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5221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ocx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浅析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作者:

————————————————————————————————日期:

 

浅析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一章概论

1.1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及实质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初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全球经济活动被纳入一个以计算机、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联结起来的全球性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生产资料、信息、资金、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和重组。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不是生产方式一体化或某种社会制度普遍化,而是交往方式的一体化,是作为生产力手段和途径的商品和市场经济全球得到认同。

交往范围的扩大、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只要想发展生产力、走向现代化,它都必须对外开放,因而必须遵循世界共同的交往原则,这就是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交往原则。

目前,国际上关于经济全球化实质的认识主要有四种基本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资本主义化、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化,是美国模式资本主义在全球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这是所谓“自由派”观点;第二种观点也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化、美国化,因此本质上就是经济殖民主义,是帝国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必须坚决批判与反对,这是所谓“新马克思主义”观点或“左”派观点;第三种是怀疑派观点,历史并没有显现所谓全球化的事实,充其量不过是出现了高水平的国际化,也就是国家之间经济互动而已,经济全球化是某些理论家的神话;第四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二十一世纪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快速变革的中心力量,这些变革正在重新塑造着现在世界,但未来如何还要看进一步的变革,即著名的“变革论”。

国内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和扩大、跨国投资的增加、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信息交流日趋快捷和方便、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全球配置。

简单的说来,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经济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1.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

1.2.1生产全球化

生产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生产过程日益形成环环相扣的不可分割的链条。

生产全球化主要体现在:

第一,国际分工的细化和深化。

从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诞生和统一的经济体系出现之后,资本主义世界内部就形成了凭借实力大小主宰国际分工的惯例。

现在是美国、欧盟、日本三分天下商品的全球化正在逐步转变为资本的全球化。

二战之后各国垄断资本和跨国公司的兴起,进一步扩大了国际交往,深化了国际分工,广大发展中国家亦参与到全球化生产过程之中。

在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全球联系愈发频繁,协作的程度愈发提高。

国际分工由同一产业部门不同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再到同一行业内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再到同一生产过程内部各种零部件之间的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呈现出分工领域拓宽和深化,层次性十分突出。

处于不同分工层次的国家被有机地组成国际生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第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成为推动生产活动全球化的主体力量。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得到了迅猛发展。

跨国公司成为“巨无霸”的原因在于获取规模经济,即企业资产扩张到引起销售收入和利润更大规模的扩张。

目前,近7万家跨国公司,其产值已经达到世界总产值的40%,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60%,对外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90%,由于跨国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进行全球性生产经营活动,因而使“经济无国界”,从而将全球的生产连为一体,并且形成生产—研发—销售全球一体化。

第三,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

现代的通讯工具以及现代化的运输工具为生产活动的全球化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从而使跨国公司可以控制遍布世界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络实现生产的全球化。

 

1.2.2金融全球化

金融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金融自由化。

其实质是要求各国放松金融管制,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和运行机制,保证金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其核心是取消利率限制,使利率完全自由化;取消外汇管制,使汇率浮动完全自由化;放松对各类金融机构业务经营范围的限制,使金融业务经营自由化;放松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允许外国资本和金融机构更方便、更自由的进入当地市场;同时也放宽本国资本和金融机构进入外国市场的限制,实行资本流动自由化;放松和改善金融市场的管理,实现市场动作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主要体现在:

第一,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

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银行业务的全球一体化,国际证券市场的一体化,金融创新市场的一体化和新型国际金融中心的一体化。

第二,金融政策的开放化与自由化。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实施了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和金融自由化的措施,它是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的制度条件,也是金融全球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就全球范围而言:

(1)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长期的汇率不稳,导致短期游资频繁冲击一国国内金融市场,推动了货币市场证券化趋势的发展。

(2)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加剧了西方各国国际收支和财政赤字问题,迫使各国政府更多地发行公债,并使公债利率市场化有吸引投资者,从而为其他金融工具利率管制的消除奠定了基础。

(3)国际贸易和投资迅速发展、使得与之相联系的套期保值需求猛增。

客观上推动了各种掉期和期货期权交易的发展,使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容易的越过各种管理限制到该市场进行各种融资交易,从而使一国国内金融管理效果在为降低。

以上是世界范围内经济环境的变化。

第三,金融信息传递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金融信息传递的国际化与全球化既是金融全球化的表现形式,也是金融全球化的微观基础。

科技革命所提供的现代化通讯手段和信息传递技术,也在客观上为金融信息的全球化提供了可能。

第四,金融相关性和传递机制增强。

金融相关性是指伴随着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度的提高,金融活动也日益国际化,不同国家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的相互影响也日益增加和明显。

金融现象的关联性日益紧密。

而国际金融传递机制是指在国际金融相关性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某种金融现象在国际间传递的特征和规律。

1.2.3投资自由化

国际投资自由化,是指消除对资本流出入国境的限制和歧视,实现对外国投资和投资者的公平待遇和消除扭曲。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三大协议的签署,不仅标志着一个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也标志着世界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贸易投资自由化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2.4贸易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通过贸易总量、贸易金额增长、贸易种类增加、贸易范围扩大以及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表现出来的。

从1950到1990年,世界货物出口额增长了311倍。

1989至1996年,商品、服务越过边境的贸易额以每年平均6.2%的速度增长,几乎是同一时期全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倍。

到1997年,世界商品与服务贸易总额持续增长,达6.7万亿美元。

预计到2010年间达到16.6万亿美元。

另外,各国进出口关税也大幅度削减。

90年代末,发达国家平均关税下降到3.5%,同期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关税也下降到10%左右,并且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确立了进一步削减关税的时间表。

此外,贸易全球化还表现为非关税壁垒逐步受到削弱。

建立了被世界各国广泛接受的国际惯例和国际准则,实行自由化的贸易领域不断扩大。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生效运转,并取代了1947年的关税贸易部协定。

这是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世界贸易一体化的雏形,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形成的重要标志。

第二章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得到快速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都融于世界多边贸易体系框架之中,贸易数量和总额不断增长。

2.1经济全球化加快贸易总额增长,跨国企业增多

二战以后,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贸易的增长开始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9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经济不同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形成的外向化,贸易市场的自由化、国际化和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增长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中国际贸易的份额也在增大。

世界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依存度在加大。

预计下世纪初,世界贸易增长仍将基本维持目前的格局。

一是WTO推动贸易更加自由化将促使各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相互之间的依赖性增强;二是各国国内市场容量相对狭小与生产能力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各国都在最大程度地利用国际分工的效益,取长补短,提高国际竞争力。

这将继续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据世界银行的报告预测,下世纪初“全球范围的进出口贸易将进入新的增长期,全球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将在6%。

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依据其产品、技术、金融、投资和服务等全球竞争优势,大大推动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并日益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增长的主体。

目前,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和相互贸易约占世界总贸易的60%以上,预计下世纪初,这一比例将继续有所提高。

2.2经济全球化促进贸易结构发展,贸易结构出现新特点

国际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经济全球化引发了各国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这种调整导致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

据专家测算和世贸组织统计,二战前工业制成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只有40%左右,199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70%,1995年后保持在80%以上。

其中,随着科技进步促使企业产品结构不断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深化,在制成品贸易中,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

随着发展中国家出口中制成品比重的加大,在逐步使制成品产业中垂直分工格局向水平分工格局变化的同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垂直分工格局将延伸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二是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服务外包成为跨国投资的主流。

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竞争,跨国公司不断调整资源配置和公司经营战略,按照成本和收益原则剥离非核心的后勤与生产服务业务,增强了服务产品的可贸易性,服务贸易增长异军突起,服务产品的生产也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领域。

2.3经济全球化加快产业内贸易发展,产业内贸易日益重要

产业内贸易出现若干新形式,公司内贸易和跨国公司供应链网络内部交易越来越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不同技术系统的产品差异化的交换,或者是由垂直型分工形成的各协作企业间的交换。

90年代以后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基于同一技术系统的水平型分工交换,或者是市场标准创新引起的产品差异化交换。

由于分工的细化,不仅制成品各生产环节的中间产品可以分工,而且制造与其他活动也可以分离,从而使产业内贸易在业务开展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

跨国公司通过两种国际生产体系来安排这种新型的产业内贸易:

一种是通过直接投资和股权安排,形成公司内部价值链分工体系和公司内贸易;另一种是通过非股权安排,形成公司与其他独立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实现供应链网络内部的贸易。

在技术要素比重大的产业,后一种分工与贸易方式将日益重要。

2.4经济全球化促使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业务风险加大

国际贸易的利益实现愈来愈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跨国金融业务成为各国密切关注的风险领域。

在过去的20多年里,金融全球化和跨国金融业务发展迅速,跨国银行贷款总额从1980年占经合组织GDP的74%,上升到1990年的29%,再上升到2004年的超过50%。

间接资本(国际银行贷款、债券和股票)的跨国流动规模持续超过国际直接投资。

即使在国际直接投资最高峰的2000年,国际间接资本流量也比它多出至少1000亿美元以上。

信息技术不仅培育了电子商务形式,而且促进了金融创新,金融产品交易空前增长。

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已经形成了时间上相互衔接、价格上相互联动的交易网络,全球金融市场的交易规模达到惊人程度。

由于实体部门间国际交换的价值实现离不开金融服务,而且其实现程度又日益受到金融产品交换本身的市场变化规律的支配,其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不仅成为国际垄断资本巧取豪夺的重要领域,而且成为各国政府防范经济风险的重点。

2.5经济全球化推动区域内贸易发展,加深世界贸易发展不平衡

以双边和多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和建立自由贸易区为主要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

区域内贸易现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50%,其中欧盟相互间的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70%,北美自由贸易区为40%,而亚洲区域内贸易仅占20%。

区域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集中度的提高,导致了世界贸易发展的更加不平衡。

与经济全球化并行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区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使区内贸易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世界贸易增长,并提高区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

在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中,发达国家尽管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不断提高。

2.6经济全球化使贸易自由化成为主流,贸易保护出现新形式

贸易自由化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当今各国贸易政策的主流。

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一直伴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相互交织和斗争。

传统的关税壁垒、行政保护措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被削弱,目前的保护手段更加隐蔽,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是最为典型的表现。

其他在科技、环保上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将可能更多地利用“贸易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打着保障安全和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的旗号,制定各种新的技术法规、商品标准与认证程序,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

绿色壁垒也称环保壁垒或环境贸易措施,是指以保护人类环境、资源和健康的名义,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国外的商品加以限制的行为。

这种行为由于具有了保护环境及人类健康等冠冕堂皇的理由,因此极具合法性和隐蔽性。

但是有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却以此为借口,动辄对外国商品进口设置贸易障碍。

技术壁垒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指由于种种技术问题所形成的影响自由贸易的障碍。

这些技术问题主要表现为各国在产品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及合格评定程序等方面的不一致性。

在当前条件下,发达国家往往以促进全球利益发展的外衣,利用它们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对发展中国家实施诸如“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等变相的贸易保护,形成了所谓的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三章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对于我国对外贸易而言,经济全球化具有两重性,既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也给带来了挑战。

3.1使我国国内的品牌和产业受到冲击

发达国家由于对国际贸易的垄断,使得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价格“剪刀差”不断扩大,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发达的资本义国家在不断加大工业制成品全球份额的同时,不断提高高科技、尖端技术等知识含量高的产品在其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以推动世界贸易增长。

而我们国家的很多民族工业实力弱小,竞争力不高,容易受到跨国企业的冲击,一些民族名牌产品消失了,长期这样,我国的很多产业将面临着更为不利的影响和更大的损失。

 

3.2使我国在贸易活动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随着加入WTO的不断深入,我国必须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逐步下调关税,减少贸易障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要求实行“贸易自由化”和“新自由主义”,大力推行“全球贸易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是发达国家率先发起并积极倡导的,他们的动机就是为了巩固和扩大自己在经济领域的优势,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如一些双边和地区贸易协议通过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对我国出口产品强加了苛刻条件。

为维护既得的利益和获得更多的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本身却采取了更具灵活性和隐蔽性的非关税壁垒,特别是绿色贸易壁垒等,这必然会使我国在贸易活动中处于不平等地位。

3.3在一定程度上会促使我国建立起稳定透明的贸易体制

二战以后,阻碍我国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是贸易体制的不稳定和不透明。

因此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将迫使我们建立起稳定透明的贸易体制,这也就自然而然地为我们出口创造了巨大的机遇。

并且,参与多边贸易体制使我国获得了更多的市场准入机会,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3.4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面对的贸易摩擦增加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目的地,中国生产的产品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对国外相关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成为贸易摩擦的“矛头所向”。

随着我国全方位开放战略的进一步展开和我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进入欧美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所占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中欧、中美贸易顺差也不断扩大,从而引起欧美国家的警惕和重视。

领硕学术网例如,欧盟便以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长过快、威胁到欧盟成员国一些中小企业的生存、导致失业上升为由,对中国产品设限,并且增加其对华反倾销诉讼的数量。

第四章中国的应对策略

面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巨大影响与挑战,我国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

4.1大力发展国际贸易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反过来加速了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

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大力发展双边及多边贸易。

我国可以在WTO非歧视原则下,在一个多边、平等、互利的框架下进行双边及多边贸易,可以联合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并利用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机制平等地解决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经贸纠纷,调整我国的外贸政策,改革外贸体制,加强国际之间的合作。

4.2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

我国应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在市场中优胜劣汰,增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为了能够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速发展自己,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要走强强联合之路,但前提是必须加快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综合地解决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所遇到的一系列体制性矛盾。

此外,外贸企业必须转换增长机制,转向依靠技术革命提高生产率的集约型增长机制,提高单位资本的产出率,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同时,又要根据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积极推动外贸企业向集团化、实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经营发展,提高规模效益。

 

4.3提升全球化质量经营理念,打破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

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最突出的是质量与标准体系,当今国际贸易已是质量与品牌的竞争,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的关键在于尽快提升企业质量经营战略新理念。

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实施全球化质量经营战略,首要的就是要提升质量经营战略理念,以质量经营打破技术壁垒,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的先进标准。

一方面,质量必须要达到国际技术标准新要求,取得国际权威技术论证和进口特殊技术许可;另一方面,要强化质量意识,即努力使产品与服务达到进口方国家、消费者、经营代理者与社会等方面的认可,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满意度。

 

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更加广泛,它使得国际贸易多边体制进一步发加深,增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从而实质性的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也体现在各个方面:

首先,全球贸易总额的增长将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经济发展对贸易的依存度继续加大,贸易的自由化趋势进一步增强,跨国公司日益成为世界贸易的主体。

其次,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服务贸易、制成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加快,比重上升,国际分工格局也出现新的变化。

第三,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方式,特别是与信息网络相结合的贸易方式对传统的贸易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第四,与经济全球化并行发展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区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使贸易区域结构处于新的调整,区域内贸易比重逐步上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继续提高,加深世界贸易发展不平衡。

第五,全球贸易自由化加深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新形式,如滥用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措施,制定歧视性的技术贸易壁垒等手段。

总的说来,经济全球化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使投入多样化,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发展。

对中国来说,既为我国对外经贸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的机遇。

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挑战或风险。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有效利用国际经贸规则,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促进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马云飞,杨辰飞.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市场经济研究,2002,2

[2]程晓东.浅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国轻工教育,2003,4

[3]张轶岚.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4]石磊,唐海燕.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5

[5]刘明吉.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异同分析.消费导刊,2007,10

[6]高文志,余建星,石云平,王庆云.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贸易.经济论坛,2002,10

[7]罗希飞,牟晶,张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新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当代经理人,2006,2

[8]马士伟,任剑锋.经济全球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挑战.科技创业月刊,2007,1

[9]史玉杰.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挑战与对策.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1

 

致谢辞

时光荏苒,几个月过去了,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

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刘杨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开题报告到写作提纲,再到不断地指出论文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为了指导我们的毕业论文,她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她的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人钦佩,在此我向她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论文的完成让我又系统的回顾了一遍在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这,将是我人生学习的新起点,我会让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努力开创以后的新生活。

最后再次向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九重神格http:

//www.biquwu.cc/biquge/3_3024/dvfjdnnc2201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