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7425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

《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docx

认识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第二課:

 認識我們所生存的環境

1.前言:

第二、三章不是本書的主題,卻是以後各章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題目是認識我們生存的環境,使讀者認識我們所存在的時間與空間,第三章題目是板塊構造學說,說明許多自然災害如何與一個動態的地球有關。

這兩章的內容,雖然在地質學、海洋學與天文學裏可能各有專論,但這裡我們是以自然災害的角度來討論這些內容。

第二章內容涵蓋宇宙的起緣、銀河的演化,星球的誕生與演化、太陽系的形成,地球的形成、地球的內部結構、大氣的結構與來源、地球上的生命、地球上的岩石等項目。

從太空中遙望,地球實在是一個美麗的行星(圖2.1),我們希望藉著本章知識,我們更能珍賞我們所生存的環境。

2.宇宙的起緣

(1).擴張中的宇宙(TheexpandingUniverse):

宇宙含有2000億個銀河,每個銀河含有2000億個恒星。

由天文望遠鏡所觀測(圖2.2),假設宇宙的邊緣是距離地球最遠的星球,它們距離地球約為130億光年(即光行130億年距離),故從而估計宇宙的年齡為130億光年,並且宇宙是在不斷的擴張中,但如何得知宇宙在擴張中呢?

(a)宇宙擴張(膨脹)的證據:

紅位移是宇宙擴張的證據,由哈伯(EdwinHubble)於1929年題出。

(b)都不勒效應(DoppleEffect):

 紅位移,即星球光譜有移向低頻(紅光在低頻端,紫、藍光在高頻端)趨勢(圖2.3),是一種物理現像,這一種現像,可用物理學中的都不勒效應解釋。

都不勒效應是說,當一個物體接近觀測者,它所發出的任何頻率對觀測者而言,會感覺比真實的頻率高。

例如火車接近車站,在車站候車的乘客會覺得火車的鳴笛聲很尖銳,反之當火車遠離車站,會覺得鳴笛聲很低沉。

因此紅位移現像,即星球發出頻率移向低頻,說明星球在遠離地球,並且星球遠離地球的速率與星球與地球的距離呈正比。

宇宙的擴張可由下述三種學說來解釋(圖2.4):

(A)穩定狀態說:

由劍橋學者提出,說明宇宙以恆定速率擴張,並且新的物質不斷的添入以維持宇宙固定的密度。

這些新添入的物質,主要是以氫原子型式出現。

但這個學理在天文觀測中並未發現證據支持。

(B)大爆炸說:

由GeorgeGamow提出,說明宇宙起源於大爆炸,並且所產生之眾多銀河均在不斷擴張中。

(C)宇宙脈動說(pulsatinguniverse):

說明宇宙物質現今在擴張中,但至終擴張速率會減慢並因重力作用又逐漸收縮回到原初狀態,如此周而復始。

此三種學說中以大爆炸說最為普遍接受。

但宇宙是開放或封閉,是無限擴張或脈動說,取決於現今宇宙平均密度是否大於理論中的臨界密度(ρc定義如下式),雖然現今我們所觀察的宇宙密度值遠比臨界密度小,似乎支持一個宇宙無限擴張理論;但一些物理學家認為宇宙中應存在著密度極大的”黑暗物質”,若然則計算的宇宙平均密度將大於臨界密度,一旦擴張到宇宙平均密度小於臨界密度,宇宙又會收縮。

因此關於宇宙創始的學說何者正確,目前仍無定論。

ρc=3H02/8πG=5*10-30g/cm3,H0為宇宙擴張速率

三.銀河的演化:

(i)每個銀河是由許多旋轉並聚集一起的星球、碎屑、灰塵、氣體構成,每個銀河含有2000億個恒星,我們所在的銀河稱為本銀河(OurGalaxy)或牛奶路(MilkWay),在晴天的夏夜裡,觀察頭頂中天密密麻麻發出暗淡光輝如煙雲狀者,即本銀河,因我們位在本銀河內我們當然看不到本銀河全貌,圖2.5是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一個類似的銀河,與太陽系在其間所在的大致位置。

(ii)星球或銀河間彼此的作用力是萬有引力。

(iii)銀河的形狀與分類有:

橢圓狀(Ellipticals)、螺旋狀(spirals)、棒狀(BarredSpirals)與不規則狀(irregulars)(圖2.6)。

(iv)橢圓狀銀河以較老的紅色星球居多;螺旋狀銀河混合有較老的紅色星球與較年輕的藍色星球;不規則狀銀河主要都是由較年輕的藍色星球構成。

這似乎含示一個演化的過程,由較年輕的不規則狀銀河進化到較老的橢圓狀銀河。

有些天文學家卻以為銀河的大小、密度與氣體旋轉之速度決定銀河的形狀。

四.星球的誕生與演化:

(1)星球之形成是由於萬有引力(重力)的作用。

星雲(nebulae)由氣體與灰塵構成,因重力作用收縮;當其被壓縮至直徑為10,000天文單位(astronomicalunits;指地球公轉規道距離)時,準星球(protostar;指據有星球雛形)即出現(圖2.7)。

此準星球再因重力作用繼續收縮,此時位能轉換為熱能,當中心溫度達107oC時,核能反應(氫轉換為氦)發生,產生熱能足以抵抗重力,星球體積便固定,於是一個星球正式誕生。

因角動量守恆緣故,星球均保留起初自轉特性。

(2)星球的演化:

(i)赫羅圖表(HRDiagram):

由Hertzsprung與Russel於1919年提出,解釋星球的演化,大部分星球均位於此圖表上。

此圖表之橫座標為星球之溫度,縱座標為星球之亮度,每個星球均由圖表中之一點表示。

觀察赫羅主序列發現,所有星球幾乎全分布於赫羅圖表中的四個區域(圖2.8)。

大多數星球位於主序列(mainsequence)上,有不少落於圖中巨星區(giants),由發亮的黃色到紅色星球構成。

另有少部分落於發亮的超巨星(supergiants)與暗淡的白矮星區(whitedwarfs)

赫羅圖表中縱軸代表亮度,它與星等(1到6等)有關。

縱軸為星球表面溫度,此溫度可由觀察到的波譜求得,根據維恩定理(wien’sLaw):

黑體輻射最大波長(μm)=2900/物體之溫度 (oK)

例如太陽表面溫度5000oK,故最大波長越等於0.5μm(可見光範圍為 0.4-0.7μm)。

(ii)演化的途徑:

(如同人的生老病死)

 赫羅主序列說明星球演化的途徑,稱為星球的演化軌跡(evolutiontrack)。

(a)主序列(mainsequence):

為正常的星球所在。

當星球內部有足夠的燃料以提供核反應,使星球能以穩定的速率輻射(發光)。

 

 (b)紅巨星(RedGiants):

當中心之氫燃料消耗淨盡,中心附近因重力塌陷,此時其燃燒更劇烈並延及其外圍物質,星球體積因此膨脹,它們位於赫羅圖表之右上方角落巨星或超巨星處,通常被稱為紅巨星或紅巨人。

(c)白矮星(Whitedwarf)(佔3%):

 當星球內部與外部的燃料幾乎都完全耗淨,不能產生足夠熱能以抵抗重力,星球即開始塌陷(collapses)。

在塌陷過程中星球可能經過數次爆炸(稱為超新星)拋掉許多物質,直到它們內部熱能及殘餘物質的燃燒能繼續抵抗重力,使體積再次穩定並發出微弱光芒,故被稱之為白矮星。

(d)黑洞(BlackHole):

很稀有的情況下,假若星球之質量極大,當重力崩潰時,龐大的重力使其超越其它一切作用力並塌陷至體積幾乎為零,密度無限大(在數學上稱此為奇點),星球之引力大到將吸收一切所經過的光線,故被稱為黑洞。

(e)超新星(Supernova):

質量極大星球在其演化的晚期(塌陷),將因極高溫高壓爆炸。

在爆炸瞬間產生許多重於鐵之元素,這些氣體物質被拋棄於太空中,是星球重金屬之主要來緣(圖2.9)。

註:

宇宙中有四種基本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強作用力、弱作用力;各種力的適用範圍各有不同。

天體間之作用力為萬有引力。

五.太陽系的形成:

(i)約五十億年前太陽系前身之星雲為呈碟狀物質,含75%氫、23%氦、及2%其餘來自超新星之氣體物質與碎屑,約經五千萬年至七千萬年之久,形成了太陽系。

外圈的物質構成了太陽系的行星,內圈的物質構成了中心的太陽(圖2.10)。

各行星均因角動量守恆而保留了自轉特性。

(ii)天文學家以為行星的形成是由於合併作用(accretion)。

即小的物質逐漸附合為大的物質。

六.太陽系簡介:

太陽系包括:

水星(Mercury)、金星(Venus)、地球、火星(Mar)、小行星(Asteroid)、木星(Jupiter)、土星(Saturn)、天王星(Uranus)、海王星(Neptune)、冥王星(Pluto)等(圖2.11)。

前四者稱為內行星,多為石質固體,後四者稱為外行星,多為氣體(圖2.12)。

冥王星(Pluto)因體積甚小且公轉軌道傾斜,2006年8月已被國際天文聯合會除名,不再具有行星資格。

水星:

平均密度5.44g/cm3(Earth5.5),大部分由鐵構成,沒有大氣層存在。

金星:

有火山活動與地殼構造,如同地球之板塊活動,可能如地球有核心構造(鐵),有大氣層存在並全為二氧化碳氣體(CO2),但晝夜溫差相差攝氏幾XX。

火星密度3.94g/cm3,含許多鐵及重金屬,核心為鐵鎳及硫,有很小之大氣層,約為地球之百分之二,可能有水。

小行星(Minorplanets):

由三萬多個1到800公里直徑之碎屑及石質構成,彗星與小行星為隕石之主要來源,有關小行星的細節請見第十二章。

木星及土星:

含氫、氦及一些較重物質如岩石、鐵、冰等。

有很厚之大氣層由氫、氦、甲烷(CH4)及阿摩尼亞(NH3)構成。

彗星:

是太陽系外圍行星形成後所剩餘的物質。

由冰凍的氣體,冰塊和塵埃所組成。

集中於太陽系的邊緣,但有時因太陽的引力而以橢圓形的軌道在太陽系裏漫遊。

最有名的是哈雷彗星,1986年曾接近地球,其週期為76年。

七.地球的形成:

(1)約46億年前,地球由裏到外成分均為一致。

然而由於隕石的撞擊、重力擠壓、附合作用及地球內部放射線產生熱能,使內部部分融解。

較重物質如鐵、鎳因重力下沉構成核心。

較輕物質如矽(Si)、鎂(Mg)、鋁(Al)及氧的化合物(如SiO2)移至表面。

(2)產生地球成層的構造:

地殼、地函及核心(如同蘋果)(圖2.13)。

八.地球的內部結構:

1.因密度分層:

地球密度隨深度而增加可分為-地殼、地函及核心(圖2.14)。

(a)地殼:

位於地球表面約10-65公里厚,佔地球0.4%質量及1%體積。

多為矽酸鹽礦物,海洋地殼較重(2.9g/cm3),大多為玄武岩由矽、鎂、鐵及氧構成。

大陸地殼較輕(2.7g/cm3),大多為花崗岩由矽、鋁及氧構成。

地殼與地函之間介面稱為莫荷不連續面(Mohodiscontinuity)。

(b)地函:

在地殼下方,佔地球68.1%質量及83%體積,主要由矽、氧、鎂、鐵構成,約2900公里厚,密度為4.5g/cm3。

(c)核心:

核心在地球最內層,佔地球31.5%質量及16%體積,主要由鐵(90%)及鎳、矽、硫與其它重元素構成,密度達13g/cm3。

核心又分內核與外核,外核在地函下至5300公里深,含流體性質,為地球具磁場原因,內核為固體。

2.因物理性質而分層:

岩石圈(lithosphere)為較冷與硬之外部,約100-200km厚,軟流圈(asthenosphere)在岩石圈下方,當受壓時緩慢流動,深至350-650公里,軟流圈的對流帶動岩石圈(相當於板塊),產生所有地球表面的活動及地質現象。

2.地球內部分層的證據

(1)由密度之分布:

由地球半徑及質量可計算出平均密度為5.52g/cm3,但地殼之密度為2.7g/cm3,這表示地球內部由較重物質構成(表2.1)。

(2)由地震學證據:

(a)地震波分為由表面傳播之表面波(surfacewaves)與穿越物體之實體波(bodywave),表面波有雷利波(Rayleighwaves)與拉夫波(Lovewaves),實體波有P波與S波。

(b)P波又稱縱波,因分子震動方向與波進行方向一致,例如彈簧波。

S波又稱橫波,因分子震動方向與波進行方向垂直,例如繩波。

P波較S波傳播速度快,先傳至地表(圖2.15)。

(c)地震波穿越不同介面時,因速度改變而產生折射。

(d)因S波不能穿越液體,Oldham(1906)推研地球內部內部有較密之流體構造(即外核),以致造成S波被吸收,他又預測S波之陰影帶(ShadowZone),後也被證實。

(e)P波可穿越地球,並可據以推導出地函與外核之介面,在約在深2,900公里處。

此外此5,100公里處,有密實的內核構造(圖2.16)。

九.地球的大氣:

1.地球大氣的由來:

(a)地球初期的大氣,大多由H2、He及少量之CO2、CH4、NH3構成,但這些氣體後均因地球初期之高熱而逃逸(escaped)。

(b)今日地球的大氣,主要由氧、氮、及一些CO2、CH4及水汽構成。

這些氣體來自火山噴發的大量氣體,經長時間儲積而成(圖2.17)。

氧來自植物及浮游生物之光合作用。

水汽以各種型式儲藏於海洋、冰河、湖泊、河川與大氣。

2.地球大氣的結構:

氣象學家習慣根據大氣層內溫度的變化將其分為四層(圖2.18):

(1)對流層(troposphere):

這是從地表起到大約10至16公里高度,溫度隨高度而下降(在濕空氣中大約每公里高度下降6oC),因著其間空氣對流的特性,所有天氣的變化都在對流層內發生,對流層的頂端稱為對流層頂(tropopause)。

(2)平流層(stratosphere):

從對流層頂到大約50公里高度,溫度隨高度而增加,稱為平流層。

溫度上升的原因是因其上部臭氧分子吸收陽光的能量,臭氧層吸收了大部分的紫外線,使人體不至受害,因此臭氧層的存在對人類生存是很重要的。

因為平流層內氣流穩定,故一般噴射客機都會先爬升到這個高度再飛往目的地,平流層的頂端稱為平流層頂(stratopause)。

(3)中氣層(mesosphere):

從平流層頂到大約85公里高度,溫度隨高度而下降,稱為中氣層,中氣層的頂端稱為中氣層頂(mesopause)。

(3)增溫層(thermosphere):

從中氣層頂到大約120公里高度,溫度隨高度而增加,稱為增溫層,密度極低,其外即外太空。

十.地球上的生命發展史: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發現於海洋,並以藍綠藻型式出現(如同細菌之有機體)。

約在五億七千萬年前之前寒武紀時(Precambrian,570ma),生命以許多不同型式爆發(例如:

三葉虫trilobite500ma,貝cephalopods370ma)。

恐龍(Dinosaurs)活躍於侏羅紀(Jurassic,160ma)至白悪紀(Cretaceous,65ma),然後突然全體消失,人類之存在僅是近萬年來的事(圖2.19)。

第二章問題

1.請解釋大爆炸說。

2.何謂紅位移?

如何由紅位移證明宇宙在擴張中?

3.請說明星球的演化。

4.太陽系如何形成?

5.太陽系內有那些內行星?

有那些外行星?

其特徵有何不同?

6.請說明地球的內部結構。

7.如何由地震波證明地球內部有分層構造?

8.請說明地球大氣的由來。

9.請說明地球大氣的結構。

10.岩石的種類有那些?

其形成環境各有何不同?

11.請各列舉二個常見的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

附錄:

地球上的岩石:

因以下各章中多處談到岩石,本章中我們須建立一點對岩石的基本認識。

1.岩石的種類:

岩石是什麼?

岩石是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成的集合體。

自然界有三種不同種類岩石:

火成岩、沉積岩、變質岩,各由不同作用構成(見表2.2)。

2.火成岩

(i)形成:

岩漿接近地表,因溫度壓力降低,礦物逐漸接近熔點而先後結晶,構成岩石稱為火成岩(圖2.20)。

岩漿中各種礦物結晶有一定順序,熔點高者先結晶,熔點低者後結晶,稱為鮑氏(Bowen)反應系列。

(ii)特徵:

火成岩特徵是由許多大小不一的礦物結晶粒組成,並且質地嚴密堅實(圖2.21)。

(iii)分類:

按生成時岩漿是否流出地表分為噴出岩及侵入岩兩大類;再按所含結晶礦物成分的不同,細分為各種火成岩,見表2.3及圖2.22。

註:

玻璃質岩石:

黑曜岩、浮石

3.沉積岩

(i)形成:

沉積岩是岩石及生物遺骸,經過下列地質作用,而造成沉積岩。

這些作用包括:

1.風化作用(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圖2.23-24)

2.侵蝕作用(圖2.25)

3.搬運作用(圖2.26-27)

4.沉積作用(沉降、沉澱):

(a)沉積物:

(岩石、礦

物碎屑)沉積(b)生物遺骸碎片:

溶解在水中的

物質沉澱

5.成岩作用(壓密、膠結、再結晶)

(ii)特徵:

沉積岩具有下列特徵

(1)層理:

沉積岩的主要特徵,依礦物顆粒大小、成份差異、結構生成環境之不同,具有成層的構造(圖2.28)。

(2)粒級層:

層理的一種,組成礦物的顆粒俞下俞粗,俞上俞細

(3)交錯層

(4)波痕:

水流動造成

(5)生痕:

生物活動造成,化石的一種

(6)可能含有化石(圖2.29)

(iii)分類:

沉積岩可下述原則細分如下,常見的沉積岩見圖2.30。

(一)碎屑沉積岩

(1)主要由岩石、礦物碎屑組成。

(2)最常見的沉積岩。

(3)依顆粒大小分為:

礫岩、砂岩、泥(頁)岩。

 

(二)生物沉積岩

(1)主要由生物遺骸組成。

(2)例:

生物石灰岩、煤。

(三)化學沉積岩

(1)溶解在水中的物質經化學沉澱而成,例:

化學石灰岩。

(2)古鹹水湖中的溶解物質蒸發而成,

例:

蒸發岩-岩鹽(主要礦物:

鹽岩、石膏)。

4.變質岩

(i)形成:

變質岩是岩石經變質作用而造成。

所謂變質作用是岩石因高溫高壓造成原有礦物發生化學反應,在固體狀態下,生成新礦物或改變顆粒大小、形狀、排列方式的作用。

(圖2.31)

(ii)特徵:

變質岩或受高壓而產生機械變形作用,或因高溫產生化學再結晶作用。

所以變質岩的特徵或者有葉理,即岩石一片片彼此平行排列,或者無葉理但由一些細粒的結晶礦物組成。

(iii)分類:

變質岩的分類即按有無葉理來分,見表2.4。

常見的變質岩見圖2.32。

5.台灣常見的各種岩石及其分布:

台灣因其特殊的地質及構造環境,具有多種不同岩性的岩石,它們的分布見圖2.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