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698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6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 第八章 走进国家教案DOC.docx

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第八章走进国家教案DOC

2016湘教版七年级下地理教案第八章走进国家教案

9

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地理

课题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教材(学生)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

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的重要的地理位置,通过感受印度洋海啸灾难,反思人与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组成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班班通使用(是否)

 

 

 

 

 

【导入新课】展示越南遇龙湾景观导入:

第二章了解地区第一节东南亚。

【设疑思考】引导学生分析“地区”在整个初中地理课程的位置,做到对课程结构的心中有数(详见课件)。

◆组成

【图片观察】展示“东南亚地形”图,观察其组成,中南半岛(提醒注意中南半岛西南面还有个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哪些岛屿)。

◆范围

相对位置:

东临太平洋,南接大洋洲,西濒印度洋,北与中国等接壤。

纬度位置:

10°S~23.5°N(北回归线)之间。

【设问思考】东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带(热带)?

◆国家

【图片观察】展示“东南亚政区”图。

中南半岛:

有哪几个国家?

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按照由东向西顺序)?

内陆国有?

马来群岛:

有哪几个国家?

地跨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国家有(马来西亚)?

地跨两大洋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

总共有11国家。

◆华人华侨

【教学过度】由新加坡(岛国)首都:

新加坡。

过度到“花园城市”P36页阅读材料,过度到华人比例最大的国家,过度到华人华侨。

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华人华侨分布集中地区。

【疑点剖析】

华人:

华侨:

【历史背景】有“侨乡”之称福建和广东两省“下南洋”历史,通过了解东南亚华人华侨,体验华人华侨对东南亚作出的巨大贡献。

◆地形河流

中南半岛:

【发现问题】河流有哪些?

发现什么规律(流向,大小—大河)?

【引导分析】为什么流向由西北向东南?

【回顾联想】亚洲地形特征(中间高四周低)?

【发散思维】东亚河流流向(一江春水向东流—太平洋)?

南亚河流流向(恒河与印度河—印度洋)?

北亚河流流向(俄罗斯—北冰洋)?

东南亚河流流向?

补充: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

湄公河流经那些国家?

在哪个国家注入海洋?

马来群岛:

发现什么规律(流向,大小—小河)?

【推理思考】在大河的下游会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对比总结】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河流特点: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人口

【推理思考】

东南亚适合人口居住否(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推理依据:

(教师必要时引导:

从地形、气候、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等角度思考)?

推理分布:

(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

◆城市

【推理思考】

推理城市分布:

(人口集中分布推理到城市分布推理到首都分布)?

◆首都

【推理思考】

推理首都分布:

(集中分布在河流附近)?

读P36页图2-3完成下表:

◆气候

【设疑思考】东南亚绝大部分处于五带中的什么带(热带)?

判断依据是(特殊纬线—赤道与北回归线)?

【对比分析】

中南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判断依据是(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沿海)?

气候特点(雨季11月~次年5月东北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降水多;旱季6月~10月西南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降水多)?

马来群岛:

热带雨林气候,判断依据是(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岛屿)?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物产

热带经济作物:

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重要产地。

读P38页图2-6东南亚物产分布图,观察东南亚游哪些热带经济作物?

其产地在哪里?

粮食作物:

水稻。

水稻出口国有:

泰国越南缅甸。

完成活动P39页1~2。

有哪些矿产资源(印度尼西亚-石油,马来西亚——锡矿砂世界第一)?

其产地在哪里?

◆农业

中南半岛:

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分布特点(河流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马来群岛:

随时播种,全年收获。

分布特点(沿海狭小平原)?

完成下表: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气候特征

主要国家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教学后记

10

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地理

课题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2

教材(学生)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

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了解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重要的矿产的分布及人口分布的简况

2.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让学生运用地图分析东南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通过感受印度洋海啸灾难,反思人与自然应如何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了解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重要的矿产的分布及人口分布的简况

教学难点

东南亚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重要的矿产的分布及人口分布的简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班班通使用(是否)

 

 

 

 

 

◆马六甲海峡

【图片观察】展示相关“大洲”图。

【教学过度】由东南亚位置过度到马六甲海峡位置

→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由马六甲海峡位置推理

→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沟通印度洋与太平洋天然水道。

→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沿岸港口天然航道。

→发散到东南亚“十字路口”(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

◆火山地震

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海啸是由苏门答腊岛西侧的海底8.3级地震

【图片展示】海啸灾难图海啸形成示意图

【引导思考】地震爆发原理

【图片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原理分析】三大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外部表现为多“火山”“地震”,爆发在海底则多形成“海啸”。

【引导讨论】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通过感受印度洋海啸灾难,反思人类与自然应如何相处。

是持悲观还是乐观态度,说出各组的依据。

总结全文

先由学生自由小结,然后教师强调:

本节课主要讲了东南亚的组成、范围、国家、地形、河流、气候、物产、农业、人口、城市首都、华人华侨、马六甲海峡、火山地震、海啸和六大板块,其中涉及到地理位置的部分要充分熟悉

第一节东南亚2

教学后记

11

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地理

课题

第二章第二节南亚

教材(学生)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

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河两大河流的概况。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演绎和归纳的方法,认识区域地理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南亚地区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南亚的三大地形区

2、南亚的两大河流

教学难点

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河两大河流的概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班班通使用(是否)

 

 

 

 

一、播放《西游记》动画,同学们看过这部电视剧吗?

你知道玄奘到哪里取经吗?

这就是南亚,这里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宏伟的建筑和佛教塑像雕刻艺术,早已令我们心驰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南亚。

二、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自读课本,在科代表的带领下预习课本,并对问题进行讨论。

1、请同学们用红笔描出南亚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界线;用蓝笔妙处印度半岛的的海岸线;再用红笔描出北回归线。

南亚位于什么山脉和什么大洋之间?

东西各濒临什么海湾和海?

4、南亚大部分地区纬度位置如何?

北回归线穿过本区的什么部位?

 

南亚一共有几个国家?

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

步骤

科主任与科代表 活 动

 

 

三、

激情

互动

 

四、

魅力

精讲

 

五、

拓展

应用

岛屿国家?

哪些是内陆国?

7、南亚有哪三大地形区?

三大地形区各有什么特征?

8、南亚有哪两大河流?

发源地,流向和注入海洋。

9、南亚大部分地区是什么气候?

有什么特点?

 

科代表针对学习目标,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讨论:

南亚地区的三大地形区分别是?

印度半岛东西两侧的山脉叫什么名字?

通过河流的流向判断印度半岛地势走向的特点?

4、南亚的河流印度河与恒河流经的国家?

发源的地区?

注入的海洋?

流经的国家?

5、南亚的地形与河流之间有怎样的联系?

6、德干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景观?

在学生讨论和展示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德干高原地势东西比较,哪里地势较高?

哪里地势较低?

判断理由是?

南亚气候有什么特点?

降水主要集中在几月?

此处降水的类型受什么因素的制约?

南亚的农业受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西南季风强会引发什么灾害?

西南季风来的晚会引发什么灾害?

小麦水稻,黄麻棉花在印度的分布状况如何?

1、南亚的位置、地形、与气候之间的关系。

2、以图析文。

假如你是南亚某国的农业部长,根据本国地形和气候条件,你将如何安排本国的农业生产?

你将采取什么措施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出示一张泰姬陵的图片和南亚的地图:

宁宁利用暑假想去图一所时的著名景观旅游一番,你能从图二中标出该景点的位置吗?

第二章第二节南亚

教学后记

12

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地理

课题

第三节西亚1

教材(学生)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

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认识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土耳其海峡。

能在西亚的填充图上准确的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2.了解西亚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西亚地区的宗教特色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麦加、耶路撒冷

3.了解西亚也是人类古代文明中心之一,是犹太教、基督教的发源地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能够正确填图

教学难点

1.学会运用地图说明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提高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班班通使用(是否)

 

 

 

 

教学方法

综合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创设情境法、自学指导法

一、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二、导入新课

由新闻直接指出硝烟弥漫的战场——伊拉克。

找学生指出伊拉克所在的位置,由此引出伊拉克的所属区域——西亚地区。

联系实际、从新闻出发吸引学生兴趣。

三、讲授新课

通过读图确认伊拉克的位置,了解西亚的范围

读图找出亚洲欧洲、非洲,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大西洋、印度洋

㈠五海三洲之地

通过读图掌握西亚的地理(海陆)位置:

1.间接的沟通着大西洋与印度洋

2.位于亚洲的西南,地处亚、欧、非三大洲的交界地带

3.位于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和阿拉伯海之间

所以被称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㈡交通要道(古代、现代)

找学生介绍历史上所学的古代丝绸之路的知识。

从古代起,西亚地区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简单介绍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途经西亚的情况。

强调其重要性

㈢主要国家、首都

指导学生读世界地图以及图2-17西亚的国家图。

在图2-17中找出西亚的主要国家及其首都:

利用填充图册12页的题目进行练习。

填注两洋、三洲、五海、大洲分界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埃及、土耳其、科威特等名称的位置。

㈣阿拉伯国家、宗教

启发学生根据所看新闻报道回忆西亚地区居民的外貌、穿着打扮,西亚居民多数为阿拉伯民族,主要为白色人种,日常生活中以白色头巾、白色长袍包裹全身,男子蓄须,女子以面纱遮脸。

语言以阿拉伯语居多。

宗教以伊斯兰教为主

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

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将耶路撒冷做为圣城。

简单介绍巴勒斯坦地区以及巴以之间的矛盾冲突。

试着分析引发矛盾、战争的主要原因。

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以及培养学生关注时事新闻的良好习惯。

四、小结与作业:

目标检测上的题目

教学后记:

美伊战争后,伊拉克及世界各地报复事件不断,社会反响较大,绝大多数学生对此较为关注,这正是培养学生地理兴趣,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地理的好时机

第三节西亚1

教学后记

13

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地理

课题

第三节西亚2

教材(学生)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

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比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河流等。

了解自然环境与当地农牧业生产的关系,以及当地发展节水农业所取得的成就。

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2.培养学生从课外书籍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

1.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

2.根据地图,了解西亚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的路线

教学难点

通过对西亚石油资源的强调,指导学生认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地观。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班班通使用(是否)

 

 

 

 

 

一、复习导入:

复习提问上节课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

通过复习总结西亚独特的人文特点,并指出西亚的自然环境也很独特,跟非洲的北部非常相似

二、讲授新课:

㈤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特征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提示分析地形特征的四个方面(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学生分别分析西亚地形的四方面特征。

重点强调

1.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2.中部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波斯湾

(可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和波斯湾连成一条线作为西亚东侧边缘的高)以此加深印象

㈥炎热干旱的气候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和小亚西亚半岛中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黑海、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阿拉伯半岛的西南有小部分热带草原气候。

大部分较干燥。

在如此干旱的地方,对于人、动物和植物,水都是非常重要。

强调西亚地区大部分属干旱地带。

㈦河流

找出西亚两条著名的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并指出这里是古代巴比伦文化的发源地,以此来增加趣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由伊拉克战争引出1991年海湾战争,从而引出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

㈧世界石油宝库

1.西亚石油的储量、产量、输出量居世界首位。

2.西亚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3.西亚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重要产油国。

分析书51页图2-24西亚石油海上运输路线

阅读“霍尔木兹海峡”强调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性“西方的生命线”。

阅读“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阅读材料,“西亚石油资源和生产特点”

三、作业:

目标检测上的题目

教学后记:

学生对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非常熟悉,“以高原为主的地形”、“炎热干旱的气候”、基本上学生都能分析或描述出来,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学生不太熟悉,对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孕育的古巴比伦文化有兴趣。

有关西亚的石油学生也很熟悉,但对“石油在当地经济以及世界经济中的影响”的认识不够准确。

 

第三节西亚2

教学后记

14

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地理

课题

第四节欧洲西部

教材(学生)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

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目标: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2、能力目标:

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能分析其原因,熟悉本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的分布。

3、教育目标:

通过咸海以及亚欧人口问题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教育。

重点、难点亚洲、欧洲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教学重点

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教学难点

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班班通使用(是否)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请说说你了解西亚。

(学生回忆,并回答。

二、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区,它的面积比我国的陆地面积稍大,却分布着30多个国家,其中有不少国家的面积十分狭小,被人们称为“袖珍国”、这个地区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地区,也是目前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里还曾经是历史上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这个地区的旅游资源闻名遐尔,吸引了无数的各国游客。

这就是欧洲(通过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

三、讲授新课

地理位置

展示挂图欧洲西部说明: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35N~70N之间海陆位置——位于欧洲的西部,北邻北冰洋、南临地中海西临大西洋、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轮廓、范围

展示挂图欧洲西部说明:

像亚欧大陆向西突出的大半岛,三面环海海岸线非常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和海湾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地区半岛: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岛屿:

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内海(海湾):

北海、波罗的海、挪威海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主要国家、首都

展示挂图欧洲西部提问:

请说出各国的首都

指导学生按照以前所学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

四、地形特征

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以平原为主的地形,四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料了解欧洲各国。

南北两侧是山脉,中部是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五.主要河流分析莱茵河、多瑙河解答书上活动探讨

六.气候特征

深受大西洋湿润西风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

七、雄厚的经济实力(对照书54页图简单介绍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欧洲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早的大洲,目前经济发展水平仍居各大洲首位。

(指导学生读统计图。

)2、欧洲西部各国工业部门齐全。

3、农业不占重要地位,但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

(简单介绍,结合幻灯让学生了解)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等国有发达的农牧业,利用书55页阅读材料了解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

八、繁荣的旅游业

1、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最繁荣的地区简单分析其原因,

2、主要旅游资源或旅游景点(通过幻灯让学生欣赏)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作业:

利用填充图册15页,目标检测上的题目作为练习

教学后记:

学生进行了长时间的学习后,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课程的设计注重知识的迁移,旧知识与新知识迁移,从亚洲迁移到欧洲。

有的学生可能如鱼得水,但不排除一些学生畏难,在课堂上要注意启发、引导、鼓励。

第四节欧洲西部

教学后记

15

电子备课教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科

地理

课题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教材(学生)分析

很多同学在上学中地理成绩不够好,对学习地理产生了畏难情绪,如果不化解这种心理情绪,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阻碍作用。

本期教材编写从简,从大洲、地区、国家三个方面介绍世界地理,不再注重系统的知识介绍,而是从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对一些常用知识和重要的地理科学方法的介绍和运用,重在对新课标教材的解读,增加了教学难度,也释放了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南极洲地理位置的特点;在南极洲地图上能正确指出南极洲濒临的三个大洋、长城站和中山站的位置及名称。

2.能力目标:

在南极洲地图上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

让学生了解南极气候的特点,理解气候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育目标:

让学生理解保护南极环境的意义,认识到保护南极洲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

南极洲位置特点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及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