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408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

《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docx

七年级上学期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陈太丘与友期》《全套讲义教师版》

《陈太丘与友期》

 知识集结

 知识元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知识讲解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南朝刘义庆编著。

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

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篇幅短小,语言简练,辞意隽永。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444年),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

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

(1)与友期行

(2)。

期日中(3),过中不至,太丘舍去(4),去后乃至(5)。

元方(6)时年七岁,门外戏(7)。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8)?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9)!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10)。

”元方曰:

“君与家君(11)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12)之。

元方入门不顾(13)。

【注释】

(1)陈太丘:

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太丘,县名。

(2)期行:

相约同行。

期,约定。

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午时分。

(3)期日中:

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午时分。

(4)舍去:

不再等候就走了。

舍,放弃。

去,离开。

(5)乃至:

(友人)才到。

乃,才。

(6)元方:

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7)戏:

玩耍。

(8)尊君在不(否)(fǒu):

你爸爸在吗?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

表询问。

(9)非人哉:

不是人啊。

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

(10)相委而去:

丢下我离开了。

委,丢下、舍弃。

去,离开。

相:

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

(11)家君: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2)引:

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

(13)顾:

回头看。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

“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回答道:

“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

“真不是君子啊!

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

“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古今异义词】

1.期

古义:

约定。

   

今义:

日期。

  

2.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到……去。

 

3.委     

古义:

丢下,舍弃。

 

今义:

委托。

 

4.引  

古义:

拉。

         

今义:

引导。

 

5.顾     

古义:

回头看。

          

今义:

照顾。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词类活用】

1.期日中---期,名词作动词,约定。

2.门外戏---门外,名词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惭,形容词作动词,感到惭愧。

【省略句】

(家父)待君久至。

去后(友)乃至。

【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全文仅有103个字,却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关于守信与不守信的一场辩论),刻画了三个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说明了为人处世,应该讲礼守信的道理。

如此有限的文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真可谓言简意赅了。

如果不是在语言的精炼上造诣高深,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

一开头,文章以“期行”“期日中”“不至”“舍去”“乃至”等几个关键词语,把事情、时间、起因交代得清清楚楚,而且,在这些交代中,还把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守信,一个不守信)一下子推到了读者面前。

在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第二层(子斥友人)中,尽管作者用了比开头和结尾要多得多的笔墨,但文字仍然十分精炼。

在叙述友人问元方时,由“问”到“怒”,感情急剧变化,充分表现了友人那粗鲁无礼的性格。

而在叙述元方批驳友人的怒斥时,则选用语气平和的“答曰”“曰”这类词,这对表现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起到了绝好的作用。

文章的结尾,虽只客寥数语,但却字字生辉。

“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

对元方鄙弃“无信”的那股倔强劲儿,也用“人门,不顾”四个字,描绘得惟妙惟肖。

所以说,《陈太丘与友期》的精炼语言,体现在了文章的始终,也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特色对话】

《陈太丘与友期》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的。

这些人物对话,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句句都紧扣文章中心,紧扣人物性格,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文章写友人与元方的对话有三句。

第一句“尊君在不?

”开门见山,问得直截了当,毫无谦恭之意,初露性格的鲁莽。

第二句“非人哉!

”出言不逊,当着儿子骂父亲,这是不讲礼仪的行为,再露性格的粗鲁。

第三句“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看似有理,实则无理。

不自责自己失约误期的错误,反而委过于人,怒斥对方如约而行的正确做法,这就更加暴露出友人不讲道理的性格特征。

文章写元方与友人的对话也有三句。

第一句“待君久,不至,已去。

”这是针对友人的问话而答的。

元方不是正面回答友人提出的问题,在,还是不在。

而是先说“等君久”“不至”,再说“已去”,把父亲的“去”与“等君久”和友人的“不至”联系起来。

这样的回答,不仅把父亲为什么走说清楚了,为后面批驳友人的怒斥作了准备,而且话中有话,流露出对友人失约的反感。

第二、三两句是对友人无理怒斥的反驳。

第二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这是针对友人强调“期行”而说的。

守信还是失信,关键在于“期日中”“日中不至”,当然就是失信了。

抓住实质,击中要害,使友人失去辩驳的根据。

第三句“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这是针对友人出言不逊而说的。

在指出友人“无信”的基础上,又指出友人“无礼”。

一步紧逼一步,把友人逼到了无以言对的狼狈境地,以至最后不得不“惭”而“下车引之”。

一起来积累一下有关诚信的句子吧!

由于这些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也可以看出元方是多么聪颖仁慧、知书达理。

【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

1.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鱼父》 

意思是:

所谓真,就是精诚的极点。

不精不诚,不能感动人。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出自(汉)王充《论衡·感虚篇》。

 

意思是:

人的真诚所达到一定程度,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又称“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3.轻诺必寡信。

——《老子》 

意思是: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4.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意思是:

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

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到自己的心了?

和朋友交往守信用了吗?

老师传授的学业温习了吗?

”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学而》 

意思是: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要做到诚心待人,言出必行。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意思是: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7.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意思是:

人没有信用就无立身之地。

8.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意思是:

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果:

果断。

  

9.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意思是: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

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例题精讲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例题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划线字。

(1)期:

                    ;

(2)至:

                   ;

(3)去:

                   ;

(4)乃:

                    ;

(5)戏:

                    ;

(6)委:

                    ;

(7)信:

                   ;

(8)惭:

                   ; 

(9)顾:

                   ;

(10)不:

                   ;

(11)君:

                   ; 

(12)尊君:

                 ;

(13)家君: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

                                                            

(2)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答: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答:

                                         

(4)待君久不至,已去。

 

答: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

                                        

3.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     去后      乃至。

 

4.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答:

                                       

                                         

5.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答:

                                       

                                           

(2)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               描写。

 

(3)《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

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答:

                                                                                   

6.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大意。

 

(1)《咏雪》:

答:

                                                            

(2)《陈太丘与友期》:

答:

                                        

7.友人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想向元方认错,可是元方却“入门不顾”。

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合礼”,还是不“合礼”?

说说你的理由。

 

答:

                                        

                                          

                                           

                                           

8.学习了《陈太丘与友期》,你有哪些收获?

和大家分享一下。

答:

                                      

                                          

 

【答案】

1.

(1)放弃    

(2)同“否”    (3)拉    (4)约定

(5)才    (6)舍弃、丢失;离开  

2.

(1)真不是人哪!

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3.①那朋友;②太丘   那朋友

4.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5.

(1)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副得对方无言可答。

  

(2)对比

6.①舍:

放弃;②房屋  

顾:

①照顾;②回头看;③拜访  

7.

(1)惭愧。

   

(2)轻视。

8.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

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解析】

 当堂练习

解答题

练习1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

“诺,期返而食。

”起曰:

“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

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

等待。

③欤(yú):

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尊君在不?

      (             )    

(2)诺,期返而食。

  (             )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故人来,方与之食                              

(4)恐其自食其言也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 / 中     B.对 / 子骂父

C.下车 / 引之   D.故人至 / 暮不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答: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答:

                                        

                                           

 

【答案】

1.①fǒu    ②shí

2.①约定    ②丢下,舍弃    ③才    ④害怕,担心

3.C

4.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5.答题要点:

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

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例如:

守信,是为人之道。

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补充说明】若出现:

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2分。

若出现:

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给2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

 

【解析】

练习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

“诺,期返而食。

”起曰:

“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

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

等待。

③欤(yú):

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尊君在不?

      (             )    

(2)诺,期返而食。

  (             )  

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故人来,方与之食                              

(4)恐其自食其言也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 / 中     B.对 / 子骂父

C.下车 / 引之   D.故人至 / 暮不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答:

                                                                                          

5.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答:

                                        

                                           

 

【答案】

1.①fǒu    ②shí

2.①约定    ②丢下,舍弃    ③才    ④害怕,担心

3.C

4.①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②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5.答题要点:

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

可就【甲】段来谈,可就【乙】段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

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例如:

守信,是为人之道。

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补充说明】若出现:

赞同做人是该守信,但对吴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质疑者,可给2分。

若出现:

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给2分;没扣守信者不给分。

 

【解析】

练习3

文言文对比阅读。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伋问:

“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

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

地名。

 ③别驾从事:

部下官吏。

 ④野亭:

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  (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  (不讲信用) 

C.及事讫    (完毕)                     

D.先期一日  (约定的日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 

答:

                                        

                                           

4.文段理解。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答:

                                         

                                         

 

【答案】

1.A    2.C  

3.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

”(或:

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

元方答道:

“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4.

(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

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

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2)答案示例:

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解析】

练习4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