌握关税的概念、特点、作用和种类及其征收的依据与方法;了解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及其作用;了解出口鼓励与出口限制措施的类型与方法;了解我国对外贸管理的具体措施,理解其含义与特点。

5.了解国际贸易分类方式及类别;掌握服务贸易的含义与特点;了解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了解技术贸易的含义、内容及方式;掌握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情况。

6.了解关贸总协定的概念、宗旨及原则;了解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条款;了解世贸组织的概念、宗旨及目标;了解世贸组织的职能及争端解决机制;了解国际贸易争端的概念与类型;了解国际救济的概念与措施。

7.了解国际投资的概念及主要类型;了解二战后国际投资的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了解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跨国公司对中国及国际贸易的影响;了解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成折中论等。

8.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主要形式、特点及原因;了解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发展历程及作用;了解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组织内部贸易、国际投资与合作的影响。

 

(三)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促进学生的品性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提高。

⒈提升学生诚实正直、专业信心等方面的基本品性素质。

⒉提升学生言谈举止、心态、让人喜欢、赢得尊重等交往素质。

⒊提升学生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⒋提升学生专业自信心、持之以恒、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素质。

⒌提升学生洞察力、应变思维、创造性意识、影响他人等的能力素质。

(4)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本课程为本专业学生考取报关员、报检员、外销员等外贸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专业基础。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养,确立市场营销的学习领域-学习内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学习领域可以归纳为八个模块:

国际贸易概述、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措施、国际贸易类别、国际贸易政策协调、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区域经济一体化;每个模块设计若干项目、任务来训练。

(二)教学内容组织安排

1.先以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作为出发点,进而对中国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组织学习;

2.在每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多安排案例,以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加强学生的课后辅导,安排相关的环节由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编号

教学项目

教学子任务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参考

学时

1.1

国际贸易概论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与地位、

基本概念

认知与区分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情况;国际贸易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常用术语

2

1.2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国际分工、

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

能够根据世界市场的含义与特点来分析世界市场形势

了解国际分工的概念、形成与发展;了解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了解世界市场的含义、形成与发展;了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特征;了解世界市场价格的含义

3

1.3

国际贸易理论及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重商主义

自由贸易理论与政策、

保护贸易理论与政策

能够正确把握国际贸易政策变化趋势以及各种贸易政策的主要观点

了解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基础;了解贸易政策的类型;

了解重商主义的含义及相关政策;了解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生及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了解保护贸易政策的产生及该理论的代表人物及观点

5

1.4

国际贸易措施

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

出口鼓励与出口限制、

我国对外贸易管理措施

能够掌握各种国际贸易措施的特点并能对我国的对外贸易措施进行分析

关税的概念、特点、作用和种类及其征收的依据与方法;了解非关税壁垒的形式及其作用;了解出口鼓励与出口限制措施的类型与方法;了解我国对外贸管理的具体措施,理解其含义与特点

5

1.5

国际贸易类别

对外贸易的分类、

国际服务贸易、

国际技术贸易

能够分析并把握我国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发展的动态

了解国际贸易分类方式及类别;掌握服务贸易的含义与特点;了解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了解技术贸易的含义、内容及方式;掌握我国技术贸易的发展情况

3

1.6

国际贸易政策协调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争端

能够正确理解国际贸易组织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了解关贸总协定的概念、宗旨及原则;了解关贸总协定的主要条款;了解世贸组织的概念、宗旨及目标;了解世贸组织的职能及争端解决机制;了解国际贸易争端的概念与类型;了解国际救济的概念与措施

4

1.7

国际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投资、

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

能够掌握跨国公司对中国外贸的促进作用

了解国际投资的概念及主要类型;了解二战后国际投资的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了解跨国公司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跨国公司对中国及国际贸易的影响;了解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成折中论等

5

1.8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

区域一体化组织、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能够正确把握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并能够提出中国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措施

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主要形式、特点及原因;了解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发展历程及作用;了解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组织内部贸易、国际投资与合作的影响

5

六、课程实施与教学保障条件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材或讲义编写建议

以培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内容设计体现工学结合的导向要求,方便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

一般要求教育部高职高专三年内规划教材或适合本校实际的高职高专自编教材。

推荐教材

《国际贸易》林洁等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年7月。

3.教学参考资料

辅助教材选用坚持适用选优原则。

尽可能选用国家统一出版的“高职教材”,优先选用特色鲜明的获奖教材,特别是国家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教材。

(1)国际贸易概论杜学森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

(2)国际贸易(第二版)张锡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3)国际贸易概论洪志鹤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二)教学资源的要求和利用

1.教师要求

(1)校内专职教师要求具有3年以上从事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掌握国际贸易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方法,能够设计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实训项目。

(2)行业兼职教师要求具备外贸经验,具备培训经历,能够整合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关心学生。

2.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1)配备多媒体教室并保证能连接互联网。

(2)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安排学生进行岗位实习

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基于知识应用,结合行动体系、工作过程系统考虑,以工作过程要素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而开发的。

具体包括:

电子教材、电子课件、案例分析、习题等。

(三)教学实施

1.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分析为辅。

2.本课程由学校教师主讲的同时,为了丰富教学模式,可以考虑聘请企业专家指导教学。

3.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

七、考核方式

(一)考核办法与所占权重

考核体系设计

考核体系设计表

项目

特点

具体做法

考核标准

职业化

以职业活动的任务和过程设计考核项目,并配以相应的权重

评价标准

能力化

用方案形式代替理论笔试,侧重对学生实际学习成果的考核

评价内容

综合化

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考思路、考见解,考能力

评价方法

多样化

调研报告、项目设计、综合作品展示、情景模拟表现等

考核时间

全程化

实行分段考核,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

评价主体

多元化

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形式相结合

成绩认定

科学化

根据各考核项目的权重积分计算总成绩。

考核反馈

制度化

建立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充分发挥考试的反馈调节功能

考核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

考核评分表

平时考核(40%)

课堂表现

(15%)

自我评价

25%

同学互评

25%

教师评价

50%

作业拓展

(15%)

自评评价

25%

同学互评

25%

教师评价

50%

考勤

(10%)

自评评价

50%

教师评价

50%

期末考核(60%)

非试卷考试

教师评价

100%

(二)考核要点与权重分配

考核要点与权重分配表

序号

教学模块

考核要点

权重分配(%)

1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的重要概念与分类

20

2

国际贸易政策

自由和保护贸易政策、当前中国对外贸易政策

20

3

国际贸易措施

关税措施、非关税措施、出口促进、出口限制

30

4

国际贸易组织

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10

5

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含义及特征

10

6

区域经济一体化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0

合计

100

八、其他说明

本标准由专业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编写,最后由系部组织标准委员会审核。

一般每三年修订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