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9078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8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

《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docx

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2010-2011-2医疗器械制造与维护专业学期项目

(医疗器械实训)

项目报告

 

选题:

血液分析仪

 

学生姓名:

瞿时青王海峰李栋常伟赵峰

班级:

机电09306

指导教师:

朱晓芹

 

机电工程系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概论2

第一节血液分析仪的介绍2

第二节血液分析仪的发展简史3

第三节血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3

第二章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6

第一节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6

第二节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参数9

第三节白细胞五分类法原理11

第三章血液析仪的校准(以ABBOTT品牌为例)17

第一节校准要求17

第二节校准方法17

第四章血液分析仪的维护与常见故障及解决方(以ABBOTT品牌为例)19

第一节血液分析仪的维护19

第二节血液分析仪的故障及解决方法20

第五章项目总结23

 

前言

人类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组分的变化,所以及时了解血液组分的变化,可以为医生提供诊断与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技术也在不断提高。

近几年来,由于血液分析仪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传统的显微镜计数血细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取而代之的血液分析仪在检测速度、分析指标等方面远远超过了手工显微镜检测的水平,已成为血液分析不可缺少的工具。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血液分析仪的介绍

血液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血液分析的技术也从三分群转向五分群,从二维空间进而转向三维空间,而且我们也注意到现代血液分析仪的五分类技术许多采用了和当今非常先进的流式细胞仪相同的技术,如散射光检测技术、鞘流技术、激光技术等等。

按自动化程度分:

半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血液分析工作站、血液分析流水线;

按检测原理分:

电容型、电阻抗型、激光型、光电型、联合检测型、干式离心分层型和无创型;

按仪器分类白细胞的水平分:

二分群、三分群、五分群、五分群+网织红血细胞分析仪。

目前使用最广泛为三分类电阻抗型。

各类型血液分析仪结构各不同。

但大都由机械系统、电学系统、血细胞检测系统、血红蛋白测定系统、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等,以不同的形式组成。

1.机械系统

各类型的血液分析仪虽结构各有差异,但均有机械装置(如全自动进样针、分血器、稀释器、混匀器、定量装置等)和真空泵,以完成样品的吸取、稀释、传送、混匀,以及将样品移入各种参数的检测区。

此外,机械系统还发挥清洗管道和排除废液的功能。

2.电学系统

电路中主电源、电压元器件、控温装置、自动真空泵电子控制系统以及仪器的自动监控、故障报警和排除等。

3.血细胞检测系统

国内常用的血液分析仪,使用的检测技术可分为电阻抗检测和光散射检测两大类。

电阻抗检测技术:

由信号发生器、放大器、甄别器、阈值调节器、检测计数系统和自动补偿装置组成。

这类主要用在二分类或三分类仪器中。

光散射检测技术:

主要由激光光源、检测区域装置和检测器组成。

激光源:

多采用氩离子激光器,以提供单色光。

监测区域装置:

主要由鞘流形式的装置构成,以保证细胞混悬液在检测液流中形成单个排列的细胞流。

检测器:

散射光检测器系光电二极管,用以收集激光照射细胞后产生的散射光信号;荧光检测器系光电倍增管,用以接受激光照射荧光染色后细胞产生的荧光信号。

这类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五分类、五分类+网织红”的仪器中。

4.血红蛋白测定系统由光源、透镜、滤光片、流动比色池和光电传感器组成。

5.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

第二节血液分析仪的发展简史

1950年,詹森发明了显微镜。

1665年,列文虎克制成第一个显微镜,发现细胞,细菌。

1658年,意大利马儿皮基看到了第一个红细胞。

1852年,开始设计对红细胞的计数。

1934年,Moldvan最早设想使细胞检测自动化,试图用光电仪记录流过一根毛细血管的细胞。

1949年,Coulter发明了电阻抗原理

1957年,生产出血液分析仪。

第三节血液分析仪的发展趋势

1.检验多参数化

近年来许多血液分析仪器都在增加新的参数以满足临床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需求。

最初的血细胞计数仪(CellCounter)仅仅能够计数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后来又有了血红蛋白(HBG)、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几个参数。

而发展成为血细胞分析仪(HematologyAnalyzer)后,又增加了许多分析和计算参数。

目前有的仪器甚至可以提供40~50种测量或计算参数。

但很多的新参数目前仍不能应用于临床,仅限定在实验室中供研究使用。

2.多功能合成扩展

血液分析仪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近年来它增加了许多扩展的功能。

例如将网织红细胞(RET)的计数和分析功能加入其中,一些仪器另外增加了幼稚细胞分析和有核红细胞分析功能,甚至对血液细胞中的某些寄生虫进行提示,更有一些仪器把流式细胞分析仪的某些功能合并到血细胞分析仪上,这样在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时就可以得到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结果,使得一机两用。

3.检测速度化

许多仪器由于增加了自动进样系统,测定速度加快,一般可以达到每小时80~100个样品,这些仪器都可以在自动成批进样的同时,随时插入急诊检验的标本。

4.应用方便

对于操作者来说,仪器最大的优越性还应该体现在操作的方便性和灵活性上。

许多厂家都考虑到了这一点。

例如可以使用静脉或末稍血液;可以在标本量很大的情况下选择全自动进样系统,也可使用单独闭盖或开盖取样系统;对项目可作适当的组合,以适应临床及患者的需求,仪器通过自动扫描条码,来鉴别标本的来源、需要检测的项目和区分患者,最后根据条码提供的信息将结果返回到临床或病人档案中,为检验数据的电子化提供了极大方便,也减少了编号带来的差错。

上述的许多功能已经在许多新型的高级五分类式血细胞分析仪中得到实现。

5.产品系列化

各有实力的公司不断开发系列化产品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

例如Coulter公司的ACT系列仪器,有最简单的ACT8型只有8个参数到12参数,到也有18参数三分类的ACTDIFF,亦有5分类的ACT5-DIFF,甚至还有可增加动物血液分析的型号。

6.流水线化

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器的基础上实现全自动流水线化,是血液分析的又一大飞跃,但这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

所谓流水线化即是将血液常规分析中的所有步骤和项目进行系统性联合,将血液常规分析、网织红细胞分析、血片的制备(选择、涂片、编号、染色、干燥)等系列步骤通过仪器自动完成。

这种流水线可以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个设备用自动传送系统连接在一起。

(如图1-1所示)

图1-1流水线化

 

第二章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原理

第一节血液分析仪检测原理

(一)粒子检出原理

1.电阻抗原理

血细胞是相对不良导体,当其悬浮与电解质溶液中通过检测微孔时,会改变微孔内外原来恒定的电阻,结果产生脉冲。

脉冲的大小代表了通过微孔血细胞的体积大小,脉冲的数量代表了通过微孔血细胞的数量。

由于血液内各种细胞及颗粒的大小不同,加压后电阻大小也不同,根据转化成脉冲信号输出,即可得知数量,大小等数据。

(如图2-1所示)

图2-1电阻抗原理

2.激光散射法检出方式

与电阻抗检测相比,激光检测具有以下两大优势:

1.利用流式细胞术,使细胞一个个通过激光检测区,避免了细胞重叠通过的可能性;2.利用高角度前向散射光测得细胞内部颗粒结构,低角前向散射光测得细胞大小的原理,结合细胞化学染色,荧光染色等技术,可得到各种细胞更准确,更有效,更具特征性的信息,以此可靠地鉴别不同的血细胞。

但激光如用半导体产生,则输出强度较低;如果用气体产生激光,则使用寿命较短,更换后调整麻烦。

以上两种情况将导致成本上升。

(如图2-2所示)

图2-2激光散射法检出方式

3.交流(电阻)检出方式

以交流电作为输出信号,可得到细胞内核和颗粒上的信息,维修率低,不需精密的(光线)调整;但是它制造困难,要求波信号稳定,不易得到细胞外部的大小信息。

(如图2-3所示)

图2-3交流(电阻)检出方式

(二)HCT体积测定原理

1.手工检测HCT红血球容积(毛细血管法)

如图2-4所示。

图2-4毛细血管法

2.用血球计数器J检测HCT。

将标本5万倍稀释后通过检测微孔,会产生信号波,将信号波的大小加总,再乘以一常数,即得HCT的值。

(三)HGB浓度的测定原理

HGB的浓度测量一般都是采用比色分析法。

HGB含量的多少即HGB浓度,它会影响光透过的强度,通过光电转换即可测定HGB浓度。

(如图2-5所示)

图2-5比色分析法装置

第二节血液分析仪的检测参数

(一)白细胞系列参数

1.WBC白细胞

正常参考范围:

4.0~10.0×109/L

2.GR%粒细胞百分比,即白细胞通过三分类得到的粒细胞部分占所有白细胞的百分比。

正常参考范围:

50%~70%

3.GR#粒细胞绝对值

正常参考范围:

2.0~7.0×109/L

4.MO%单个核细胞百分比,即白细胞通过三分类得到的单个核细胞部分占所有白细胞的百分比。

正常参考范围:

3%~8%

5.MO#单个核细胞绝对值

正常参考范围:

0.12~0.8×109/L

6.LY%淋巴细胞百分比,即白细胞通过三分类得到的淋巴细胞部分占所有白细胞的百分比。

正常参考范围:

20%~40%

7.LY#淋巴细胞绝对值

正常参考范围:

0.8~4.0×109/L

(二)红细胞系列参数

1.RBC红细胞

正常参考范围: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2.HGB血红蛋白

正常参考范围:

110~160g/L

3.HCT红细胞比积,即将EDTA抗凝血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占体积的比例。

在Actdiff2仪器上为计算参数,计算公式为:

HCT=(RBC×MCV)/1L

正常参考范围:

0.35~0.50

4.MCV平均红细胞体积

正常参考范围:

80~100fL

5.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在Actdiff2仪器上为计算参数,计算公式为:

MCH=HGB/RBC

正常参考范围:

27~34pg

6.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在Actdiff2仪器上为计算参数,计算公式为:

MCHC=HGB/HCT

正常参考范围:

320~360g/L

7.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反应红细胞体积大小一致性的参数,其值越大,反应红细胞大小越不一致。

正常参考范围:

11.5%~15%

(三)血小板系列参数

1.PLT血小板

正常参考范围:

100~300×109/L

2.MPV平均血小板体积

正常参考范围:

6.5~12fL

3.PCT血小板比积,即血小板在全血中占体积的比例。

正常参考范围:

0.108%~0.272%

4.PDW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应血小板体积大小一致性的参数,其值越大,反应红细胞大小越不一致。

正常参考范围:

11.5%~18%

第3节白细胞五分类法原理

90年代中期以后,血细胞分析仪逐步向五分类白细胞分析技术发展,欧洲和日本许多厂家都陆续推出各种类型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细胞分析仪器。

各厂家设计生产的此类血细胞分析仪,其在白细胞分类技术上原理各不相同,分析测定项目略有不同,且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试剂种类和成分也趋于复杂。

不断改进和升级的新产品使得仪器在白细胞分类技术上更加成熟和可靠。

而技术的提高也带来了仪器和消耗品(试剂)价格的增加。

(一)体积、电导、激光散射法(VCS)

应用电阻抗原理测量细胞体积技术。

电导技术:

根据细胞壁能产生高频电流的性能,用高频电磁探针测量细胞内部结构,通过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比例、细胞内颗粒的大小和密度,辨别体积相同、但性质不同的两个细胞群体。

光散射技术:

来自激光源的单色光直接扫描计数敏感区的细胞,根据细胞产生的不同角度散射光(10°~70°),提供细胞形态、胞核结构等光散射信息,并鉴别细胞颗粒的构型和质量(粗颗粒的光散射要比细颗粒更强)。

这是Beckman-Coulter公司生产的血细胞分析仪所采用的经典分析方法,它集三种物理学检测技术于一体,在细胞处于自然原始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多参数分析。

该方法也称为体积、电导、激光散射血细胞分析法。

此技术采用在标本中首先加入红细胞溶血剂溶解掉红细胞,然后加入稳定剂来中和红细胞溶解剂的作用,使白细胞表面、胞浆和细胞体积保持稳定不变。

然后应用鞘流技术将细胞推进到流动细胞计数池(Flowcell)中,接受仪器VCS三种技术的检测。

V代表体积(Volume)测量法,是采用经典的库尔特专利技术,用低频电流准确分析细胞体积。

体积是区分白细胞亚群的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可有效区分体积大小差异显著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C代表高频电导性(Conductivity),采用高频电磁探针原理测量细胞内部结构间的差异,也是该公司的专利技术。

细胞膜对高频电流具有传导性,当电流通过细胞时,细胞核的化学组份可使电流的传导性产生变化,其变化量可以反映出细胞内含物的信息。

该参数可用来区分体积相近而内部性质不同的细胞群体,如淋巴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由于它们的细胞核特性不同而在传导性参数上有所区别。

S代表激光散射(Scatter)测量技术,采用氦氖激光源发出的单色激光扫描每个细胞,收集细胞在10°~70°角度内出现的散射光(MALS)信号。

该激光束可穿透细胞,探测细胞内核分叶状况和胞浆中的颗粒情况,提供有关细胞颗粒性的信息,可以区分出颗粒特性不同的细胞群体。

例如细胞内颗粒粗的要比颗粒细的散射光更强,因此可以用于区分粒细胞中的嗜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三种细胞。

图2-6VCS法血细胞分类流程图

(二)电阻抗、射频与细胞化学联合检测技术

典型机型如SysmexSE-9000/SE-9500/XE-2100等。

这类仪器共有四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将标本用特殊细胞染色技术处理后再应用RF和DC技术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其共采用如下四个检测系统: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该系统是利用电阻抗方式计数。

血液经分血器分血后部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溶血剂混合,特异的溶血剂使嗜酸性粒细胞以外的所有细胞均溶解或萎缩,这种含完整嗜酸性粒细胞的液体经阻抗电路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系统:

该系统检测原理与嗜酸性粒细胞相同,不同的是其溶血剂只能保留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单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该系统采用电阻抗与射频联合检测方式,使用作用较温和的溶血剂,对核及细胞型态影响不大。

在内外电极上存在直流和高频两个发射器。

由于直流电不能达到细胞质及核质,而射频电能透入胞内测量核大小和颗粒多少,因此这两种不同的脉冲信号的个数及高低综合反映了细胞数量、大小(DC)和核及颗粒密度(RF)。

由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粒细胞的大小、细胞质含量、核形态与密度均有较大差异,故可通过扫描得出其比例。

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该系统也是利用电阻抗方式计数。

其原理是由于幼稚细胞上的脂质较成熟细胞少,在细胞悬液中加入硫化氨基酸后,由于脂质占位不同,结合在幼稚细胞上的硫化氨基酸较成熟细胞多,且对溶血剂有抵抗作用,故能保持幼稚细胞的形态完整而溶解成熟细胞,即可通过阻抗法检测。

图2-7电阻抗与射频法白细胞检测原理

图2-8电阻抗与射频法白细胞分类检测散点图

(三)激光散射和细胞化学染色技术

激光与过氧化物酶检测通道:

不同白细胞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从强到弱依次为:

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而淋巴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则无。

因此,细胞经过氧化物酶染色后,胞质内即出现细胞化学反应,以X轴为吸光率(酶反应强度),Y轴为光散射(细胞大小)显示检测结果,每个细胞产生的这2个信号可定位在细胞散点图上。

由于淋巴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均无过氧化物酶活性,仪器获得白细胞4个亚群。

嗜碱粒细胞/分叶核细胞检测通道:

该通道可进一步区分淋巴细胞和嗜碱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分叶核细胞利用“时间差”与红细胞/血小板使用共同的检测通道。

当血液进入嗜碱粒细胞通道时(此时红细胞、血小板已检测完毕),血液与酸性表面活性剂反应,红细胞被溶解,除嗜碱粒生散射光的变化,形成二维细胞图

在白细胞分类上,仪器采用两个通道进行,一个为过氧化酶检测通道,另一个为嗜碱细胞检测通道。

过氧化酶反应(peroxidase,POX)是血涂片染色的一个常用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用于鉴别原始细胞与成熟的粒细胞,鉴别粒细胞与非粒细胞。

染色后的细胞内无蓝黑色颗粒出现为阴性反应,出现细小颗粒或稀疏样分布的黑色颗粒为弱阳性反应,出现黑色粗大而密集的颗粒为强阳性反应。

过氧化物酶主要存在于粒细胞系和单核细胞系中,各类白细胞对过氧化物酶的反应是这样的:

早期的原始粒细胞为阴性,早幼粒以后的各阶段都含有过氧化物酶,并随着细胞的成熟过氧化酶含量逐渐增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会出现强阳性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最强的过氧化物酶反应,嗜碱粒细胞不含此酶呈阴性反应。

在单核细胞系统,除早期原始阶段外,幼稚单核和单核细胞会出现较弱的过氧化物酶反应。

淋巴细胞、幼稚红细胞、巨核细胞等都为过氧化物酶阴性反应。

过氧化酶检测通道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它检测每一个通过流动计数池中的白细胞,经过激光照射所产生的过氧化酶散射光吸收率,来当然试剂和辅助试剂均进行了改良。

1)过氧化酶最强阳性的嗜酸性粒细胞;2)过氧化酶强阳性的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3)体积较大、过氧化酶弱阳性的单核细胞;4)体积较小、过氧化物酶阴性的淋巴细胞;5)体积大于淋巴细胞且过氧化物酶阴性的未染色大细胞,此类细胞增加提示幼稚或原始的各类细胞可能出现。

在嗜碱细胞通道中采用的检测原理是:

专用的嗜碱细胞试剂将除了嗜碱细胞以外的白细胞除去细胞膜,使其裸核化并体积变小,仅将嗜碱性粒细胞保持原有状态,体积明显大于其他类的白细胞。

(四)多角度偏振光激光散射技术

半导体激光及流式细胞原理:

采用半导体激光及流式原理从两个角度分析白细胞,并依据每个细胞产生的3种信号来互相区分,即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和侧向荧光。

前向散射光反映细胞体积,侧向散射光反映细胞内涵物,如胞核和颗粒,侧向荧光反映细胞DNA和RNA含量。

全血标本用鞘流液按适当比例稀释后,白细胞内部结构近似于自然状态,仅嗜碱粒细胞颗粒具有吸湿性而结构有轻微改变;红细胞内部的渗透压高于鞘液的渗透压,血红蛋白从细胞内溢出,水分子则进入红细胞,但红细胞膜结构仍保持完整。

此时,红细胞折光指数与鞘液相当,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

美国雅培公司(ABBOTT)推出的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分类中采用独特的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APSS)技术,其所生产的血细胞计数仪从CELL-DYN3000,3200,3500,3700,4000,以及Sapphire(蓝宝石),在白细胞分类上均采用了MAPSS技术。

该技术基本原理是细胞在激光束的照射下,在多个角度都产生散射光,仪器在四个角度的四个检测器将接收到的相应的散射光信号,然后经过微处理器分析处理,将各类细胞安置在散点图上的相应位置,并计算出白细胞分类结果。

多角度偏振光散射白细胞分类技术(Multi—AnglePolatisedScatterSeparationofwhitecell,MAPSS)其原理是一定体积的全血标本用鞘流液按适当比例稀释。

其白细胞内部结构近似于自然状态,因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具有吸湿的特性,所以嗜碱性粒细胞的结构有轻微改变。

红细胞内部的渗透压高于鞘液渗透压而发生改变,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从细胞内游离出来,而鞘液内的水分进入红细胞中,细胞膜的结构仍然完整,但此时的红细胞折光指数与鞘液的相同,故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

在鞘流系统的作用下,样本被集中为一个直径30μm的小股液流,该液流将稀释的血细胞单个排列,然后通过激光束,激光照射于细胞上,在各个方向都有其散射光出现。

1)0°为前向角散射光,可粗略地测定细胞大小。

2)10°为狭角散射光,可测细胞结构及其复杂性的相对特征。

  3)90°垂直光散射,主要对细胞内部颗粒和细胞成分进行测量。

4)90°为消偏振光散射,基于颗粒可以将垂直角度的偏振激光消偏振的特性,将嗜酸细胞从中性粒细胞和其它细胞中分离出来。

5)这四个角度同时对单个白细胞进行测量和分析后,即可将白细胞划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

ABBOTT的五分类法定量很有意思,不用传统的体积定量,而是采用数量定量,每次计数时完成10000个细胞测定即停止。

第三章血液析仪的校准(以ABBOTT品牌为例)

第一节校准要求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要求对每一台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

仪器安装时必须由厂家进行校准并提供校准记录,否则不能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实验室需按“建议”的要求建立适合本实验室使用的血液分析仪校准程序并写成文件。

内容包括:

使用校准物的溯源性、来源、名称及其保存方法;校准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何时要求进行校准、由何人负责实施等。

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后,必须开展室内质量控制以监测仪器的检测结果是否发生漂移。

第二节校准方法

先用清洁剂对仪器内部各通道及测试室处理30分钟。

确认仪器的背景计数、精密度及携带污染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时,才可进行校准,否则须查找原因,必要时请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使用制造商提供的配套校准物时:

1.将校准物从冰箱内(2-8℃)取出后,要求在室温(18-25℃)条件下放置15分钟,使其温度恢复至室温。

2.检查校准物是否超出效期,是否有变质或污染。

3.轻轻地将校准物反复颠倒混匀,并置于两手掌间慢慢搓动,使校准物充分混匀。

4.打开瓶塞时,应垫上纱布或软纸,使溅出的血液被吸收。

5.将两瓶校准物合在一起,混匀后再分装于2个瓶内。

使用新鲜血作为校准物时:

1.用EDTA·K2为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取健康人新鲜血10ml,每ml血需抗凝剂的浓度为1.5-2.2mg。

要求新鲜血的HB、WBC、RBC、HCT和PLT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内。

将新鲜血混匀后分装于3个管内,每管的血量为3ml。

2.取其中1管,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或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连续检测11次,计算第2-11次检测结果的均值,以此均值为新鲜血的定值。

3.其他2管新鲜血作为定值的校准物,用于仪器的校准。

取1瓶校准物,连续检测11次,第1次检测结果不用,以防止携带污染。

仪器若无自动校准的功能,则将第2-11次的各项检测结果用手工记录在工作表格中,计算出均值,均值的小数点后数字保留位数较日常报告结果多一位。

有自动校准功能的仪器可直接得出均值。

计算各参数的均值与定值相差的百分数(不计正负号),计算公式:

(均值—定值)/定值×100%,与表1中的标准进行比较。

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全部等于或小于表中的第一列数值时,仪器不需进行调整,记录检测数据即可;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大于表中的第二列数值时,需请维修人员核查原因并进行处理;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差异在表中第一列与第二列数值之间时,需对仪器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可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若仪器无自动校准功能,则将定值除以所测均值,求出校准系数,将仪器原来的系数乘以校准系数即为校准后的系数,将校准后的系数输人仪器更换原来的系数。

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对一起进行校准:

血液分析仪在投人使用前;更换部件进行维修后,可能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时;室内质量控制显示系统的检测结果有漂移时(排除仪器故障和试剂的影响因素后);对于开展常规检测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