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225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51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第2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施工部署

第四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五章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六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七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八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九章工期进度计划与措施

第十章资源配备计划与先进性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1编制依据

1.1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竞争性比选文件;

1.2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及重庆市颁布的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

1.4现场勘查资料;

1.5我单位所拥有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2.1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

在施工方案的编制中,对各项施工方案综合比选,从而选定一种较好的施工方案。

2.2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案。

各项工程必须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2.3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

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承诺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质量管理方针,积极推广和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中强化标准管理,加强内部核算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4确保工期的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对本工程的工期要求,编制科学的、可行的、周密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实行网络控制,组织各工序之间的施工顺序,实施进度监控,特别要抓住重点控制工序和部位,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

2.5科学配置的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工程量大小及各项管理目标的要求,在施工组织上,科学配置施工要素,选派有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组织专业化施工队伍,投入高效先进的施工设备,确保建设资金的周转使用,选用优质材料,确保人、财、物及设备的科学合理配置。

2.6合理布局的原则

合理利用临时占地,便于施工,搞好文明施工等多角度出发,合理调配工程材料进场的行进路线,合理规划办公场所、宿舍、材料设备堆放停止的空间布局和现场施工区段的划分。

2.7确保实现环保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环境、文物,争创文明工地。

施工中采取周密的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占用场地,合理制定交通疏导方案,并注意搞好与当地政府及居民之间的关系,避免扰民事件的发生,使本工程成为文明施工的典范。

第二章工程概况

1项目概况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龙盛片区中部,御临河东侧,道路呈东西走向,起点接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与御复路交叉口,往东跨越高洞河,终点接人高路,设计道路范围总长约440.808m,标准路幅宽38m,双向六车道,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道,计算行车速度50km/h。

道路含高洞河桥一座,桥梁跨径1x35m,含两侧桥台全长49m。

机场东联络线北线东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主要包括路基土石方、路基、路面、人行道铺装、人行道基层、桥梁、路缘石、路边石、植树圈、雨水污水管网、人行道栏杆、桥梁栏杆、标志标牌、标线、路灯土建部分、电力土建部分(不含护坡、绿化、路灯安装、电缆穿线)。

2道路工程

2.1主要设计指标

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

标准路幅38m

设计车速50km/h

标准轴载BZZ—100KN

桥涵设计荷载城-A;人群:

3.5KN/m2

路面类型沥青路面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

抗震设防6度,按抗震规范构造设防

最小圆曲线半径700

最大纵坡i=6%

最小纵坡i=2%

最小竖曲线半径凹形-2200,凸形-3000

停车视距LS≥60m

2.2道路平面设计

本次设计范围内路线共设两处圆曲线,一处位于御复路交叉口处,圆曲线半径为700m,另一处位于人高路路口,圆曲线半径为1750m。

道路设计缓和曲线长度为75m。

2.3道路纵断面设计

本次设计道路连接两个交叉口。

起点处与御复路相交,按现状标高接顺(Hs=188.732m);终点处与人高路相交,进行平交,高程按212.747m控制。

2.4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标准路幅:

6.5m(人行道)+11.5m(机动车道)+2m(中央分隔带)+11.5m(机动车道)+6.5m(人行道)=38m

2.5路面结构设计

路面采用三层组合的沥青砼结构:

上面层: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SMA13上面层厚40mm

粘层:

PC-3乳化沥青(0.3~0.6kg/m2)

中面层:

沥青砼AC-16C中面层厚50mm

粘层:

PC-3乳化沥青(0.3~0.6kg/m2)

下面层:

沥青砼AC-25下面层厚70mm

稀浆封层: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6mm

透层:

PC-2乳化沥青(0.3~0.6kg/m2)

基层:

5.5%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厚250mm

底基层: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上底基层厚180mm

4%水泥稳定级配碎石下底基层厚180mm

道路路面横坡为1.5%,基层横坡同面层。

人行道铺装采用的结构如下:

人行道透水砖250×150×60mm

1:

3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

3%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厚150mm

人行道横坡为2%。

人行道边沿的路缘石采用预制C30砼路缘石150×400×1000mm。

中央绿化带边沿的路缘石采用预制C30砼路缘石200X500X1000mm。

路边石采用预制C30砼路边石120x200x1000mm。

道路纵坡较大,全线下坡路段均考虑设置薄层抗滑层。

厚度控制在7mm左右,每10m间距铺筑10m。

2.6道路路基及边坡设计

道路边坡均按临时边坡考虑。

填方边坡高于4米时在人行道外侧设置人行道栏杆,以保障行人安全。

填方边坡高于6米时在人行道内侧设置防撞栏杆和防撞路缘。

2.6.1一般路基设计

填方路段边坡设计:

填方边坡每8m高度设一级边坡,边坡坡度变化时设置2米宽的护坡道。

填方高度H≤8m时,边坡坡率为1:

1.5;当填方高度8m

1.75;当填方高度H>16m时,边坡坡率为1:

2。

挖方路段边坡设计:

挖方边坡高度根据岩性而定,挖方边坡每8m高度设一级边坡,每两级边坡间设置2m宽平台。

土质边坡采用1:

1.5坡比开挖;强风化岩层和中风化岩层采用1:

0.75开挖。

2.6.2软弱地基处理

道路穿越水田等软土地段时,进行清淤换填处理。

机东北线全线水田分布较广,采用全部挖除,换填砂砾石或碎石处理。

2.6.3高填方路基处理

填方边坡高于8m高填方的路基采用花格植草护坡进行防护。

施工时应匀速填筑,路基压实应不小于92%。

2.6.4高挖方边坡处理

机东北线K4+715~实施终点段为挖方路段,地层由粉质粘土及砂岩组成。

按设计路面标高整平后,路基岩性为人工填土及砂岩,砂岩可直接作为路基。

该路段开挖后,道路左侧按土层1:

1.50,强风化基岩1:

1.00,中等风化基岩1:

0.75的坡率放坡开挖。

道路右侧按土层1:

1.50,强风化基岩1:

1.00,中等风化基岩1:

0.75的坡率放坡开挖。

2.6.5路基排水

在路基两旁根据需要设置临时排水沟,在路堑两旁根据需要设置截水沟,并在相应位置接入就近雨水系统。

临时排水沟视实际地形情况设置1.5m护坡道。

当填方路基边坡外地面坡度与填方边坡不同向时,边坡坡脚设临时排水沟。

当挖方路基边坡外地面坡度与挖方边坡同向时,边坡顶部设截水沟。

2.7无障碍设计

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进行无障碍设计,包含盲道及残疾人通道。

2.8绿化设计

本次设计仅考虑人行道及中央分隔带带的绿化设计,在两侧人行道种植行道树,中央分隔带上多种植高度较小的灌木,以防止眩光。

3桥梁工程

道路于K4+529处上跨改道后的高洞河。

桥梁采用1x3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搭架现浇施工。

3.1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道路等级:

城市主干道

计算行车速度:

50km/h

设计荷载:

汽车荷载:

城—A级

人群荷载:

4.0kN/㎡

桥梁最大纵坡:

6.0%

设计洪水位:

187.74m(P=1%)

温度荷载:

箱梁体系温度取40°,箱梁混凝土浇筑、伸缩缝安装等施工温度取20°,日照温差按《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规定的温度场计算。

地震设防类别: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7°构造设防)。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基准期及安全等级:

根据《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桥涵主体结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桥梁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

钢筋混凝土构件处于Ⅰ类环境,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max=0.2mm。

3.2上部箱梁

沿道路横向,桥梁分为左右两幅,幅与幅之间通过桥面板及端横梁刚接成整体,每幅桥采用单箱三室断面,箱梁梁高1.9m,翼缘悬挑长度2.0、2.5m,箱梁顶板厚0.25m,底板厚0.22m,腹板跨中厚0.5m,支点附近腹板宽度渐变为0.9m。

3.3桥台

桥台采用桩承衡重式桥台。

沿道路横向,桥台分左右两幅,幅与幅之间设2cm沉降缝,沥青麻丝填塞。

承台厚2.5m,每幅桥台布置顺桥向3排、横桥向5排直径1.5m桩基。

台后回填采用砂卵石,并分层回填碾压密实,分层厚度及密实度要求同路基。

3.4台后挡墙

当台后挡墙临空高度较大时,采用桩承衡重式挡墙,承台厚2.5m,横桥向布置2根直径1.5m桩基,桩基中心距5.0m,桩基相关要求同桥台桩基。

当临空高度较小时,台后挡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墙。

3.5桩基础设计

桩基以弱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且嵌入中风化岩层的深度不得小于4.0d(圆桩为桩基直径)。

针对斜坡地形,桩基嵌岩起算点至斜坡面完整岩石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0m,桩底处距边坡完整岩石距离不小于9m。

桩基要求嵌岩深度范围内基岩饱和状态下的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小于5.3MPa,桩与桩之间的竖向高差不得超过桩与桩中心距。

3.6桥面系及附属工程设计

3.6.1车行桥桥面铺装

桥面铺装采用16cm等厚,由4cm厚SMA13改性沥青混凝土、4cm厚AC-16改性沥青混凝土及8cm厚C40钢筋砼找平层组成。

钢筋砼找平层另掺钢纤维,内铺GWC冷轧带肋钢筋网。

在整浇层与沥青混凝土间采用水性沥青基防水涂料。

3.6.2桥面排水

车行桥桥面排水在墩台顶附近设置桥面雨水口,雨水口采用钢纤维双蓖雨水口,角钢托架围护。

落水管采用Φ200PVC管,落水管就近接入市政管网。

3.6.3伸缩缝

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327-2004的型钢伸缩缝,型钢材料不低于Q345B钢材强度,型钢应采用热浸锌防腐处理,其保护膜厚度不小于0.8mm,伸缩装置中防尘、防水所使用橡胶材料为氯丁橡胶。

3.6.4支座

车行桥箱梁采用GPZ(Ⅱ)型盆式橡胶支座。

盆式支座底盆横向沿墩台轴线设置,盆塞及上支座板纵向沿桥轴线方向设置。

支座保持水平,通过梁底垫平块调整。

4排水工程

在K4+300-K4+480、K4+590-K4+740段道路两侧距离路缘石1.2m的人行道下布置雨水管道,在K4+300-K4+470、K4+595-K4+740段道路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