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主题报告.docx
《家庭教育主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主题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教育主题报告
2014年家庭教育主题报告
92014年家庭教育主题报告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大家从百忙中抽出时间,莅临xx一中,参加家庭教育报告会。
这充分说明了您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反映出您对双峰一中工作的支持。
希望家庭和学校携手育人,共谱新篇。
我刚才看了一下,发现到会的家长大多是70后,应该很多人是跟我一样,响应党的号召,只生了一个孩子,充其量也不过是两个孩子,不像以前的一些家庭,生儿育女一大群,老三不行老四行,老四不行有老五,只要一人能得道,整个家庭都荣耀。
我们恰好相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大或老二身上,这一个孩子或者两个孩子要是不成器,我们后半生的幸福就会成问题。
大家说是不是?
而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相同,不幸的家庭各有的各的不幸。
”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做“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可能就是本难念的经。
不信的话,请对孩子的教育得心应手,毫无问题的家长举一下手!
为数不多嘛,证明我的看法基本是正确的吧。
有很多家长,工作出色,事业成功,甚至担任要职,一呼百应,可是,回到家里,一对一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却老是磕磕碰碰,不能称心如意。
你看李双江,少将哪,歌唱家哪;你看成龙大哥,天王哪,可是家教都不是很成功。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
今天下午,我就跟大家就家教育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总共谈三个问题:
一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我们的策略;二是教育理论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运用;三是我的育儿故事。
不可能包治百病,希望对大家有点启发。
另外,现在是网络时代,说什么,怎么说都是很有讲究的,一旦说错了,很有可能在网上被“人肉”,被炮轰,因此,我事先声明:
我所讲的一切,都只代表我自己的观点,不代表xx一中,一中是一所伟大的学校,而我却常常犯点错误,请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
一、家庭教育的特点及我们的策略针对高中生进行的家庭教育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我说五点吧:
1.家庭教育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同其他感情不一样,它是天然的,本能的。
这种感情不需要培养,也不能“转让”。
有些父母亲在孩子不争气的时候就威胁说:
和你断绝父子(母子)关系!
如果去问一下律师,就会告诉你:
断绝不了。
朋友可以绝交,恋人可以分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却是与生俱来,不能割舍的。
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前者对孩子的影响更深刻、更持久。
大家都知道一种说法,叫做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什么决定性格呢?
我认为,是父母决定性格,只要一推导,就可以得出结论:
父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这足可以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可是,在爱孩子的问题上,父亲和母亲是有分工的,古代称天地叫做“皇天后土”,正好可以说明这种分工——父亲是天,引导孩子仰望星空,树立远大志向,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所以,父亲更多的应当着眼于对孩子未来的引领,使他朝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养不教,父之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而母亲是大地,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所以,母亲更多的应当着眼于孩子的自然属性,较好的解决他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让他健康成长。
父爱、母爱同时作用于孩子,就能让他的身体和心志正常发育,茁壮成长。
因此,如果你觉得给孩子的爱还少了点,或者是爱的内容还不太恰当的话,请你从今天回去就迅速补课,让他感觉到你是爱他的。
一旦孩子念大学去了,能感受到你的爱意的机会就少了。
但是,父母对子女的浓厚感情如果稍微把握得不好的话,尤其是很多陪读学生,是由爷爷、奶奶照管,隔代的爱不太讲理性,总认为孩子是自家的好,这样,就很有可能成为“溺爱”。
所以,我们不能以情感代替理智,既要充满爱心,又要严格教育,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要坚决说“不行”。
2.家庭教育的教育者往往多于被教育者。
在学校里,一个老师要负责对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学生进行教育,这是一种以集体教育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学生得到的平均关爱是比较少的。
有人说,双峰一中的老师就像大学的老师一样,上完课就走人,这话也不假,因为,很多老师一上就是4节,不走是不行的。
但是,家庭教育却与此不同,对于被教育者来说,基本上是一种个别教育,父母亲对孩子更了解,更切实际,更有针对性,更细致入微。
所谓,知子莫过父,知女莫过母嘛,家庭教育应该大有可为。
家长与其拜托老师,不如亲历亲为。
当然,教育者多于被教育者也有不利的方面。
爸爸妈妈加上爷爷奶奶,再加上七大姑八大姨,这众多的教育者步调是不一致的,你严我宽,你奖我罚,你也管,他也教,你讲一通,他说一遍,时间一久,孩子就会产生厌烦情绪。
高中生尤其不能容忍这种絮絮叨叨的教育。
所以,家庭教育最好由一人唱主角,谁在孩子的心目中最高大、最有威信,就由谁为主,而且要保持一致性,千万不要自乱阵脚,上的上山,下的下水,把正确的教育抵消了。
3.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的特点。
学校教育一般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师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预先都作过考虑。
而家庭教育则是碰上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发现什么毛病就指出什么毛病,教育方式方法多数情况下,随家长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特点不够了解,对教育规律缺乏认识,这样,就难免会出点差错,走点弯路。
我有一个同学,他这个家长就当得很辛苦哪,为了教育好孩子,为了避免知识上的缺陷,他把扔下二十年了的高中物理、数学重新自学一遍,然后就开始教孩子,结果,孩子发现他的一些说法和老师的不相同,而且有些难题老爸自己都解不出,最终就不听他的了。
这就告诉我们,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这两种教育配合得好就相得益当,配合不好就油水分离。
大体上来讲,知识的传授,体格的强健,品德的塑造主要在学校里完成,而心灵的慰藉,生活习惯的养成,价值观念的形成则主要靠家长。
尤其是通学生,如果学生上学迟到、逃学、吸烟、酗酒、或者晚上都跑去上网去了,那就要请家长予以重视和纠正。
4.家庭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俗话说:
在其父必有其子。
孩子的不少行为举止,及至讲话的语气语调都酷似家长,比如,大家说我的儿子就像是用复印机复印出来的一样。
这主要是孩子不自觉地模仿家长的结果。
模仿是孩子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模仿的效果取决于这个“模子”怎么样。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
孩子是父母一步一步地引入社会的,希望我们的父母们应当努力用自己的模范言行,为孩子编写一部出色的教科书,一部让孩子可以引以为骄傲的教科书。
为此,作为家长,应当反思一下自己,哪些东西可以影响孩子,哪些东西不能影响孩子,让他扬长避短。
比如,我自己爱喝点酒,有时还喝醉,出过洋相,这个东西千万就不能传给孩子。
于是,我就跟儿子约定:
喝酒是个坏习惯,我喝酒,你就不能喝;如果你要喝,我就戒掉!
再督促你戒掉!
总之,你反正不能喝!
这一招还管用,我儿子一直不喝酒。
5.高中学生正处在所谓的“叛逆期”,性格尚未定型,自制能力比较差。
青春期的烦恼、学习的压力、社会的阴暗面,都有可能给他强烈的刺激,让他发现,我的少年时期结束了,我的“童话”破灭了,由此而成为“愤青”——网络语言:
愤怒的青年。
见到什么都不顺眼,甚至以跟家长叫板跟学校作对来证明自己的成熟。
因此,一方面,家长要有点肚量,不跟孩子计较。
孩子能够顶撞你,尤其是男孩子,说明他敢于挑战权威了,你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比如,我自己教孩子的语文,说老实话,我都教了一半辈子书了,总还是有点心得的,可在,有一次,我儿子语文考得不好,我要他写反思,他是这样写的:
听了你的课跟没听一样。
一句话,把我的前半生全都否定了。
这也没关系嘛,只要你还继续听我的课就行。
但是,话又得说回来,家长决不能因为孩子处在所谓的“叛逆期”就对他百依百顺,放任自流。
如果叛逆期就可以不穿校服,叛逆期就可以留长头发,叛逆期就可以考试舞弊,叛逆期就可以发动未经允许的游行、示威,将来就有可能叛逆到“基地组织”去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小小的叛逆可以原谅,大大的叛逆决不轻饶,“叛逆期”决不能成为叛逆的理由。
基于家庭教育的上述五个特点,我建议家长们既要关心自己的孩子又不要“溺爱”,既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又不要喋喋不休,既要指点孩子的功课又不要包办代替,既要对孩子进行言教更要对孩子进行身教,既要宽容孩子的过错又要对其严格要求。
一句话,就是“胡萝卜加大棒”——什么时候给点胡萝卜让他尝点甜头,什么时候给一大棒让他尝点苦头,那您就看着办吧——这又应了我儿子说的话:
听了我说的话跟没听一样!
但是,只要你还没有走,我就继续说吧。
二、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我也跟大家说5个效应吧。
1.青蛙效应: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应该对孩子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和纠正那些不好的苗头,做到防患未然。
民间有一些老话,其实是很有哲理的,什么“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千万不要等孩子酿成大错才追悔莫及。
“勿因善少而不为,勿因恶少而为之”应当成为我们的家教格言。
2.刺猬法则。
说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
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
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具体运用到家庭教育上,就是父母既要与孩子很亲密,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尊重孩子的个人隐私。
比如说,示经允许,不要去看孩子的日记,不要去查孩子的手机短信(当然,在学校是不允许使用手机的),不要去查孩子的qq和微信,不要时时出现在孩子的视野里。
等等。
你要相信,孩子终归是社会的,总有一天会脱离你的监管,所以,该松手的时候就松手吧。
3.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
因为手表不可能分秒不差,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这就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教育一定要一致。
不要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孩子无所适从。
另外,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定要协调,比如,穿校服是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这样,便于确认身份,便于对学生进行管理。
家长一定要支持学校,不能因为家庭条件比较好,就觉得孩子穿校服掉价,委屈了孩子,一定得让他空名牌。
还有,老师对家长的评价、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也以多肯定为宜,做到互相搭台而不是互相拆台。
比如,大家今天听了我的报告,浪费了很多时间,也请你藏在心里算了,不要回去对孩子说:
都是你,要我去听那个鬼报告,那个姓彭的哇啦哇啦说了半天,没得一点水平!
这样一来,估计明天我的课就没人听了。
是吧?
4.破窗理论。
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这就启示我们,在家庭教育中,对那些有点“顽劣”的孩子,你千成不要给他贴标签,说什么“蠢崽子”哪“讨厌鬼”哪,你都这么说了,别人就会跟着说,这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真的成为一个淘气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爱因斯坦“蠢”到11岁才会说话,可这并不影响他日后成为绝顶聪明的科学家。
如果你的孩子学习和表现不是很突出,你也不要太着急,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对这样的孩子,你就应该多唱: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每天爱你都不嫌多。
5.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
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
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
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
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这就启示我们,如果家长对孩子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孩子便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取得家长所期望的进步。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多表扬自己的孩子,多向孩子竖起大拇指,多说几声“孩子,你是最棒的”,你的孩子自然就进步了。
三、我的育儿故事各位家长,我既是双峰一中的老师,和大家一样,我也曾是xx一中学生的家长,因为我的儿子于2013年毕业于双峰一中430班。
今天,我在这里大谈家庭教育,有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
那就是你自己的家庭教育做得怎么样呢?
我如实答,要好不好即。
说好呢,那就是我收获了一个良好的父子关系,做到了多年父子如兄弟。
我给大家念条儿子给我的短信吧:
老大,今天参加老乡聚会,县长来了,xx人在上海很牛气啊,回去好好学习。
——他要么称我老大,要么称我国哥,要么称我吉兄,就是不叫我爹。
说不好呢,那就是我在家庭教育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太少了,小时候跟爱人说,等孩子出生了,一天给他讲个故事。
现在一回想,就只讲了一个故事,大致是说儿童们可以过一个“颠倒节”,每年的2月30日过“颠倒节”,那一天,父子关系可以颠倒,儿子可以打爸爸的屁股。
儿子就等啊等啊,很想到那天,狠狠地凑爸爸一顿,等到长大了,才知道2月没有个30号。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要是儿子上大学之前,给他的时间再多一点,对他教育再耐心一点,今天,也许就可能讲得更精彩一点。
下面,作为家长,我想跟大家讲三个故事,把我一点浅薄的心得跟大家共享。
1.打架的故事我儿子念初中的时候,我和他有个约定,父子如果有争执,不能说服对方,那就打一架,打输了的必须无条件服从。
依照这个原则,高中阶段,我们打了三架,我两胜一负,最后被打倒。
第一次是他刚入校,排在全校第478名,一进高中他就抱怨:
一中的学生都是变态崽,只知道读书,一点都不好玩。
我儿子可是挺好玩的,初中曾玩过12阶的魔方,所以,到这个时候了还只惦记着玩儿。
我一听,怒从心头起,一招就让他趴下,只能乖乖就范,读了一个月,他终于适应了,到了高三,他自觉要跟班上最勤奋的学生坐到一起。
第二次,是要他参加武术培训,到时候去参加全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争取加分。
他训了一下午,累得不行,硬不去了,趁他武术没学成,我三招就把他拿下,结果,高中三年每周一次的武术训练让他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高三复习的时候每晩学到1点,照样精神抖擞,还拿了全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太极拳第5名,高考加了20分。
第三次是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我通过很多办法,才弄到一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自主招生指标,好说歹说,他就是不去考,原来他的志愿当中没有哈工大。
没办法,只好打架,可是这次,他武艺高强,把我给秒杀了。
从此,我就没再打过他,而且,最后的高考志愿填报我也没管过他,孩子18岁,已经成人了,自己的路自己走,家长也就不要强加于人。
尤其是在文理分科、志愿填报这类事关孩子一生的重大问题上,一定要让他们自己作主。
2.撕奖状的故事我孩子在初中的时候,还是有点小聪明,得过很多奖状。
跟很多家长一样,我也在客厅里开辟了一堵“荣誉墙”,专门给他贴奖状,每当客人来的时候,都要赞叹一番,父子俩听了心里都美滋滋。
可是他一进高中,经过几次月考,每次都排在“蔡和森班”的最后几名,再有人赞叹,简直成了讽刺。
我儿子受不住了,一天夜晚,他又考砸了,回到家里就噙着眼泪撕奖状,开始,我想制止,转念一想,撕了也好,从头再来嘛。
于是,我就帮他撕,直撕得天女撒花,纷纷洋洋,真是满地都是破碎的心哪。
等他撕累了,也不哭了,睡着了,我就悄悄地把满地碎片扫到一起,拿一个文件袋装起来。
在上面写了一句话:
越磨砺越光芒,彭程永不止步!
过了几天,是他17岁生日,我就把这袋奖状和一双“安踏”运动鞋当成生日礼物送给他。
去年,他上大学的时候,我看到他郑重地把这个袋子装进了行李箱。
我估计,这袋破奖状就是他成年的标志,让他学会直面挫折,正视人生。
3.看无声电视的故事我这个人能力差,往往要加班,加班就是能力差的代名词嘛。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陪孩子陪得太少了,但是,我爱人陪得多,全陪!
高中三年,她没有打过一次牌,没有落下过一顿饭,而且,保证每顿饭都有三菜一汤。
尤其是,儿子晚自习下课,家里一定亮着灯,灯下一定有妈妈。
“家里亮着灯,孩子心里就亮堂;家里有亲人,孩子心里就安稳。
”这就是她认定的真理。
但是我爱人不爱学习,爱看电视,特别爱看“金牌调解”,可是,这节目是10点档,儿子要学习,怎么办呢?
等儿子回来进了书房,她就打开电视,开始看无声的“金牌调解”,看得津津有味,三年下来,她可以根据口型判断别人说的是什么话,真是熟能生巧啊。
我的儿子彭程以478名进入xx一中,最后,以612分,即理科第12名的成绩考入xx大学,在高中阶段,整整爬升了xx个名次。
他见证了“xx一中”的神奇,也告诉我们:
笨鸟先飞早入林,只要激活了潜能,你的孩子准能行!
各位家长:
古人说“至乐莫于读书,至要莫于教子”,高中三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以后,你想管都管不着了,所以,牌少打,架少吵,甚至,钱少赚,教好了孩子是最大的收获。
希望学校和家长一起努力,共同营造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空间,让孩子的梦想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谢谢大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