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名将图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732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朝名将图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清朝名将图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清朝名将图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清朝名将图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清朝名将图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朝名将图海.docx

《清朝名将图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朝名将图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朝名将图海.docx

清朝名将图海

清朝名将图海

图海,字麟洲,姓马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父穆哈达,世居绥芬。

他自幼天资聪慧,机智过人,文武双全,历事顺治康熙两朝,深得君宠,被委以重任,往往在关键时刻建立奇功而多所贡献,是清初有名的满洲大学士和杰出的常胜将帅。

第一节大起大落

图海以笔帖式出身,后以功加员外郎衔。

顺治二年(1645)改内国史院侍读。

八年二月被擢升为内秘书院学士。

关于他这次提升,昭梿的《啸亭杂录》有具体描述:

顺治帝临幸南苑,他背负御用之印鉴随从前往。

皇帝很赏识其举止言行,“欲重用之”,恐人不服,因故意对众臣说:

“某中书举趾异常,当置于法。

”大家以其无罪,请求皇帝赦免。

顺治帝又说:

“否则立置卿相,方可满其愿也。

”于是提升此职①。

这段有关少年天子戏剧性故事的记载是否真实,姑且不论,但它说明了顺治帝对图海的器重确非一般。

从此他步步高升,九年(1652)遇恩诏授骑都尉世职。

十年四月迁升为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并充议政大臣。

此时内三院共十四位大学士,他名列第九。

十二年二月,顺治帝以“左右朕躬,恪勤职业”①,特加太子太保。

五月,顺治帝谕吏部:

“刑部职掌关系重大,以固山额真兼理恐有贻误”,于是特命图海以本衔摄刑部尚书事②。

这时他的名字已升列十四位大学士中的第五位。

次年考满加少保,荫一子入监读书。

十五年十二月,他奉命同大学士巴哈纳、金之俊、卫周祚、李霨等校订《大清律》。

封建时代,伴君如伴虎。

不论地位多高的臣子,在伴君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莫名其妙的原因遭到惩处。

受顺治帝青睐的图海的遭遇也是如此。

顺治十四年十月、十一月先后发生了震动全国的顺天闱(北闱)和江南闱(南闱)科场作弊事件。

本来科场作弊常常有,并不稀奇,而当北闱科场案发生后,顺治帝大怒,下令将考试官及举人共七人立斩,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尚阳堡。

对其余作弊者令法司详加审拟。

图海主持的刑部遵旨审案,其主要作弊者王树德等供认不讳。

于是据情分别惩处,其中立斩、立绞者共二十四名。

上奏后,顺治帝以“多犯一时处死,于心不忍。

俱从宽免死,各责四十板,流徙尚阳堡”③结案。

继之又发生了南闱科场案,被揭发的主要作弊者,主考官方犹,他所取中举人方章钺系少詹事方拱乾第五子,与方犹“联宗有素,乘机滋弊”。

于是顺治帝下令将方犹等主考官、同考官“俱著革职”,令刑部差员将方章钺“速拿来京,严行详审”,责令方拱乾“明白回奏”④。

臣子当然是最能领会皇帝意图的。

因此,主要案犯方章钺之父方拱乾的回奏是:

“臣籍江南,与主考方犹从未同宗,故臣子章钺不在回避之例。

有丁亥、己酉、甲午三科齿科可据”①。

①昭梿:

《啸亭杂录》卷2,《图文襄公用兵》。

  ①《清世祖实录》卷89。

  ②《清世祖实录》卷91。

  ③《清世祖实录》卷116。

  ④《清世祖实录》卷113。

  言之凿凿。

这就使这个案子的最主要依据成了问题。

因而刑部很费一番思考的定案工作直到十五年十一月方结束,上奏请旨。

其问拟内容是:

正副主考官拟斩或拟绞,同考官拟责遣尚阳堡,方章钺等俱革去举人。

这是根据案情做出的与北闱有区别的判决。

对此,顺治帝却又是一反常态,他说“若不重加惩治,何以警戒将来!

”于是大开杀戒:

正副主考官立即正法,十七名同考官立即处绞,他们的妻子家产均籍没入官。

而方章钺等八名中式举人俱责四十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兄弟妻子并流徙宁古塔。

显然这又是比北闱重得多的严厉判决。

顺治帝又以刑部承问此案“徇庇迟至经年”,“问拟甚轻”②,下吏部议罪。

吏部议:

图海等“谳狱疏忽,分别革职,革前程并所加之级”。

顺治帝下令:

图海“从宽免革职,著革去少保太子太保并所加之级”③。

  顺治十六年三月,顺治帝谕令将“奉职有年,勤劳素著”④的二十六名大学士、尚书分别晋爵,其中包括大学士八人,却没有图海。

大概是因为南闱科场案的影响,使他第一次错过了一次普遍晋升的机会。

但问题并未止于此,一个月后即闰三月,灾难又降临图海头上。

  原来,二等侍卫阿拉那与公额尔克戴青家奴陈保发生斗殴。

事后,陈保控告阿拉那抽刀相击。

刑部审理取证后交兵部处理。

兵部议革阿拉那职,又交刑部议罪。

于是刑部拟判处阿拉那鞭一百,折赎,并上奏而获准执行。

这个按正常程序已了结的案件,成了图海招祸的根源。

十八天后,顺治帝突然劈头盖脑地向图海算起总帐来,作了一次出人意外的讲话。

他谕吏部:

图海向经简用内阁,期其恪恭赞理,克副委任,乃不肯虚公存心,凡事每多专擅。

无论朕所见未见之处,恣肆多端。

即在朕前议论,往往谬妄执拗,务求己胜。

朕知其行事如此,不可久留密勿之地,故调用刑部。

彼犹不悟,以为才能堪任,侈然自满。

受事有年,不思感恩报称,过误愈多。

屡加诫谕,迄无悛悔。

朕复不忍遽弃,屡以小事惩处,使之警省,犹然置若罔闻。

如阿拉那一案,问理不公,是非颠倒,情弊显然。

朕面加诘问,仍巧言支饰,不以实对,负恩溺职,殊为可恶。

已经革职付部,著议政王贝勒大臣九卿科道会同从重议罪具奏。

①这篇罗织罪名的讲话,反映了图海平时得理不让人,早已使好强争胜的顺治帝老大不悦,憋了一肚子气。

而刑部处罚二等侍卫阿拉那更冒犯了他的尊严,顺治帝再也不能容忍了。

把本来兵刑二部共审最后由他批准定案的责任,完全算在图海一个人身上,并尽情泄愤,必欲置之死地。

两天后,议政王大臣遵旨会议结果是:

“图海负恩溺职,应论绞”。

顺治帝做了一个高姿态,下令:

“图海情罪重大,本当依议正法,但念其任用有年,姑免死,革职,家产籍没。

”②就这样,在十五位大学士中已名列第三的图海,陡然间丢官抄家,一落千丈了。

  ①《清世祖实录》卷113。

  ②《清世祖实录》卷121。

  ③《清世祖实录》卷122。

  ④《清世祖实录》卷124。

  ①《清世祖买录》卷125。

  ②《清世祖买录》卷125。

第二节重新起用平定察哈尔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顺治帝福临病逝。

十月,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二年有余的图海,被再次起用,补授正黄旗满洲都统。

任命时得旨称,顺治帝留有遗言:

“图海情罪原屈,欲改未及,遇有满洲都统缺补用。

”①图海从此转入军旅,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清兵入关二十年来,南明政权、大西、大顺农民军以及各地各阶层的抗清斗争势力,几乎全部被镇压下去。

这时只有大顺农民军余部在郝摇旗、刘体纯、李来亨等率领下,据湖广、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地的陨阳荆襄一带坚持抗清。

清朝为统一全国,安定统治,决定消灭这块抗清据点。

康熙元年(1662)九月,下令三省各抽调三万绿旗官兵,加上西安驻防八旗,实行会剿。

面对十余万众的大敌,郝摇旗等组织农民军联合反击。

次年七月下旬于彝陵(今湖北宜昌)附近重创湖广提督董学礼部。

接着,又合师以七万之众进攻驻扎在四川巫山县境的湖广、四川总督李国英部,清军战事不利。

八月,清廷决定再加强力量,任命图海为定西将军做为靖西将军都统穆里玛的副手,率领禁旅从京师出发,取道荆州前往征剿。

图海至前线后与李国英、提督郑蛟麟、总兵俞奋起、于大海等实行连营围困。

农民军乘清兵立足未稳之际,以三千余众袭击俞奋起营地,图海得报即亲自率兵迎战,击败之。

终因众寡之势悬殊,农民军各部被围困在湖广兴山县一带,相继失败。

十二月底,清军攻破农民军陈家坡大营,刘体纯自缢而死。

三天后农民军另一据点黄草坪亦被攻下,郝摇旗等被俘牺牲。

只有李来亨独据茅麓山凭险抵抗,清军虽有二十万众却接近不得。

最后由于图海等实行长期围困,绝其粮道和声援,农民军处境愈加险恶。

至康熙三年(1664)终于力不能支,李来亨下令烧毁山寨,阖门自焚而死。

十月,图海与穆里玛等下令将俘获的六千余名农民军尽数屠杀,然后携带被俘的三千余人口及八千余名降兵班师。

康熙六年,图海晋升为弘文院大学士,加世职为一等轻车都尉。

九月,充任纂修《世祖章皇帝实录》总裁官。

七年十二月比利时人南怀仁劾钦天监监副吴明烜推算历法差错,图海奉命同诸大臣同往测验。

八年七月,以亢旱故,他奉命同诸大臣会同刑部将监内拟定重犯确审酌量减刑,均圆满完成使命。

不久,图海以兼都统奏请解除政务,被慰留不允。

九年(1670)改为中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此时他在大学士中又位列第三。

十年晋居第二。

十一年六月,再次奉命清理刑狱。

七月,加太子太傅。

声名复振,权势显赫。

图海以文武之才,干练任职,卓有成效,而得到青年天子康熙帝的信任。

但他也并非事事精明,考虑周全。

在三藩撤留的重大问题上他曾提出了错误的主张。

三藩即为清朝统一全国立了汗马功劳的三个藩王:

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他们在战争中扩展势力,各拥重兵,跋扈一方并互通声息,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对此,精明有为的康熙帝早已不能容忍,坚决主张撤藩。

面对吴三桂等人的嚣张气焰,廷臣感到问题棘手,多数人认为撤藩令下,吴三桂等必借口反叛,局势将难以收拾,所以撤藩不利,图海极力主张“断不可迁移”①。

只有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与刑部尚书莫洛等少数人力主撤迁。

两种意见相持不下。

最后,康熙帝当机立断,否定图海等人意见,支持少数人主张。

①《清圣祖实录》卷5。

  ①《清史稿》卷269《明珠传》。

  

  在如何对待三藩问题上,身居显位的图海确实没有提出正确的意见,但康熙帝并不怪罪他。

三藩之乱爆发不久,图海便“以病请解阁务”,康熙帝不允其请,加以“慰留”②。

当时平叛战争中运送兵饷是个必须周全安排的大问题,康熙帝以“筹饷需才”③,特命图海兼管户部事务,督理清兵饷运。

图海不负使命,他洞察饷运存在的问题后,于康熙十四年三月上疏:

“近来供应大兵,恐有派累民间,虽屡奉上谕禁止,有司未能实心奉行,应敕督抚严禁。

一应军需不得私派,夫役不得先期拘禁,征收钱粮正项外,不得丝毫科敛。

民间词讼除重情速审速结外,其余户婚细事,不得乱准,牵累无辜。

并禁衙蠹作奸指公需索,土豪恶棍鱼肉善良。

庶几安居乐业,民不知兵。

”这是一项针对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安定社会的好建议。

康熙帝阅后立即下旨:

“是。

命速行通饬。

  这月,布尔尼突于东蒙辽西一带发动叛乱。

布尔尼本是内蒙古察哈尔部首领,被清廷赐封为亲王。

其祖父即清入关前一直同后金对立的林丹汗。

林丹汗死后察哈尔部“悉众内附”,归服后金。

皇太极实行笼络,特封林丹汗之子额哲为蒙古亲王,并将次女玛喀塔公主嫁给他。

额哲于崇德六年(1641)病死,其弟阿布奈主管部内事务。

顺治二年,阿布奈妻其嫂马喀塔。

不久,马喀塔生布尔尼。

顺治五年(1648)阿布奈袭封亲王。

由于他“无藩臣礼”①,于康熙八年被派夺王爵,羁禁盛京。

清廷为安定察哈尔部又以阿布奈之子布尔尼为亲王,并以安亲王岳乐之女嫁与为妻。

布尔尼并未因此软化,时刻伺机反清,企图恢复昔日其祖父林丹汗时的统治,当三藩叛乱一起,他得悉京师禁旅与各路大军多已开赴前线,北京空虚,便起兵反清。

当时,三藩叛乱的战火甚为炽烈,云贵、两广、四川、湖南、福建以及陕西相继失守,北京及各地可以征调之兵已经很少,形势危急。

布尔尼起兵消息传至北京后,人心惶惧。

年轻的康熙帝在祖母孝庄文皇后的提醒下,决定使用“才略出众”的都统、大学士图海,令其统兵前往镇压。

三月二十九日,命多罗信郡王鄂札为抚远大将军、图海为副将军率兵出征。

实际上是图海发挥了主要作用。

面对京城“宿卫尽空”的困难情况,图海“奏请选八旗家奴之健勇者”,获得允许,而立“得数万人”②,迅速组成了一支大军,准备携带红衣大炮,取道山海关迎战布尔尼。

康熙帝在其出征前一天召见鄂札、图海等人面谕,指示其“须严禁将士,申明纪律,凡经过地方,毋得骚扰百姓”③。

面对强大的蒙古骑兵,独具胆识的图海施展了他惊人的将兵才能。

在康熙帝召见当天,他下令全体将士于第二日整装饱食齐集德胜门外。

第二天即四月初六日黎明,图海全副武装至教场,检阅完毕,便下令立即急行军奔赴前线,昼夜兼程,不许歇宿。

同时下令所过州县村堡任众军“略掠之”,因而“所获金帛无算”。

四月二十一日,大军到达岐尔哈泰,在即将与布尔尼军交战之际,图海又进行战前鼓动:

“前此所掠皆士庶家,不足为宝。

今察哈尔承元之后,数百年之基业,珠玉宝货不可胜计,汝等如能获取之,可富贵终身也。

”于是,“众踊跃从事”,“无不一当百”①。

②《清圣祖实录》卷44。

  ③《清圣祖实录》卷53。

  ①勒德洪:

《平定察哈尔方略》卷上。

  ②《啸亭杂录》卷2,《图文襄公用兵》。

  ③勒德洪:

《平定察哈尔方略》卷上。

  与敌军的遭遇战在达禄地方展开。

布尔尼设伏山谷间,而以三千兵前来迎战,被勇猛的清军击溃。

鄂札、图海等侦知敌有埋伏,便分布满洲、蒙古官兵进战、搜山,敌伏果发,土默特蒙古兵误入埋伏受挫,图海等立即分兵救援。

布尔尼又发四百骑继至,图海亲自率兵力战,尽歼之。

布尔尼被迫领军倾营出动,摆列火器尽全力与清军决战。

图海下令严阵以待,迎头痛击。

清军奋勇争前,布尔尼军队抵敌不住,大败。

这时,布尔尼部下都统晋律率所属当阵反戈。

布尔尼于慌乱中收拾溃卒竭力反扑,与清军接战两次。

清军愈战愈勇,乘胜追杀,连战连胜。

图海等于阵中招抚人户一千三百余口,“获马匹器械无算”②。

布尔尼终于溃不成军,仅以三十骑逃遁,逃至札鲁特境,路遇奉清廷之命率兵前来会剿的蒙古科尔沁部额驸沙律,被杀。

布尔尼之弟罗不藏及都统达里同时被杀。

战事胜利结束,图海又“分散财帛,奖励士卒”③。

  五月十四日,康熙帝令大将军鄂札率兵先还,副将军图海暂留察哈尔处理善后诸事。

不久,康熙帝又谕大学士索额图:

“大将军信郡王鄂札还师有期矣。

副将军图海统兵讨逆,厥功茂著,凯旋之日,宜与大将军同至。

可遣人驰谕,令以兵付同事大臣,轻骑先行。

”①闰五月十二日,出师两个月后的大军凯旋北京。

布尔尼叛乱的迅速平定,解除了清朝在三藩之乱时的后顾之忧,康熙帝甚为高兴,亲率诸王贝勒大臣于南苑大红门行隆重的郊劳礼。

命出征全体将领进前行抱见礼,并谕凯旋大臣、章京及冒刃效力军士俱进前坐赐茶。

特“命副将军图海至御幄侍坐,问以战阵之事”②,给予极高宠遇。

当回宫陛见时,康熙帝责问图海放纵士卒掳掠,并“以有司劾章示之”。

图海说,“臣实无状,然以舆台(地位低微者)之贱,御方强之敌,若不以财帛诱之以壮其胆,何以得其死力?

然上不即诛(责令制止),待臣奏绩而后责之,实上之明也。

”康熙帝会心地笑着说:

“朕亦知卿必有所为也。

”③图海因以功叙晋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

  ①《啸亭杂录》卷2,《图文襄公用兵》。

  ②勒德洪:

《平定察哈尔方略》卷上。

  ③《啸亭杂录》卷2,《图文襄公用兵》。

  ①《平定察哈尔方略》卷下。

  ②《清圣祖实录》卷55。

  ③《啸亭杂录》卷2,《图文襄公用兵》。

第三节降服三藩叛将王辅臣

三藩之乱的战火愈加蔓延。

康熙十三年(1674)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于平凉杀经略莫洛,响应吴三桂起兵叛乱,并迅速占据汉中、兴安之地,阻绝川陕栈道。

清廷以贝勒董额为大将军率兵征讨,久攻不下,战事吃紧。

吴三桂见事机可乘,于十四年十月,遣部将原清四川总督吴之茂以及王屏藩等率兵出四川,进犯秦陇,欲与平凉王辅臣合军,经川陕直捣北京。

形势愈加险峻。

康熙帝说:

“大将军贝勒董额屯兵平凉日久,贼寇尚未剿灭,城池尚未恢复。

夫秦省不能即定,川贼尚在窥伺者,皆由王辅臣未剿灭、平凉未克取故也。

”①尽快剿平王辅臣之乱是平定三藩之乱的当务之急。

十五年二月,图海受命为抚远大将军,率每佐领护军二名,疾赴陕西,总辖全省满汉大兵,贝勒董额以下皆听节制,以剿灭王辅臣。

  供图海所率之兵不多。

当时战线甚长,各处需兵,兵源极度紧张。

于是,康熙帝下令增派每佐领骁骑校一名,交与图海率往河南留驻,另派河南兵赴平凉。

又令图海选河南抚镇标下鸟枪手二百人,加上西安出征阵亡人等之仆从,令其披甲,一同率赴平凉。

康熙帝特赐图海御用衣帽及团龙补服、黄带等物,又赐御用名马二匹、散马二百匹。

图海临行前,康熙帝御太和殿,卤薄全设,举行隆重仪式,将敕印赐与图海。

接着,命礼部、兵部侍郎送至郊外。

图海肩负重任率师起行,开始了新的征程。

  图海刚一踏上征途,各地告急警报又接连飞递朝廷。

西北方面,贝勒董额疏报:

王辅臣声言“将断关山道。

臣拟遣兵往守,但见在之兵甚少,难以分发”,“势甚可虞”②。

陕西提督王进宝等疏言:

“贼薄秦州,屯踞北山,阻断临巩之路。

秦州之兵无从觅饷,且兵力单弱,战守皆难。

”③康熙帝令其全力堵剿、加意警备,并令其将一切军机除及时奏报朝廷外并及时具报图海知道。

南方湖广岳州前线兵力不足,请求速发援兵。

但此时京师往外派兵之数目极其有限。

康熙帝下令说:

“图海尚在怀庆,应以戍守河南兵每佐领骁骑校一名,选才能者署为夸兰大率赴岳州。

”另外,再发京师每佐领骁骑一名与盛京兵一千五百名合为一营,留五百名防戍河南,“其盛京兵千名速添发大将军图海军前”①。

紧接着江南、江西方面战事吃紧,急请增兵。

康熙帝只好重新布署兵力,他认为:

“广东变乱,江南、江西殊属可虞,若闽粤诸贼会犯京口等处,则江南兵单,难以防御。

且江西告急,自江南往援甚便,官兵不可不增。

其调大将军图海所领盛京兵一千名及驻防兖州每佐领骁骑一名,遣赴江南,发京城每佐领兵一名驻兖州。

”②这样,临时增加给图海的兵员,多数又被截留调往其他战场。

图海临危受命,率领不太多的将士昼夜兼程,于五月十七日到达平凉前线。

刚一驻足,他便“明赏罚,申约束”,因而“军威大振”。

这时,诸将请求乘势攻取平凉城。

图海说:

“仁义之师先招怀而后攻伐。

吾奉天威讨兹凶竖,无虑不克,顾念城中数十万生灵,无非朝廷赤子,遭贼劫掠至此,覆巢之下杀戮必多。

俟其向化归诚,以体圣主好生之德,不更美乎?

①《清圣祖实录》卷59。

  ②《清圣祖实录》卷59。

  ③《清圣祖实录》卷59。

  ①《清圣祖实录》卷60。

  ②《清圣祖实录》卷60。

  这种招抚政策一实行,致使平凉“城中军民闻者莫不感泣,咸思自拔以出”。

在政治心理上发动的攻势首先取得了胜利。

为了打击敌手的气焰,有利于招抚,图海还是以武力教训了王辅臣。

图海首先选取了叛军以精兵踞守的虎山墩,作为攻击目标。

虎山墩是平凉城北的制高点,是通西北饷道的战略要地。

图海说:

“此平凉之咽喉也,得此则饷道绝,城不攻而下矣。

”五月十八日,即图海到达平凉地区的第二天,便指挥官兵对虎山墩发动仰攻。

王辅臣以万余兵众对抗,并发射火器拼死拒战。

图海指挥清军,分路出击,轮番进攻,愈战愈勇。

自上午攻至下午,终于杀败敌众,阵斩伪总兵二人,叛军被杀及坠崖死者无数,遂攻下虎山墩。

从而占据险要,“视城中如在掌握。

因发大炮击其城中营,城中汹惧”①。

出师首战告捷,清军占据优势。

这时,图海下令停止轰击,按既定计划,派遣幕僚扎授参议道周昌入平凉城招王辅臣。

周昌,字培公,荆门(今属湖北)诸生,好奇计,有志略。

因协助振武将军吴丹有功,以七品官录用。

原来王辅臣部下总兵官黄九畴、布政使龚荣遇都是周昌乡人,他们曾多次劝王辅臣反正,并将此事以蜡丸密报周昌。

当图海率征讨大军路过潼关时,周昌进见,特陈述谋略,表示愿为招降王辅臣出力,请求使用。

从受命起就一直思索着用招抚来结束平凉战事的图海,得此人才喜出望外,遂留为幕府,以备使用。

当清军攻下虎山墩后,即令周昌入城向王辅臣陈说利害,劝其投降。

果然见效,王辅臣决定投降,并立即派其副将谢天恩随周昌回营请求赦罪。

图海遂将招抚情由疏报朝廷请旨。

六月一日,康熙帝颁赦诏。

图海接旨后,于六日再派周昌进平凉城宣读赦诏。

七日,王辅臣遣其布政使龚荣遇等率士民入清军大营献军民册,又遣其子王继桢及伪总兵蔡元等上缴所受吴三桂伪敕书两件、伪平远大将军印、陕西东路总管大将军印各一颗及诸伪札。

图海以王辅臣未亲自出城投降尚怀疑惧之心,于是在十三日再派周昌,同时令自己亲侄前锋侍卫保定随同前往,温言开导。

王辅臣因于十五日剃发率众出降。

图海令副都统吴丹入城抚谕,做好善后工作,并严明军纪,兵士入城秋毫无犯。

鉴于平凉被围日久,已经绝粮,且军民死亡过半,图海特命地方官赈济穷乏,掩埋死骨,其老弱无家可归者遣将士分送安插,因而“远近帖然”①。

捷报传至京师,康熙帝诏谕:

“大将军图海恭承简命,秉钺临边,即宣布恩威,剿抚并用,平凉一带旬日绥平,具见筹画周详,布置神速,克副委用,立奏肤功。

朕心深为嘉悦,著从优议叙。

”②平凉的收复,使清朝西北战场出现转机。

叛军大为震动,已深入陕西的吴之茂军自秦州逃遁。

图海于当月下旬,遣振武将军佛尼勒、提督张勇、王进宝等统满汉官兵追剿,接连于牡丹园及西和县北山大败其众。

将军穆占也于同时进兵乐门,击败王屏藩部于红崖,收复礼县。

叛军一败涂地,顷刻瓦解,伪固原巡抚陈彭、庆阳总兵周扬名、王好问,关山副将孔印雄,以及随叛军北上的云南土司总兵陆道清等,各率所属官兵相继来降,计将官九百余员、兵丁四万八千二百余名。

在此同时,图海又进行了一些善后处理。

他奏请,将平凉投诚中愿回原籍的苗族官兵加级赏赉妥善发回原籍。

康熙帝当即批准。

图海了解到起兵叛乱的原广西提督马雄之母及族人俱在固原,为招抚计,特奏请获准令马雄之子马承先、马承霄持书前往广西招降。

①《清史稿》卷251,《图海传》。

  ①《清史稿》卷251,《图海传》。

  ②《清圣祖实录》卷61。

  

  图海剿抚得法,卓有成效,使康熙帝极为欣喜。

八月,康熙帝特谕吏兵二部:

图海“器识老成,才猷练达,赞襄机务,宣力累朝,以文武之长才兼忠爱之至性,劳绩茂著,倚毗良殷。

前察哈尔布尔尼背恩反叛,命图海为副将军帅兵征剿,运筹决胜,疆圉敉宁。

近以平凉阻兵日久,屡命剿抚,罔有成效,特简图海为大将军统率大军节制各路,果尔谋略渊深,调度得宜,军锋所至,一战克捷。

更能体朕好生之心,宣布恩威,开诚招抚,遂使平凉、庆阳、固原等处文武官员兵民倾心向化,悔罪归诚。

生灵免于涂炭,边境赖以保安,数日之间关陇悉定。

皆由筹画周详,布置神速,剿抚并用,克建肤功。

图海以心膂大臣,膺秉钺重寄,实心为国,克副倚任,朕心深为嘉悦。

”于是下令除以军功议叙外,“从优加恩”,封三等公,世袭罔替,“以示朕眷注忠勤,酬答勋庸至意”①。

康熙帝对图海宠信倚重之情溢于言表。

  ①《清圣祖实录》卷62。

第四节定陕甘,征四川,功勋卓著

平凉之征的胜利,使康熙帝对图海的信任达到了新的高度。

当陕西战事节节获胜时,图海曾建议朝廷暂停进取汉中之役,可分兵防守诸要隘,另外单派一军进剿湖广。

康熙帝采纳了这一奏议,谕令图海多选精兵赴湖广剿贼。

图海得旨后却上疏说:

“平凉、庆阳虽经底定,而投诚官兵心尚未宁帖,汉中、兴安尚未恢复,若带精兵赴楚,恐不逞之徒心怀叵测。

”②康熙帝便同意此请,收回成命,令图海停赴湖广,仍镇陕西,而改任穆占为征南将军率兵前往。

康熙十五年(1676)十月,穆占上疏称:

陕西各要隘已拨兵防守,所余满汉兵“请令大将军图海及臣率赴湖广”,或者“若欲进取汉中、兴安,应停发陕西满汉兵,令图海及臣率之,四路进取四川”。

康熙帝不允其请,令“穆占仍遵前旨”③。

十二月,图海上疏奏请进取汉中、兴安说:

“平凉、庆阳虽已底定,汉中、兴安尚为贼据。

臣等议于来春进讨。

应先调绿旗官兵,檄提督孙思克量留兵守凉州,亲统官兵来秦州。

将军侯张勇遣兵二千亦赴秦州。

提督赵良栋量留兵守宁夏,亲统官军来凤翔。

”康熙帝以“调兵征剿事关重大”,令图海与诸将“公同确议,遣章京驰驿奏闻”①。

图海奉旨与张勇等计议征剿之事,但张勇等主张“宜视夏秋收获丰欠,再图进取”。

图海虽然得不到众汉将的支持,却仍然坚持己见。

他在康熙十六年正月上疏:

“汉中、兴安山峻路险,延至彼时,适遇霪潦,贼守益坚。

臣等仍欲调兵及时进取。

”在两种意见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康熙帝没有支持任何一方,他指示:

“大兵既克复汉中、兴安须设重兵,重兵一设则运饷维艰。

若俟夏秋进取,又顿兵旷日虚糜粮糗,今将军穆占方剿吴逆,机不可失。

大将军公图海暂停汉、兴之议,留满洲、蒙古兵一万同绿旗兵防守秦州诸隘,分兵五千遣大臣一人统赴荆州。

”②不久,图海再向朝廷报捷:

三月,成功地招抚了韩城等县北山地方伪总兵乔斌及其下官员一百余名。

四月,遣兵进逼礼县驿门等处,多次击败叛军,收复塔什堡。

  康熙帝曾谕兵部:

广东平定之时宜添发大兵,集中全力平定湖南,剿灭吴三桂。

现陕西有图海及将军、提督等剿贼防汛,兵源自无不足,且满洲大兵又复不少。

宜分满兵每佐领三名,并酌选绿旗兵,遣赴湖广。

令图海会同各将军、提督确议报告。

九月,图海等上疏请求改每佐领三名为二名,并提出酌选三将军、二提督标下绿旗兵三千名,率赴荆州。

康熙帝批准了这个请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