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8041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

《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docx

崔公让外用药物集锦汇总

外用药物集锦

河南中医药大学附院崔公让

中医外治疗法,渊源流长;中药的外用药物种类繁多,不少药物的制作工艺复杂。

外用药物不仅物美价廉,疗效斐然,然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药外用药物已到了灭绝的边缘,需要振臂一呼,更需要有志者进一步继承与发掘,使这一魁宝再现其绚丽光辉。

外用药物使用原则

1.选用外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性能2.严格掌握外用药物的浓度3.注意外用药物的配伍禁忌4.选择好外用药物剂型5.掌握好外用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配制外用药物常用药物

(一)矿物药物:

铅丹(黄丹)、硫磺、水银、轻粉、雄黄、砒石、胆矾、自然铜、黑矾、白矾、寒水石、炉甘石、密陀僧、白石脂、金精石、石灰、朱砂、红粉、铅霜、绿青、石脑、皓矾、白腊等。

(二)植物类药物:

黄芩、黄柏、黄连、乳香、没药、儿茶、蒲公英、马齿苋、泽泻、茵陈、紫草、薄菏、当归、丹参、地丁、芦荟、生地、樟脑、潮脑、枯参、青黛、五倍子、人参、西洋参、柿叶、糯米、南星、半夏、草乌、白芨、白蔹、白芷、土贝母、姜黄、牙皂、荆芥、乌梅、麻油等。

(三)动物类药物:

珍珠、龙骨、牡蛎、全蝎、蜈蚣、地龙、斑蠡、红娘、象牙、象皮、麝香、牛黄、熊胆、虎骨、蜂蜜、蜂腊、蜂胶、蛤蛎、海螵蛸、海龙、海马、玳瑁等。

外用药物剂型及配制外用药物应注意事项

一:

粉剂类

  粉剂又称散剂,粉剂是由植物、矿物或动物的干燥尸体经过物理的裁截,研磨制所作成为极细的细未。

粉剂常直接撒布在疮面上或者掺入药膏内作为“掺剂”应用于伤面之上,所以粉剂又称之为“掺剂”。

通常将单味药制成的粉剂称为“粉”或“面”,如:

滑石粉、炉甘石粉、枯矾粉、花椒面、胡椒面等;将复方制成药剂称之“散”如:

如意金黄散、生肌散、拔毒散等;一般将由珍贵药物配制的药粉称之为“丹”如:

八宝丹、红升丹、白降丹、回龙丹等。

一:

配制粉剂的要求

1.粉剂药物配制选材要精:

由于外用荔物用量小所以选材一定要精,如矿物药物不仅选材时品种要绝对正确,还要严格按照处方要求对原料的产地,原料的纯杰度进行考研;植物药物不仅对其品种的真伪进行鉴别,还应对产地进行区尽量作到应用“地道”药材,对药物还要保持于燥,避免药物受潮变,同时避免药物物理、化学性的性质变化。

对动物类药物选材时除真伪应认真鉴别外,还应注意其是否有变质与霉变现象。

2。

对粉剂加功时工艺要精细,要求散剂过80-120目的样筛。

配制时含量要准确。

3。

配制过程绝对按照工艺流程操作,如:

处方中含有轻粉、雄黄、红升丹、白降丹等药品时,要采用等容积递增配研法混合均匀,质量重的中药要同质量轻的中药混合均匀,可用过样筛配制。

二:

粉剂的功能与适应症

(一)收湿拔干作用

对皮肤有渗湿现象的疾病,如:

汗液分泌过多、漫性湿疹等疾病应用适量的粉剂能将皮肤表面的汗液、皮脂及一定的渗液收湿拔干,起到干燥作用。

对于渗出液较多的皮肤疾病应忌用,以防形成药痂。

代表方剂

1:

湿疹散

组成:

黄柏10克、黄芩10克、寒水石20克、青黛5克。

功能: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主治湿疹、接触性皮炎等。

用法:

直探撒扑或用植物油调敷。

制法:

将以上药物其研细未,过100目筛,密封保存。

处方来源:

张作舟经验方。

2:

脚气散(处方1)

组成:

枯矾10克、硫磺3克、滑石粉50克、冰片一克。

功能:

除湿杀虫敛汗。

主治:

渗出性手足癣等。

用法:

撒布于患处。

制法:

以上药物共研为细粉。

外方来源:

张作舟经验方。

3:

脚气粉(处方2)

组成:

樟脑20克、水扬酸50克、氧化锌100克、硼酸100克、薄荷脑10克、滑石粉720克

功能:

收敛、吸湿、止痒、消。

主治:

汗疱型、擦烂型足癣

用法:

外撒。

制法:

先将樟脑、薄荷磨液化后,加入少量的滑石粉研匀一,再分别将水扬酸、硼酸及氧化锌研匀,最后逐次加入滑石粉研匀,过筛即得。

处方来源:

《制剂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4:

止痒散

组成:

滑石粉30克、寒水石15、冰片2克、雄黄3克、明矾3克。

功能:

杀虫止痒。

主治:

虫咬皮炎等。

用法:

直接撒扑或用植物油调敷。

5:

腋臭散

组成:

密陀散240克、枯矾60克。

功能:

敛汗,除臭。

主治:

腋臭、手足多汗。

用法:

治疗腋臭用干粉撒扑两腋下,每日一次。

制法:

共研细未一,过100目筛。

处方来源: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备注:

此药且勿入口,对铅过敏者慎用或禁用。

(二)散热作用

粉剂是由不同的矿物、植物、动物的干燥极细粉未组成的,这些极细的颗粒撒布在皮肤上之后,扩大了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加大了散热的能力,再者组成药粉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在以上物理、化学综合作用的作用下,可降低皮肤炎症部位的温度,使小血管收缩,皮肤微生物活动得到抑制,炎变红肿组织速消退。

散热型粉剂临床可起到清热消炎作用。

散剂的颗粒愈小,其散热消炎的作用愈大。

代表方剂

1·祛湿药粉(祛湿散)

组成:

川黄连25克、 川黄柏25克、 黄芩150克、槟榔100克。

功能: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主治:

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脓疱疮、婴儿湿疹。

用法:

直接撒扑或用植物油调敷或配制软膏用。

制法:

研极未。

处方来源:

《赵炳南经验集》

备注:

阴疮禁用。

2·痱子粉

组成:

冰片3克、薄荷冰3克、甘石粉15克、滑石粉30克、黄柏粉6克。

功能:

清热敛汗,解毒止痒。

主治:

痱子、尿节皮炎。

直接扑撒。

制法:

共研细未,过100目筛。

处方来源: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3·青白散

组成:

青黛30克、海螵蛸未90克、煅石膏37克、冰片3克。

功能:

收湿止痒,消炎退肿。

主治:

羊胡疮、湿疹、过敏性皮炎等。

用法:

撒布于患处,渗水不多,用油调。

制法:

先将青黛研细再加入海螵蛸未,后加入煅石膏未共研均匀一,最后将梅片研细匀混即可。

处方来源: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4·颠倒散

组成:

大黄120克、硫磺120克。

功能:

清除油腻,清热活血。

主治:

酒渣鼻、痤疮、脂溢性皮炎。

用法:

用冷开水或胡萝卜、鲜芦荟蘸药粉涂擦。

制法:

将以上药物共研为细未一,过100目筛。

处方来源:

《医宗金鉴》

(三)清热解毒、防止光线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对无渗液的皮肤损伤区撒布大量的散剂,能使患外少受外界的摩擦和刺激,能够对阳光进行折射,从而达到减少光线的直接伤害防止感染的目。

这类粉剂的药物有三大类:

有色粉体、白色粉体和充添粉体。

有色粉体和白色体的作用能遮盖脸上的色斑、粗糙的肌肤和不良的脸色,并可散射紫外线、过滤阳光,同时还可赋于皮肤宜人的色采彩,此外粉体要有吸收皮脂和汗的性质。

充添粉体是一种遮盖力小的白色粉体是有色粉体的稀释剂,用于调节色调,同时赋予制品扩展性。

对皮肤有附着性,对汗和皮脂有吸收性。

(1)遮盖力:

具有好遮盖力的粉体有钛白粉、锌白粉、碳酸钙等。

这类药物同时还可以阻挡紫外线。

(2)伸展力:

具有伸展作用的药物有滑石粉、金属皂、云母、高岭土等。

这类药物涂敖皮肤后,可形成一层薄薄的药膜,平滑的展开,使皮肤有圆滑触的性能。

(3)附着力:

药物撒扑皮肤后能够附着在皮肤上,不易散去,金属皂具有很强的附着能力。

(4)吸收力:

具有吸收汗液和皮肤分泌物,消除油光的能力,如:

轻质碳酸钙、碳酸镁、淀粉、高岭土等。

代表方剂

配方一

组成:

滑石粉79.7克、灭菌高岭土5克、硼酸2.5克、炉甘石3克、樟脑1克、氧化锌克、淀粉5克、水杨酸0.8克、薄荷脑适量。

功能:

吸汗、止痒、消毒、抑菌。

主治:

痱子。

用法:

撒布在皮肤上。

制法:

以上药物混匀,研细,过筛。

处方来源:

《日用化工品制造技术》

(四)杀虫、消炎、止痒作用

当皮肤感染或皮肤被微生物伤害后,皮肤上会有大量的分泌物出现,因而引起皮肤瘙痒。

杀虫、消炎、止痒粉剂除具有收湿拨干作用外还具于杀菌杀虫作用。

代表方剂

1·龙骨散

组成:

龙骨100克、牡蛎100克、海螵蛸100克、黄柏500克、雄黄100克、滑石粉30克。

功能:

解毒收敛。

主治:

湿疹、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趾间足癣。

用法:

直接扑在伤面上或用植物油调后外用。

制法:

共研为细未,过100目筛。

处方来源: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2·小儿痱子粉

组成:

樟脑8克、薄荷脑8克、氧化锌24克、硼酸140克、升华硫磺20克、滑石粉800克。

功能:

吸湿、止痒、收敛、消炎。

主治:

小儿痱子、痱毒。

用法:

撒布皮肤上。

制法:

取樟脑、薄荷脑置乳钵中研磨共熔,再分次加入升华硫磺、氧化锌一、硼酸研匀,最后分次加入滑石粉研匀,过筛即可。

处方来源:

《制剂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3·二妙散

组成:

苍术500克、黄柏500克。

功能:

清热燥湿。

主治:

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一、脂溢性湿疹、脓疱疮、丘样荨麻疹。

用法:

直接干撒或用植物油调敷。

制法:

以上药物共研细未,过100目筛。

处方来源:

《丹溪心法》

4·三妙散

组成:

苍术500克、黄柏500克、槟榔500克。

功能:

清热除湿,解毒止痒。

主治:

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一、脂溢性湿疹、脓疱疮、丘疹样荨麻疹。

用法:

直接干撒、鲜芦荟蘸药或用植物油调药外用。

制法:

以上药物共研细未,过100筛。

处方来源:

《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要诀》

备注:

对湿热渗出性皮损宜薄撒。

(五)生肌长肉作用

疮面内坏死组织去除干净后,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肉芽组织有明显的生长时可采用生肌药物外用。

生肌药物具有促使肉芽组织新生、促使上皮组织爬行的作用。

1·生肌散(1号)

组成:

白糖75%、氧化锌10%、珍珠粉12%、梅片3%。

主治:

生肌长肉、促使伤面愈合。

用法:

撒布伤面上或做成油纱条外用。

制法:

将以药物共研细未。

处方来源:

崔公让经验方。

2·白色生肌散

细成:

炉甘石70%、枯矾5%、白糖10%、氧化锌5%、次碳酸铋5%、红霉素粉5%。

主治:

久不愈合溃疡伤口、有慢性感染的伤面。

用法:

直接撒扑在伤面上,外用油纱布保护。

制法:

将以上药物共研细未。

处方来源:

崔公让经验方。

3·抗绿生肌散

组成:

炉甘石90%、枯矾9%、白降丹1%。

主治:

伤面绿脓感染。

用法:

直接撒扑在伤面上,外用油纱布保护。

制法:

将以上药共研细未外用。

处方来源:

崔公让经验方。

(六)祛腐、平胬、消疣作用

慢性溃疡与坏疽常出现肌腱坏死、骨质坏死。

对感染合并有坏死组织者,中医认为“创口不敛,由于肌肉不生;肌肉不生,由于腐肉不去”,“腐肉不去则新肉不生”,“脓腐脱尽,新肉顿生”。

祖国医学特别重视祛腐药物的应用,历代名医名家确也研制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祛腐、平胬、消疣方药。

1·平胬散

组成:

乌梅10克、煅石膏3克、轻粉3克、月石6克。

功能:

祛湿收敛,平胬肉。

主治:

各种疮面水肿肉芽增生。

用法:

直接措撒布水肿胬肉疮面上,纱布压扎。

制法:

研细未,过100目筛。

处方来源: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2·鸡眼膏(粉)

组成:

水扬酸106克、监酸普鲁卡因5克、樟丹5克、鸟梅肉5克、蔗糖50克。

功能:

腐蚀饮角质赘生皮损。

主治:

鸡眼、胼胝。

用法:

先用胶节按鸡眼大小剪一洞,粘套在鸡眼上使鸡眼露在胶节洞中,将鸡眼膏厚涂于鸡眼皮损上,再用胶布覆盖固定,4天换药一次,待鸡眼脱落为止。

制法:

先将鸟梅肉剪成细碎渣备用,另取努夫卡因粉、樟丹在乳钵内可耕地细,再加水扬酸粉、鸟梅渣,共同研细,再加蔗糖并滴入少量酒精,用力研细,成粘糊状备用。

处方来源:

张作舟经验方。

三:

丹剂的配制工艺与应用

临床所用的丹剂分为两种,一种是应用常用药品如植物药、动物类药、矿物类药经加工后制成的散制或丸剂供内服用,如小金丹一、枕中丹、女金丹等;一类为是含有汞、砷、铅等重金属及其它矿物质经烧炼后制成的化学制剂,如红升丹、白降丹、黄金霜等应用于皮肤、疮疡外科制剂。

后种制剂不我国已流传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公元1600年晋代葛洪所著的《抱扑子》将先秦以来有关炼丹的技术作子总结,并且将丹剂应用于临床。

由于这类丹剂内含有对机体有害元素故目前已较少应用,但这类药物在剂备上有共同的特点,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这种升华反应技术曾对西方的现化化学产个过一定的影响,本着继承发扬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宗旨,以下将炼丹的工艺与丹药的临床应用作以简单介绍。

水剂类

水剂是采用水作溶媒,将中药采用水煎后,借用药力、热力以及机械的冲刷力作用于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

这种治疗方法早在先秦之前就有记载,如《黄帝内经.素问》中即“燥而濡之”,“摩而浴之”的记载,后历代各家多有发挥,清代《医宗金鉴》更作了详细的记述“软帛首迭七-八重,蘸汤勿令大干,复于疮上,两手按片时,帛温再换,如此四-五次”。

由于使用方法之不同,水剂临床又可分之为,溻洗法、冲洗法、水浴法等多种治疗方法。

常用代表方剂

(一)治疗冻疮方剂

组成:

辣椒、细辛、桂枝、红花各15克。

功能:

温阳、活血、化瘀。

主治:

冻疮。

用法:

将以上药物加适当水煎煮后,取其药汁,浸泡并按摩患处。

这种方法最好是冻疮患者冬病夏治。

制法:

将以上诸药加水适量后浸泡2小时以上,煮沸,滤去药渣,待温浸泡患处。

处方来源:

经验方。

(二)祛湿止痒方

1.鹅掌风浸泡方

组成:

大枫子9克、花椒9克、皂荚15克、土槿皮15克、地骨皮6克、藿香18克、白矾12克、鲜凤仙花9克、米醋1kg。

功能:

祛湿、止痒。

主治:

用于手足癣。

用法:

将中药浸入米醋内24h,煎沸待温,将药汁放入塑料袋内,将患手(足)伸入袋中扎住,浸6-12h,隔日将药汁煎沸再浸,共浸3-4天,浸泡7天内不宜用碱水、肥皂水洗手(足),如有皲裂者暂缓使用。

制法:

将以上诸药浸米醋,煎沸,待用。

处方来源:

经验方。

2.脓疱疮洗剂

组成:

处方

(一)

苍耳子、地肤子、威灵仙、艾叶、苦参、吴茱萸各15克。

处方

(二)

金毛狗脊、威灵仙各30克,艾叶、苦参、乌梅、各15克。

功能:

收湿、止痒、拔干、杀虫。

主治:

手足部丘疹、疱疹、水疱、脓疱。

用法:

以上两方任选一方,加水若干,煎煮,沸后25分钟,待温洗浴或湿敷。

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制法:

以上诸药加水适量煎煮即可。

处方来源:

《手足皮肤病的防治》

3.硼酸洗剂

组成:

硼酸3~4克、水100mI。

功能:

消炎、渗湿、止痒。

主治:

用于皮炎、急性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糜烂、渗出较多者。

用法:

直接涂抹皮损处或冷敷或热敷。

制法:

将以上药物充分摇匀即可。

处方来源:

经验方。

4.朱氏止痒一号方

组成:

希莶草30克、苦参30克、地肤子15克、明矾9克。

功能:

祛风燥湿止痒。

主治:

肛门、外阴瘙痒症。

用法:

煎水半盆,半温时反复洗患处,每次15分钟,每日二洗,用时加温。

制法:

煎汤2000mI,熏洗患处。

处方来源: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三)敛汗止痒方剂

1.除湿洗方

组成:

葛根20克、明矾一10克、苦参15克。

功能:

收湿、散风、拔干。

主治:

腋下、腹股沟等处间擦疹,手足多汗症。

用法:

湿敷患处。

制法:

将中药内加入水200~300mI,煎煮15分钟后冷却。

处方来源:

张作舟经验方。

2.浸泡方

组成:

王不留行30克、明矾9克。

功能:

收敛止汗,灭菌止痒。

主治:

汗疱症,手足多汗症,手足癣( 裂角化型)。

用法:

每天用药一付,熬水半盆,趁温时将手足泡15分钟,每日泡二次一,再泡时加温。

制法:

水煎。

处方来源: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四)清热解毒方剂

1.复方大青叶注射液湿敷方

组成:

市售复方大青叶注射液。

功能:

清热解毒,抗病毒。

主治:

外用治疗传染性软疣。

用法:

软疣局部消毒后,对较大软疣用注射针头挑破顶部,挤出奶酪样物质,涂上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并用蘸有复方大青叶注射的棉棒压迫止血;对较小的坚韧的软疣或成簇的小疣用力擦挖,外用复方大清叶注射液压迫。

制法:

取市售药品外用即可。

处方来源:

山东省滕州市中医院,李湘奇。

2·黄柏溶液

组成:

黄柏50克、硼酸5克。

功能:

清热解毒。

主治:

痈疽疮疡溃后,脓腐不脱,疼痛不止,疮口难敛。

用法:

用药液洗涤疮口;或用消毒纱布浸渍,或作湿敷用。

制法:

将黄柏浸入蒸馏水中,经48h,过滤,入500mI盐水瓶中,隔汤煮沸30min再加无菌蒸馏水补充足500mI,趁热加入硼酸,使彻底溶解,待冷。

处方来源:

经验方。

3·石榴皮方

组成:

石榴皮20克。

功能:

驱虫、杀菌、收敛、抗病毒。

主治:

浸渍擦烂型稻农皮炎、急性皮炎、湿疹。

用法:

稻农皮炎,临睡前用本品擦患处。

急性皮炎及湿疹可用本品湿敷,每日3~5次,药液每日换一次。

制法:

取石榴皮,加水300mI,煎沸10分钟左右,去渣,加水至全量。

处方来源:

《皮肤科外用制剂手册》

4·治足癣感染方

组成:

大黄30克、黄连15克、黄柏20克、苍术20克、苦参20克、枯矾15克、一枝黄花30克。

功能: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燥湿、收敛止痒、抑菌。

主治:

足癣感染。

用法:

将药液置于盆中,趁温将患足浸入,每次半小时,一日三次,每剂药用一天,复用时药液要加温。

制法:

以上药加水煎煮30分钟。

处方来源:

《中医外科求新》

(五)止痒去屑方剂

1·菖蒲醋剂

组成:

水菖蒲根100克、食醋200mI。

功能:

祛风杀虫止痒。

主治:

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手癣。

用法:

用毛笔或棉签蘸药,涂擦患处。

每日3~4次。

制法:

将水菖蒲根切碎,浸入食醋中一周后应用。

处方来源:

《中医外治求新》

2·狼毒汤

组成:

狼毒、雄黄、大枫子、木鳖子各10克,荆芥、防风、苦参、羌活、地肤子、紫草各15克,当归、川芎、白鲜30克。

功能:

祛风、软坚、脱屑。

主治:

牛皮癣。

用法:

趁热擦洗,每日擦洗2~3次,一剂用3天,一月为一疗程,酌情使用3~4疗程。

制法:

将以上诸药加水适量,煎沸后待温应用。

处方来源:

经验方。

(六)活血化瘀方剂

1.解忧汤外洗剂

组成:

大黄、黄柏、桃仁、红花各15克,冰片5克、白矾10克,加减:

溃疡面分泌物减少,周围组织鲜红,有肉芽生长者,加白芨30克;病史较长,疮面下陷,周围组织黯黑色,局部循环差,加桂枝30克、艾叶30克。

功能: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促使上皮生长。

主治:

久不愈合的溃疡伤面及褥疮。

用法:

取药汁温度适宜,药汁没过伤面,先去除溃疡伤面上的坏死组织,再将溃疡面浸入药液中浸泡30分钟,2次/d,重者3次。

药浴后疮面暴露,无需包扎。

冬季注意保暖。

制法:

将以上药物加水至3500~5500mI放入较深的溶器内备用。

处方来源:

北京市第六人民医院,韩 洪。

2.化瘀止痛洗剂

组成:

苏木、红花、艾叶、羌活、紫草各30克,朴硝60克。

功能:

活血化瘀止痛。

主治:

一切跌打损伤,外伤三天后。

用法:

先熏后洗。

制法:

将以上诸药加入适量水后煮沸20分钟即可。

处方来源:

崔公让经验方。

(七)温阳通络方剂

1.二号洗剂

组成:

川乌、草乌、苍术、独活、桂枝防风、艾叶、花椒、刘寄奴、红花、透骨草、伸筋草各10克。

功能:

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主治:

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肢端动脉痉挛症等。

用法:

趁温外洗,一日2~3次,每次外洗25分钟。

制法:

将以上诸药加水适量,煎煮沸后25分钟,去渣,先熏后洗。

处方来源:

山东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方

3.回阳止痛洗剂:

组成:

透骨草30克,当归、赤芍、苏木、川椒各15克,生南星、生半夏、个草乌、川牛膝、海桐皮各10克。

功能:

回阳止痛、活血通络。

主治:

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肢端动脉痉挛症等一切肢体怕冷、发凉、疼痛者。

用法:

趁温外洗,一日2~3次,每次外洗25分钟。

制法:

将以上诸药加水适量,煎煮沸后25分钟,去渣,先熏后洗。

处方来源:

山东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方

油剂类

油剂又称为油调剂,是采用植物油调配适量的粉剂药物而制的的一种制剂。

油剂是中医外科临床常用的一种剂型,常用的植物油有麻油、豆油、花生油、桐油、菜子油、花椒油等,植物油内大部含不饱和肪酸和脂肪酸甘油酯,性缓,无刺激,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具有收湿、拔干、止痒、润燥、保护皮肤的作用。

临床常将油调剂用于急性皮炎、湿疹、脓疱疮及各种红皮病,以及因有皮肤渗出性疾病有继发感染皮肤糜烂者。

  油剂类使用方便,使用前应将将所用药物调匀,均匀的涂抹在损伤皮肤上,使皮肤上形成一层较厚的药膜。

涂药后药膜上勿敷盖纱布、纸、塑料薄膜,以利于药物的吸收及渗液的蒸发。

为了便于加大局部散热、促使局部干燥,药膜上可适当的撒布滑石粉、氧化锌粉、煅石膏粉。

  调配油剂所用植物油要纯净、新鲜,无污染,鲜用鲜配。

配制油剂的植物勿用椰子油与大枫子油。

1.甘草油

组成:

甘草30克、芝麻油300克。

功能:

解毒、润肤。

主治:

用于清杰疮面或作赋形剂。

用法:

将油剂擦于患处。

制法:

将甘草浸油内24小时,以文火将其炸至焦黄,去渣备用。

处方来源:

《赵炳南经验集》

2.花椒油

组成:

红点花椒9克、芝麻油500克。

功能:

解毒、润肤。

主治:

清洁消毒疮面、急性湿疹等。

用法:

涂敷患处。

制法:

将油放入铜锅,烧开后离火,将花椒放入锅内,待油凉后,再将花椒取出,储瓶内备用。

处方来源: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3.石灰油乳剂

组成:

石灰粉适量、麻油适量。

功能:

收湿拔干。

主治:

一二度烧伤。

用法:

将调配好的药油涂抹的伤面上。

制法:

将适量石灰粉与麻油调匀为膏。

处方来源:

经验方。

4.青白油膏

组成:

青黛50克、生石膏100克、生桐油300克。

功能:

清热解毒,止痛化瘀。

主治:

丹毒、脓疡、烧伤等。

用法:

将调好的药膏涂于患处,外用纱布包括。

制法:

将青黛与生石膏共研为细未调入桐油之中。

处方来源:

崔公让临床经验方。

油膏类

一 软膏类:

软膏是将一定的粉类制剂调入到应用油脂类药物配的基质中生成的一种软膏体,一般调入膏体内的粉剂为药膏总量的10%~20%。

软膏为外科最常用的一种外用制剂。

早在《黄帝内经》即有应用猪脂外用于皮肤的记载。

综:

历代所述制造软膏的基质的种类有以下几种:

(2)应用植物油加入蜂腊制成软膏;(3)应用植物油加入适量的广丹、松香等熬炼成软膏者;(4)采用植物油加入凡土林、白腊熬制的软膏;(5)用水直接熬制的软膏,内中也可加入蜂蜜、米醋等。

软膏有一定的粘稠性,将药膏涂在皮肤上后通过体温使其软化,膏体内的有效成分得以释放,发,挥其药力作用。

制配软膏时内加的掺剂不宜过多,若掺剂达到30%~50%时称之为糊剂或泥剂。

制配软膏注意事项:

(1)软膏要求膏体细腻、均匀。

(2)软膏要有一定的粘稠性。

(3)软膏要有一定的隐定性。

(4)软膏应尽量无刺激、不过敏、不污染。

由于软膏的质量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所以制配软膏时一定严格按制配软膏的工艺流程操作。

1:

生肌玉红膏:

当归60克  白芷15克  白蜡60克  轻粉12克  甘草36克  紫草6克  血竭12克

2:

 生肌象皮膏:

 当归 血余 象皮 生地 生龟板 生石膏 煅炉甘石

3:

生肌膏(凌兆熙):

硼酸5克、氧化锌克12、珍珠层粉3克、梅片3克、石炭酸2克、薄荷油cc、羊毛脂10克、凡士林250克。

 功能:

祛腐生肌、消炎镇痛、促使伤口愈合。

4:

全蝎膏:

(黑龙江中医学院方)全蝎12个、蜈蚣3条、梅片6克、凡士林375克

 配制方法:

将凡士林溶,入全蝎与蜈蚣煎熬,至冒白烟度、过滤去渣、待温后,再加入梅片,搅匀, 冷后成膏。

 功能与用法:

外涂伤口局部,每日换药一次,有消炎镇痛的作用。

5:

大黄油纱布(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方)

 大黄500克

 配制方法:

将大黄熬成浓汁,用凡士林调成膏,加纱布条经高灭菌后,制成大黄油纱布,作换药用。

 功能:

消炎、镇痛、促进肉芽生长。

6.水晶膏

组成:

石灰18克、糯米100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