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蒋月凤
一、单元教材的基本分析:
第六单元有三篇阅读课文、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组成。
这一单元是教材编写组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精心设计的,发挥着接通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功能,用不同的文学样式表达了同一个主题: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特殊的葬礼》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体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
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后的所见所闻,懂得了保护森林的重要。
练习六中“处处留心”安排了对噪音的了解,与本单元的环保主题遥相呼应。
使这一个“单元主题阅读学习”形成了更大的板块。
口语交际“学会鼓励”强调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与交往能力。
习作6要求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也可以留心报刊杂志上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篇文章,从而落实“自主习作,乐于表达”的理念,透出浓浓的人文情怀。
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注重向小学高年级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在本单元教学中,我们要做到“三淡三重”:
(1)淡化技能训练、重视感悟积累——不可急功近利地对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以免败坏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而是应重视熏陶感染,引导感悟、积累,重视阅读。
本单元文章形式多样,记叙文的教学要抓住课文的要点和关键,设计几个主要问题,合作探究,通过生生互动式的读读、画画、比比、议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体会到文中的“情”。
如《云雀的心愿》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人物对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进入情境,较好地把握语言包含的情感。
(2)、淡化知识传授、重视语文实践——语文学习不只是为了考试,课外语文素养的提高更不是只看考试,课堂的触角一定要伸向课外、伸向生活,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
本单元的主题是环保,课后可根据班级实际组织学生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办环保主题的手抄报等,引导学生了解本地区的环保情况,力图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环保建议。
还可组织学生课后收集有关阿联酋的资料,以“沙漠绿洲之旅”为主题,结合课后习题5,开展“小导游”活动。
让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实践中增强,让学生的环保行为在课后落实。
(3)、淡化教法的新奇、重视学法的指导——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的确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新的东西,但也存在片面追求教法创新、追求“表面繁荣”的误区,我们的教法应该为学生更轻松、有效地学习语文而因地制宜。
就这一单元而言,我们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启下”的问题。
而本单元课后练习有了较为明显的体现。
如第20课《云雀的心愿》:
“5.为什么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先有条理地说说,再写下来。
”既引导学生进行概括重点段落内容的训练,又训练了学生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条理,为高年级的阅读“了解事件梗概”作了很好的铺垫。
结合以上分析,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具体落实为:
1、学会本单元24个生字,8个生字只读不写,熟记一些常用的多音字(冠、漂、干),能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地读准它的读音。
2、读懂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能用“可以……可以……”造句。
3、通过朗读、分角色朗读、复述、背诵等方式,把握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保护环境、改造环境、美化环境的教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和形象的语言,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
5、读写结合,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6、培养学生围绕一个话题搜集和整理资料(信息)的能力。
7、生活即语文,引导学生处处留心,善于积累。
8、口语交际: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鼓励别人。
三、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中的生字新词,学会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能用有关的词语造句。
2、熟记一些常用的多音字,能在具体的句子中准确地读准它的读音。
3、继续积累成语、古诗及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4、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作品中生动和形象的语言,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人类家园的情感。
四、单元教学构想: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认为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明确一个主题——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2、紧扣文后练习,突破教学重难点。
3、抓实读写训练,突出读写结合。
我就第二点谈谈我的观点:
1、应充分认识文后练习的教学意义和功能。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后的练习看起来简单,但却蕴含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
以本单元教材为例,课后习题一般有读背积累;书写练习;理解课文内容或联系生活体会文中词语、句子的意思;用加点的词造句;根据情境写一段话。
这些练习或点出学习课文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或提示了课文学习的重难点,或对于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的方法,或对于老师暗示教学的思路。
它与课文相辅相成,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仔细分析这些习题发现,它确实在提示着我们该教学什么。
《江苏教育》2008年第20期也专门就“课文后练习进课堂”这一主题进行研讨,朱家珑也提出《关注和研究课文后练习有意义》。
因此,本单元的教学我认为可从课文后练习入手。
2、确保“保底工程”。
如《沙漠中的绿洲》这课,共有5道题,其中第一题朗读课文,第二题用钢笔字描红,第三题读读下面的词语。
这三类习题是每篇课文都有的要求,这些要求体现了每篇教学的共性,那就是读好书,写好字,这也是语文学习最为基本的东西,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字词教学都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我们教师应长抓不懈。
这些最基本的教学目标,要求每位学生都能达成,一般在第一课时内完成。
3、用好“课后练习”,明晰教学思路。
如果说本单元的三篇阅读课文后第1、2、3题是每课都有的“共性”任务的话,那么4、5题则体现了个性,显现了文本和年段特有的要求。
因此我们可认真研究课后练习,用好“课后练习”,明晰教学思路。
(在每课的教学中体现)
篇目教学分析:
18《特殊的葬礼》
1、文本解读:
《特殊的葬礼》是一篇叙事明理的有关环保的记叙文。
作者描写了巴西著名景观塞特凯达斯瀑布由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的过程以及人们失望、震惊、痛心、反思的表现,说明环境破坏给大自然带来的严重危害,告诉我们要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爱护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地球。
课文先写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主持葬礼,接着写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的不同景象、大瀑布被葬送的原因以及人们为它举行葬礼的情形,最后又回到课文开头的场景,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中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说明水资源浪费和森林被乱砍乱伐给大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课文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一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的演说辞。
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去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
三、教学资源运用
媒体课件(大瀑布昔日壮观景象)、师生收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相关资料
《练习册》P54
四、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知道葬礼的特殊性。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理解词句。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探究全文,了解塞特凯达斯瀑布由旺盛到枯竭的过程以及人们的感受,了解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
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思想感情。
3、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一写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的演说辞。
本文的重点:
了解瀑布的今昔变化,知道瀑布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了解葬礼的特殊性。
(课后练习4)
本文的难点:
能根据课文内容,试着写写总统的演说辞。
(课后练习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解题质疑:
(现代教育学家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主要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学生就不会深入思考,也就失去了互动的前提。
因此我首先从课题入手。
)
1、出示课题,学生跟老师书空“葬”,结合会意字的特点理解“葬”的意思。
2、读题质疑。
(学生会对“特殊”一词质疑:
这场葬礼是为谁举行的?
特殊在什么地方呢?
带着这些问题再去感知课文,这样,学生会把学习的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具自主性。
)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1、这个葬礼到底特殊在哪呢?
打开课本,把每个字读准,把每句话读通,也可以在读的过程中标一标,画一画,留下我们读过、思考过的痕迹。
2、学生读毕,可以从字音、字词意这两方面展开交流。
(1)指名认读文中字词,读后评议,纠正读音后,齐读两遍。
(文中的外国人名、地名,特别是瀑布名学生容易读错,可特别提醒学生。
通常我们的做法是老师主动出示出来,但我建议可以让学生自主交流,相信学生能将我们认为重要的提出来。
这样变换一下位置,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如学生回答有不足,师再作补充。
)
(2)字词意。
(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基础上,结合工具书、练习上下文交流自己已经理解的词语,再提出自己不懂的词语,同学相互交流,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读一读。
本课中难懂字词较多:
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咆哮而下、汛期、不辞而别、生命垂危、奄奄一息、慕名而来……)
三、再读朗读,交流解惑
(1)、尝试解决揭题时提出的问题:
特殊在什么地方呢?
在1、7、8自然段中找到答案。
(2)读毕交流:
A主持人特殊
B葬礼的对象特殊
C参加葬礼的人特殊
D葬礼的时间特殊。
(通常为死去的人举行,而现在葬礼为奄奄一息的瀑布举行,不仅仅是哀悼,更重要的是号召人们及时行动起来保护大瀑布)
(3)通过读文,你知道了哪些内容,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去回答。
(课文有十几处内容都可以用此句式回答,这其实也提高了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把握。
)
三、指导描红,练习写字。
1、学生描红生字。
2、黑板出示生字,指名说说有困难的字。
“葬”,上下是“艹”,中间一个“死”。
下面的“艹”,左竖变为竖撇。
以上的内容,先由学生讲解,教者补充讲解,并板演描红。
3、学生临写生字、生词,完成《习字册》
四、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继续写好习字册中的字词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特殊的葬礼》。
2、参加葬礼时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悲伤、沉重……)好,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为什么说这是一次特殊的葬礼呢?
【设计意图:
一个问题,即复习了上一课时的内容,又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本课时的学习。
】
二、学习第八自然段
1、出示第八自然段,指名读。
根据这段课文推测一下,菲格雷特总统可能讲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板书:
回忆 诉说 呼吁)
2、我们先去看看瀑布。
三、学习第三、五自然段,今昔对比,朗读感悟
在第一部分学习的基础上,我抓住概括菲格雷特总统在葬礼上的演说的这句话“回忆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给巴西和世界人们带来的欢乐和骄傲”来生成问题:
为什么说瀑布曾经是巴西人民的骄傲、给世界人民带来欢乐呢?
引导学生再次读课文3、5节,去感受瀑布今昔不同景象。
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雄伟壮观”等重点词语的品读、通过放课件中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感受瀑布昔日那雄伟壮观的气势。
再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站在大瀑布前的游客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另外,通过看课文插图和结合文章语言想象瀑布如今奄奄一息的样子,用自己的话来表述。
再反复朗读课文,个人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对比读等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想,想中读,反复吟诵,在眼前呈现出文字所表达的具体形象,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之中,真正达到人文互动的效果,进一步产生心灵的震撼。
《特殊的葬礼》中,塞特凯达斯瀑布从昔日的雄伟壮观到今日的逐渐枯竭的生命历程是全文的重点,所以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关键句子,通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展开想象的翅膀,比较瀑布的今昔,体会破坏环境给大自然与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感悟到“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重要性。
四、再度质疑,探索原因:
学完瀑布的今昔对比,学生会自然而然的想探究“为什么塞特凯达斯瀑布会逐渐枯竭?
”通过学生自己提问,让他们进入问题情境学习第4节了解瀑布被葬送的原因是由于人们破坏生态环境所致。
使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得,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样一方面把问题看成是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相辅相成,知识与学习经验共长。
学习第四自然段,探究瀑布枯竭的原因。
1.这个世界流量最大的瀑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2.出示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轻读这一部分。
3.讨论原因。
(用水毫无节制、森林被乱砍乱伐,水土大量流失,流量逐年减少。
)
因为______________,还因为,所以大瀑布逐渐枯竭了。
五、学习课文第6~8自然段,读写结合,引导语言转换:
由此,教学再回到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上:
他回忆了瀑布曾经给巴西人民带来的骄傲和欢乐后又发出了什么号召呢?
至此,学生已能充分理解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的意义。
此时,再把最后一项练写——试写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说辞呈现出来,对学生来说是易如反掌。
(完成《练习册P54》:
写写总统的演说辞。
)(写演说辞。
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范例,先让学生了解一般演讲辞的格式,再放手让学生自由去写,此项练习最好能在课内完成,最少得安排10分钟,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告诉学生,如果是运用文中的词语,可用一些自己喜欢的符号代替。
)
六、总结课文,拓展练习
1.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悲剧已经发生了,为了唤醒人们的意识,总统采用了给瀑布举行葬礼这一特殊的方式。
那么,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现象,你准备采用什么方式来号召保护自然,爱护地球呢?
(出手抄报、写宣传语、落实实践)
2.读《消失的楼兰》,向周围的人做好宣传。
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
板书设计:
特殊的葬礼
昔日雄伟壮观
如今逐渐枯竭
呼吁保护环境
《沙漠中的绿洲》
一、教材分析:
《沙漠中的绿洲》是一篇有关环境改造与保护的课文。
作者以参观访问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终于建成绿洲,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课文配有插图,展示出迪拜的美丽风光与沙漠绿洲的整体面貌,便于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配合进行写话练习。
本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间接叙述与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可见,这是培养学生语感,强化学生写作技巧的佳篇。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整体感知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内容,读写结合,能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写一段话。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资源运用:
阿拉伯联会酋长国的资料《练习册》
四、课时分配及目标设置: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内容,读写结合,能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写一段话。
3.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文后题4)
2.感知课文内容,读写结合,能仔细观察题头的照片,写一段话。
(文后题5)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沙漠的图片。
哪些同学了解“沙漠”?
谁能说说“沙漠”的特点?
2.板书课题,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既然沙漠是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为什么会有绿洲呢?
沙漠中的绿洲是怎么来的?
……)
二、初读课文
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尝试解疑。
(1)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注意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2)自由练读从课文中画出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注意读顺长句子,难读的地方可标上着重号。
2.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逐段读文。
要求不错字、不加字、不减字、不破词破句。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及时根据每一部分的内容强调一些字的读音,如霎、侍、劣及多音字漂等)
(2)交流词语意思,并介绍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
(如课前预习时通过查词典来理解“不毛之地、纵横交错”;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侍弄、恶劣、源源不断”等词语的意思。
)
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结合文章题目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给课文分段(可分三段或四段,只要有一定的理由,不强调一致)
(2)说说你了解到哪些内容?
三、指导写字
“劣”是上下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长。
“价、漂、侍、挖”是左右结构的字,不要写得太宽。
在习字册中描红、仿影。
四、作业
继续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绿洲、沙漠,引发疑问: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沙漠中的绿洲指的是哪个国家?
2.(引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这里的环境如何?
(板书:
良好、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3.出示课文的题头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用一两句话说说。
(1)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说:
街道、草坪、高楼、公园
(2)指名连起来按方位顺序说。
4.如此良好的环境,如此美丽的绿洲,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建设出来的?
(板书:
恶劣)
(1)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一些词语或句子来说明?
(2)交流:
引导学生用文中词语说话:
(板书:
咸而板结、不毛之地)
(3)出示句子,(原来……不毛之地)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辛勤培植。
1.生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写阿联酋人民行动的句子。
想一想,你从表示人们动作的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2.读毕交流,感受阿联酋人民克服艰苦困难的决心很大。
3.练习朗读。
齐读。
阿联酋人们花费了人力、物力来培植花草,(板书:
辛勤培植)所以,阿拉伯朋友告诉我们(引读开头一句):
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
(可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迪拜资料,适当让学生介绍花费代价的资料)
三、学习四—六自然段,体会精心侍弄。
1.读课文的第四—六自然段,想想:
阿联酋人民在干什么?
2.读毕交流:
浇水(抓重点语句体会阿联酋人民的精心侍弄)
(1)“地下不是有自来水管,还需要浇水?
”
(2)情景:
你们是花草树木,一天下来,身上落上了许多的灰尘,加上风沙,现在你最想干什么?
我就是园林工人,“扑——扑”(教师作浇水的动作)。
雨雾从空中洒下来,你们的身上淋的干干净净。
(3)采访这朵小花,你感到怎样?
所以你开得——?
(小树,小草)
3.出示“霎时……”指导读出高兴的心情。
4.园林工人为什么也笑了呀?
(体会他的自豪)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珍惜、爱护。
1.绿洲的形成,离不开阿联酋人民的辛勤培植,离不开园林工人的精心侍弄,更与每一个人分不开。
2.读读第二自然段,概括:
珍惜、爱护
3.齐读有关句子。
五、首尾呼应,再次感悟。
1.阿联酋人民为什么会如此珍惜爱护花草树木?
(来之不易,环境的重要)
2.出示:
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1)说话:
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用“有了……才……”说话。
(提示:
看到、闻到、听到、呼吸到、心情……)
(2)齐读:
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3.阿联酋人们正是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他们才能辛勤培育、精心侍弄、珍惜爱护每一棵花草树木,才能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绿色奇迹。
4.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迪拜街头的风光,请你以“迪拜街头风光”为题,写一段话,课文中的词语可供选用。
(完成《练习册》P56写一段话)
5.学生练写。
写毕交流,再次感受沙漠中的绿洲的美丽。
六、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每次学完课文,我们总有许多感受,学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呢?
(可以是对阿联酋人们,可以是对自己)
2.让我们永远记住阿拉伯朋友说的这句话,(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
)(再读)。
3.“保护花草树木,从我做起。
希望同学们课后为学校或小区的花草浇水、制作树牌和提示语牌、制作宣传单等。
板书:
19、沙漠中的绿洲
(恶劣)(良好)
咸而板结绿树成阴
不毛之地鲜花遍地
辛勤培植
精心侍弄
珍惜爱护
《云雀的心愿》
一、教材分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以童话方式介绍了森林的作用。
讲的是小云雀跟着妈妈飞出森林,一路上看到森林被砍伐后,有的地方变成了沙漠,有的地方河水泛滥成灾,心灵很难过。
听了妈妈的话,小云雀懂得了保护“森林水库”的重要,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
全文共15个自然段,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可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看看世界。
第二部分是写人们伐树毁林,森林变成沙漠。
第三部分是写人们伐树毁林,河水泛滥成灾,云雀妈妈告诉小云雀森林是个“森林水库”。
第四部分是写森林是个巨大的空调器。
第五部分是写把沙漠变成绿洲是云雀的心愿。
这篇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环境保护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便于学生阅读感知。
故事情节生动,语言通俗流畅,好读易懂,富有儿童情趣,是适合学生朗读的好材料。
教学时要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本课教学中可以抓文中关键句“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阅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子组成的词语。
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句话,品读全文,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以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资源运用:
课件搜集有关树木的作用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了解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用“可以……也可以……”造句。
3、围绕“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句话,品读全文,认识森林的重要作用以及破坏森林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依据课题质疑。
(板书课题)说说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筛选列出:
云雀的心愿是什么?
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愿?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1)指名读文,及时正音
(2)再读课文,想想带生字的词语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交流质疑。
2、浏览全文,整体感知
按照云雀飞行的地点将课文可分五个部分,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课标》要求中段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因此,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