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340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9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9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9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9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9页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1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docx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导学案全册104页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导导学目标知识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的作用

3、道尔顿、阿伏加德罗、门捷列夫的贡献

导学方法:

提供资料—教师引导—自学归纳—讨论归纳—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绿色化学又称,其核心就是

二、课堂导学:

1、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基础科学

2、化学发展的历程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化学在、、和等研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①古代化学:

火药的发明和利用等。

我国古代发明中,烧瓷器、制火药、造纸等于化学工艺有关,对世界文明做出贡献。

②近代化学:

⑴原子—分子论,由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⑵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利用。

③现代化学:

纳米技术的利用和“绿色化学”的提出。

3、为什么要学化学?

为什么要学化学?

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利用化学生产了       ,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合成         ,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          ,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4、绿色化学

又称,其核心是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三、课堂练习: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      、       以及        的基础科学。

2、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人们利用化学生产了      ,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          ,以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生产了          ,以增加粮食产量;利用化学综合应用          ,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

3、           和             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4、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             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

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分子的         和        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5、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门捷列夫发现了            和          ,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6、绿色化学又称           ,其核心是                        。

7、下列生产中属于化学工艺的是(  )

①发明指南针②造纸技术③烧制陶瓷④火药的发明⑤青铜器的制造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

8、下列各项内容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的是

A.培育新品种,提高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制造优良的人造纤维D.设计程序,开发电脑软件

9、课本中有一幅图,其中的内容是一只小鸟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子的高分子材料具备的性质是

A.绝热B.透水C.透气D.导电

课后反思: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导导学目标知识点:

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

2、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课时:

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学:

1、物质的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课堂导学:

(一)物质的变化

探究实验: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

的现象

变化后

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其

他物质生成

1-1

1-2

1-3

1-4

归纳小结:

物理变化

1、概念:

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

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化学变化

1.概念:

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等。

课堂练习

(一):

1、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反应的是……………………()

A、滴水成冰B、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D、积沙成塔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矿石粉碎    C、钢丝弯曲    D、红磷燃烧

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酒精挥发    C、蜡烛燃烧    D、水通电分解

4、物质发生_____________的变化时,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__________。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产生某些现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5、下列各组四个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乙醇挥发,乙醇燃烧          B、蜡烛受热熔化,蜡烛燃烧

C、钢锭轧成钢材,食物腐烂      D、镁条燃烧,钢铁生锈

6、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

A、水分蒸发    B、蜡烛燃烧    C、矿石粉碎    D、铁铸成锅

7、生活处处有化学。

下列变化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煤油等。

B、玻璃由于骤冷或骤热而破裂。

C、不法商贩给橙子“打蜡上色”。

D、铜器在潮湿的空气中表面变绿。

课外练习

(一)

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2、“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

3、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A.台风B.雪灾C山体滑坡.D.森林火灾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B火药爆炸C湿衣服晾干D铁锅生锈

5、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B.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C.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6、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火药爆炸D.湿衣服晾干

7、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B.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D.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棒融化B.木材燃烧C.湿衣服晾干D.灯泡发光

9、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高粱酿酒C.蜡烛受热熔化D.用“84”消毒液消毒

10、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B.海市蜃楼C.百炼成钢D.木已成舟

11、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

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甜菜的生长B.汽油中加入乙醇C.乙醇的燃烧D.蔗糖的发酵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N103

学生预习:

教材P7—P9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概念:

叫做化学性质。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性、碱性、脱水性和腐蚀性等等。

(二)物理性质

概念:

叫做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水性、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物理性质:

1、熔点和沸点

熔点:

沸点:

2、密度

密度:

▲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

能、易、难、会、可以等

课堂练习

(二):

8、有关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有导电、导热性              B、有良好延展性

C、具有银白色光泽              D、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9、下列叙述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氢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具有助燃性

C、铁是银白色的金属            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10、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酒精燃烧和蜡烛燃烧都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把冰块放在高于0℃的地方就会变成液态水

C、铁矿石可以炼铁

D、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可进行光合作用

11、根据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别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

(1)铜片和铁片:

___;

(2)蔗糖和食盐:

___;

(3)汽油和清水:

___;(4)银块和铝块:

___;

(5)金刚石和玻璃:

___;(6)水银和白银:

___。

拓展延伸:

12、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13、把黄豆粒大的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钠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归纳出金属钠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是_____。

课外练习

(二)

1、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可燃性D.延展性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生铁制铁锅B.氧气供给呼吸

C.用木炭除去鞋柜、冰箱内的异味D.用16%的食盐水来选种

4、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5、煤气是一氧化碳的俗称,通常状况下,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一些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醇。

当煤气泄漏时,人们可以通过硫醇的气味觉察到煤气的泄漏,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已知一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与空气接近。

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还可以跟铁矿石中的氧化铁在高温时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1)以上陈述中属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有: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三、课后反思: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导学目标知识点:

1、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2、蜡烛燃烧探究的过程、现象和结论

3、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的过程、现象和结论

导学方法:

提供资料—激发兴趣—活动探究—得出结论—提高认识

课时:

2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导学:

1、科学探究的方法:

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2、二氧化碳的特性:

,氧气的特性是:

二、课堂导学: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2、对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

1、点燃前:

观察色、味、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点燃时:

发生了哪些变化?

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高低怎样?

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

3、熄灭时:

有何现象?

迅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三、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三个关注”: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课堂练习:

1、蜡烛燃烧的火焰有、和三部分构成,其中的温度最高。

2、因为蜡烛熔化时,所以是物理变化。

因为蜡烛燃烧时,所以是化学变化。

3、蜡烛有以下一些性质:

①固体②白色③质地较软④密度比水小⑤难溶于水⑥受热易熔化⑦能燃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有,属于化学性质的有。

4、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

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

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④得出可靠的结论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B、假设C、观察D、做结论

课外练习:

1、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__________,通过实验以及对__________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2、二氧化碳能使__________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__________。

3、下列现象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变化不同的是()

A、水汽化成水蒸气B、电灯发光

C、矿石粉碎D、粮食酿酒

4、通过观察蜡烛燃烧以及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①外焰的温度最高;②蜡烛燃烧时生成物有二氧化碳;③燃烧时发光、发热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5、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

A、白色固体B、有咸味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6、下列对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非曲直)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飘出

7、小刚在探究蜡烛的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分析以下做法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A、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成分,分析有无产生黑色物质的可能

C、这种实验现象与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8、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片刻后取下烧杯,可以看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摸一摸感觉很__________,迅速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石灰水变__________;由此可知蜡烛燃烧后生成了_________和________,并放出_________。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N105

四、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步骤1:

收集二瓶呼出的气体。

步骤2:

用澄清的石灰水分别滴入装有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观察现象。

空气

呼出气体

现象

结论

步骤3: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二个集气瓶,观察现象。

空气

呼出气体

现象

结论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在其中的一张上呼气,观察现象。

呼气的玻璃片

没有呼气的玻璃片

现象

结论

五、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信息)—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课堂练习:

1、实验报告应包含:

姓名及合作者,探究活动时间,探究活动的__________、__________、用品;实验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实验__________的记录,实验现象的__________,结论,问题和建议。

2、收集人呼出的气体的方法用__________法。

3、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

空气中能提供给人呼吸的气体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水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到盛有下列气体的四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的是()

A、空气B、人呼出的气体C、二氧化碳D、氧气

5、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水蒸气

6、皎皎打开一盒饼干,吃了几块后把饼干盒敞开放在桌子上,过两天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无法确定

7、人的呼吸过程中,吸入的主要是,呼出的主要是,呼吸过程是变化。

课外练习:

1、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我们吸入的气体含有较多的水蒸气D、我们呼出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环节属于科学探究要素的是:

①发现问题;②设计实验;③查阅资料;④提出假设;⑤实验观察;⑥解释结论;⑦交流反思。

A、①②④⑤⑥B、①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

3、实验室里有一瓶澄清的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液面上产生一种白色物质,这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气体是()

A、氧气B、水蒸气C、氮气D、二氧化碳

4、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

某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实验时,用火柴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5、某一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用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水的用量都相同,测得这种洗衣粉在不同水温下除去衣服上的奶渍所需时间如下表:

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秒)

30

14

8

6

10

19

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洗衣粉除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A、30℃B、50℃C、60℃D、80℃

6、对收集人呼出的气体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集气瓶盛满水,将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

B、收集好人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倒放在桌子上

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子上

D、集气瓶集满呼出的气体后,先放在水里等用到的时候再从水中取出

7、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产生的?

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人呼气时应找开__________、关闭__________;

(2)人吸气时应找开__________、关闭__________;此时观察到D内的现象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D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能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代谢的产物。

课后反思: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知道药品的取用规则,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方法。

2、能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导学方法:

理论—实践—归纳—探究—激趣

课时:

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熟知教材P150-151的内容

二、课堂导学:

1、常用的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注意名称的书写)

(1)试管:

可直接加热, 用途:

                                         ;

(2)试管夹:

用途:

                                      ;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手持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3)玻璃棒:

用途:

                                             ;

(4)酒精灯:

用于加热。

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b.酒精灯内的酒精量的范围是       。

c.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用酒精灯的      加热物体。

d.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    ,不能用水冲。

(5)胶头滴管、滴瓶

滴管的使用:

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e.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容器中或与器壁接触,否则会造成试剂污染。

 

(6)铁架台

(7)烧杯:

不可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8)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a.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             保持水平。

b.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c.选用方法:

量筒的型号与所量取的体积相接近。

(9)集气瓶

(10)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称量步骤:

(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             ”。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应放在     中称量。

(4)砝码用      夹取。

添加砝码时,先加         的砝码,后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