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7236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5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古代汉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docx

《古代汉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docx

古代汉语

•上古音

•上古的韵部

•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和方法。

•1、《詩經》《楚辭》等上古韻文的押韻系統。

•2、《說文》的諧聲系統

•3、古書的異文、注音等材料。

•上古韵部的研究概况

•1、恊韻(“協韻”“合韻”)、叶音說

•《詩經·北風·燕燕》:

“燕燕於飛,下上其音。

之子於歸,遠送于南。

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沈重在“南”字下注“乃林反”。

•朱熹在《詩集傳》中對凡是他感覺不和諧的韻腳字全面採用了“葉音”法,如同一“家”字,朱熹共注了四種不同的讀音:

•《詩·周南·桃夭》一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古胡、古牙二反)。

•《詩·召南·行露》二章:

“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

誰謂女無家(葉音穀)。

何以速我獄。

雖速我獄,室家不足。

•三章:

“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

誰謂女無家(葉各空反)。

何以速我訟。

雖速我訟,亦不女從。

•陳第的重要論斷

•明代中葉,陳第在《毛詩古音考》中首次提出了今音不同于古音的歷史觀念,認爲“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這種認識爲古音研究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3、清代人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研究方法

•1、係聯法,又稱絲聯繩引,研究詩韻的重要方法。

•2、谐声字归纳法

•形聲字的聲符表示形聲字的讀音,故屬于同一聲符的形聲字,其讀音必然相同或相近,必然屬於同一韻部。

這一方法是段玉裁提出來的,叫做“同諧聲者必同部”。

•段玉裁古韵第六部系联表及谐声系统归纳

•4、清代及其以後的研究成果

•顧炎武10部、江永13部、段玉裁17部、戴震9類25部、王念孫21部、孔廣森18部、江有誥21部

•章炳麟23部、黃侃28部、羅常培、周祖謨爲31部,王力《詩經》時期11類29部、《楚辭》時代30部。

•王力古韵30部

•王力《詩經》時期11類29部、《楚辭》時代30部。

王力30古韻部如下:

•二、上古的声母

(一)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

•1、諧聲系統

•2、古書的異文、注音等材料。

•3、方言材料等

•关于上古声母的几个重要结论

•1、古無輕唇音,清代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古無輕唇音說》;

•2、古無舌上音,清代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舌音類隔之說不可信》;

•3、古音娘日二母歸泥說,章炳麟;

•4、照二歸精、照三歸定說,黃侃;

•5、喻三歸匣、喻四歸定說,曾運乾。

•古无轻唇音

•所谓“古无轻唇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非敷奉微”这组音在上古是不存在的。

这组音在上古读作“帮滂並明”。

轻唇音是在唐末宋初时期从“帮滂並明”四母中分化出来的。

这项结论是清人钱大昕得出的。

•钱大昕,史学家,音韵学家,字辛楣,号竹汀,清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

其“古无轻唇音”等音韵学之说散见于《十驾斋养新录》和《潜研堂文集》中。

•现将这项结论的证据简述如下:

•1.“非”古读作“帮”

•《诗》:

“东有甫(非)草。

”《韩诗》作“圃(帮)草”。

•《论语》:

“子贡方(非)人。

”郑康成本作“谤(帮)人。

•《论语》:

“且在邦(帮)域之中矣。

”《释文》:

“‘邦’或作‘封’(非)。

”“而谋动干戈於邦内。

”《释文》:

“郑本作‘封内’。

•《诗》:

“彼(帮)交匪敖。

”《春秋》襄二十七年《传》引作“匪(非)交匪敖。

•《诗》:

“四矢反(非)兮。

”《韩诗》作“变”(帮)。

•《释名》:

“法(非),逼(帮)也,人莫不欲从其志,逼正使有所限也。

•谐声字:

非(非)—悲(帮)  分(非)—扮(帮)

     反(非)—版(帮)  甫(非)—補(帮)

     发(非)—拨(帮) 封(非)—幫(帮)

•2.“敷”古读作“滂”

•《诗》:

“铺(滂)敦淮濆。

”《释文》:

“《韩诗》作‘敷’。

•谐声字:

孚(敷)—脬(滂)覆(敷)—(滂)

•4.“微”古读作“明”

•《水经注·汉水》:

“文(微)水即门(明)水也。

•《史记·鲁世家》“平公子文(微)公”,《世本》作“湣(明)公。

•《诗》:

“周原膴膴(微)。

”《文选》注引《诗》作“腜腜(明),莫来切。

•《释名》:

“望(微),茫(明)也,远视茫茫也。

•《周易·职方氏》:

“其泽薮曰望(微)诸。

”注:

“望诸,明都也。

”疏:

“明都即宋之孟(明)诸。

•《左传》:

“其宰公冉务(微)人。

”《春秋事语》作“其宰公襄目(明)人”。

•《老子》四十一章:

“大器晚(微)成。

”帛书《老子》:

“大器免(明)成。

•谐声字:

 文(微)—闵(明) 亡(微)—氓(明)

     無(微)—橅(明)  未(微)—昧(明)

•以上材料说明三十六字母中轻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类,或者没有轻唇,或者没有重唇。

其所以会得出无轻唇音的结论,重要理由之一是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没有轻唇的方言,却找不到只有轻唇而没有重唇的方言。

象厦门、潮州、福州等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没有轻唇音,这显然是古音的遗留。

例如:

•古无舌上音

•钱氏称作“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

•这是钱大昕所得出的又一重要结论。

所谓古无舌上音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娘”这组音在上古尚未产生(钱氏没有探讨娘母的问题),大约是到了六世纪时这组音才从“端透定泥”中分化而出。

•下面是这项结论的部分证据:

•1.“知”古读作“端”

•《后汉书·杜笃传》:

“摧天督(端)。

”注:

“即天竺(知)国。

•《檀弓》:

“洿其宫而猪(知)焉。

”注:

“猪,都(端)也。

南方谓都为猪。

•《书·禹贡》:

“大野既猪(知)。

”《史记》作“既都”(端)。

•枚乘《七发》:

“踰岸出追。

”李善注:

“追(知),古堆(端)字。

•《诗》:

“追琢(知)其章。

”《传》:

“追,彫(端)也。

•谐声字:

 竹(知)—笃(端) 追(知)—磓(端)

•2.“彻”古读作“透”

•《诗》:

“左旋右抽(彻)。

”释文云:

“抽,敕由反,《说文》作‘搯(透),他(透)牢反。

3.“澄”古读作“定”

•《说文》:

“沖(澄)读若动(定)。

•《诗》:

“其鎛斯赵(澄)。

”《释文》:

“徒(定)了反。

•《诗》:

“实惟我特(定)。

”《释文》:

“《韩诗》作‘直(澄)’,云相当值也。

•《诗》:

“俟我于堂(定)兮。

”《笺》云:

“堂当作‘枨’(澄)。

•《周礼·廛人》注:

“故书廛为‘壇’(定)。

杜子春读‘壇’为‘廛’

(澄)。

•《说文》:

“田(定),陈(澄)也。

”齐陈氏后称田氏。

陆德明云“陈完奔齐以国为氏”,而《史记》谓之田氏,是古田、陈声同。

《吕览·不二》篇:

“陈骈贵齐。

”陈骈即田骈也。

•谐声字:

兆(澄)—桃(定)盾(定)—(澄)

•以上材料证明三十六字母中的舌头、舌上音在上古也只有一类,或者只有舌头没有舌上,或者只有舌上没有舌头。

为什么会得出“古无舌上音”的结论,重要根据之一是在现代方言中可以找到只有舌头没有舌上音的方言,而找不到只有舌上没有舌头音的方言。

例如:

•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

•这是章太炎继钱大昕之后得出的结论(见章太炎《国故论衡》上卷31页)。

所谓“娘、日二纽归泥”,是指三十六字母中的娘、日二母在上古均读作泥母。

其证据主要有:

•1.“娘”、“日”归“泥”

•《书》言“典祀无丰于昵(娘)”,以昵为禰(泥)。

《释兽》“长脊而泥”,以泥为(泥)。

是古爾(日)声字皆如泥,在泥纽也。

•仲尼(娘)《三苍》作“仲屔(泥),《夏堪碑》曰“仲泥何”,足明尼声之字古音皆如屔泥,有泥纽,无娘纽也。

•谐声字:

奴(泥)—呶拏(娘)尼(娘)—泥(泥)

•2.“日”归“泥”

•《白虎通·德论》、《释名》皆云:

“男(泥),任(日)也。

”又曰:

“南(泥)之为言任也。

”《淮南子·天文训》曰:

“南吕者,任包大也。

”是古音“任”同男、南,本在泥纽也。

•“而”(日)之声类有“耐”(泥)。

《易·屯》曰:

“宜建侯而不宁。

”《淮南·原道训》曰:

“行柔(日)而刚,用弱而强。

”郑康成、高诱皆读“而”为“能”(泥),是古音“而”同“耐、能”,在泥纽也。

•《释名》:

“入(日),内(泥)也。

•谐声字:

 而(日)—耐(泥) 若(日)—诺(泥) 弱(日)—溺     

人(日)—年(泥) 仁(日)—佞(泥)

•章氏的“日纽归泥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多数学者认为“日”与“泥”在上古是分立的。

至于娘母与泥纽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二者在《切韵》时代尚且为一类,在上古自然为一类。

•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

•这是近代音韵学家曾运乾在他的《喻母古读考》一文中提出来的。

所谓“喻三归匣”是指中古的“喻三”(即云母,曾氏称于)在上古读作匣母。

所谓“喻四归定”是指中古的“喻四”(即以母,曾氏称喻)在上古应读作定母。

例证如下:

•1.喻三归匣(喻三称“云”,喻四称“以”)

•《春秋左氏经》襄二十七年“陈孔奂”(匣),《公羊》作“陈孔瑗”(云)。

•《诗·皇矣》:

“无然畔援(云)。

”《汉书·叙传》注引作“畔换”(匣)。

•《春秋》“楚公子围”(云),《汉书·古今人表》“楚灵王围”,《史记·楚世家》作“回”(匣)。

《音义》:

“《史记》多作‘回’。

•《诗》:

“出其东门,聊乐我员(云)。

《释文》:

“员,《韩诗》作‘魂’(匣),神也。

•谐声字:

雩(云)—鄠(匣)云—魂(匣)爰(云)—缓(匣)

•2.喻四归定

•《易·涣》:

“匪夷(以)所思。

”《释文》:

“夷,荀本作弟(定)。

•《释名·释亲属》:

“妻之姊妹曰姨(以),姨,弟(定)也,言与己妻相长弟也。

•《管子·戒》“易(以)牙”,《大戴记·保傅篇》、《论衡·谴古篇》均作“狄(定)牙”。

•《尚书》“皋陶(定)谟”,《离骚》、《尚书大传》、《说文》并作“繇”(以)。

•谐声字:

夷(以)—荑(定)舀(以)—稻(定)易(以)—砀(定)

攸(以)—條(定)也(以)—地(定)弋(以)—代(定)

•曾氏以上两种结论的证据都是很充分的,其中“喻三归匣”说已得到学术界的一致公认,对于“喻四归定”说学术界的看法还不够统一。

•照二归精说

•这是近代学者黄侃提出来的观点。

所谓照二(庄组)归精,是指中古的照二穿二床二审二(即庄初崇生)四母在上古读作齿头音精清从心。

黄侃对这一观点未著专文论证,只是在其《音略》中定古声母为十九纽,将中古的庄组分别与精组归为同纽,视精组为古本声,视庄组为变声。

此举一例:

•精 本声。

租则吾切。

古今同。

且子余切。

声同韵变,古亦读如租。

•庄 此精之变声。

菹侧余切。

声韵俱变,古亦读如租。

•黄氏的这一观点可以从谐声字、联绵字、现代方言等材料中得到证明。

•谐声字:

(1)庄、崇古读为精  斩(庄)—渐(精) 宗(精)—崇(崇) 宰(精)—滓(庄) 节(精)—栉(庄) 乍(崇)—作(精

(2)初、崇古读为清  刍(初)—趋(清)仓(清)—创(初)此(清)—柴(崇)  衰(初)—缞(清) 朿(清)—策(初)

•(3)庄、崇古读为从  斩(庄)—惭(从) 齐(从)—斋(庄)秦(从)—臻(庄)  乍(崇)—祚(从)  才(从)—豺(崇)

•(4)生古读为心 山(生)—仙(心)辛(心)—莘(生)联绵字:

萧(心)瑟(生)萧(心)森(生)萧(心)疏(生)萧(心)洒(生)

•现代方言:

•在现代一些方言中,照二与精组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例如关中一些方言的情况就是这样。

此以商州市话为例:

   

•这种现象说明,在上古照二组归精组是完全可能的,但是黄氏的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原因是黄氏对自己的观点没有作充分的论证,另外从精组分化出照二组的条件还没有找到。

•上古声母系统

•王力先生確定上古声母有32個,本书确定为31个:

•古汉语词类活用

•教学内容

(一)名词、形容词、数词等用如动词。

(二)名词作状语:

•1、普通名词作状语;

•2、方位、时间名词作状语;

•(三)使动用法。

•1、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四)意动用法。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2、名词的意动用法。

•(五)词类活用的条件。

•一、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动词

(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指某些名词临时转化词义取得动词性质的现象。

其类型有三:

•甲、普通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乙、方位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丙、名词性词组用作动词。

•甲、普通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宦官惧其毁己也,皆共目之。

《后汉书·张衡传》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史记·陈涉世家》

•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左传·成公二年》

•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史记·刺客列传》

•有一母见信饥,饭信。

《史记·淮阴侯列传》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晋侯围曹,门焉,多死。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赵旃夜至于楚军,席于军门之外,使其徒入之。

《左传·宣公十二年》

•通零关道,桥孙水以通邛都。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故善克者不战,善战者不师,善师者不阵。

《盐铁论·本义》

•吾不能以春风风人,以夏雨雨人。

《说苑·贵德》

•乙、方位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史记·项羽本纪》

•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

《史记·淮阴侯列传》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丙、名词性词组用作动词

•晋、郑,兄弟也。

吾先君武公与晋文侯戮力一心,股肱周室,夹辅平王。

《国语·晋语四》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战国策·齐策四》

•戚夫人泣。

上曰:

“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

《史记·留侯世家》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史记·刺客列传》

•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列子·说符》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古汉语中,形容词也常常临时转化词义用作动词,但不像名词那样普遍。

例如: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王曰:

“越国之中,疾者吾问之,死者吾葬之。

老其老,慈其幼,长其孤,问其病,求以报吴”。

《国语·吴语》

•夫以人言善我,亦必以人言恶我。

桓谭《新论·见征》

•(三)数词用作动词

•数词用作普通动词一般多见于个位数。

例如:

•民三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

《左传·昭公三年》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

壹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

《商君书·赏刑》

•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战国策·楚策一》

•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

《荀子·议兵》

•若是则功一天下,名配尧禹。

《荀子·王霸》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孙子·军争》

•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

《韩非子·五蠹》

•二、名词、动词作状语

(一)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往往可以直接置于谓语之前作状语,这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需要借助介词的帮助才能充当状语的情况不同。

有些著作把名词作状语称为名词用作副词。

•甲、普通名词作状语

•其类型主要有四:

•1、比喻动作进行的状态。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的方式等。

•4、表示动作的处所。

•1、比喻动作进行的状态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蒲松龄《狼》

•苻坚将问晋鼎,既已狼噬梁岐,又虎视淮阴矣。

《世说新语·识鉴》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李斯《谏逐客疏》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马中锡《中山狼传》

•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冬十二月,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从者曰“公子彭生也。

”公怒曰:

“彭生敢见!

”射之,豕人立而泣。

《左传·庄公八年》

•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谢。

《战国策·秦策一》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贾谊《论积贮疏》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贾谊《过秦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回应,赢粮而景从。

《史记·秦始皇本纪》

•蒯通曰:

“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杰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麟杂沓。

熛至风起。

《史记·淮阴侯列传》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

•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史记·项羽本纪》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令两黥徒夹而马食之。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史记·刺客列传》

•东向坐,西向对,师事之。

《史记·淮阴后列传》

•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伋。

《孟子·万章》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

《荀子·天论》

•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自以为行弗及。

《史记·游侠列传》

•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

《汉书·鲍宣传》

•3、表示动作凭借工具、依据或进行方式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黔之驴》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

•其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三国志·魏书·方技传》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汉书·霍光传》

•吾义固不杀人。

《墨子·公输》

•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史记·陈涉世家》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无庆赏之劝,刑罚之威,释势委法,尧、舜户说而人辩之,不能治三家。

《韩非子·难势》

•4、表示动作的处所

•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山海经·北山经》

•范雎至秦,秦王庭迎。

《战国策秦策》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蜀太守以下郊迎。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徒多道亡。

《汉书·高帝纪》

•秋,楚客聘于晋,过宋。

大子知之,请野享之。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国语·越语》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战国策·齐策一》

•乙、方位名词作状语

•除普通名词作状语外,方位名词在古汉语中也经常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趋向等。

例如: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夫晋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

《左传·僖公三十年》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

《战国策·齐策四》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

《报任安书》

•丙、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日”、“月”、“岁”作状语时其意义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注意:

•1、“日”“月”、“岁”置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经常性,具有“日日”、“月月”、“岁岁”的意思。

例如:

•穆嬴日抱大子以啼于朝。

《左传·文公七年》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夫良马固车,使臧获御之则为人笑,王良御之而日取千里;车马非异也,或至乎千里,或为人笑,则巧拙相去远矣。

《韩非子·难势》

•吾诏书数下,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诏不勤,而劝民不明也。

《汉书·文帝纪》

•2、“日”用在表示发展变化的动词作状语,有“逐渐地”、“一天天地”的意思。

例如:

•后人至,高祖觉。

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独喜,自负。

诸从者日益畏之。

《史记·高祖本纪》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田单兵日益多,乘胜,燕日败亡。

《资治通鉴·周纪四》

•3、“日”单用在句首作状语,或常和“者”字结合在一起作状语,表示追溯过去,义为“从前”、“往日”。

例如: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

臣对曰:

“好以众整”。

《左传·成公十六年》

•日我先君共王,引领北望,日月以冀。

传序相授,于今四王矣。

《左传·昭公七年》

•晏子曰:

“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

《左传·昭公二十年》

•日者大将军攻匈奴,斩首虏万九千级。

《史记·平准书》

•且二世之治岂不乱哉?

日者夷其兄弟而自立也,杀忠臣而贵贱人,作为阿房之宫,赋敛天下。

《史记·李斯列传》

(二)动词作状语

•在古汉语中,除了名词,动词也常直接用在谓语之前作状语。

动词作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例如:

•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韩非子·喻老》

•于是相如前进缶瓦,因跪请秦王。

秦王不肯击缶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汉书·李广苏建传》

•三、使动用法

•1、何谓使动用法;

•2、动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4、名词的使动用法。

(一)何谓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某些词作谓语时其意义是使令性的。

这类谓语与宾语的关系是:

在主语的作用下,谓语使宾语施行谓语所代表的动作、具有谓语所代表的性状、成为(或具有)谓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等。

•使动用法是古汉语的重要语法现象之一,它实际上是用动宾式的结构去表达兼语句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的内容主要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以及数词的使动用法等。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动词充当谓语时其意义是使令性的。

这类谓语和宾语的关系是:

在主语的作用下,谓语使宾语产生谓语自身所代表的行为动作。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皆可用作使动。

•甲、不及物动词的使用方法

•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此天以寡人慁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

《战国策·秦策》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史记·项羽本纪》

•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史记·晋世家》

•卫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

《史记·李将军列传》

•昔走曹操,拓有荊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谋攻》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史记·陈涉世家》

•贞元初,挟其能,战艺于京师,再进,再屈千人。

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

•庄公寤生,惊姜氏。

《左传·隐公元年》

•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句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

《史记·淮阴侯列传》

•买臣见汤,坐床上弗为礼。

买臣深怨,常欲死之。

《汉书·朱买臣传》

•晋魏锜求公族未得而怒,欲败晋师。

《左传·宣十二年》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

公怒,归之。

未之绝也。

《左传·僖公三年》

•宋人惧,使华元夜入楚师,登子反之床,起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

•二子在幄,坐射犬于外,既食而后食之。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季氏》

•予,天下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孟子·万章下》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

《史记·魏公子列传》

•故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

扁鹊曰:

“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宾语的省略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多数都带宾语,也有承前或蒙后省略而不带宾语者。

例如: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之)。

《论语·季氏》

•若合诸侯之卿,以为不信,必不捷矣。

食言者不病(人),非子之患也。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之)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