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1696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docx

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

 

双城市临江乡

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

双城市立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项目建设地点:

双城市临江乡

 

二O一二年二月

1.1…………………………………目录

2.2…………………………………总论

3.5…………………………………项目单位基本概况

4.6…………………………………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5.12…………………………………项目市场分析

6.16…………………………………项目定位分析

7.18…………………………………项目方案与建设内容

8.26…………………………………项目年度建设规划和实施进展情况

9.29…………………………………技术方案

10.33…………………………………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11.35…………………………………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双城市临江乡绿色有机果蔬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双城市立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刘立臣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双城市临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双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双城市老科协、海南省黑龙江商会。

建设地点:

双城市临江乡

建设期限:

3年(2011年5月-2014年5月)

立项背景:

近年来,哈市南拓及城市发展规划,蔬菜产业呈萎缩态势,城市蔬菜供应大部分靠南方长途贩运,本地蔬菜以初级产品上市,大部分销售在本地市场,没有品牌。

竞争力差,很难占领市场,另外大中城市对农产品实施食品安全和市场准入制度以后,给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带来强烈的挑战,同时借助双城国际农产品采购中心建设和双城成为全国重点蔬菜产业县的良好契机发展壮大本合作社的生产规模和品牌的知名度。

因此,建设优质蔬菜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培育本地蔬菜品牌,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更有利于哈尔滨市“菜篮子工程”的稳定,是国计民生的大事。

1.2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的建设规模是:

1.年产1000万株种苗的育苗中心;

2.年产10000吨蔬菜的果菜生产基地;

3.年产5000斤蔬菜种子的制种基地;

4.2000平方米的恒温冷库;

5.养殖垂钓场(50000平方米);

6.休闲度假村(4000平方米);

7.依托临江乡天然气资源建设绿色有机生态观光园(20000平方米)。

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9328.5万元,其中育苗中心投资为3581.5万元;果菜生产基地建设投资为4453.0万元;番茄杂交制种基地建设投资200.0万,恒温冷库建设投资为220.0万元;休闲度假村建设投资为124.0万,养殖垂钓场建设投资为150.0万元,绿色有机生态观光园建设投资为600万元。

本项目资金来源为:

合作社自筹、海南省黑龙江商会帮扶、银行贷款。

合作社已经自筹300.0万元,海南省黑龙江商会支持400.0万元,银行贷款60.0万元,还有资金缺口8568.5万元,现正积极筹措。

1.4综合评价

双城市临江乡绿色有机果蔬生产生态观光休闲基地建设项目,充分发挥了双城的交通、区位及双城市临江乡自然资源(天然气和农家肥)的优势,借助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重点推进项目——双城国际农产品采购中心(占地157万平方米,总投资80亿元的东北最大、国内一流的果蔬、绿色(有机)净菜物流基地)建设发展的良好契机,遵循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采用现代集约性生产方式,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将资源优势、生产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品牌优势和效益优势,增强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项目通过设施农业的产业链建设,吸引农户参与种植和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绿色、有机、安全的蔬菜、水果。

该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哈市市民的安全绿色“菜篮子”,也是哈尔滨市民休闲观光,体验农家乐的首选,集有机蔬菜出产、蔬菜种苗培育、净菜保鲜加工、农业科技展示、农业科技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业园区。

通过自己的蔬菜品牌为黑龙江省蔬菜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将会进一步拉动双城市的经济发展。

而且与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合作,在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率先应用大棚进行番茄种子的杂交制种,将建成哈尔滨市新兴高科技含量农业产业,使高校成果在哈尔滨地区迅速转化。

项目由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双城市临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双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双城市老科协、海南省黑龙江商会等单位提供技术、资金和商业化运作的支持,合作社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采用“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

在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生产和效益,采取“当年建设、当年生产、当年见效益”的建设策略,使“建设、生产、利润”良性循环。

建立育苗中心16000平方米,可生产种苗1000万株,种苗中心每年实现年利润150万元,果菜生产基地有温室大棚1100栋,年产果菜10000吨,实现年利润3300万元,番茄种子制种基地有大棚100栋,年产种子5000斤,实现年利润200万元,恒温冷库实现蔬菜增值100万元,休闲度假村利润80万元,养殖垂钓场利润120万元,生态观光园采取免费参观的方式,为哈尔滨市民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的同时,也为基地的发展带来良性效应。

综上所述,项目总体规划、工程与技术方案设计科学、先进、可行,投资估算合理。

经综合分析评价,该项目可行。

第二章项目单位基本概况

2.1项目承建单位

双城市立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7月10日,该合作社位于双城市临江乡,距哈尔滨市40公里,交通便利,于2011年5月份启动建设,现已流转土地600余亩。

法人代表刘立臣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在我省蔬菜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时期,在双城市临江乡人民政府、临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双城市老科协的帮助下,带领村民共同成立了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决心要抓住机遇,带领父老相亲共同致富。

将临江乡建设成绿色、低碳、生态、有机果蔬基地之乡,为“融入哈尔滨,建设双城”而努力奋斗。

2.2技术合作单位

本项目的技术合作单位是东北农业大学番茄研究所、双城市临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双城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双城市老科协。

科研院所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人才聚集,技术力量雄厚,有能力作为项目技术依托单位支持项目运行。

双城市农委、哈尔滨市农委等有关部门发挥智囊团的作用,为基地每一步的发展把握方向。

海南省黑龙江商会资金雄厚,产业领域广泛,更有完整的商业化运作经验,为本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商业化运作指导。

 

第三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3.1项目背景分析

3.1.1政策环境

3.1.1.1设施农业产业政策

1、国家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主要内容为: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政府投入和调控力度,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创新体制机制,确保规划实施,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发展、加强产销衔接,保障市场供应、抑制市场波动,强调东北区是保障夏季和中秋、国庆期间全国蔬菜供应的重点区域,东北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3省(区)29个重点县(市、区),双城市是其中之一。

本区域纬度较高,夏季凉爽,适宜露地蔬菜种植。

外销品种主要是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外销时间主要集中在6—10月,主要销往京津、长江中下游地区。

本项目符合国家农业发展方向及国家对“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是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积极响应。

2、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11〕10号)中指出蔬菜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

大力发展蔬菜产业,是关系城乡居民生活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民生工程,也是改造传统农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

丰富“菜篮子”关键在于抓好“菜园子”。

为发挥我省农业资源富集、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做大蔬菜产业,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二十条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黑龙江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并强调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培育的重要性。

3、双城市大力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

2011年11月15日,双城市召开蔬菜生产专题会议,会议就今后一个时期双城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蔬菜产业发展做出安排部署。

会上要求各相关部门要坚定信心,突出重点,将蔬菜产业抓好抓实,指出双城市交通便捷、畜牧业发达,这些都为发展蔬菜产业提供了优势,双城市已被国家批准为“菜篮子工程重点县”,双城市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要转到发展蔬菜产业上来,抓好抓出成效,要抓成一个新的农业主导产业、致富产业;抓出一个全省规模最大、效益最好、最专业的生产基地。

我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完全符合双城市的农业发展方向。

3.1.1.2食品安全政策

2010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的部署,扎实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完善监管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并趋于好转。

但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转变,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监管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还比较突出。

为巩固前一阶段食品安全整顿成果,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强化集中治理和日常监管,促进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3月15日国务院颁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管理。

3.1.1.3物价政策

国发〔2010〕40号《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指出:

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及时采取有力措施,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3.1.2经济环境

3.1.2.1经济增长

2010年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和市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超越自我、再塑形象、奋起追赶、努力晋位,把哈尔滨建设成为现代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和“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不断解放思想,超越自我,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果。

201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8.1亿元,增长23.2%。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扎实推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42亿元,增长23%。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增长。

农业基础地位加强。

粮食生产喜获丰收,总产量达到251.8亿斤,比上年增长11.3%,创历史新高。

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85.0亿元,增长7.1%,其中牧业产值364.2亿元,增长6.5%,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6.4%。

工业的主导作用进一步强化。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2.1亿元,增长17.2%。

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99.8,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3.5%。

我市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均实现较快增长,实现旅游总收入381.5亿元,增长23%。

投资、消费、出口需求旺盛,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1.9亿元,增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