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122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docx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

第三章常用组合逻辑模块及其应用

3.1实训概要

3.1.1实训总体要求

由于中规模组合逻辑器件的产品种类繁多,使用方便可靠,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规模组合逻辑器件常用的有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分配器和编码器等,学生必须学会查阅器件手册和阅读技术资料,以了解将要使用的器件的工作原理及逻辑功能;掌握多片中规模组合逻辑器件级联和功能扩展技术。

实训的总体要求是借助于器件技术资料,尤其是器件的功能表,能正确使用这些器件,并能运用设计技巧来设计电路,正确接线,完成实训任务要求的功能。

3.1.2实训重点

借助于器件手册提供的功能表和技术资料,合理设计、正确接线。

通过实训案例来介绍这些基本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学会中规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组装和测试方法。

3.1.3实训知识准备

在本章实训之前,要求学生理解了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工作原理和逻辑功能,能熟练地掌握其功能表和各器件的输入、输出端的功能,并且能正确地使用,应用组合逻辑部件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3.1.4实训考核标准

根据设计的电路,正确接线,通过观察输出现象,与理论分析结果比较,要求结果一致。

3.2实训案例操作分析

本章实训案例操作分析可参见第二章2.2节。

3.3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3.3.1实训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3.3.2实训原理

1、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设计组合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

设计组合电路的一般步骤如图3.3.1所示。

 

图3.3.1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流程图

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建立输入、输出变量,并列出真值表。

然后用逻辑代数或卡诺图化简法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

并按实际选用逻辑门的类型修改逻辑表达式。

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图,用标准器件构成逻辑电路。

最后,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举例

用“与非”门设计一个表决电路。

当四个输入端中有三个或四个为“1”时,输出端才为“1”。

设计步骤:

根据题意列出真值表如表3.3.1所示,再填入卡诺图表3.3.2中。

由卡诺图得出逻辑表达式,并演化成“与非”的形式

Z=ABC+BCD+ACD+ABD

表3.3.1

D

0

0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A

0

0

0

0

1

1

1

1

0

0

0

0

1

1

1

1

B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C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Z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1

1

表3.3.2

CD

AB

00

01

11

10

00

0

0

0

0

01

0

0

1

0

11

0

1

1

1

10

0

0

1

0

根据逻辑表达式画出用“与非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3.3.2所示。

 

图3.3.2表决电路逻辑图

用实验验证逻辑功能

在实验装置适当位置选定三个14P插座,按照集成块定位标记插好集成块CC4012。

按图3.3.2接线,输入端A、B、C、D接至逻辑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Z接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口,按真值表(自拟)要求,逐次改变输入变量,测量相应的输出值,验证逻辑功能,与表3.3.1进行比较,验证所设计的逻辑电路是否符合要求。

3.3.3实训设备与器件

1、+5V直流电源2、逻辑电平开关

3、逻辑电平显示器4、直流数字电压表

5、CC4011×2(74LS00)CC4012×3(74LS20)CC4030(74LS86)

CC4081(74LS08)74LS54×2(CC4085)CC4001(74LS02)

3.3.4实训内容

1、设计用与非门及用异或门、与门组成的半加器电路。

要求按本文所述的设计步骤进行,直到测试电路逻辑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2、设计一个一位全加器,要求用异或门、与门、或门组成。

3、设计一位全加器,要求用与或非门实现。

4、设计一个对两个两位无符号的二进制数进行比较的电路;根据第一个数是否大于、等于、小于第二个数,使相应的三个输出端中的一个输出为“1”,要求用与门、与非门及或非门实现。

3.3.5思考题

1、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是否完好?

2、“与或非”门中,当某一组与端不用时,应作如何处理?

3、总结组合电路设计体会。

3.3.6注意事项

1、复习有关组合逻辑电路的知识

2、列写实验任务的设计过程,画出设计的电路图。

3、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3.4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3.4.1实训目的

1、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2、熟悉数码管的使用

3.4.2实训原理

译码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

它的作用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变成相应的状态,使输出通道中相应的一路有信号输出。

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有广泛的用途,不仅用于代码的转换、终端的数字显示,还用于数据分配,存贮器寻址和组合控制信号等。

不同的功能可选用不同种类的译码器。

译码器可分为通用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两大类。

前者又分为变量译码器和代码变换译码器。

1、变量译码器(又称二进制译码器),用以表示输入变量的状态,如2线-4线、3线-8线和4线-16线译码器。

若有n个输入变量,则有2n个不同的组合状态,就有2n个输出端供其使用。

而每一个输出所代表的函数对应于n个输入变量的最小项。

以3线-8线译码器74LS138为例进行分析,图3.4.1(a)、(b)分别为其

逻辑图及引脚排列。

其中A2、A1、A0为地址输入端,~为译码输出端,S1、、为使能端。

表3.4.1为74LS138功能表

 

(a)(b)

图3.4.13-8线译码器74LS138逻辑图及引脚排列

当S1=1,+=0时,器件使能,地址码所指定的输出端有信号(为0)输出,其它所有输出端均无信号(全为1)输出。

当S1=0,+=X时,或S1=X,+=1时,译码器被禁止,所有输出同时为1。

表3.4.1

输入

输出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

×

×

×

1

1

1

1

1

1

1

1

×

1

×

×

×

1

1

1

1

1

1

1

1

二进制译码器实际上也是负脉冲输出的脉冲分配器。

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器件就成为一个数据分配器(又称多路分配器),如图3.4.2所示。

若在S1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0,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是S1数据信息的反码;若从端输入数据信息,令S1=1、=0,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就是端数据信息的原码。

若数据信息是时钟脉冲,则数据分配器便成为时钟脉冲分配器。

根据输入地址的不同组合译出唯一地址,故可用作地址译码器。

接成多路分配器,可将一个信号源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不同的地点。

 

图3.4.2作数据分配器图3.4.3实现逻辑函数

二进制译码器还能方便地实现逻辑函数,如图3.4.3所示,实现的逻辑函数是:

Z=

利用使能端能方便地将两个3/8译码器组合成一个4/16译码器,如图3.4.4所示。

 

图3.4.4用两片74LS138组合成4/16译码器

2、数码显示译码器

a、七段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

LED数码管是目前最常用的数字显示器,图3.4.5(a)、(b)为共阴管和共阳管的电路,(c)为两种不同出线形式的引出脚功能图。

 

(a)共阴连接(“1”电平驱动)(b)共阳连接(“0”电平驱动)

 

(c)符号及引脚功能

图6-5LED数码管

一个LED数码管可用来显示一位0~9十进制数和一个小数点。

小型数码管(0.5寸和0.36寸)每段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压降,随显示光(通常为红、绿、黄、橙色)的颜色不同略有差别,通常约为2~2.5V,每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电流在5~10mA。

LED数码管要显示BCD码所表示的十进制数字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的译码器,该译码器不但要完成译码功能,还要有相当的驱动能力。

b、BCD码七段译码驱动器

此类译码器型号有74LS47(共阳),74LS48(共阴),CC4511(共阴)等,本实验系采用CC4511BCD码锁存/七段译码/驱动器。

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图3.4.6CC4511引脚排列

其中

A、B、C、D—BCD码输入端

a、b、c、d、e、f、g—译码输出端,输出“1”有效,用来驱动共阴极LED数码管。

—测试输入端,=“0”时,译码输出全为“1”

—消隐输入端,=“0”时,译码输出全为“0”

LE—锁定端,LE=“1”时译码器处于锁定(保持)状态,译码输出保持在LE=0时的数值,LE=0为正常译码。

表3.4.2为CC4511功能表。

CC4511内接有上拉电阻,故只需在输出端与数码管笔段之间串入限流电阻即可工作。

译码器还有拒伪码功能,当输入码超过1001时,输出全为“0”,数码管熄灭。

 

图3.4.7CC4511驱动一位LED数码管

在本数字电路实验装置上已完成了译码器CC4511和数码管BS202之间的连接。

实验时,只要接通+5V电源和将十进制数的BCD码接至译码器的相应输入端A、B、C、D即可显示0~9的数字。

四位数码管可接受四组BCD码输入。

CC4511与LED数码管的连接如图3.4.7所示。

输入

输出

LE

D

C

B

A

a

b

c

d

e

f

g

显示字形

×

×

0

×

×

×

×

1

1

1

1

1

1

1

×

0

1

×

×

×

×

0

0

0

0

0

0

0

消隐

0

1

1

0

0

0

0

1

1

1

1

1

1

0

0

1

1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1

1

0

0

1

0

1

1

0

1

1

0

1

0

1

1

0

0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

0

0

0

1

1

0

0

1

1

0

1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1

0

1

1

0

0

0

1

1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