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006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

《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docx

排水管安装技术要求

排水管道安装技术要求

一、工程设计简述:

该工程室内重力流废水、污水立管及支管、通气立管均采用

PVC-U双中空节能降噪排水塑料管,专用胶粘剂粘接。

穿楼板处应安

装阻火圈(阻火圈耐火有效年限25年),排水管按规定设置伸缩节,

设置详见96S406.排水出户管(正负零以下部分)及出屋面通气管采

用机制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专用柔性法兰橡胶圈连接。

通气管出屋

面高度为2米。

二、编制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西安市长安区温国堡城中村改造项目》设计说明及相关蓝图

二、操作工艺流程

预制加工干管安装立管安装支管安装器具连接管安装闭水及通球试验

三、技术要求

(一)、UPVC管安装

本工程东地块UPVC管均采用胶粘连接,西地块排水支管与立管采用螺母挤压胶圈连接,

其余采用胶粘连接。

UPVC管与铸铁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1)UPVC管有关特殊要求

①UPVC管材管件在运输、装卸、堆放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相

邻两层的承口应相至倒置,让出承口部位,避免承口受压变形。

同时,应避免阳光曝晒。

②沟槽底部有不易清除的块石等坚硬物体或地基为岩石、半岩石或砾石时,应铲除至设

计标高下0.15-0.20m,然后铺上砂土整平夯实。

③管道在铺设过程中,可适当弯曲,但曲率半径不得大于管径的300倍。

④UPVC管道铺设时,承口一般朝来水方向。

2、管道粘合剂连接

(1)清理干净承口、插口端工作面,不得有土或其它杂物。

(2)粘合剂连接的管道在施工过程中,若须切断,要根据现场尺寸,用软笔在管道四周

画线,用电细齿锯(含细齿电锯)沿线切下,保证切割面与管道中心线垂直。

(3)切下的管道插口端,须进行倒角,可采用电刨,中号板锉或专用倒角器进行倒角。

加工成的坡口长度一般不小于3mm。

坡口厚度一般为管壁厚度的1/3-1/2,坡口完成后应将

残屑清除干净。

(4)管材或管件在粘接前,应用砂纸将管口及承插口胶粘部位均匀打磨光滑,再用棉纱

或干布将承口内侧和插口外侧擦干净,使被粘接面保持清洁,无尘砂和水迹,若表面粘有油

污时,须用棉纱醮丙酮等清洁剂擦净。

(5)粘接前应将两管试插一次,使进入深度及配合情况符合要求,并在插入端表面划插

出深度的标记,管端插入承口深度应不小于表1数据。

粘接管端插入承口深度表(mm)表1

管径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4

125

140

160

插入深度

20

25

35

38

50

65

70

90

100

110

120

140

(6)用毛刷将粘接剂迅速涂刷在插口外侧及承口内侧结合面上,先涂承口后涂插口,宜轴向涂刷,涂刷均匀适量。

(7)承插口涂刷粘接剂后,应立即找正方向将管道插入承口,挤压,必要时可采用木锤

打进,使管端深入深度到所划标记处,并保证承插接口位置正确。

为防止接口脱滑,插入力

必须保持下表2时间后方可放松。

粘接插入力保持时间表表2

管径(mm)

63以下

63-160

160-400

保持时间(S)

30

60

90

(8)承插接口连接完毕后,应及时将挤出的粘接剂擦试干净,粘接后,不得立即对接合

部强行加载,静置固化时间如下(分钟)

粘接静置固化时间表表3

管径

(mm)

管材表面温度

40℃

-70℃

18℃

-45℃

5℃

-18℃

63以下

12

20

30

63-110

30

45

60

110-160

45

60

90

160-400

60

90

120

3、胶圈连接的UPVC管安装操作过程:

(1)清理干净承口内橡胶圈沟槽、插口端工作面及胶圈,不得有土或其它杂物。

(2)将胶圈正确安装在承口的胶圈沟槽内(大头朝里,小头朝外),不得装反或扭曲,

为了安装方便,可先用水浸湿胶圈。

(3)胶圈连接的管材在施工过程中如须切断,可采用细齿锯(含细齿电锯)或割管机进

行切割。

切割前,应根据实际尺寸,用软笔在管道四周画出切割线,保证切割面与管道中心

线垂直。

(4)被切割的管道安装时,应对插口端进行倒角(打坡口),倒角可用采电刨,中号板挫

或倒角器,进行倒角。

并应画出插入长度标线(管材不宜插到底,应留下10mm的余量),然

后进行连接。

同时,插口端插入承口内必须满足最小插入深度,最小插入深度见下表

4。

管径

63

75

90

110

114

125

160

最小插入深度

64

67

70

75

76

78

86

管径

180

200

225

250

280

315

400

最小插入深度

90

94

100

105

112

130

140

胶圈连接管端最小插入深度表(mm)

表4

(5)用毛刷将润滑剂(如肥皂水)均匀涂在装嵌承口的橡胶圈和管道插口端外表面上,

但不得将润滑剂涂到承口的橡胶圈沟槽内。

禁止使用黄油或其它油类作润滑剂。

(6)对于管径大于200的管道安装,采用手动葫芦或其它拉力机械与管道直接接触的部

位用破布或棉纱包裹。

将要连接的管道的插口对准承口,保证插入端管道平直,用手动葫芦

或其它拉力机械将管子一次性拉进标线,如果阻力过大,不得强行拉进,防止橡胶圈扭逝。

对口径大于315mm的管道必须采用2套葫芦或其它拉力机械,保证管道对称受力同时拉进。

(7)用塞尺顺承插口间隙插入,沿管圆周检查橡胶圈的安装是否正常。

4、稳管与局部回填

(1)在施工前,沿管线每10-15m设一个坡度板,板上有中心钉和高程钉。

①位置控制可采用中心线法或边线法,用木根调整管道位置,使管道与设计位置一致。

②通过坡度板上的高程钉之间的连线与管底之间平行情况控制高程。

对高程超过设计高

程应用铁锹、人工修理管沟,使之达到设计高程,对高程低于设计高程的部位,采用铺垫细

砂的方式解决。

(2)管道安装铺设完毕应尽快回填,回填的时间宜在一昼夜中最冷的时段,回填土不得含砾石,冻土块及其它杂硬物体。

(3)回填分两次,先进行局部回填,通水试压后进行二次回填。

(4)局部回填应在管道铺设的同时回填,宜用砂土或符合要求的原土,回填管道的两肋,

每次回填10-15cm,人工捣实,再回填到管顶以上0.5m处。

在回填过程中管道下部与管底

之间的间隙必须填实,管道接口前后各20cm的范围内不得回填。

5、支墩浇筑与养护

试压前应按设计要求在管道三通,转弯处

浇筑支墩,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小于7天。

连接示意图

小于4000

 

(二)铸铁管安装

四、施工要求

1、预制加工:

根据图纸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按预留口位置测量尺寸,绘制加工草图。

根据草图量好管道尺寸,进行断管。

断口要平齐,用铣刀或刮刀除掉断口内外飞刺,外棱铣

出15°。

粘接前应对承插口先进行插入试验,不得全部插入,一般为承口的3/4深度。

插合格后,用棉布将承插口需粘接部位的水分,灰尘擦试干净。

如有油污需用丙酮除掉。

毛刷涂抹粘接剂,先涂抹承口后涂抹插口,随即垂直用力插入,插入粘接时将插口稍作转动,

以使粘剂分布均匀,约30-60秒即可粘接牢固。

粘牢后立即将溢出的粘接剂擦拭干净。

口粘接时应注意预留口方向。

2、干管安装: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坐标、标高预留槽洞或预埋套管。

埋入地下时,

按设计坐标、标高、坡向、坡度开挖槽沟并夯实。

采用托吊管安装时应按设计坐标、标高、

坡向做好托、吊架。

施工条件具备时,将预制加工好的管段,按编号运至安装部位进行安装。

各管段粘连时必须按粘接工艺依次进行。

全部粘连后,管道要直,坡度均匀,各预留口位置

准确。

安装立管需装伸缩节伸缩节上沿距地坪或蹲便台约100mm。

干管安装完后应做闭水试

验,出口用充气橡胶堵闭,达到不渗漏、水位不下降为合格。

地下埋设管道应先用细砂回填

至管上皮100mm,上覆过筛土,夯实时勿碰损管道。

托吊管粘牢后再按水流方向找坡度。

后将预留口封严和堵洞。

3、立管安装:

首先按设计坐标要求,将洞口预留或后剔,洞

口尺寸不得过大,更不可损伤受力钢筋。

安装前清理场地,根据

需要支搭操作平台。

将已预制好的立管运到安装部位。

首先清理

已预留的伸缩节,将锁母拧下,取出U形橡胶圈,清理杂物。

查上层洞口是否合适。

立管插入端应先划好插入长度标记,然后

涂上肥皂液,套上锁母及U形橡胶圈。

安装时先将立管上端伸入

上一层洞口内,垂直用力插入至标记为止(一般预留胀缩量为20

-30mm)。

合适后即用抱卡紧固于伸缩节上沿。

然后找正找直,并

测量顶板距三通口中心是否符合要求。

穿楼板的部位同时安装钢

制套管(套管管径宜大于立管一至二个规格,有水房间套管应高

立管示意图

出地坪装修完成面50mm,无水房间高出完成面20mm),立管穿楼板洞口采用细石混凝土分二

层浇筑封堵,此部位有水房间应进行防水处理后再将上层预留伸缩节封严。

(1)立管在底层和在楼层转弯处应设置立管检查口,立管检查口依据设计安装。

其安装

高度距地面1m,检查口位置和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设检修门。

在水流转角小于135度的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公共建筑内,在连接4个以上

的大便器的污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

横管、排水管直线距离大于表五的规定值时,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检查口(清扫口)或检查井的最大距离

DN

50

75

90

110

125

160

距离(m)

10

12

12

15

20

20

(2)立管及非埋地管都应设置伸缩节。

当层高H小于4m时,立管上每层应设伸缩节一

个,层高H大于或等于4m时,应根据计算确定;悬吊管设置伸缩节应结合支撑情况确定,

悬吊横直管上伸缩节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宜超4m,超过4m时,应根据管道设计伸缩量和伸缩

节最大允许的伸缩量计算确定。

管道设计伸缩量不应大于下表中伸缩节的最大允许伸缩量。

伸缩节最大允许伸缩量表

DN(mm)

50

75

90

110

125

160

最大允许伸缩量(mm)

12

15

20

20

20

25

为了使立管连接支管处位移最小,伸缩节应尽量设在靠近水流汇合管件处.为了控制管

道的膨胀方向,两个伸缩节之间必须设置一个固定支架.

固定支撑每层设置一个,以控制立管膨胀方向,分层支撑管道的自重,当层高H小于

4m(DN50小于H小于3m)时,层间设滑动支撑一个;若层高H大于4m(DN小于50H大

于3m)时,层间设滑动支撑两个。

4、支管安装:

首先剔出吊卡孔洞或复查预埋件是否合适。

清理场地,按需要支搭操作平台。

将预制好的支管按编号运至场地。

清除各粘接部位的污物及水分。

将支管水平初步吊起,涂

抹粘接剂,用力推入预留管口。

根据管段长度调整好坡度。

合适后固定卡架,封闭各预留管

口和堵洞。

(1)管道支撑分滑动支撑和固定支撑两种。

悬吊在楼板下的横支管上,若连接有穿越楼

板的卫生器具排水竖向支管时,可视为一个滑动支撑,明装立管穿越楼板处有防漏水措施,

采用细石混凝土补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