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7173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6.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docx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0002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天然药物化学名词解释

1、天然药物:

来源于天然资源的药物,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创新药物和先导物的重要来源

2、天然药物化学:

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寻找药效成分的一门学科

3、有效成分(EffectiveConstituents)指具有生理活性、有药效,能治病的成分。

4、有效部位:

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

如:

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5、无效成分(InffectiveConstituents)指无生理活性、无药效,不能治病的成分。

6、有毒成分:

指能导致疾病的成分。

7、有效部位(EffectiveExtracts)指含有一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一组结构相近的有效成分的部位,称为有效部位。

如:

总生物碱、总皂苷或总黄酮等

种方法。

20、分配柱色谱是利用混合物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而将混合物分离开。

正相分配色谱:

固定相>流动相(极性)极性小的化合物,先出柱,极性大的化合物,后出柱。

21、将含水量高的硅胶加热到150℃使其失去吸附水后可重新获得活性,此过程称为活化。

22、吸附强弱规律(含水溶剂中)a.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

b.易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化合物,其吸附性能减弱。

c.分子中芳香化程度越高,则吸附性能越强。

23、糖匀体:

是指均由糖组成的物质。

24、苷类:

又称糖杂体,是指糖与非糖物质组成的化合物,一般是指糖与苷元组成的苷。

25、原生苷:

原存在于植物体内的苷称为原生苷。

26、次生苷:

原生苷水解后失去一部分糖的苷称为次生苷。

27、苷元或配糖基:

苷类分子中非糖部分称为苷元或配糖基。

28、苷键:

苷分子中苷元和糖之间连接的键则称为苷键。

29、苷键原子:

苷元和糖之间连接的原子称为苷键原子。

30、苯丙素类:

是指一类以C6-C3为基本单元的化合物。

31、木脂素:

大多呈游离状态,少数与糖结合成苷而存在于植物的木部和树脂中,故称之木脂素。

32、香豆素是顺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芳香气味。

其基本骨架为苯骈α-吡喃酮,7-位常有羟基或醚基。

33、化学位移:

在有机化合物中,各种氢核周围的电子云密度不同(结构中不同位置)共振频率有差异,即引起共振吸收峰的位移,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34、交叉共轭体系:

两双键互不共轭,均与第三键为其轭.

35、为什么用TMS作为基准?

(1)12个氢处于完全相同的化学环境,只产生一个尖峰;

(2)屏蔽强烈,位移最大。

与有机化合物中的质子峰不重迭;(3)化学惰性;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低,易回收。

36、黄酮类:

2-苯基色原酮为基本母核的一系列化合物。

37、α-羟基蒽醌是指取代基羟基分布于蒽醌母核的1,4,5,8α位上的蒽醌化合物

39、萜类的含义:

凡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来的、且分子式符合(C5H8)n通式的衍生物均称为萜类化合物。

40、挥发油(volatileoils)又称精油(essentialoils),是一类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总称。

41、萜类化合物是经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的一类化合物,这就是“生源的异戊二烯法则”。

42、龙脑俗称“冰片”,又称樟醇,为白色片状结晶,具有似胡椒又似薄荷的香气,有升华性。

43、薁类凡由五元环与七元环骈合而成的芳环骨架都称为薁类。

44、倍半萜类(sesquiterpenoids)是由3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5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

45、三萜(triterpenes):

多数三萜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根据“异戊二烯定则”,多数三萜被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46、三萜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该苷类化合物多数可溶于水,水溶液振摇后产生似肥皂水溶液样泡沫,故被称为三萜皂苷。

三萜皂苷多具有羧基,故又称其为酸性皂苷。

47、甾体化合物是天然广泛存在的一类化学成分,种类很多,但它们的化学结构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核。

48、C21甾(C21-steroides)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素等方面的生物活性。

49、强心苷(cardiacglycosides)是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由强心苷元和糖缩合而产生的一类苷。

50、生物碱(广义):

天然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下列除外:

低分子胺类如甲胺、乙胺;氨基酸、氨基糖、肽类、蛋白质、核酸、核苷酸、卟啉类、维生素;

51、氧化态:

又叫氧化值或氧化数,是按一定规则给元素指定一个数字,以表征元素在各物质中的表观电荷(又叫形式电荷)数。

52、pH梯度萃取法:

是指在分离的过程中,逐渐改变溶剂的pH酸碱度来萃取有效成分或者除去杂质的方法。

53、蒽醌类化合物:

是指基本母核为蒽的中位羰基衍生物。

54、醌类化合物:

是指分子内具有醌式结构(对醌型、邻醌型)或容易转变成这样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55、碱溶酸沉法:

利用某些具有一定酸性的亲脂性成分,在碱液中能够溶解,加酸后又沉淀析出的性质,进行此类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56、环烯醚萜:

为臭蚁二醛的缩醛衍生物,分子中带有环烯醚键,是一类特殊的单萜。

57、薁是非苯核芳烃化合物,但自然界存在的薁类衍生物,往往多是氢化产物的衍生物。

58、脑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低温时某些挥发油中含量高的主要成分可析出结晶,这种析出物习称为脑。

59、脱脑油:

脱脑油滤除脑的挥发油称之为“脱脑油”。

60、溶血指数:

对同一动物来源的红细胞稀悬浮液,在同一等渗、缓冲及恒温条件下造成完全溶血的最低指数。

61、Raymond反应:

用于检查甲型强心苷,在20%氢氧化钠乙醇溶液中Δαβγ-内酯产生C22活性次甲基,与间二硝基苯试剂缩合显色。

62、Ⅱ型强心苷指强心苷元直接与6-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63、I型强心苷:

强心苷元直接与2,6-二去氧糖连接的强心苷

64、64、生物碱沉淀反应:

能和生物碱生成难溶于水的复盐或分子络合物的反应。

65、霍夫曼降解:

季胺碱在碱性溶液中加热而发生裂解,脱水形成烯键和叔胺的反应。

66、Vitali反应:

莨菪碱(或阿托品)和东莨菪碱用发烟硝酸处理,分子中的莨菪酸部分发生硝基化反应,生成三硝基衍生物,再与碱性乙醇溶液反应,生成紫色醌型结构,渐变成暗红色,最后颜色消失的反应。

67、鞣质又称丹宁(tannins)或鞣酸(tannicacid),是一类分子较大的结构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由于它可用于鞣皮,故称其鞣质。

68、单项预试验:

根据工作的需要,有目的地检查某一类成分或者某一成分。

69、系统预试验:

用简便、快速的方法,对天然药物中的各类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全面的定性检查。

70、回流提取法:

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在提取器上安装一冷凝管,使溶剂蒸气冷凝后又回流到烧瓶中,进行反复提取的方法。

71、相似相溶原则:

极性成分易溶于极性溶剂,亲脂性成分易溶于非极性溶剂。

1、天然产物化学:

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一次代谢:

一次代谢过程是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过程,几乎所有绿色植物中都存在。

一代产物:

葡萄糖、蛋白质、脂质、核酸

二次代谢:

二次代谢过程是指并非在所有植物中都能发生,对维持植物生命活动来说又不起重要作用的过程。

二代产物:

生物碱、萜类化合物

3、正相分配色谱:

分离水溶性或极性较大的成分如生物碱、苷类、糖类、有机酸等化合物时,固定相多采用强极性溶剂如水、缓冲液等,流动相则用氯仿、乙酸乙酯、丁醇等弱性有机溶剂

4、反相分配色谱:

当分离脂溶性化合物如高级脂肪酸、油脂、游离甾体等时,两相可以颠倒,固定相可用液体石蜡,而流动相则用水或甲醇等极性溶剂

4、苷化位移:

糖与苷元成苷后,苷元的α-C、β-C和糖的端基碳的化学位移值均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称为苷化位移

5、苷类:

亦称苷或配糖体,是由糖或糖的衍生物,如氨基酸、糖醛酸等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苷元脱水形成的一类化合物

6、低聚糖:

由2-9个单糖通过苷键结合而成的直链或支链聚糖

7、香豆素:

邻羟基桂皮酸内酯类成分的总称,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基本骨架

简单香豆素:

指仅仅在它的苯环上有取代,且7位羟基与其6位或8位没有形成呋喃环或者吡喃环的香豆素类

呋喃香豆素:

其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或8位取代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呋喃环的一系列化合物

吡喃香豆素:

其母核的7位羟基与6位碳或8位碳上取代的异戊烯基缩合形成吡喃环的一系列化合物及双吡喃香豆素类

8、黄酮类化合物:

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类化合物,现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

9、萜类化合物:

是一类结构多变,数量很大,生物活性广泛的一大类重要的天然药物化学成份。

其骨架一般以五个碳为基本单位,可以看作是异戊二烯的聚合物及其含氧衍生物。

但从生源的观点看,甲戊二羟酸(mevalonicacid,MVA)才是萜类化合物真正的基本单元。

10、薁类化合物:

一种特殊的倍半萜,它具有五元环与七元环骈合而成的基本骨架

11、挥发油:

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总称

酸值:

代表挥发油中游离酸和酚类成分的含量。

以中和1g挥发油中含有游离的羧酸合酚类所需的KOH的毫克数来表示

酯值:

代表挥发油中脂类成分含量,以水解1g挥发油所需KOH的毫克数来表示

皂化值:

以皂化1g挥发油所需KOH的毫克数表示。

事实上,皂化值等于酸值与脂值之和

12、三萜皂苷:

三萜皂苷是由三萜皂苷元和糖组成的。

三萜皂苷元是三萜类衍生物,由30个碳原子组成。

13、生物碱:

生物碱是天然产的一类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具有氮杂环结构,呈碱性并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14、强心苷:

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二、问答题.

1.简述聚酰胺色谱的原理、吸附力的影响因素

适用范围:

聚酰胺属于氢键吸附,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分离方法,极性物质与非极性物质均可适用。

但特别适合分离酚类、醌类、黄酮类化合物。

原理:

一般认为是通过分子中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吸附。

吸附力的影响因素:

至于吸附强弱则取决于各种化合物与之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

通常在汗水溶剂中大致有下列规律:

①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能力越强②称键位置对吸附力也有影响。

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其在聚酰胺上的吸附即相应减弱③分子中芳香化程度高者,则吸附性增强;反之,则减弱

2.简述葡聚糖凝胶SephadexG和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LH-20的区别?

葡聚糖凝胶:

①系由平均分子量一定的葡聚糖及交联剂交联聚合而成。

生成的凝胶颗粒网孔大小取决于所用的交联剂的数量和反应条件。

②加入的交联剂数量越多即交联度越高,网孔越紧密,孔径越小,吸水膨胀也越小;交联度越低,则网孔越稀疏,吸水后膨胀也越大。

③分离水溶性成分④商品型号按交联度大小分类,并以吸水来那个多少表示。

以SephadexG-25为例,G为凝胶(Gel),后附数字=吸水量*10,故G-25示该葡聚糖凝胶吸水量为2.5ml/g

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为SephadexG-25经羟丙基化处理后得到的产物,不仅在水中应用,也可在极性有机溶剂或它们与水组成的混合溶剂中膨胀使用。

SephadexLH-20除保留有SephadexG-25原有的分子筛特性,可按分子量大小分离物质外,在由极性与非极性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常常起到反相分配色谱的效果。

3.简述苷键裂解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酸催化水解的反应机理和常用试剂、催化剂有哪些?

方法:

酸催化水解、碱催化水解、乙酰解、酶解、过碘酸裂解,酸催化水解的反应机理:

苷原子先被质子化,然后苷键断裂形成糖基正离子或半椅式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在雨水结合形成糖,并释放催化剂质子。

常用试剂:

水或稀酸,催化剂:

稀盐酸、稀硫酸、乙酸、甲酸4.挥发油的通性有哪些?

应如何保存?

为什么?

①颜色:

挥发油在常温下大多为无色或微带淡黄色,也有少数带有其他颜色。

②气味:

挥发油大多数具有香气或其他特异气味,由辛辣烧灼的感觉,呈中性或酸性。

③形态:

挥发油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由飞冷却时其主要成分可能结晶析出。

④挥发性:

挥发油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我、而不留任何痕迹,只是挥发油与脂肪油的本质区别。

保存:

贮于棕色瓶内,装满、密塞并在阴凉处低温保存。

原因:

与空气及接触,常会逐渐氧化变质,使之比重增加,颜色变深,失去原有香味,并形成树脂样物质,也不能再随水蒸气蒸馏了。

5.试述卓酚酮类化合物的性质?

卓酚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变形的单萜,它们的碳架不符合异戊二烯定则,具有如下的特性:

(1)卓酚酮具有芳香化合物性质,具有酚的通性,也显酸性,其酸性介于酚类与羧酸之间,即酚<卓酚酮<羧酸。

(2)分子中的酚羟基易于甲基化,但不易酰化(3)分子中的羰基类似于羧酸中羰基的性质,但不能和一般羰基试剂反应。

红外光谱中显示其羰基(1650-1600cm-1)和羟基(3200-3100cm-1)的吸收峰,较一般化合物中的羰基略有区别。

(4)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结晶体,并显示不同颜色,以资鉴别。

6.苷键具有什么性质,常用哪些方法裂解?

酸催化水解的反应机理和常用试剂、催化剂有哪些?

苷键是苷类分子特有的化学键,具有缩醛性质,易被化学或生物方法裂解。

苷键裂解常用的方法有酸、碱催化水解法、酶催化水解法、氧化开裂法等。

酸催化水解的反应机理:

苷原子先被质子化,然后苷键断裂形成糖基正离子或半椅式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在雨水结合形成糖,并释放催化剂质子。

常用试剂:

水或稀酸。

催化剂:

稀盐酸、稀硫酸、乙酸、甲酸7.为什么β-OH蒽醌比α-OH蒽醌的酸性大。

α-位上的羟基因与c=o基形成氢键缔合,表现出更弱的酸性。

8.试述黄酮类化合物的基本母核及结构的分类依据,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类型可分为哪几类?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异黄酮类、鱼藤酮类、紫檀素类、二氢黄酮醇类、花色素类、查耳酮类、二氢查耳酮类等9.皂苷溶血作用的原因及表示方法?

含有皂苷的药物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什么?

皂苷的溶血作用是因为多数皂苷能与红细胞膜上胆甾醇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破坏了红细胞的正常渗透性,使细胞内渗透压增高而使细胞破裂,从而导致溶血现象。

各种皂苷的溶血作用强弱不同,可用溶血指数表示。

含有皂苷的药物临床应用时应注意不宜供静脉注射用。

10.写出铅盐沉淀法分离酸性皂苷与中性皂苷的流程。

滤液沉淀(中性皂苷)PbS溶液(酸性皂苷)11.试述黄酮(醇)多显黄色,而二氢黄酮(醇)不显色的原因。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色~黄色,查耳酮为黄~橙黄色,而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类,因不具有交叉共轭体系或共轭链短,故不显色(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或显微黄色(异黄酮)12.试述黄酮(醇)难溶于水的原因。

原因:

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因分子与分子间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

13.试述二氢黄酮.异黄酮.花色素水溶液性比黄酮大的原因。

原因:

黄酮、黄酮醇、查耳酮等平面性强的分子,因分子与分子间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更难溶于水;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因系非平面性分子,故分子与分子间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溶解性稍大;花色苷元(花青素)类虽也为平面性结构,但因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盐的通性,故亲水性较强,水溶度较大。

14.提取强心苷原生苷时应注意哪几方面因素?

⑴原料须新鲜,采集后要低温快速干燥,保存期间要注意防潮。

⑵可用乙醇提取破坏酶的活性,通常用70%~80%的乙醇为提取溶剂。

⑶同时要避免酸碱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