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1726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docx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

高考地理微专题训练——黄河三角洲

一、单选题

黄河三角洲“制造”新大陆的速度,与黄河来沙量和来水量关系密切,当入海沙量小于每年2.78亿吨时,黄河三角洲就不再淤积扩大;而当黄河的入海径流量小于每年76.7亿立方米时,三角洲的陆地不仅不再增长,而且会发生净侵蚀,导致三角洲面积缩小。

下图为黄河三角洲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累积曲线图和1976~2004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976~2004年黄河入海水沙量的变化大致分为图示三个阶段,其变化特点是()

A.先递增后递减B.先递减后递增

C.呈逐阶段递减D.呈逐阶段递增

2.推测1997年后黄河三角洲总体面积变化的原因是()

A.黄河下游降水量显著减小B.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

C.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D.黄河下游地区退耕还林

1.C黄河入海水沙量为后一年减去前一年的累积量,读黄河入海水沙累积量曲线图可知,三阶段的斜率大体减小趋势,说明黄河入海水沙量是逐阶段递减的,据此分析本题选C。

2.B读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图可知,在1995年前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在1995年前后达到最大值,以后基本呈减小趋势。

1997年后三角洲面积减小,是上游来沙量减少,导致海浪侵蚀加剧,三角洲增速降低所致,而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于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游地区,由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黄河中游植被覆盖率增加,黄河携带到三角洲地区的泥沙量减少,使得三角洲面积减小。

1997年后黄河下游降水量没有显著减小;黄河下游径流量增多会导致三角洲增大;黄河携带的泥沙多来自中游,退耕还林应在中游地区,下游地区为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

据此分析本题选B。

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

读“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和“黄河三角洲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3.三角洲与冲积扇是河流作用形成的重要地表形态,对冲积扇、三角洲分布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冲积扇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②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

③冲积扇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④三角洲只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4.下列地貌中,与该河口三角洲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B.台湾岛

C.华北平原D.喀斯特地貌

5.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明显减缓。

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A.黄土高原加强了水土保持工作

B.黄河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

C.黄河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

D.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确定

3.C冲积扇是河流流出山口时,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分布在河流的出山口处;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和入湖处流速降低,泥沙沉积形成的,所以应位于河流入海、入湖口附近,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有分布。

故选C。

4.C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是侵蚀作用形成的;台湾岛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而华北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样都是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的。

故选C。

5.D黄河入海泥沙减少的原因包括黄土高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水土流失状况得到缓解,进入河流中的泥沙减少,黄河中游的水利设施建设调节水量、截留泥沙,使入海的泥沙减少,同时由于大量的工农业用水,使黄河的水量减少,输沙能力降低,但是黄河入海口的位置不影响黄河携带的泥沙含量,则答案为D。

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6.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A.持续淤积B.先侵蚀、后淤积C.持续侵蚀D.先淤积、后侵蚀

7.推测1992~1997年期间()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6.D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读图分析能力。

随着距离海岸的距离增加,海水深度增加。

根据图中1975~2004年的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1975年至1990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淤积严重,海水深度减小;1990至2004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点的距离减小,海水深度增加,说明近岸海域海底以侵蚀为主,所以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先淤积、后侵蚀,故选D。

7.B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992~1997年期间,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下降,说明海水深度增加,泥沙淤积减轻。

黄河入海径流量减少,河口处泥沙淤积减少,水深加大,B正确;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导致河流的冲刷作用加强,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加重,河口处水深减小,A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严重,河口处水深变浅,C错误;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河流流量增加,流速变快,泥沙淤积增大,河口处水深变浅,D错误。

故选B项。

下面两幅图为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上图为黄河流经时三角洲演变图,下图为黄河改道后三角洲演变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若上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其原因可能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B.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

C.黄河河口流速变快D.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

9.造成下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侵蚀后退的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

8.D若左图所示时期黄河三角洲处于淤积加速阶段,说明泥沙沉积增多,泥沙来源多。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泥沙来源少,沉积减弱,A错误;黄河的径流量不断变小,泥沙来源少,B错误;黄河河口流速变快,沉积减弱,C错误;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沉积增多,D对。

故选D。

9.D右图时期黄河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以沉积作用为主,流水侵蚀作用小,A错误;此时没有冰川,不存在冰川侵蚀作用,B错误;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小,C错误;沿海地区受海浪侵蚀作用大,D对。

故选D。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

图1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

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

②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A.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

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

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

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

10.C因为黄河水是淡水,含盐量较低,而海水含盐量较高,河道两岸土壤中含淡水较多,盐度较低,外侧受海水影响加大,①含盐量整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正确。

因近海沿岸受海水影响大是盐度高值区,但地势较高的地区受海水影响小,含盐量较低,②说法错误。

③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受淡水冲刷,土壤盐分含量较低。

④1996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形成较晚,海水盐分渗入量较改道前形成的湿地含盐量低。

①③④正确,故选C。

11.B有题目可知,其总氮含量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植物生长状况受湿地土壤中盐分高低的影响较大,河道两侧盐分较低,植物生长比较茂盛,枯枝落叶量较大,总氮含量较高,故A项错误。

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土壤盐分较高,植物生长状况差,分解形成的总氮量较低,故B项正确。

总磷含量主要是陆源磷,是由河流水沙携带输入,所以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增;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减,故CD错误。

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12.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

A.黄河上游泥沙B.黄土高原泥沙

C.地上河河床D.渤海海底泥沙

13.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

A.耕地面积减少

B.地下水位下降

C.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

D.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

14.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B.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C.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D.渤海风浪强度增加

12.B黄土高原地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携带了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由于地势平坦,泥沙大量沉积。

选B正确。

13.C黄河三角洲地势低平,受海水侵蚀影响,盐碱化重不利于农耕,湿地增幅减小,不影响耕地面积;湿地增幅减少,地下水也不受影响;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幅下降;三角洲受海浪侵蚀后退幅度加大。

选C正确。

14.D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主要是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的治理,收到一定效果;上、中游水利工程拦截了部分泥沙,减沙效应明显;黄河上、中游地区大力发展防护林体系,水土流失减少;渤海的风浪大小对黄河含沙量没有影响。

选D正确。

黄河含沙量非常大,因此常常引起河道改变。

下图是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变迁和河道变迁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5.黄河下游地区经常发生河道改道现象,下列关于其主要原因的说法最合理的是()

A.中上游洪水来势凶猛,冲决沙质河堤而决口改道

B.位于板块边界,地壳下陷,黄河至此突然跌落改道

C.黄河带来泥沙导致河道淤积抬高,洪水冲决河堤而改道

D.下游人类活动频繁,开挖大堤,导致河堤松软而决口改道

16.1972年以来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幅有迅速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渤海湾水深增大,黄河来沙淤积变缓B.近年来中上游修建大量水库拦截了泥沙

C.近年来黄河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加明显D.黄河上游流速变慢,溯源侵蚀大量减少

17.河流三角洲常常是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黄河三角洲却相反,其原因是()

A.沉积泥沙颗粒较粗,种植不便B.三角洲下蚀明显,地形起伏大

C.三角洲河网较密集,开发不便D.河道变迁频繁,三角洲变化大

15.C由材料“黄河含沙量非常大,因此常常引起河道改变”可知,黄河下游地区经常发生河道改道现象,是因黄河带来泥沙导致河道淤积抬高,洪水冲决河堤而改道,C正确;中上游洪水冲决沙质河堤改道对下游地区改道影响不大;与板块运动和人类活动无关。

故选C。

16.B黄河三角洲的成因是黄河的泥沙堆积,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幅有迅速减少最可能是黄河泥沙含量减少,原因是近年来中上游修建大量水库拦截了泥沙,B正确;渤海湾水深相对稳定;黄河下游泥沙主要来自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黄河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加明显和溯源侵蚀大量减少对黄河下游含沙量影响较小。

故选B。

17.D从图中看近百多年来黄河入海口海岸线不断变迁、河道变迁频繁,三角洲变化大,没有形成人口稠密区,D正确;黄河三角洲沉积泥沙颗粒较细;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地形平坦;黄河三角洲河网不密集。

故选D。

历史时期,黄河河道和河口位置经常迁移,1128年,黄河夺淮河入黄海,此后,其携带的泥沙在苏北形成巨大三角洲。

1855年,黄河北归在山东省入渤海,此前发育的三角洲便被废弃。

读苏北废弃黄河三角洲海岸淤涨示意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8.1855年以来,苏北黄河三角洲的淤涨趋势是()

A.北部淤积,南部侵蚀B.以淤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