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9769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docx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1:

落日情思

(1)考试失败了,我不由得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眼前茫茫一片,心里总觉得郁闷,很不是滋味。

(2)我独自站在阳台上,毫无目的地向远处望着……,眼前的一切——高楼、大树、田野,还有远处那幽深的山,都在()着,()的,忽然,一道金光闪过,这是惟一的有一丝生气的东西,我不禁寻找着光的来源。

啊,原来是一扇玻璃反射的太阳的余辉。

此时的太阳只是一个火红火红的圆球,周围已没有了耀眼的光芒,但它仍不遗余力地给周围涂上了淡淡的红色,把最后的光辉留给大地。

()最终太阳还是会落山的,但是它不会就此永远消失。

明天,它还会冲破黑暗,(băituō)重重的阻碍,再次升起,并且越来越高,越来越亮,唤醒沉睡的世界,让一切都重新开始。

(3)有人叹惜: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而此时,我却更欣赏夕阳。

虽然它终要被黑暗所吞没,但它仍会积蓄全部力量,在第二天,一轮红日会顽强地升起,并且更加灿烂、辉煌。

(4)想着,想着,太阳已经不见了。

天黑了,可我并不觉得失去了什么,因为新的一天又会开始,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

(5)我感觉眼前豁然开朗,明天……

23.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ˍˍˍˍˍˍ

2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郁闷―――()

25.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不遗余力:

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ˍ

26.文中括号内填入的词语应为()。

(填序号)

A.欢笑神采奕奕因此

B.沉默无精打采虽然

C.隶立垂头丧气但是

27.“我却更欣赏夕阳”的最主要原因是()。

(填序号)

A.夕阳下的景色非常美丽,一切都充满生气。

B.夕阳最终还是会落山的,但它把最后的光辉留给大地。

C.夕阳虽终要被黑暗所吞没,但它仍会积蓄全部力量,在第二天成为朝阳,顽强地升起。

28.对“我感到眼前豁然开朗”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A.我终于找到了考试失败的原因。

B.我终于获得了战胜困难、重新奋起的勇气和力量。

C.我并不觉得失去了什么,因为明天还可以见到朝阳。

29.文章第(3)段使用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

(填序号)

A.记叙B.抒情C.议论

2:

捉阳光

⑴公园的竹椅上坐着一位年轻的妇女,在离她不远的草地上,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在玩耍。

(),这是一对母子。

年轻的妈妈手里握着一枚小小的镜子,把阳光折射到屋檐下的阴凉里。

深红的墙壁上随即显现出一个光亮的小圆球。

⑵小男孩一边打着哈哈,一边举着小手去捉那个光球。

眼看就要(pěng)住了,不料光球一转,跑到了他的脑后。

孩子稍稍寻找之后,又嘻嘻哈哈地扑向那亮晃晃的东西。

快要捉到的时候,调皮的光球又跑开了,一会儿升高,一会儿下沉,一会儿朝左,一会儿朝右。

孩子呢,一点也不气恼,总是随着光球的运动而伸手、弯腰、奔跑、跳跃。

他总有那么多笑声,一点也不知道累。

⑶(),孩子扑倒了,趴在地上哇哇地哭。

⑷那位母亲下意识地直了直身子,似乎要去扶他,然而并没有起身。

我看到她的两只软绵绵的裤管荡了荡,一部轮椅停在她的身边。

⑸我明白她没有起身的原因了,但我无暇去猜测造成这原因的原因。

]⑹只见她又拿起了镜子。

把温暖的眼光直接折射到孩子的眼前,并且一跳一跳的,很逗。

(),孩子马上止住了哭,并勇敢地爬了起来。

⑺那位母亲始终背对着我。

我一直无法看到她的任何表情。

不过我想这并不重要,因为从她的背影中,我感受到如同阳光的母爱。

⑻那亮亮的光球又跑动了。

孩子拍拍手,继续小跑着追上去,去捕捉那一屡用爱心洗滤过的阳光。

⑼这是我五年前有幸目(dǚ)的一幅画面。

几年来,那缕跃动的阳光一直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我的心里总是暖融融的。

23.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分)⑴无暇(⑵捕捉()

24.根据文中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⑴(pěng)住⑵目(dǚ)

25.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的词语应是()。

(填序号)(1分)

A.果然显然忽然

B.显然忽然果然

C.忽然果然显然

26.文章第⑵段对小男孩的描写是为了体现他的()。

(填序号)(1分)

A.调皮与活泼B.天真与可爱C.快乐与幸福

27.文章第⑸段“我明白她没有起身的原因了”,这其中的原因是()。

A.年轻的妈妈为了锻炼孩子,所以没有站起身来。

B.年轻的妈妈由于失去双腿,所以不能站起身来。

C.年轻的妈妈因为行动不便,所以不愿站起身来。

28.对文章第⑻段描写的内容或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跑动”的光球包含着母亲递给孩子的一种感情。

B.这段里的“阳光”使用了象征的手法。

C.“洗滤过的”这个词语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纯洁的”。

D.描写孩子追逐光球,主要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游戏的欣赏和喜爱。

29.这篇短文通过记叙表现了。

3:

光明的心曲

傍晚,最后一抹斜阳穿过窗外的绿叶,幽幽地照到我写字桌旁的白墙上。

开始还是许多斑驳的橙色光点,恍若一片微波荡漾的湖泊,然后渐渐暗下来,光点由橙色转为暗红,并且奇怪地凝成两个椭圆的光团,无声无息地闪烁着……

无意中见到的新鲜形象,总会引起我的遐想。

对着墙上这两团闪闪烁烁的夕晖,我发愣了。

总觉得它像什么,像什么呢?

蓦地,我的眼前闪出一双眼睛来,那是一双小姑娘的眼睛的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也是在一个晚霞似火的黄昏,从街心花园林荫深处,飘出一阵优美的歌声:

“在那遥远的地方,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心儿呵,飞向那遥远的地方……”歌声像清泉,叮叮咚咚地在暮色中流;歌声像阳光,在浓浓的绿荫深处。

看见唱歌的小姑娘了,一件白色的连衫裙在晚风里飘拂,一只天蓝色的大蝴蝶结,随着歌声在她头顶飞舞。

她唱得那么动情,我迎面走去,她竞仿佛没有看见,依然专注地唱着:

“在那遥远的地方……”

看清她的眼睛时,我不由倒抽一口冷气:

一双多么漂亮的大眼睛,然而,又长又黑的睫毛下,覆盖着一层灰色的阴翳——呵,竟是一个盲姑娘!

我站住了,心头一阵震颤,这样美妙、这样无忧无虑的歌声,怎么可能从一个盲姑娘的口中唱出?

“……清泉在流淌,阳光在歌唱……”

歌声依然在飘。

盲姑娘(táozuì)在她的歌声里。

她两手合抱成一个拳头,紧紧地贴着胸口,头微微昂起,仿佛在遥望着那流着清泉、飘着阳光的远方。

从她而又甜美的歌声里,从她而又神往的微笑里,我似乎也看到了她向往的那个光明灿烂的地方。

我知道,在她的憧憬里,这远方决不是虚幻的,它足以驱散她眼前的黑暗。

唱吧,盲姑娘,你有一颗热恋光明、向往光明的心,你的生命之路,是不会黯淡无光的。

拉手风琴的是位年轻的母亲,她凝视着自己的女儿,手指轻轻地在琴键上移动,也许女儿直到现在,还不知道母亲是什么模样,还不知道阳光是怎么一回事。

然而,从这位母亲抿紧的嘴角上,从那闪着泪光的眼神里,我知道了她的用意——要用一颗母亲的心,为女儿点燃希望之火。

她满怀深情地拉着琴……

墙上的夕辉早巳消失,夜色在我的小屋里(mímàn),盲姑娘的那支闪着光芒的歌,却又在我的心中响起来……

2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2分)

(táozuì)(mímàn)

23.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2分)

A照射干脆驱散

B闪亮清脆驱散

C闪亮干脆驱逐

24.对第⑥段中“我的心头一阵震颤”的原因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我”终于见到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姑娘,情绪非常激动。

B“我”看到这位姑娘双目失明,感到很吃惊。

C“我”没想到这位双目失明的姑娘还能这么愉快地唱歌,感到很惊讶。

25.从第②段中找出与“墙上的夕晖早已消失”相照应的一句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26.对第⑨段中“那支闪着光芒的歌”的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指的是盲姑娘那燃烧着希望之火的眼睛。

B指的是盲姑娘憧憬的光明灿烂的地方。

C.指的是盲姑娘向往光明的精神。

27.从文中找出最能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4:

爱心无价

(1)一天,明明回到家,认真地对妈妈说:

“妈妈,学校倡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捐了钱。

”妈妈随即掏出破旧的钱包,取出两张5元钞票,递给明明。

明明没有马上接钱。

妈妈似乎看出了什么,轻声地问:

“孩子,怎么啦?

”明明低着头,喃喃地说:

“同学们把捐款给老师时,很多人捐的是50元、100元。

(2)明明在一所很有名气的小学读五年级,他们班很多同学的家境都不错。

明明一向认真完成老师布(zhì)的功课,这一次,他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

况且,他们班的捐款数已经在学校领先,他可不想拖集体的后腿。

(3)妈妈的眉头好像微微地皱了一下。

她望了望墙上明明的奖状,目光又落在重病卧床的明明爸爸身上。

她迟疑了一下,但目光马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坚(yì)。

“孩子,不要低头,妈妈明白你的心思。

10元钱虽少,但也表达了我们的爱心。

”妈妈用粗糙的双手轻轻托起明明的头说,“爱心是给予别人的真诚关怀,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会用你的力量,为他人献出更多的爱。

”明明忽闪着大眼睛静静地听着,点了点头。

(4)第二天,明明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把10元捐款郑重地交给了老师。

老师在班会上表扬了每一位捐款的同学。

明明抬起头,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

(5)妈妈的那一番话,从此深深地在明明的心里。

那是明明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依次特殊的教育。

正是那次难忘的经理,使他正确地领悟了“爱心”的含义。

22.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1)随即()

(2)粗糙()

23.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

布_______(zhì)

(2)坚________(yì)

24.文中的“”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个词应是()。

(填序号)(1分)

A留B刻C记

25.对短文地

(1)段中“明明没有马上接钱”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填序号)(2分)

A.明明觉得妈妈给他的钱比其他同学捐款少,对妈妈很不满。

B.明明在班里是个好学生,他想把捐款这项特殊的“功课”也做好。

C.明明不想因为自己捐款少而拖集体的后腿。

26.从短文的记叙顺序看,第

(2)段属于()。

A顺叙B倒叙C插叙

27.短文第(3)段中写道:

“她迟疑了一下……”,“迟疑”反映出妈妈当时矛盾的心理。

妈妈为什么会“迟疑”?

请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对短文结尾处“爱心”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2分)

A.爱心是给予别人的真诚关怀,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B.爱心是富有的人对贫困的人的付出,是金钱的给予。

C.爱心是给予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关怀,不包括自己的亲人。

5:

心灵的震撼

①一个午后,我和几个大学同学站在教学楼旁的空地上,为贫困山区失学的孩子们募捐。

面前的桌子上,摆着募捐的纸箱。

为了引起过往路人的注意,我们在一大幅红布上印了“用您的爱改变他们的命运”十几个大字,又把一组放大的黑白照片贴在下面,照片中的那些孩子坐在极其(jiǎn)陋的教室里,目光中充满了

盼。

②在我不经意间,拾垃圾的老头儿向我们走来。

③学校食堂前的路旁放着几个超负

的垃圾箱,我们每次拎着饭盒掩鼻而过时,总看到这个老头儿正专注地用铁钩或者手翻腾着什么。

久而久之,我们便对他不屑一顾了。

④此时,他正佝偻着身子,很吃力地背着脏兮兮的尼龙袋从我们眼前走过。

他忽然停下来,在那幅红布前站定,眯着眼睛仔细地瞧着照片,很久才移向下一张。

我不禁哑然失笑。

一个同学碰碰我:

“小心点,别让他把捐赠的几件衣服当作垃圾收跑了!

⑤我笑笑,低头整理着那少得让人脸红的捐款,突然感到眼前有什么东西在晃动,我一抬头,老头儿不知何时已来到我们面前,(A)一只枯黑得像老松树皮的手(chàn)抖着递过来一元钱!

⑥我惊讶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回过神来时,(B)他已把钱放在桌上,摆摆手,像完成一个伟大的使命似的微昂着头离开了……

⑦我们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佝偻着的背影远去。

一股莫名的

从我心底油然而生。

这个曾在我眼中渺小而卑微的生命,却以他朴实而伟大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⑧在真情有些消瘦的年代里,这位或许因为贫穷而被人们淡忘了的老人,却用生命里那条流淌着朴实的爱的血脉,尽了许多冷漠的人所没有尽到的责任。

在我们感叹爱渐迷失的时候,又有多少真正宝贵的东西被自己不经意地丢掉。

(C)老人弯腰拾起的,仅仅是我们丢弃的垃圾吗?

22.给文中加三角的字注音。

(2分)祈盼()负荷()

23.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字。

(2分)

(1)(jiǎn)陋

(2)(chàn)抖

24.文中的方格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是()。

(1分)

A.谢意B.敬意C.歉意

25.从短文的记叙顺序看,第③段属于()。

(1分)

A.顺叙B.倒叙C.插叙

26.对第③段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表现了我们对学校卫生环境的不满。

B.交代了拾垃圾老人的卑微身份。

C.表现出我们对拾垃圾老人的不屑一顾。

27.文中画横线的A、B、C三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28.对第⑥段中老人“微昂着头离开”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老人捐出一元钱来帮助贫困山区的儿童,感到很欣慰。

B.老人为贫困山区的儿童献出了一份爱心,感到很骄傲。

C.老人用实际行动回击了人们对他的嘲笑,感到很得意。

29.第⑧段中“消瘦”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1分)

30.这篇短文赞扬了,呼唤人们。

(2分)

6:

倔强的仙人掌

①女人看见路边蹲着一个挑担老头儿,他身旁是满满一筐仙人掌,嫁接出各种形状,高高的底座像一座独立秀挺的山峰,山峰顶部是形状不同的红、黄、绿各色仙人球。

女人问了价钱,觉得比花鸟市场上的便宜许多。

她挑选了很久,挑中了自己喜欢的两个,准备一起买。

老头儿一个劲地介绍这植物的种种优点,不仅好看好养,还能净化空气。

末了搓着厚皮疙瘩的手说:

“三块钱一个,两个算你五块钱。

②“你这是真嫁接上去的,还是用牙签插上去的?

”这么便宜,女人总觉得不安,指着仙人球提出。

蛮好的花买回去后发现没有根,养不活,这种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

③老头儿生气了,脸腾地红了上来:

“怎么可能是插上去的?

都是我一颗一颗栽起来的。

④“是吗?

”她冷眼旁观,反问道。

这样的表白她听多了,(tǎng)若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何必这么着急,我心里想。

眼看就要成功的交易,因为这一问停了下来,老头儿急得有些手足无措。

而他越是解释,女人越不相信。

    ⑤忽然,老头儿从筐里拿起一棵茁(zhuàng)的仙人掌,没等女人反应过来,便使劲一拉,把它的顶部从底峰上扯了下来,举到女人眼前:

“有牙签吗?

⑥没有牙签。

黄绿色的仙人球从仙人掌上掉了下来,而仙人掌顶部生生裂开一道绿色的肉质沟痕,说明那首尾两截早已生长得浑然一体。

⑦证明了真假,女人付钱,老头儿一脸自尊,挺着胸膛收钱。

五块钱两个,老头儿从口袋里摸出装钱的塑料袋,该找多少还找多少,也不计较身首异处的那一个。

    ⑧老头儿把东西包好,起身时,顺手拣起地上已成两截的仙人掌,一起放进了女人的车筐。

“刚才那点事算不上什么。

”老头儿说:

“这两截也不要扔了,它最耐折腾,只要有点泥,就能长出根来。

⑨听了老人的话,女人反而觉得很愧疚,仿佛受伤的不只是那棵仙人掌,还有别的什么。

她从这倔强的仙人掌背后,看到了老人真诚的心。

23.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分)

(1)计较()

(2)倔强()

24.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字。

(2分)

(1)(tang)若

(2)茁(zhuang)

25.文中的处应填入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是()。

(填序号)(1分)

A.疑惑B.疑问C.疑虑

26.对文中的女人总是怀疑老人作假的原因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1分)

A老人卖的仙人掌很漂亮,他还一个劲儿地介绍仙人掌的优点。

B老人卖的仙人掌比花鸟市场上的便宜许多,她觉得可能会受骗。

C老人着急地一再解释他的仙人掌是货真价实的,她不相信。

27.第⑤段中对老人的描写反映出他()的特点。

(填序号)(1分)

A.沉着果断B.人性直率C.淳朴倔强

28.文中画波浪线的“别的什么”不仅指老人的,还指老人的。

(都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分)

29.对文章的题目“倔强的仙人掌”分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1分)

A题目中的“倔强”,表现了老人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执著。

B以“仙人掌”比喻卖仙人掌的老人,突出他不怕困难的精神。

C这个题目与文章的结尾相照应,能够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

30.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

(2分)

 

7:

①在一节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讲完圣诞老人的故事后后,我问:

“除夕快到了,如果圣诞老人从国外赶来给大家送礼物,你们最希望得到什么?

②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我想要游戏机!

”“芭比娃娃是我的最爱!

”“我要是有一个军舰模型就好了!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喊着。

只有一个男孩,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丝毫不为这热闹的场面所□□。

③这个男孩叫夏小乐,是班里唯一来自农村的孩子。

他家境贫寒,自幼失去父亲,随打工的母亲来到了我们这座城市。

小乐很懂事,在班里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人缘很好。

可是在不久前的一节课上,不知为什么,他听讲时精神不集中,为此吃了一回“冰淇淋”——学生上课走神儿时,我就用凉凉的手摸摸他们的小脸蛋,孩子们将其笑称为“吃冰淇淋”。

④“小乐,你最希望得到什么礼物?

”我走到他面前轻声问道。

⑤“老师,妈妈说要带我回乡下过年,圣诞老人会去那偏僻的地方吗?

”他低低的语调中含着(yōushāng)。

我先是一愣,随即微笑着告诉他,圣诞老人一定会满足他的愿望。

⑥小乐抬起头,眼神那样晶亮,他兴奋地说:

“我想要一副棉手套和一双棉鞋!

⑦话音未落,孩子们便哄堂大笑——这愿望真是太微不足道了。

小乐也笑了,笑得那样真挚、纯洁。

⑧“为什么?

”我想探个究竟。

“老师的手很凉,有了棉手套就暖和了;妈妈的脚生了冻疮,穿上棉鞋就会好了。

”小乐(zhìnèn)的童音震撼着我的心灵——一个家境贫寒的孩子,许下的却是如此简单而又充满爱心的愿望。

⑨“可是,老师,我的袜子很破旧,圣诞老人会往里放礼物吗?

”小乐忽然想起什么似的,沮丧地问道。

⑩我还没来得及回答,许多孩子已经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说要把自己的新袜子送给夏小乐,连平时最调皮的几个学生也在其中。

⑾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我的眼睛湿润了。

在模糊的泪光中,我感到又一双小手正捧起我的手,贴在他暖暖的心头……

1、为文中的加点的字注音。

(2分)

(1)兴奋()

(2)沮丧()

2、根据文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

(1)(yōushāng)

(2)(zhìnèn)

3、第②段中□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是()。

(填序号)(1分)

A.感动B.感染C.感悟

4、从短文的记叙顺序看,第③段属于()。

(填序号)(1分)

A.顺叙B.倒叙C.插叙

5、第⑧段表明夏小乐想要的礼物是给的,第②段中孩子们想要的礼物是给的,二者形成了鲜明的。

6、对第⑦段中“小乐也笑了”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小乐被同学们善解人意的笑声所感染,所以笑了。

B.小乐真诚地表达了自己朴素的愿望,所以笑了。

C.小乐听到老师说圣诞老人一定会满足他的愿望,所以笑了。

7、对第⑾段中“我的眼睛湿润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我为孩子们的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所感动。

B.我为孩子们的诚实守信、知错就改所感动。

C.我为夏小乐把爱心传递给全班同学所感动。

8、下列对“夏小乐”这个人物的特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朴实内向,孝敬父母

B.天真纯洁,尊敬老师

C.细心懂事,关爱他人

9、短文的题目“暖”含义深刻:

不仅指,更体现出。

(2分)

 

8:

沉睡的大拇指

①爷爷去世时,大拇指依然藏在掌心里。

他右手的大拇指已整整蜷曲十六年。

前五年,它是被□蜷曲的,但在余下的十一年里,它却无法回到原先的模样。

沉睡的大拇指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蕴含着别样的亲情。

②从盖尔出生的那天起,父母就开始为他担心了。

因为他右手的小指旁长了根小小的第六指。

③盖尔三岁时,父母把他送进了幼儿园。

第一天,他回家后泪汪汪地说:

“为什么我比其他人多了一根指头?

小朋友说我是怪物。

”家人都沉默了。

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盖尔的第六根指头也长大了许多,看上去有点碍眼。

爷爷陷入深思,盖尔是那样的聪明,(guaiqiao),他的自卑令爷爷感到不安。

不经意间,爷爷的目光掠过钢琴架上的一尊泥塑手雕,那手雕的大拇指用力地压在掌心里。

④爷爷像发现了珍宝似的,把盖尔抱起放在自己的膝盖上。

“宝贝,你看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它是个小懒虫,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它就开始睡觉了,到现在都不肯起来。

”爷爷边说边伸出右手,把大拇指蜷在掌心,让掌心朝下,并把盖尔的右手掌心朝上。

当两只手合在一起的时候,正好十个手指,不多也不少。

“我知道了,您的大拇指偷懒不听话,所以我就替您长了一根手指,是这样的吧,爷爷?

”盖尔开心地笑了,充满自豪。

他觉得这第六根手指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⑤爷爷迅速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和朋友,还请盖尔的老师在班上告诉其他小朋友,盖尔帮爷爷长了一根手指。

小朋友们非但不再嘲笑盖尔了,还佩服他小小年纪就能帮助大人。

⑥以后,只要见到盖尔,爷爷右手的大拇指就会条件反射地蜷进掌心。

久而久之,爷爷习惯成自然,总是把右手大拇指蜷起来,也习惯了用四根指头吃饭、做事。

而盖尔自从听了爷爷的故事后,对自己的第六指便特别爱护,他觉得这是爱爷爷的一种表现。

一次,当父母把盖尔带到医院说可以切除第六指时,盖尔大声抗议:

“这是我帮爷爷长的手指,怎么可以切除呢?

除非爷爷的大拇指睡醒起来了。

”可是爷爷的手指五年来一直蜷曲在掌心里,已经变形,重新扳直再也不可能。

但能使盖尔幸福快乐的度过童年。

爷爷已经非常满足了。

当爷爷知道盖尔(jujue)切除第六指的原因后,他找来纱布,把大拇指裹住,然后告诉盖尔,他已经动了手术,手指马上就可以伸直了,盖尔的第六指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⑦盖尔终于同意随父母去医院。

手术很成功,从此,盖尔的右手恢复了正常,而爷爷的大拇指却再也无法伸展。

⑧爷爷去世后,父母将大拇指的真相告诉了盖尔。

那一刻盖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因为沉睡的大拇指给了他完整的人生,还真真切切地告诉了他什么叫亲情。

1、为中文的加点字

(1)泥塑()

(2)膝盖()

2、根据文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guāiqiǎo)_______

(2)(jùjué)________

3、在①段中□内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是()。

A任意B刻意C随意

4、第①段中写到“沉睡的大拇指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蕴含着别样的亲情。

”这里“别样”的意思应为()。

(填序号)

A别的模样B范围之外C不同寻常

5、对第④段中“盖尔开心地笑了,充满自豪”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尔觉得自己多长了手指并不是件稀奇的事。

B盖尔觉得自己多长了手指能够帮助爷爷做事。

C盖尔觉得自己多长的手指担负着重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