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85765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docx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与反全球化p5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正面影响:

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为各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经济全球化使一些国家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国家能富裕起来。

全球化意味着新的经济增长,虽然在这期间存在着增长的风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在日益增长,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由于世界范围的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使每个民族和民族国家都在经济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份机会。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间特别是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

经济全球化使南北关系长期以来的紧张态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南北经济交往的规模和密切程度空前增强。

一些发展中国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负面影响:

由于民族国家内部和民族国家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全球化可能会扩大南北的贫富差距。

经济全球化会造成全球生态系统的过度开发与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

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他们往往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制定国际规则的便利,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转嫁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例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于南方国家间经济实力有限,经济结构趋同而缺少互补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在扩大,使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面临挑战。

现在全球化是在生产贸易、金融、投资、消费、物流这些领域,全方位的都有表现。

全球化大大提升了国际间的相互依存度,它不但表现为国家间相互更加依存,也表现在工业间相互更加依存、市场间相互更加依存、各种生产要素和物流采购相互更加依存、同时金融市场的关联度也越来越高。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反全球化”的各种力量也在孳生、汇聚、增强,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世界现象。

从1999年11月30日的WTO西雅图会议到2001年的魁北克美洲国家组织会议、哥德堡欧盟峰会和热那亚八国集团峰会的“反全球化”游行示威活动,再到2002年12月份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举行的规模空前的百万人“反全球化”大游行,无一不引起世人的极大关注。

面对这种现象,人们不禁要问,在一个言必称全球化的社会里,是什么力量使“反全球化”运动能够成功地动员如此多群众,将许多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色彩乃至不同利益追求的群体集于“反全球化”旗帜之下呢?

“反全球化”运动所要追求的目标又是什么?

它的行为产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它将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

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处在全球化浪潮中的世界各国,尤其是对“反全球化”一词何时出现,现在无从考证,也许是西方主流媒体一种带有偏见的发明,具有相当的讥讽之意,因为它们把那些多少质疑、甚至反对“正统的”全球化意识形态与推动全球化的政策的行为都无端地描绘为反全球化 。

但这样界定“反全球化”不是完全准确的。

理解“反全球化”的视角很多,可以从经济、政治、社会等不同角度去分析,其结果也不尽相同。

但无论从哪方面出发,有一点是一致的,就是“反全球化”并不是要反对全球化这种趋势,不要全球化,转而寻求传统的发展道路。

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选择,是任何反对力量都无法逆转的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人为反对所阻止不了的。

况且从本质上讲,“反全球化”本身也是一种全球化的结果,因为它的成员来自世界不同地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拥有不同的政治观点,没有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便利条件如交通、信息传递等,这些人是不可能走到一起来的。

因此说,离开了全球

化,“反全球化”也就不复存在 。

2.2 反全球化的力量力量来源

  自从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后,就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反对经济全球化的观点和意见虽然一直存在,但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还没有演变成有组织性、群众性的政治运动。

在这之前,批评甚至批判全球化的观点和意见主要见诸报刊、杂志和书籍,在学界和政界流传E它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目前这样的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国内外并无定说。

但从上个世纪末开始,反全球化成了一种有组织的、国际性的、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让人感到惊诧的是,全球化的中心与动力源自西方发达国家,反全球化的中心与动力也源自西方发达国家。

  反全球化运动的参与者成分庞杂,从参与者的个人成分看,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

一是反对现存国际秩序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人,如抵制新经济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左翼力量,担心全球化将导致资本统治的民主派;二是对经济全球化持极端看法的人,如某些要求恢复孤立主义和自给自足状态的极端分子和狭隘民族主义者;三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和弱势群体E四是环保主义者,性平等者、****分子、无政府主义者等。

从总体上看,****分子、无政府主义者以及性平等者并不占据主导地位。

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三部分人:

一是在全球化潮流中利益受到损害的人和群体;二是对跨国公司行为以及对国际经济组织行动准则不满的人;三是对现存制度和秩序不满的人。

目前参与运动的组织主要有以下几类:

(1)工会组织,其中“美国劳工联合会与产业联合会”(AFLCIO)由1300多万名工人组成"在美国和世界许多地方有广泛的影响!

它从多方面参与了在美国和世界许多地区进行的反全球化运动。

(2)反对国际会议与国际机构的组织。

其中“全球行动”(Globe Action)提出要打破旧世界,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健康的崭新社会,它曾号召人们站出来反对在西雅图举行的世贸组织部长会议。

热那亚社会论坛(Genoa Social Forum)则认为“当今的社会极不公正,国际组织正面临社会正义、团结、公正、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该论坛的宗旨就是要迎接这些挑战"通过参加国际合作、环境保护、发展多种族社团等活动来实现社会公正的目标!

而创建于1993年目前美国惟一全力关注全球化问题的组织“全球贸易观察”(Globe Trade Watch)的主要目标是:

反对世贸组织,揭露《国际投资规则》带来的危害,推进全球化的公共利益政策。

(3)环保组织,这是反全球化运动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中“塞拉俱乐部”(Sierra Club)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环保组织。

“绿色和平”(Green Peace)是世界着名的国际环保组织,其宗旨除排除污染外,还追求一个无核的世界。

(4)****组织、无政府主义组织、代表第三世界的组织等其他组织。

上述各种组织代表了不同利益集团和群体的利益,它们并不都代表全球化的“受害者”和“弱势群体”,但在反对全球化的旗帜下它们集合起来,找到了某种利益的结合点 。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2000年4月发表《千年报告该报告》的第一部分重点谈及全球化问题。

他认为:

“很少有人、团体或政府反对全球化本身,他们反对的是全球化的悬殊差异。

第一,全球化的好处和机会仍然高度集中于少数国家,在这些国家内的分布也不平衡。

第二,最近几十年出现了一种不平衡现象:

成功地制定了促进全球市场扩张的有力规则,并予以良好实施,而对同样正确的社会目标无论是劳工标准,还是环境、****或者减少贫穷的支持却落在后面。

更广义地说,全球化对许多人已经意味着更容易受到不熟悉和无法预测的力量的伤害,这些力量有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造成经济不稳和社会失调,人们日益焦虑的是"文化完整性和国家主权可能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在最强大的国家,人们不知道谁是主宰为自己的工作而担忧"并担心他们的呼声被全球化的声浪淹没 。

2.3 反全球化的深层原因

  福布斯集团董事会主席温伯格认为目前反全球化的呼声更大程度上是表明一种态度,认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绝对不能在全球泛滥,反全球化的人只是在反对按照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来进行问题思考的人。

当前的反全球化,已经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它并未解决全球化产生的问题,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两大势力还没有交集,而且两者的对立在升高。

全球化的主张者没有也不会根本改变其必然性逻辑,而反全球化者也不可能接受这样的逻辑,双方对立将继续,因此,预料反全球化现象还要深入发展。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类似西雅图或者布拉格那样的激进街头暴力抗议可能要降温,反全球化力量在重新思考他们的策略与手段,以使抗议取得真正的效果。

 

由反全球化现象引发的一些思考当今世界经济表面上“繁荣”背后隐藏的问题与危机不是只有反全球化力量才看得到的。

在曼谷联合国贸发会议上,联合国对全球化作了第一次全面的反省。

2000年6月底,日内瓦联合国特别大会指出了贫困与不安全问题正在上升,世界绝对贫困人口已经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现在的12亿,除亚洲外的所有第三世界的贫困率与收入不平等都在增加。

工业化国家与30多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4倍,世界上三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

22在布拉格抗议示威时,IMF与世界银行官员极力显示他们对第三世界问题的同情,对抗议者指出的问题并没有异议,会上各国中央银行行长、财政部长,特别是来自西方七国的,对遏制全球资本主义的不稳定势头忧心忡忡。

虽然草草收场,但布拉格会议谈论最多的是金融危机刚爆发时许多反全球化人士要求的对全球经济的监管、调节与透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对石油价格上扬的深刻担心(但对降低石油税没有松口)。

反全球化是对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度流行的至今仍占上风的“历史终结”(the end of history)、“美国胜利”(The US triumphalism)的莫大嘲讽。

1990年代欧美各国“中左翼”政治势力上台走“第三条道路”,表面上是对1970年代末开始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矫正,以确立面向21世纪的新政治,但实际上“第三条道路”的出发点仍然是工业化国家的利益、其所代表选民与跨国公司的利益,其政策选择,既最大可能地以“市场”的名义所推动的自由贸易,要求劳工与中产阶级为“竞争力”作出最大的让步,压迫发展中国家别无选择地放松管制,已经充分说明了这点。

不过,虽然做的不好,但欧美“中左翼”毕竟认识到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必然导致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所以才提出协调新劳资、国资的矛盾的“第三条道路”。

 新的世界矛盾正在这种反全球化运动中孕育。

新的全球矛盾不是别的,仍然是穷者与富者的对立。

但它新的各种形式,诸如社会抗议、贸易争端、民族冲突、宗教对立等形式表现出来。

在全球化加速的情况下,未来世界的危险性是公司(资本)的统治、技术的统治与少数集团、少数国家统治,即全球民主赤字下的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 without global democracy)。

因而新的世界矛盾与冲突不可避免。

反全球化的去全球化在说明与预示这一点。

我认为,未来世界不是没有冲突与战争,而是将面对新形式的冲突与战争,包括世界范围的冲突与战争。

 环境问题与全球化的关系不一定是直接的,但最近10年加速的全球环境恶化(包括自然资源枯竭)却正好与加速的全球化一致,因此非常值得研究全球化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

如果全球化最后导致的是全球大多数人们没有得到利益,甚而失去家园、失去基本生存保障,那么全球化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全球化使得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问题空前突出,许多国内冲突(暴力与非暴力的)与民族(文化)认同关系极大。

与150多年前马克思与恩格斯(他们关注与强调的是阶级与阶级斗争问题,而不是民族问题),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天的世界现实是:

不是工人无祖国,23而是跨国公司与那些不愿意打领带的精英阶层(men who don’t wear ties)则无祖国;那些无法在全球经济中支配自己命运的人更需要民族认同与民族国家。

多元文化、认同、文明如何与单一经济共存是世界性挑战。

“全球化要具有人性面”,这是目前世界的共同呼吁,但全球化的人性面不是靠联合国呼吁就能产生的,目前制约全球化黑暗面的只有这微弱的“反全球化”力量,这可能迫使政府与公司不得不增加全球化的人性面,特别是善待全球化中的少数者(minorities)问题。

所谓少数者,指那些在全球化中最没有竞争力的、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边缘化的最不发达国家与民族(族群、部落)、被排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