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习题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16357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学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税收学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税收学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税收学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税收学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收学习题集.docx

《税收学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学习题集.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税收学习题集.docx

税收学习题集

《税收学》课程习题集

第一章公共产品与政府税收

一、术语解释

1.公共产品

2.“免费搭车”

3.市场失灵

4.外部效应

5.税收

二.填空题

1.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两类不同的产品,分别为、

2.公共产品的特征是、、。

3.外部效应可以分为、。

三、判断题

1.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需要私人产品。

()

2.私人产品就是私人部门提供的产品;公共产品就是政府部门提供的产品。

()

3.只有当某种产品或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

才是公共产品。

()

4.公共产品是按照市场的规则,由供求双方通过讨价还价达成交易的。

()

四、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公共产品的特征为()。

A.不可分割性B.非竞争性C.受益的非排他性D.无偿性

2.公共产品总需求曲线是将每一消费者边际效益()而得出的。

A.横向相加B.纵向相加

3.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

A.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本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C.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D.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五、简述题

1.公共产品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试举例说明公共产品的特征。

2.怎样理解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

3.如何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

4,为什么说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六.论述题

对“税收是一种特殊分配关系”这种说法可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第二章税收作用机制

一、术语解释

1.税收作用机制

2.税收平衡作用机制

3.税收协调作用机制

4.税收稳定作用机制

5.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机制

6.税收的“相机抉择”作用机制

7.税收调节作用机制

8.税收乘数作用机制

二.填空题

1.从税收作用机制对经济影响的层面看,可将其分为税收的和税收的

2.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出现需求膨胀时,政府可以采取,通过税收或财政支出的方式,减少民间消费,或削减企业投资,从而使总需求水平下降,消除通货膨胀,缓解需求过旺对供给的压力。

3.税收稳定经济的作用可以分为作用和的稳定作用。

4.在税收对纳税人不同经济行为影响的分析中,又可分别从和两个角度展开。

5.税收对储蓄收入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而替代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所得税的。

6.税收对消费的作用机制可从其对消费的影响和对消费的影响两方面考察。

7.政府在运用税收手段对投资总量的调节中,既可以采取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的方法。

三、判断题

1.当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出现总供给过剩时,政府可以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或减少财政支出的方式,增加民间消费能力,促进企业增加投资,使总需求水平上升,防止通货紧缩,抑制经济衰退。

()

2.当经济过度膨胀是由投资过剩造成时,政府可着重选择增加企业所得税的方法,消减企业的投资能力,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

3.“基尼系数”是正方形下半部分的三角形面积与现实收入分布曲线与“绝对平均曲线”中间的面积的比值。

()

4.“基尼系数”的国际警戒线标准是0.6。

()

四、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在封闭经济状态下,总供给由下列因素构成()。

A.消费B.储蓄C.政府财政收入D.政府财政支出

2.为了促使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我国对烟、酒、高档化妆品等征收(),加大对这类商品的税收负担。

A.仅有增值税B.仅有消费税C.增值税和消费税D.增值税或消费税

3.税收的微观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A.对劳动投入的作用机制B.乘数作用机制C.对消费的作用机制D.对投资的作用机制E.对储蓄的作用机制

4.一个社会的基尼系数在0.4-0.5之间,表示社会成员个人()。

A.收入绝对平均B.收入比较平均C.收入分配相对合理D.收入差距较大

5.税收的宏观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A.平衡作用机制B.协调作用机制C.稳定作用机制D.调节作用机制E.乘数作用机制

五、简述题

1.如何理解税收的稳定作用机制?

2.如何理解税收的乘数作用机制?

3.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可从哪几个方面理解?

4.如何理解税收对储蓄与消费的影响?

5.税收对投资的影响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税收的平衡作用机制?

2.如何理解税收的协调作用机制?

3.如何理解税收的调节作用机制?

第三章税收原则

一、术语解释

1.税收公平原则

2.税收效率原则

3.税收稳定原则

4.超额负担

二.填空题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提出的税收标准包括、

、。

2.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为、、、

3.税收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达到经济稳定,一是,二是

4.当代西方税收原则包括原则、原则和原则。

5.西方经济学界存在两种衡量税收公平与否的主张,一种主张税收应遵循

原则,另一种主张税收应遵循原则。

6.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和两个方面。

7.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应包括的四个方面是、

、和。

三、判断题

1.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者称为税收的横向公平。

()

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要使税收对经济的影响仅限于征税数额本身而保持中性,即税收的超额负担为零。

()

3.税收执行费用相对来说不易计算,故亦被称为“税收隐蔽费用”。

()

4.在我国税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财政原则。

财政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财政收入足额、稳定,二是财政收入适度、合理。

()

四、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由于历代统治者的横征暴敛,我国古代理财家们主张()的税收思想占了很大比重。

A.薄税敛B.什一税C.均贫富D.两税法

2.亚当.斯密指出,“一切赋税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

”这反映了()的税收原则。

A.平等B.确实C.便利D.最少征税费用

3.衡量税收是否公平的支付能力原则关键在于如何测度纳税能力,主要有客观说和主观说两大观点。

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拥有财富的多少作为测度其纳税能力的标准,具体可分为()几种尺度。

A.收入B.财产C.储蓄D.支出

4.支付能力原则主观说主张以纳税人因纳税而感受的牺牲程度大小作为测定其纳税能力的尺度,具体有()几种尺度。

A.均等牺牲B.比例牺牲C.最小牺牲D.边际牺牲

5.若每个纳税人因纳税而牺牲的效用与其收入成相同比例,这是支付能力主观说中的()。

A.均等牺牲B.比例牺牲C.等量绝对牺牲D.最小牺牲

五、简述题

1.阐述税收中性的含义。

2.如何提高税收的行政效率?

3.我国应如何实现依法治税?

六.论述题

1.简述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2.简述瓦格纳的税收原则。

第四章税收政策

一、术语解释

1.税收政策目标

2.税收政策手段

3.税收政策主体

4.税式支出

二.填空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政策的理想目标包括、、

和四个方面。

2.税收政策对收入分配调节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包括和两个层次。

3.税收政策要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应具备相应的政策环境,主要包括税收政策的

环境、环境和环境。

4.税收政策的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取得效果,这种因时间的滞差限制税收作用的现象称为税收政策时滞。

税收政策时滞案政策运行的阶段可分为时滞、时滞和时滞。

三、判断题

1.现代税收政策的目标,已不再单纯是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还涉及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

2.税收政策可以与产业政策协调并用,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现代化。

()

3.某种税税基范围宽,税收收入多,这种税对稳定经济的作用就小。

()

4.当消费低迷、投资萎缩、经济增长缓慢时,社会总需求不足,税收政策上应采取鼓励性措施,促进消费和投资需求。

()

5.当消费与投资需求膨胀、社会总需求过热时,增加所得税能抑制投资和消费,但增加各种间接税则不起作用。

()

6.当宏观经济目标是为了提高就业水平时,应减轻资本的税收负担,制定刺激投资的税收政策。

()

7.当投资与消费需求膨胀、社会总需求过热时,增加所得税能抑制投资和消费,但增加间接税则不起作用。

()

8.当宏观经济目标是为了提高就业水平时,应减轻资本的税收负担,制定刺激投资的税收政策。

()

9.一般来说,所得税的边际税率越高,累进程度越大,作为内在稳定器其稳定作用也就越大。

()

10.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越大,稳定的作用就越大。

()

11.所得税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营业税等流转税则没有内在稳定作用。

()

12.税收的内在稳定器作用能完全消除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

()

13.在个人收入的实现环节,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重要形式。

()

14.一般来说,税收收入通常作为政府经常性支出的资金来源,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劳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公债收入则用于建设性支出用途。

()

四、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国民经济出现总需求不足时,可以通过减税扩大社会总需求,具体可采用的税收政策手段包括()。

A.降低税率B.提高税率C.废除旧税种D.设置新税种E.实行免税和退税F.取消原有税收优惠条款或缩小税收优惠范围

2.在总需求过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税抑制社会总需求,消除通货膨胀,具体可采用的税收政策手段包括()。

A.降低税率B.提高税率C.废除旧税种D.设置新税种E.实行免税和退税F.取消原有税收优惠条款或缩小税收优惠范围

3.消费税是从个人收入的()环节进行税收政策调节。

A.实现B.使用C.积累D.转让

4.社会保障税是从个人收入的()环节进行税收政策调节。

A.实现B.使用C.积累D.转让

5.遗产税是从个人收入的()环节进行税收政策调节。

A.实现B.使用C.积累D.转让

6.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税收政策手段包括()。

A.累进税制B.税式支出C.遗产税与赠与税D.负所得税

五、简述题

1.我国目前着眼于宏观供求总量调控的税收政策主要有哪些?

2.试分析个人所得税的内在稳定作用。

3.简述税收政策主体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作用。

六.论述题

1.论述实现经济结构协调的税收政策手段。

2.试分析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

第五章税收负担

一、术语解释

1.税收负担

2.拉弗曲线

3.税负转嫁

4.税负归宿

二、填空题

1.以绝对数表示的税收负担,体现为----------------;以相对数表示的税收负担,体现为。

2.所谓宏观税负水平,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税收收入总量与宏观经济总量之比。

比值越高,说明税负水平越,比值越低说明税负水平越。

3.影响税负高低的因素颇多,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的、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因素,但其主要有:

、、等因素。

4.从不同角度考察税收负担的需要,税收负担可分为、、

和。

5.税收活动的全过程,即从税收课征到税负的最终落实,一般要经过的环节是

、和。

6.税负转嫁一旦完成,按税法规定缴纳税收的人,就不再是该项税收的

,而只是。

反过来说,只要某种税收的纳税人与负税人不是同一个人,那么也就发生了。

转嫁税负的实际承担者就是。

7.税负转嫁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和

8.商品或要素需求弹性大小与税负向前转嫁的程度成,与税负向后转嫁的程度成。

即商品或要素需求弹性越大,税负前转的量越,税负后转的量越;商品或要素需求弹性越小,税负前转的量越,税负后转的量越。

特别地,当需求完全有弹性时,税负将全部由

负担;当需求完全无弹性时,税负将全部由负担。

9.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