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学的习心得第二部分基督教哲学.docx
《西方哲学史学的习心得第二部分基督教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学的习心得第二部分基督教哲学.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哲学史学的习心得第二部分基督教哲学
西方哲学史学习心得第二部分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主体,不了解基督教就不了解西方文化,同样也不能理解今天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在全世界人口中,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就是广义的基督徒共19亿6599万。
占世界人口的33.15%。
回教有11亿7933万,占世界人口的19.89%。
印度教有7亿6742万,占世界人口的12.94%。
佛教有3亿5688万,占世界人口的6.02%。
部落宗教有2亿4416万,占总人口4.12%。
没有信仰的有7亿7667万,占13.10%对中国来说:
道教、佛教的人数为1亿人,伊斯兰教的人数为2千万人,基督教的人数为6千万人,其中,天主教的人数为5百万人、三自教会为1千5百万人、家庭教会为4千万人。
所以宗教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今,西方世界是世界文明的主流,因此理解和了解世界就必须了解基督教,更重要的是,这也是探索人类智慧的一个途径。
任何一个宗教都有其一套自圆其说的哲学理论。
而且这一哲学理论是能被知识分子所理解和接受并能作为一种思想支撑,才能成为大众的信仰。
那么基督教的哲学从基督出身开始就已经开始建立,并吸收了古希腊哲学形成作为基督教哲学。
最终成为今天指导人类心灵安宁的一个信仰。
下面把基督教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个历史排序,这样先获得一个框架式的概念。
西方文化的两个源头(渊源)
几乎任何一个庞大的帝国垮塌之后,就是整个社会的混乱。
接着就是整个社会在寻找心灵的安宁。
这是大量的思想家的出现为人们寻找人生慰藉的途径。
大概这是上帝对人类的诅咒一旦进入安定的社会环境后,社会就走向腐败,然后帝国倒塌,再然后通过征战进行统一,再进入安定。
但是这往往是要经过多少代人的生命才能完成一个周期,中国就更明显了。
在西方也是这样。
只是到了近现代西方逐步摸索出走出这个周期模式。
希腊哲学晚期就到了罗马帝国的晚期。
原来希腊哲学从求知转向追求心灵的安宁。
也就是说,希腊哲学中本体论和认识论,转向了伦理学。
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哲学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形态。
希腊哲学诉诸于理性,基督教哲学诉诸于信仰。
而在中世纪就是将希腊哲学纳入基督教哲学的框架中。
或者说是理性的建立基督教神学的过程。
基督教刚建立的时候是犹太教中的一个小支流,但是经过使徒时期的变化有所发展,可以是更重要的是要在知识分子中获得认可,必须通过理性的逻辑才能获得,因此在和希腊哲学辩论中,吸取了希腊哲学的言语和论证方式,从而将基督教进行了理论化的过程。
这样基督教的发展和随之建立的神学体系有着直接的关系。
这个过程就是从使徒时期到了教父时期。
教父时期有两个重要的分支,一个偏重于希腊哲学、论证理性与信仰的关系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的东方教父和偏重于信仰和伦理、注重人的罪及救赎等问题的西方教父。
所以中世纪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或者说,理性和信仰之间冲突一直左右着西方哲学的主脉。
然而哲学与宗教的回合形成的基督教哲学仍然是西方哲学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这里我们还是从问题开始演进。
主要以基督教哲学的奠基人物奥古斯丁的思想为主脉来进行。
一、教父哲学代表人物--奥古斯丁
问题1、我们的感觉是不确定的,因为现象是流变的,同样我们的心灵也是并不确定的,但是知识是理性的产物,那么理性的产物就一定是确定的吗。
如果知识是确定的,那么就必须要给出知识确定的理由。
解答:
在两个不确定中产生确定的东西,就必须引入第三者。
否则前提不成立。
那么奥古斯丁是这样解决的;我们人之所以能看到东西,这个过程是这样的,一个是物质(东西)已经在那里了。
一个我们的眼睛也在那里了。
如果没有光,在漆黑的里面是什么都看不到的,因此需要第三者。
光线。
有了光线,我们看到东西,同样,感觉的对象存在那里,理性的产物也在那里,必须有一个智慧的光照才能是理性的产物知识的出现。
这个智慧的光照是来自上帝。
就像阳光一样,是上帝的恩惠是我们的理性获得智慧之光的。
问题2、如果是上帝是全知、全能和全善的,这个世界怎么会有恶。
假如上帝对这个世界的恶一无所知,他就不是全知的,假如上帝知道这个世界存在着恶,却不去阻止它,他就不是全能的,假如上帝知道恶,也能够阻止而没有阻止,他就不是全善的。
结论是,恶的存在就不会有一个全知全能和全善的上帝存在。
这个难题或者说可以这样认为,既然全善的上帝创造了世界和人,那么会有恶呢?
开始奥古斯丁没有看上基督教,因为这个问题,当时的基督教不能得到很好的回答,因此摩尼教说这个问题他们已经解决,因此奥古斯丁就假如了摩尼教。
他们是这样回答的,世界中有两个基本上的本源,一个是光明善的本源,一个是黑暗恶的本源,这两个本源同等永恒的存在。
而且相互之间永远的冲突,这种冲突表现在人的活动中就是善与恶的冲突。
这个回答很好的回答了为什么会有恶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带来了更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能解释为什么一个事物的本性中存在着两个相互冲突的本源。
这个问题不能解决,那么前面的问题同样不能解决,所以奥古斯丁离开了摩尼教。
奥古斯丁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是至善的,是绝对的善,所以是实体,在上帝那里恶是不存在的,上帝创造万物所以万物也必然是善的,但是万物是被创造的,所以不能和上帝具有相同的至善因此被造物就存在的一定的善的缺陷,所以恶不是和善对立的实在,而是善的缺失,当人们在面临着选择的时候,就有些时候选择了善,有些时候选择了恶。
那么是谁来支配这个选择呢。
奥古斯丁引入一种自由意志论:
因此恶是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的结果,那么为什么这个自由意志选择恶,而不选择善呢。
但是这样如果再进行追问,那么就会引起无穷追索的境地。
所以他说,意志是意志的原因,可以说意志是一个无因的原因,或者说自因,因此意志是罪的唯一的原因。
但是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是回避了问题。
首先自由意志隐含着一个危险,就是自由意志可以具有上帝一样的力量,可以决定着自己的选择善与恶。
其次,自由意志有没有能开脱上帝的责任,因为毕竟人是上帝造的。
最后人因为自由意志可以作恶,那么上帝是应该知道的,他为什么不进行阻止。
他的回答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在自由意志的引入方面,为以后的哲学打开了道路,
在这个通路上解决上面的问题出现了障碍,因此只能再次的求助于上帝了:
他是这么说的。
上帝创造的亚当,给了他自由意志,这个时候的人类具有选择善恶的自由,然而亚当受到撒旦的诱惑,误用或者滥用了自由意志,违背了与上帝签约,犯下了原罪,从此以后,人的自由意志也就失去了自由,或者说,人只有作恶的自由,而没有行善的自由。
这样就使亚当的子孙世世代代生活在罪中,如此说来,人类的确是不值得拯救的,都应该下地狱,但是上帝毕竟是仁慈的,上帝通过神恩来拯救人类。
但是为什么亚当一个人犯罪要株连子孙呢。
奥古斯丁看来,因为人类遗传了作恶的基因。
然后他通过切身体会以年青时候做了许多荒唐的事情,说明每个人的天性就具有犯罪作恶的本能,就是遗传亚当的原罪。
这里可以看出奥古斯丁的回答是自我意志,这个自我意志来源于自我意识。
这个思想在后来的哲学得到很好的发挥,他在他的《独语录》是这样说的,"你知道自己在思维吗,---我知道。
--所以你在思维是千真万确的吗,--是千真万确的。
"在他看来,人可以怀疑一切,唯独不能怀疑自己思维的确定性。
"难道有人怀疑他自己在生活,在回忆,在认识在意欲,在认识在判断吗。
--当他怀疑他自己在生活、在回忆、在认识、在意欲、在认知、在判断吗。
当怀疑时,他就知道自己不晓得任何可靠的东西,当怀疑时,他就知道自己不可以毫无根据地表示赞同,尽管一个人仍然可以怀疑自己的所有意欲,但是他却不能怀疑这个怀疑本身。
"
人的思维可以产生出错误就证明思维的确定性,即如果我错了,那么我存在。
这里我们想到了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尔的先驱思想"我思故我在"。
奥古斯丁所出的时代是一个罗马走向毁灭的时代,罗马城被哥德人攻占以后,这个看起来一个永恒之城有这样的结果,异教徒们把这个事情归结为罗马所信奉的基督教。
既然上帝是全能的,那么上帝为什么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面临这个问题,奥古斯丁作出这样的回答,这个回答就出现了一个名著《上帝之城》
他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照着人的标准生活,一个是照着上帝标准生活,这两类人分属于两座城,我们每个人都配不上于上帝共存,由于上帝仁慈,他选择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上天堂,生活在上帝之城,而另外一些人,则住进了人间之城。
罗马象征着人间之城,不会长久,因此它会升到最终的惩罚,然而我们不可能将上帝之城的成员和人间之城的成员分开,因为成为那座城的成员不是由自己选择的,人类不可能凭着自己变成真正的信徒,上帝将真信赐予某些人,另外一些人被排除在外,心灵的平安是恩赐的象征。
他的这一观点却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带来思想的缘起。
所以奥古斯丁的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如果奥古斯丁将希腊哲学的柏拉图和基督教结合,这是使徒时期的表征的话,那么教会时期就是阿奎那将亚里斯多德进行基督教化的过程。
二、经院哲学代表人物---阿奎那
(关于上帝的本体论和经验论证明)这个时期是教会时期。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中期的思想的一个说法,就是在经院中进行的一种哲学的思辨,其代表人物就是托马斯。
阿奎那。
以前我们将中世纪成为黑暗时期,其实并不这样,中世纪的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大学的建立。
尽管基督教占统治地位,但是在经院中还是有着比较开放的思想自由的环境。
关于上帝的本体论证明: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仅涉及到基督教的逻辑合理性,也为其在知识;;层面建立起应当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西方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深入契机。
所以上帝的本体论证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要点。
1、安瑟仑的本体论证明。
他的证明逻辑是一个先承认上帝存在。
然后再证明其存在。
除非我相信,否则我不能理解。
他认为上帝存在是一个自明的、必然的真理,否认上帝的存在必然导致逻辑上的自相矛盾。
因而证明上帝的存在不需要借助有限经验事实。
只需要借助鲜艳的逻辑力量,进行概念的推演就可以了。
1、他认为上帝存在既是在愚顽人的心中也是有的。
也就是在任何人心中都有上帝的存在。
2、就可以设想,这是一个伟大无与伦比的伟大的存在者。
3、这个伟大存在者,是在思想中的。
4、因为仅仅在心中有这样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也可能被设想在实际上也存在,那就更伟大了。
5、这就是说,如果这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仅仅是可设想即在思想中,那就不是无与伦比的。
6、因为不仅在思想中,也在实际上存在比它更无与伦比的,也更伟大,所以认为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仅仅存在于思想中,肯定是自相矛盾的,
7、因此只要你心中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存在者,即上帝观念,那就证明他一定也是在现实中存在。
高尼罗反驳:
1、要证明在现实中存在的东西,首先必须证明这个无可比拟的伟大的东西确确实实存在于某处,然后从它比一切事物都伟大的事实,说清楚它自身的潜存着的。
2、这就是说,既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者,比一个仅仅存在于思想中的存在者更伟大,这实际上已经预先断定有一个既存在于思想中,也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者。
安瑟仑的再反驳:
1、在心中想象出的一个无与伦比的岛屿。
这样想象是有缺陷的,因为这个岛屿的本性是有限的,因此它不可能以无限的方式存在。
2、只有存在概念才能在实际上超越有限的界限而以"可以想象的无与伦比的方式存在。
也就是有限的岛屿和无限存在之间不存在着真正的比较。
安瑟伦经受住了考验,但是后面将有更严酷的考验进行。
阿奎那首先是个神学家,在他写作的时候,严重的依赖亚里斯多德哲学,他把哲学和神学集合在一起,他认为我们寻求真理的过程是哲学和神学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的。
哲学产生于被人类理性所发现的原则,而神学则是对得自权威启示的原则所作的理性安排并被认作是信仰的问题。
当用理性来证明神学的过程,就被称作为自然神学。
哲学是对物之本质的理性描述中得出结论,而神学把证明放到启示知识的权威性基础之上。
通过理性的推理来证明上帝的存在是阿奎那将亚里斯多德的思想基督教化的典型运用。
下面我们来看其对上帝存在的五种证明:
安瑟伦的证明首先从可以想象无与伦比的存在的理念开始,而阿奎那则从日常的感觉经验开始的。
1、事物的任何运动都是由在它之前另外一个运动引起的,推论下去最后必然追溯到不受其他推动的第一推动者。
2、任何事物都以另外一个事物为动力因,因此必须有最初的动力因。
3、任何事物都是从其他事物获得其存在或必然性,由此推论下去,必然有一种东西它自身就是一种必然,同时又能赋予其他事物的必然性和存在的理由。
4、事物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良好真实、高贵的品性,其标准就在与他们与最好,最真实、最高贵的接近的程度。
由此推论下去必然有一种东西作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和具有良好以及
其他完美性的原因。
5、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和谐的,有秩序和仿佛是有目的安排的,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受到某一个有知识和智慧的存在者的智慧。
由上述的推论,则有一个必然的结论,就是上帝必然存在。
这五种证明也称着通向上帝的五种途径,前四种,显然是援引并改造了亚里斯多德关于运动变化、原因与结果、潜能与现实的学说,实际是根据亚里斯多德的无限后退不可能原则得出的结论。
三、唯名论与唯实论
起源:
柏拉图的理型说认为感官所对的经验世界流变无常,只有理念才是真实无妄的,而一切经验中的个别物,均因分享了理念的真实才能以不完全的方式存在。
但是,柏拉图的这种主张,明显地与常识相悖。
是唯实论
而亚里士多德修正师说,认为经验中的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吾人心中的共相是理智抽象的产品,虽然具有知识上的客观性,却以个体事物为基础,不能离个体事物独立存在。
结果,柏拉图的学说成为中世纪唯实论的滥觞,而亚里士多德「共相不离个物」的主张,则鼓舞了唯名论的立场。
因此出在哲学上,中世纪基本上是围绕着共相和殊相,一般和个别之间的关系这样的问题进行的。
在亚里斯多德那里,共相性质的问题有三:
1、共相是独立存在的实体,还是仅存在于人的思想中。
2、如若共相是实体,它是有形还是无形。
3、如若共相是无形的,他与可感物是分离还是存在于可感物之中。
这三个问题他没有答案,但是启动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长期争论。
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上帝的问题。
唯实论,认为共相是真正的实在。
殊相或个别的东西。
不过是现象。
而唯名论,则认为,个别才是真实的存在。
共相不过是概念。
唯名论有三问题的说明:
第一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共相不是实体。
也不表述个别实体以外的实体,第二共相作为名词是有形的。
作为名词的意义是无形的,但心灵中有关于他们的印象。
第三,共相表述事物存在的共同状态在感性事物之中。
但共相把我这一状态的方式去在理智之中。
表现为心灵中的一般印象。
最后个别的事物是产生共相的原因,但共相一旦产生,便有了不依赖个别事物的心灵印象。
即使个别事物消失,印象还存在。
所以:
1、从认识发生史来说,殊相在先,就一个具体的认识过程来说,共相在先。
殊相在后。
2、共相是和普遍性的概念联系在一起的。
由于普遍性的概念来自理智的抽象,所以共相是在我们的已有知识之后获得的,因此共相在殊相之后。
3、共相是潜存的东西,殊相是由于分有潜存的共相而存在,所以共相又先于殊相。
这也就是说,从认识论上看,殊相在先,共相在后,从本体论上看,共相在先,殊相在后。
4、从共相存在于个体中性质本身看,在发生和时间的次序上,不完善的,有潜能的较普遍的东西在先。
从现实的发展史来说,共相在先,殊相在后,从目的论体系来说,殊相在先共相在后。
从唯名论强调共相是概念,而个别才是实在。
唯实论共相是实在,个别才是现象。
这个各执一词,到阿奎那的,在认识论上,殊相在先,在本体论上共相在先。
这是一个较大的进步。
一般来说,唯实论属于正统派,唯名论则被看成是异端,唯实论是理性主义,唯名论不是理性主义的,也是非理性主义的。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