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870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

《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评估检测三.docx

单元评估检测三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估检测(三)

第三单元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

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B.清政府的天朝梦被彻底粉碎

C.中国外交礼仪正在发生改变D.近代中国外交充满屈辱性

2.(2014·保定模拟)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曾把儒家经书和诸子百家宣布为“妖书邪说”,严禁教习和流传,并且严令申明:

“凡一切妖书如有敢念诵教习者,一概皆斩。

”这种现象说明()

A.太平天国已经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B.这样做的目的是维护拜上帝会的教义教规

C.太平天国已经完全摆脱儒家经典的影响

D.极大推动了运动向高潮发展

3.(2014·邯郸模拟)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2014·扬州高三模拟)右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作者旨在形象地说明清政府()

A.为挽救统治,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B.成为洋人的朝廷,为洋人服务

C.加重税收,大兴土木,穷奢极欲

D.统治已经崩溃,沦为殖民地

5.(2014·北京朝阳模拟)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

“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

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

”该诗主要反映了

()

A.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6.(2014·惠州调研)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束缚的帝制皇权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

A.颁布《资政新篇》

B.掀起义和团运动

C.主张“中体西用”

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2014·皖南八校联考)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新”的主要表现是()

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

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运动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

8.(2014·惠州模拟)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内曾多次出现“右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造成巨大损失。

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

下列属于“右倾”错误表现的是()

A.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

B.坚持全面抗战路线

C.放弃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D.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9.(2014·济南调研)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

对下表中党员构成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

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0.(2014·石家庄模拟)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有力声援了学生的一二·九运动

C.杜绝了亲日派的投降行径

D.鼓舞了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11.(2014·石家庄模拟)以下为近代某人日记的部分内容:

“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二日……晚课后,获悉我海军重庆号巡洋舰为共匪煽动叛变,逃泊烟台港内,公以为此乃我海军之奇耻大辱……”以下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日记的主人很可能为国民党人

B.日记记载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内容绝对虚构,主要出于对敌宣传的需要

D.日记内容有助于研究国民党的失败

12.毛泽东发给地方指战员的电文原稿,电文的第一句话是:

“丰台、门头沟、石景山、长辛店系重要工业区,我五纵、十一纵队正在此区作战,望令他们充分注意保护工业。

”该电报写于()

A.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

B.解放战争战略防御阶段

C.解放战争战略反攻阶段

D.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2014·湖北百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认为: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基本特征是“上升”。

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材料二 但是,正像黑暗过了是光明一样,中国历史发展在谷底时期出现了向上的转机。

……从这时候起(注:

指1920年前后),中国社会内部发展明显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民族觉醒和阶级觉醒的步伐明显加快了。

在这以前,中国社会也有不自觉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有改革派的主张和呐喊,但相对于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而言,不占优势;在这以后,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有加重的趋势(如日本侵华),但人民的觉醒,革命力量的奋斗,已经可以扭转“沉沦”,中国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了。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及其“沉沦”与“上升”诸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近代中国前期“沉沦”的过程。

“过渡期”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上升”作了怎样的准备?

(1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的史实,说明觉醒后的中国人民在扭转“沉沦”方面取得的伟大成果。

(12分)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记者既据最高之地位,代表国民,国民而亦即承认为其代表者。

一纸之出,可以收全国之观听;一议之发,可以挽全国之倾势。

——《国民日日报》发刊词(1903)

材料二 20世纪《申报》大事年表

1909年

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

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主权移归国人所有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三万余份。

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1919年

5月15日,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

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每日见报

1932年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

创办《申报》流通图书馆,普及教育

1938年

《申报》香港版出刊。

刊登毛泽东著作《论新阶段抗日民族战争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的新阶段》

1946年

《申报》将股权51%让与国民政府,成为官商合办,并改组公司董事会

——根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编制

材料三 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

(1)材料一给我们提供了怎样的信息?

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8分)

(2)根据材料二,《申报》为我们研究当时社会的进步现象提供了哪些视角?

并简要说明理由。

(9分)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民主”出现频率的变化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9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

解题时注意题干材料中“照会”等信息,它反映的是中国外交礼仪由以往天朝上国自居到趋向平等的变化,说明中国外交礼仪正在发生改变。

故选C。

2.【解析】选B。

材料中太平天国把儒家经书斥责为妖书,禁止教习传播,反映出拜上帝会的教义教规与儒家思想的冲突,目的是维护前者的权威,故B正确;拜上帝教不是科学理论,不能推动运动向高潮发展,故排除A、D;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人的腐败堕落反映出他们没有完全摆脱儒家经典的影响,故排除C。

【加固训练】(2013·黔东南州模拟)《兴中会革命史要》中记载:

“他(孙中山)进校以后,天天谈革命……常常谈起洪秀全,称为反清第一英雄,很可惜他没有成功……”孙中山崇拜洪秀全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运动()

A.将暴力斗争矛头直指满洲贵族统治

B.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

C.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

D.表达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解析】选A。

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清政府,要求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由此可知孙中山谈革命,崇拜洪秀全的原因就在于此,故选A。

3.【解析】选C。

根据材料“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可知,此时列强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变成了以资本输出为主,选择C。

《马关条约》是一个分界线,此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

4.【解析】选B。

漫画的寓意在于讽刺清政府成为列强搜刮百姓的工具,为列强服务,B最符合。

A、C没有准确把握漫画的寓意,D观点错误,1911年旧中国依然为半殖民地。

5.【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入点是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迁。

解题依据“20世纪初”“新制初更阳历”“三民对五权”分析,再联系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即可判定B符合题目要求。

6.【解析】选D。

关键信息:

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束缚的帝制皇权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符合题干的政治民主化特点,D正确。

【加固训练】(2013·河南十校模拟)1911年底,英国《泰晤士报》发文称:

“即素轻侮中国之法国巴黎朝报亦力言北京政府为世界所恶,而以民军为能尽其国民之天职。

”这表明()

A.列强欲抛弃清政府以寻找新代理人

B.西方国家对辛亥革命持严守中立态度

C.列强在外交上倾向于支持辛亥革命

D.西方社会舆论对辛亥革命持同情态度

【解析】选D。

结合题干时间“1911年底”可知《泰晤士报》发文评价的事件是辛亥革命,由题干信息“亦力言北京政府为世界所恶,而以民军为能尽其国民之天职”可知,西方社会舆论对辛亥革命持同情态度,故选D。

A、B、C的说法都不符合题干主旨。

7.【解析】选D。

抓住题干要求“新”的主要表现以及“现代的文明以挽救中国”。

移风易俗、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不能体现“新”,A、B不正确。

弘扬科学和民主属于新文化运动,没能挽救中国,C不正确,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能挽救中国,故D正确。

【名师指津】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其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到了领导作用。

(2)五四运动唤醒了广大人民,团结和准备了革命力量,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8.【解析】选C。

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右倾”的含义。

关键信息:

所谓“右倾”是指政治思想上,认识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变化、前进,甚至违背客观发展规律的倾向。

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党低估了自己的实力,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符合认识落后于实际的特征,C正确。

【加固训练】(2013·重庆模拟)“目前北洋军阀统治之下工会、学生会日在压迫摧残中……外人之借端要挟,并要拿回华盛顿会议所赏的利益……可以证明本党一年以来号召的‘打倒军阀’‘打倒国际帝国主义’之国民革命运动,不是一条错误的道路。

”上述材料选自中国共产党某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这次会议作出的决议之一是()

A.开展农村土地革命

B.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C.组织抗日救亡运动

D.党的工作重心应转移至城市

【解析】选B。

结合宣言中提出的号召及国民革命运动的目标、特点,可知这次会议作出的决议之一是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9.【解析】选C。

从图来看,农民构成比例从19%到72%,工人构成比例从50%到15%,显然是党的工作重心已经从城市转到农村,故C正确;A、B都是工作重心在城市的,故排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不影响共产党员的构成,故D排除。

10.【解析】选A。

由材料中“敌未出国门前,言和即汉奸”,可以看出此时的爱国民主人士发出了全国人民的呼声,即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名师指津】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解析】选C。

由材料中“为共匪煽动叛变”可以判断A正确;由材料中“民国三十八年三月二日”可以判断B正确;由材料中“获悉我海军重庆号巡洋舰为共匪煽动叛变,逃泊烟台港内”可以判断D正确。

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2.【解析】选D。

从材料中“丰台、门头沟、石景山、长辛店系重要工业区,我五纵、十一纵队正在此区作战”,可以看出材料描述的是解放战争中的平津战役,故选D。

13.【解析】第

(1)题,回忆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回答“沉沦”;从时间信息“1901年到1920年”入手,联系此时民族资产阶级等先进中国人的斗争等知识回答“准备”。

(2)题,联系五四运动以来民主革命的相关史实及意义回答。

答案:

(1)过程: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6分)

准备: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这一切都为中国社会的转折作了必要准备。

(8分)

(2)成果: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促使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并“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

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国共合作推动下的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同时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12分)

14.【解析】第

(1)题,结合材料内容和出处时间概括。

(2)题,通过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用材料中的史实加以说明。

第(3)题,在图中找到明显变化的三个阶段;结合史实对应时间段分析原因。

答案:

(1)信息:

表达民意,启蒙民众,挽救民族危机。

(4分)特征:

西方启蒙思潮传入,民权思想盛行;爱国思潮兴起。

(4分)

(2)视角与理由:

视角一:

近代政治。

《申报》对20世纪上半期国内政治大事的报道和评论。

视角二:

近代新闻业。

《申报》新闻编辑方法、报纸内容拓展的历史。

视角三:

近代民族工业。

《申报》作为商业性报纸,在印报技术、投资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历史。

视角四:

近代教育。

《申报》开设《教育新闻》等栏目反映了近代教育的发展历史。

(9分)

(3)变化特点:

1940-1944年,总体不高;1944-1946年,迅速增加;1946-1947年,快速下降。

(3分)原因:

1940-1944年正处于抗战时期,以团结抗日为主要任务;1944-1946年随着抗战胜利的到来,追求和平民主成为人民的主要诉求;1946-1947年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严重打击了人们的民主热情。

(6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