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077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11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教材有四篇精读课文,以“心中有祖国”为主题,即《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和《古诗两首》,其中《我们爱你啊,中国》及《古诗两首》是诗歌,这四篇课文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爱国”。

此外,本单元还有一个习惯、一篇习作和一个练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着重培养学生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好习惯。

《我们爱你啊,中国》中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了祖国的美丽富饶以及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成就,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郑成功》一文是一篇历史故事,记述了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

全文依循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围绕中心组织材料,歌颂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英雄”的气节、品格。

教师工作室/u_Ahu)G_W"h_ed_]4C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讲述了波兰领土被外国侵略者占领,音乐家肖邦流落异国他乡却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仍请求姐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故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古诗两首》由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组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一首叙事抒情诗。

作者喜闻唐军收复了蓟北,安史之乱得以平息,想到可以带着妻儿还乡,喜极而涕。

全诗毫无半点掩饰,情真意切,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示儿》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中原的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从诗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是何等的执着与深沉。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一、教学目标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不懂就问"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知道在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懂得"不懂就问"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地方,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看图,了解图片所示内容。

2.懂得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并能够养成善于思考,学会发现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时间: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修改

一、导入

1.还记得我们1—5年级学过哪些习惯呢?

2.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懂的问题,这时你该怎么办?

3.板书课题:

不懂就问

1.回忆以前所学的习惯。

2.联系学习、生活回答。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1页插图

1.教师阐述“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道理。

提示:

“不懂”是指动脑筋思考之后仍不懂,而不是什么都问。

2.观察书上第1页上面的图画,说说:

这两幅图都画了什么?

(都是学生向老师请教:

大图是学生读书遇到难题向老师请教,小图是老师带学生参观校史馆,学生向老师请教)

3.观察书上第1页下面的图画,说说:

图上哪些人?

他们在什么地方?

干什么?

4.在生活、学习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只要遇到问题,我们就要及时解决问题,及时向他人请教,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5.不懂就问,我们在“问”的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6.你知道哪些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孔子、程门立雪等故事)

出示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

7.你是否有勤学好问的事例?

今后应该怎样努力?

(可结合23课《学与问》)

1.交流不懂就问的好处,并根据自己平时的情况谈谈体会。

 

2.带着问题,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学生向老师请教时态度如何?

老师怎么想?

参观校史馆的学生会有什么问题,他们怎样问老师,老师怎样回答?

3.带着问题,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可以同桌讨论,以便正确了解图意)

 

4.再次观察图片,讨论:

注意问的内容、时间和地点以及态度,“处处留心皆学问”,课内课外的都能问,随时随地可以问,不懂就要问,请教要有礼貌,认真聆听。

5.说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指名读名言并说说意思。

6.根据自己平时的做法,讨论交流。

 

不仅仅是好处,还应该重点说说“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提醒学生,遇到真正不懂得问题时,要大胆的去问。

 

还有问的对象。

可以是老师、同学、家长……总之,就是问所有懂的人,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人。

 

一.作业

课后搜集关于勤学好问的成语、名言、谚语。

认真进行搜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学习生活,使学生认识到搜集资料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并能落实到行动上,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修改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国家刚刚成功举办了奥运会。

你们对奥运会一定有很多了解,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2.那么,奥运会的这些知识,你们是怎样了解到的呢?

3.同学们所做的这些,就是——搜集资料。

相机板书。

1.根据自己对奥运知识的的了解,积极发言。

 

2.结合自己知道奥运知识的实际情况,回答问题。

 

3.齐读课题。

 

提问的内容:

1、是第多少届奥运会?

2、中国取得了多少枚金牌?

等等。

 

二、学习2、3页的插图

1.观察第2页方框内插图:

图上画了什么人?

他们在哪儿?

在干什么?

2.大家注意了没?

中间的圆形图画的是一位小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粘贴到活页纸上,这样便于分类保管查阅。

在公共场所,我们查阅资料应注意什么?

3.观察第3页上面小图:

每幅图画了什么?

环境如何?

每个人的神态举止什么样?

4.观察第3页下面的图画,弄清图上画了什么。

5.同学们知道收集资料有年哪些途径吗?

6.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收集的资料,能用什么形式展示出来呢?

相机请学生将自己以前搜集的还保存着的各种资料向大家展示一下。

1.认真看图,四人小组讨论图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上图是一位学生在阅览室摘录资料,下图是几位学生在阅览室搜集资料。

2.小组根据书上的插图给予我们的提示,讨论并回答问题:

应做到言行举止文明,保持室内安静,还要注意爱惜资料,如果资料不是自己的就不能剪贴,可以复印或摘抄。

3.仔细观察图画,指名回答问题。

4.看图,说图意。

5.回答:

摘抄、剪贴、写心得、阅读、上网查寻、参观、访问

6.展示交流自己的资料,学生欣赏并总结:

有做笔记、照片、图片、卡片、剪贴、复印、录音录像等呈现方式。

 

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

态度怎么样?

 

说说自己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的收获、体会。

 

三、拓展

1.同学们知道收集资料有年哪些好处吗?

2.总结:

搜集资料的好处在于增加积累,以便随时运用,丰富我们的知识,开拓眼界,还可以帮助我们出板报、壁报等等,这也是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如蜜蜂采花酿蜜一样。

3.提出本学年的预习要求,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落到实处。

1.联系学习生活,小组交流讨论,指名回答。

2.自己说说收集资料的好处及重要性。

 

3.听、记预习要求。

四、作业

请学生搜集关于南京的资料。

运用搜集资料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搜集。

 

1.我们爱你啊,中国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的句式特点,并能仿照诗歌的2——6节写一到两节。

4.通过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是怎样从不同侧面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2.反复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三、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是怎样从不同侧面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祖国的可爱、伟大。

3.理清课文条理,给课文分段。

二、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条理,给课文分段。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栏

一、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歌。

齐读课题。

你认为课题中哪个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

你能读出这种情感吗?

二、示标

1.读准生字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每一节意思

3.学习1-3节,能仿照第2或3节的写法仿写一节诗歌。

三、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

1.大声读课文,用简洁的语句说说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归纳好,小组内交流。

5分钟

检查交流:

幅员辽阔壮丽的山河

丰富的物产多样的民族

光辉的历史伟大的成就

五、出示自学指导二

1.大声读第一节,结合中国地图,看看作者是如何写出祖国幅员辽阔?

读一读,试着背诵。

2.自读二三节,想想作者是如何写出我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的?

3.仿照二三节的写法,写一段。

检查交流:

1.指名读第一节。

2.在中国地图上找出我国最东西南北地名。

感感受中国幅员辽阔。

3.有感情的朗读第一节,读出自豪感。

4.指名背诵

5.作者抓住具有代表性的景物写出我国山河壮美物产丰富。

6.这两节先直接表达情感:

我们爱你——

(名词)的(形容词)

每一节都围绕一个中心点来写。

六、背诵第二三节。

七、当堂训练

默写二三节或作业纸一、二

二题

学生齐读课题

“爱”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齐读课题

 

指名读学习目标

 

两学生上台板演

同桌批改

指名读词语

 

指名回答节意

其他学生补充更正

 

学生边读边思

 

学生在地图上分别指出我国四方的边界。

指名读,再齐读

指名背诵

 

可围绕“壮美山河”、“物产丰富”赞美中国,也可以赞美家乡

再有感情的齐读课文2、3节。

各自背诵,指名背诵。

 

 

1、我们指哪些人?

或者哪一类人?

2、你能从中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教师适时的板书。

 

学生练习仿写之前必须要说说句段构成的方式,然后再仿写。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是怎样从不同侧面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2.反复吟诵诗句,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作者是怎样从不同侧面来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栏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1、2、3节。

2、说说课文每一节赞美祖国哪一方面?

3、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4-7节,进一步感受中国的伟大,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背诵全文。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大声读第四节,找找这一节介绍了几个少数名族?

你了解这些名族吗?

给同学介绍其中的一个名族。

2.小声读第五节,联系上下文理解:

古曲、新歌的意思。

3.默读第六节,理解“史册”、“硕果”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分别指什么?

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是什么意思?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10分钟

检查交流: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

1、自读最后一节,回顾全文,我们为什么骄傲自豪?

2.本课围绕课题,作者是如何安排材料,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

4分钟

交流检查。

五、背诵全文。

六、当堂训练

作业纸一、二题

 

指名读目标

 

傣族藏族维吾尔族

蒙古族

 

古曲:

古代历史文化

新歌:

现代城就

史册:

记录历史的册子

硕果:

巨大的果实。

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高尚品格。

学生反复自由朗读4-7节,再个别读

 

学生读书思考

 

先总-再分-再总

 

同桌互背互查

 

 

你还了解我国的哪些少数民族?

也可以试着介绍一下?

 

重点体会“伟岸”“高洁”的本意和在文中的引申义。

教后记:

 

课后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Wūjǐhāmìguāshuòguǒtáocí

()()()()

Kāituòchūnyìàngrányínzhuāngsùguǒ

()()()

二、照例子,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语

例:

杭州西湖()

长江、黄河()黄山、庐山()

桂林山水()布达拉宫()

景德镇陶瓷()龙井茶()

江南丝绸()茅台酒()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诗中贯穿全文的一句是。

围绕这一中心,作者从、

、、等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2.当灿烂的太阳,帕米尔高原依然是;当北国还是

,南疆早已。

啊,我们爱你,中国!

从这节中可以感受到

四、以“我们爱你----”为句,仿照课文第二至六节写一到两节句子

 

2、郑成功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说说“慷慨激昂”等词语的感情色彩。

3.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懂得自古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的领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准备:

有关郑成功的各种资料。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说说“慷慨激昂”等词语的感情色彩。

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栏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这幅地图上的椭圆形的地方是哪里?

2.说到台湾,我们就不能不提一个英雄人物,他就是——郑成功(板书)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齐读课题。

怀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再读!

二、示标

1.读准生字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1-3节,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三、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

1.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围绕课文最后一节默读全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

小组内交流

6分钟

检查交流:

五、出示自学指导二

1、默读1-3节,想想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原因。

2、画出1-3节关键词语体会郑成功当时的心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分钟

交流检查:

1、指名回答,相关资料交流,体会对侵略者的恨。

2、郑成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爱。

指名读,分角色读

六、当堂训练

作业纸一、二

中国的台湾省

 

读课题。

 

1.指名读学习目标。

 

1.指两名差生?

(潜能生)板演

请同座位同学批改,其余学生同桌互批。

2.学生开火车读课文,老师随机纠正并板书,读后,集体强化。

1.学生可以归纳为最后一节。

2.课文可以分成三部分:

收复台湾的原因-收复台湾的经过-建设台湾

 

学生自学

二点:

1、台湾被侵占

2、郑成功有强烈的爱国情

3.学生读资料,说说自己的想法。

可以抓住:

强占、残酷、奴役、恨透、临风眺望、横行霸道……体会对侵略者的恨。

可以抓:

慷慨激昂、决不允许、一定要……体会收复台湾的决心。

7.学生分角色读郑成功和卫兵的对话。

再读对话,体会人物的情感。

 

教师简单介绍“郑成功”的事迹。

 

体会出郑成功的对侵略者的恨,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台湾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修改栏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课。

二、示标:

1.了解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体会他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词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默读4—6小节,想想作者是怎样具体写出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的?

(试着用小标题的方式来说一说。

2.用——和~~分别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作战情景的句子,结合关键词写出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五节,读出我军的英勇无畏。

10分钟

检查交流: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

1.默读第七节,想想文中写郑成功建设台湾主要做了哪些事?

3分钟

检查交流:

1.指名读第七节。

2.指名回答。

1.大力发展生产

2.兴办学校

五、出示自学指导三

1、大声朗读最后一节,想想最后一节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2.结合板书,浏览全文,复述课文。

8分钟

检查交流:

1.最后一节是本文的中心句,起到总结全文,突出中心的作用。

2.指名复述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六、当堂训练

见作业纸三、四题

学生边读边想

准备——交战——庆功

学生边读边画,在关键词旁写读书笔记。

学生默读思考

1、大力发展生产

2.兴办学校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学生自读自说,同桌互说评价。

课后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cánkùnúyìzhànqízhāozhǎn

()()()

róngqiàyěshòujūnróngzhěngsù

()()()

二、用“——”画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操炼()住军()

风帆蔽空()涛涛海浪()

街头港尾()绵廷千里()

三、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成语

郑成功地说: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郑军舰队渡海东征,奋勇杀敌,让企图的荷兰侵略者举手投降。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

街头巷尾,鞭炮声不绝于耳,人们,欢庆胜利。

四、积累与应用

郑成功是一位,他的伟大功业主要表现在、上。

我们还知道、也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文中的生词。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感受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

肖邦的音乐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脉络。

2.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

二、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与修改

一、导入

1.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二、示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1—2小节,并试背第2节。

三、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

2.开火车读课文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

默读全文并思考

1.文章讲了肖邦什么故事?

(出示肖邦相关资料)

2.你能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限时6分钟

检查交流

五、出示自学指导二

大声读第一节,思考深爱着自己祖国的肖邦为什么要离开祖国,而且在异国一住就是18年呢?

限时2分钟

检查交流

六、出示自学指导三

自由读第2节,思考:

1.把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为他送行的三个场景分别用序号标出,

2.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结合课后练习4)

3.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会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播放肖邦的《离别曲》。

限时6分钟

检查交流(有时间可对照板书练习背诵、也可以表演送别场面)

七、当堂训练

作业纸一、二题

 

1.齐读课题,质疑

题目中的“我”是谁?

为什么要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1.按要求自读课文,自主解决问题。

 

2.指两名差生?

(潜能生)板演

请同座位同学批改,其余学生同桌互批。

2.开火车读课文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练习分段,小组交流讨论这样划分的理由。

 

1.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师相机板书:

三个送别场景:

咏唱《送别曲》

老师的叮嘱

赠送银杯

2.回答:

永远记着祖国

 

 

“祖国”又是指哪里?

 

(1)写波兰被列强瓜分,肖邦被迫离开祖国。

(2)写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亲人,恋恋不舍的离去。

三(3-4)写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忘我的进行工作。

四(5-6)写肖邦弥留之际请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难点:

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检查背诵第2节。

2.今天继续学习课文3—6节。

二、示标

1.肖邦身在国外,心系祖国,在国外他又为祖国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虽然离开祖国,但肖邦的心时刻惦记着祖国。

他是用什么方式来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感的呢?

读读3、4小节,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写上自己的体会。

(交流的过程中,师相机抓住“悲愤欲绝”、“日夜思念”、“忧虑”,体会肖邦热爱祖国的情怀。

播放肖邦的《革命练习曲》

2.弥留之际,肖邦为什么请姐姐把心脏带回祖国?

(课后习题4

(2))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肖邦的故事。

限时8分钟

检查交流

四、拓展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爱国名言

五、当堂训练

作业纸第三题

1.同桌互背

2.齐读课题。

 

1.朗读3、4小节,画句子,写体会,班级交流。

 

2.回答:

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爱国之情。

3.再读肖邦去世之前说的话:

“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交流肖邦的故事。

交流名言。

联系上下文说说弥留之际的含义。

课后作业:

一、看拼音,写词语

yǒngchàngyōulǜyǔshìchángcí

()()()

làzhúbālíbēifènyùjué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1.这时,唉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

“,

,!

埃斯内尔把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用意是:

,。

2.肖邦再也忍不住了,。

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

,,然后,。

从肖邦的表现中可以感受到。

三、积累与应用

1.老师和他的同窗好友咏唱着《即使你远在他乡》,是想告诉肖邦:

即使你远在他乡,

2.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

”老师说这礼物很特殊,是因为这杯泥土象征了,老师是想嘱咐肖邦:

3.肖邦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