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002.docx
《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00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00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002
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二)
第二讲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提示】
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
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对象;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是限制范围,即词语的含义必须是具体材料中、具体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理解所应有的意义。
综合这两点,要明白这一考点,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词种类】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五类。
所谓“常见实词”,是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的,“常用实词”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真题回放】
1、(2009年全国卷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肃:
恭敬(形容词)(一词多义)
B、会兴辽东之役会:
适逢(副词)(古今异义)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堪:
忍受(动词)(一词多义)
D、动以军法从事动:
招致(副词)(一词多义)
2、(2009年江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遂属其家通明属:
托付(动词)(通假字)
B、皆逡巡引却引却:
后退(动词)(双音节词)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魁垒:
高大(形容词)(双音节词)
D、率倜傥非常之人率:
率领(副词)(一词多义全都)
3、(2010年全国卷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
答复(动词)(一词多义)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
重用(动词)(意动用法以……为宠,把……作为宠信)
C、祈天永命之要祈:
恳求(动词)(一词多义)
D、法天道,顺人心法:
效仿(名词)(一词多义)
4、(2010年全国卷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及再遇阵没及:
趁着(动词)(一词多义到了、等到)
B、寻知代州。
移深州寻:
不久(副词)(一词多义)
C、会暮,约诘朝合战会:
适逢(副词)(古今异义)
D、援不至,遂没焉遂:
于是(副词)(一词多义)
【考题分析】
⒈以上考查的15个词,都属于常见实词。
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都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
从词性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以单音节词为主,有时也考双音节词。
⒉文言实词的复习,平时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灵活理解,即不要离开原文(具体的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断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
【详细讲解】
人们在长期的阅读、学习、研究古汉语的实践中,发现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些特点,并加以总结,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例如要把握古代汉语实词的含义,主要应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这五个方面来复习。
下面具体讲解。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
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
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
如“莫”和“暮”:
“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
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见100个高中文言文通假字附表)
二、一词多义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
如“发”字,①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②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③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④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⑤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⑥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⑦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⑧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⑨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⑩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
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一)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
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
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
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
例:
(1)战则请从[跟随]
(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砍]。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
如“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
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
①深奥,深刻,深入。
如:
“道理很深”②深厚。
如:
“友谊很深”③时间久。
如:
“夜深人静”④浓,重。
如:
“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思考: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身:
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士: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相:
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简言之,就是词的比喻意义。
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
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
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又例如:
①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②冻结资金——“冻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③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思考: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二)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亡”一词来说明,《说文解字》说:
“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
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②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
④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
⑤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
在这几个句子中“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丢失”“人的死亡”“国家的灭亡”等含义。
2、抓住词义引申的某些规律
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
这是比喻义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
例如《诗经·祈父》中“祈父,予王之爪牙”。
①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②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
③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
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2)接近联想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去(本义“距离”—离开—废除—舍弃)
4、要善于归纳集中记忆(见120个常用实词附表)
三、古今异义
语言是发展的,词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同是一个词就有了古义和今义的差别。
注意区分古义和今义的不同,就成了我们准确理解古人语言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当然也有些词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没有什么变化,如“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来”。
还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经不用,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执事”,这部分词语,虽然我们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以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那些词语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
概括起来,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⒈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原来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这些都属于词义的扩大。
⒉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
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
”(《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
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古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
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⒊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
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
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
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
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
⒋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
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
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
还有大家熟悉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
这些,都是典型的词义转移现象。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
例如:
①“币”,古义指礼物。
《苏武传》“置币遗单于”。
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②“涕”,古义指眼泪。
《促织》:
“儿涕而去。
”今义一般作“鼻涕”解。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
例如:
①“走”,古义为“跑”、“逃跑”。
“窃计欲亡走燕”。
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
②“去”,古代指离开某地,现在则指到某地去。
“去国怀乡”。
“念去去千里烟波”
③“勤”,古义是“辛苦”,与“逸”相对。
《肴之战》中“勤而无所,必生悖心”的“勤”就是“辛苦”的意思。
今义“勤”已没有它的原义了。
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的意思。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
例如:
“慢”,古义是“怠慢”的意思。
今义的“慢”是速度缓慢,与“快”相对。
古今词义的范围,从心理活动转移到动作方面来。
(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
例如:
①“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
《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即是古义。
今义转移为:
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
②“假”,古义指“借”的意思,属动词。
《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即是古义。
后来“假”逐渐转移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仅古义消失了,词性也由原来的动词转移为现在的名词或形容词。
思考: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义:
外交使者。
今义:
出门时带的包裹。
②颜色不少变颜色古义:
容颜、脸色。
今义:
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秋天古义:
秋日的天空。
今义:
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春秋古义:
年岁、年龄。
今义:
春天和秋天。
⒌感情色彩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
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
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
如此说来,古今书写相同的词,其词义并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阅读古文时,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注意在同中求异,切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唯其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古书中的内容。
(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
例如:
①“明哲保身”,源出《诗经》: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
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
词义由“褒”变“贬”。
②“衣冠禽兽”,原指官司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在衣服戴帽子的畜牲,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牲一样的人。
(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
例如:
“乖”。
古义指偏执、不驯服。
《林黛玉进贾府》:
“行为偏僻性乖张。
”即是古义。
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
如“这孩子真乖。
”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
例如:
①“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
②“祥”。
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
《左传•僖公十六年》:
“是何祥也,吉凶焉在?
”即是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
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
⒍.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
如: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见中学常见古今异义词100附表)
四、词类活用
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
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
③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
④荆人欲聋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⑥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⑦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笼,用笼子装)
⑧子路从而后(后,落在后面:
“而”连接动词“从”和方位名词“后”)
⑨江水又东(东,向东流去:
方位名词受副词“东”修饰)
⑩齐军既过而西矣(西,向西行进)
2.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
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表比喻。
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
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小石潭记》)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
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
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表动作趋向。
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
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
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
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
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
(《〈论语〉十则》)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表动作行为的频率。
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
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
(《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
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表对人的态度。
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
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3、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怀王与诸将约曰: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音wàng,“让……为王”。
②生死而肉骨“肉”名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长肉”。
4、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侣:
把……当作伴侣;友:
把……当作朋友)
②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
把……当作良药)
③稍稍宾客其父(宾客:
把……当做宾客)
④君子病无能焉(病:
以……为病)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
以……为鉴)
⑥孟尝君客我(客:
把……当做门客)
(二)、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
诬陷、嘲讽的话)
②往往有得(得:
心得、收获)
③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
搜捕活动)
2、动词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
使……争斗)
②李牧连却之(却:
使……退却)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饮:
使……饮酒)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
坚固的地势)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近:
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③不能容于远近(远近:
天下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①火不足以明也(明:
照明、照亮)
②吾妻之美我者(美:
赞美、称颂)
③欲穷其林(穷:
穷尽、走完)
3、形容词使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
使……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
使……愚笨)
4、形容词意动用法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
认为……小)
②渔人甚异之(认为……奇怪)
五、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关)或相对(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
偏义复词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需要,在本应用一个词的地方用上了偏义复词。
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就是偏义复词,“作息”分别是“耕作、休息”的意思,但在此处,意义偏在“作”,“息”并不表示意义。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
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学习文言文时对此类的词的识别,主要是把它放入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符合逻辑关系。
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所以不分昼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劳作,而非休息,故此处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衬,这样既合语境又合逻辑。
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辨别偏义复词是一定要把两个语素相近的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区别开来。
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
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从许”,同义复词,都有“答应”之意,故合译为“答应或允许”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恐惧”,同义复词,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