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234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docx

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

小东区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2019-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语文试题

……………………密……………………………………封……………………………………线………………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三部分;

他颜色的笔进行作答;

2、本试卷共4页,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3、考生独立完成试卷,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总分

一、基础知识:

(13分)

1、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目前,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正以锐不可当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理应引起高度重视。

B.这

个女孩看起来低眉顺眼,一副乖巧、可人的模样。

C.那些鸡零狗碎的事,不必去细说。

D.大家磕磕撞撞,转弯抹角,走了半天,才找到了那户人家。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从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中,可以反映很多深刻的社会问题。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菜园里种着茄子、西瓜、豆角和许多蔬菜。

D.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3、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C.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7分)

(1)会当凌绝顶,_。

(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

(3)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望岳》)

(4)衣沾不足惜,_________________ 。

 (陶渊

明《归园田居》)

(5)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6)《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是:

  ,。

二、古诗赏析(11分)

赏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分)

2.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2分)

3.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

(3分)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分)

5.对《春望》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三、文言阅读

(一)《桃花源记》(16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字,他是(朝代)。

本文出现的成语有、(写出其中两个)。

(2分)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4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4)乃不知有汉

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2分)

6.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

(10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可爱者甚蕃()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香远益清()④宜乎众矣()

8.翻译文言语句。

(4分)

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2分)

译: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分)

译:

9.①作者喜爱莲花的:

“,

”(1分)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

(1分)

10.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

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请简述理由。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四、现代文阅读。

(10分)

十一岁的阳光

艾傈木诺

①逼着自己撕开一丝眼缝,感觉还有些迷糊,少年毕竟是贪睡的,可转念一想,还得早些去学校,依拉的事是大事,万万不能耽搁。

我揉揉眼,从床上爬起来。

②太阳把瑞丽江照得如金子般闪亮,晨风在江面飞过,一会儿钻进树丛里,一会儿钻进水汽中,一会儿钻进村寨里。

我来到依拉家的竹楼下,大声叫:

“依拉”。

依拉下楼来时,眉皱皱的,我把手里的钱朝着她一扬,说:

依拉,一定没事的。

”她抿着嘴羞涩地笑了,露出可爱的小虎牙。

③我们在路上遇到了班主任岩坎老师。

依拉一直低着头,我竭力地抬起头来,说:

“老师,依拉的爸爸去缅甸背玉石毛料,伤了脚,家里也没有钱让

她读书,她快读不成书了……”岩坎老师说:

“不怕不怕,我们一起想办法。

”我说:

“能不能把我的学费分一半出来给依拉缴学杂费,等以后有钱,再补上,好不好,老师?

”我心里在想,现在依拉家里是拿不出钱的,我每个星期有生活费,可以慢慢省出来,不但可以替依拉缴上学费,还可以替她补上生活费。

老师说:

“艾傈,你们不用担心,我来想办法。

”他的脸又转向依拉说:

“没事的,学费我先给你垫着,好好读书就是了。

你还这么小,不上学可不行。

”我们两人不愿意老师这么做,因为老师也穷,我们是知道他家家境的。

依拉不知道该怎么说,放声大哭起来。

④因为家里和学校隔得远,我们都是住在学校,星期天回家带上一周的粮食和菜,平时就自己做饭吃。

一个人的饭菜两个人吃,我知道是不行的,得想想办法。

该用什么办法给依拉找生活费,再把岩坎老师垫的钱还上?

⑤靠近公路边有一个工地,一群大妈在那里砸石子。

我对依拉说:

“这个我们能做呀!

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把学杂费挣回来。

”起初我们想,不就是砸个石子吗?

多大的事!

结果可不像我们想的那样:

用力小了,砸不破;用力大了,一会儿就累了,还会把石子砸碎。

另外,两只手得配合默契,要不石子会飞出老远;眼睛也得留神,一锤下去,有时砸不着石子,倒把自己的手砸得鲜血淋漓。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

我们下午放学就去工地砸石子,每天干一个小时,再回去做饭、写作业。

干了一星期,两个人得了六块钱,我们商量先给老师送去。

⑥第二天我们去送钱时,岩坎老师看到我们笑笑地说:

“听说你们每天去砸石子,是不是很辛苦?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

“不辛苦、不辛苦……”老师问:

“不好好读书,怎么想着去砸石子呢?

”我鼓起勇气说:

“老师,我们不能连累你给

我们垫学费,我们想用自己的双手挣出来。

”岩坎老师笑得更灿烂了:

“好好好,你们这种自立精神值得表扬,只要不耽误学习就好,我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班上最优秀的学生。

只是这钱,老师不能收,就算我给你们的奖励吧!

⑦那一年,我们都是11岁。

14.联系全文,说说题目中“阳光”的含义。

(2分)

答:

15.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写出一种,并说出它的作用。

(2分)

答:

16.请说说文中的“艾傈”是一个怎样的人?

(2分)

答:

17.第一段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2分)

答:

18.文中两位小女孩的求学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2分)

答:

五、写作(40分)

19.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我喜欢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少于600。

(2)有人说,百善孝为先。

也有人说,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你还能指望他爱谁呢?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你以“孝顺”为话题

,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不少于600。

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