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5125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

《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docx

七年级寒假生活答案

七年级上册:

1、童趣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项为之强项:

颈,脖颈。

强:

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徐:

慢慢地。

以:

3、果如鹤唳云端果:

果真,果然。

唳:

鸟鸣

4、以从草为林林:

树林

5、兴正浓兴:

兴趣

6、方出神方:

7、鞭数十,驱之别院鞭:

用鞭子打,抽打。

驱:

8、必细察其纹理细:

仔细。

察,观察

9、昂首观之昂:

抬。

首:

头。

之:

它,代蚊子

10、为之怡然称快怡然:

愉快的样子

二、译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1、夏天的蚊群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2、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仰起头来观察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

3、神定,捉吓蟆,鞭数下,驱之别院3、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了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1、写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虾蟆三件事

2、“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2、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3、本文有哪些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3、明察秋毫、怡然称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

4、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4、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5、“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5、恰当。

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

它的突如其来,即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就很好理解了。

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吾身2、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罔:

迷惑。

殆:

危害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齐:

相同

5、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女:

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6、故,旧的知识

7、士不可以不弘毅7、弘毅:

宽广,刚毅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8、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

1、子曰:

“学而时习之,_______。

”孔子说:

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

2、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

”孔子说:

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

“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说:

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

“三人行,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说:

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

“岁寒,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说:

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

“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说:

那大概就是“恕”了!

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

“由,诲女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  孔子说:

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七年级上册:

3、山市

一、解释加点词语义。

答  案

1、数年恒不一见数,几。

恒,经常。

2、层层指数数,数数

3、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

楼,像楼一样,堂,像堂一样,坊,像坊一样。

历历在目: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4、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山市,山中蜃景

5、而楼上人往来屑屑屑屑,忙碌的样子

6、或凭或立,不一状不一状

7、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8、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二、翻译句子。

1、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公子孙禹年和他的朋友在楼上喝酒。

2、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形状不一。

3、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这几年总不出现一次。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作者是借哪些人的观察描写山市的?

1、借孙禹年和他朋友的观察来描写山市的。

2、由本文的内容及“危楼”一词,你能联想古代哪一首著名的诗歌?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3、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3、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4、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4、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5、找出文中描绘山市的关键词语,体会山市形成的过程5、孤塔—宫殿—城市—危楼

6、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七年级上册:

4、《世说新语》两则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1、俄而:

片刻。

骤:

急速。

欣然:

高兴的样子

2、撒盐空中差可拟2、拟:

比,比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3、未若:

比不上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4去:

离开。

乃: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5、期:

约定。

委:

舍弃

6、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引:

拉。

顾:

回头看

7、尊君在不?

7、“不”通“否”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8、集:

集会

二、写出《陈太丘与友期》一文的中心思想本文主要阐述的是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阅读《世说新语》回答问题答案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

你对此有何感受?

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2、为什么样“公大笑乐”?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想像力。

3、你认为陈纪这个孩子怎么样?

他有哪些特点?

你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

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级上册:

5、智子疑邻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答案

1、天雨墙坏雨:

下雨坏:

毁坏

2、智子疑邻智:

以……为聪明

3、不筑筑:

修补

4、其邻人之父亦云亦云:

也这样说

5、暮而果大亡其财暮:

晚上果:

果然亡:

丢失

6、其家甚智其子其家:

那富人家

二、《智子疑邻》的寓意是?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1、塞翁失马

一、解释加点的词的含义答案

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逃跑

2、人皆吊之吊:

慰问

3、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为什么就,怎么就。

为:

是。

4、居数月居:

过,经过

6、死者十九十九:

十分之九

7、胡人大入塞大:

大规模

二、中心思想这则寓言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的故事,说明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教育人们要顺应自然,不可过分计较得失。

三、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

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七年级上册1-6单元重点测验

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期末模拟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汉字,书写要规范、准确,标点要占格。

(2分)

gěizìjǐyìdiǎnxìnxīn,qiántúhuìwúxiànguāng

míng.

2.给下面选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所给的拼音写汉字。

(2分)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加以改正。

(2分)

返老还童德高望众花枝招展繁弦急管

玲珑赐透多姿多采无忧无虑心旷神贻

错别字

改正

4.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2分)

(1)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样子。

()

(2)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

5.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表达不同的意思。

(2分)

(1)甲队大败乙队获得冠军

(2)甲队大败乙队获得冠军

6.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2分)

阅读天地,聆听万籁,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人殷切的期盼。

春,以她的勃勃生机动人心弦;夏,以她的热情奔放激人奋发;;

7.默写填空。

(每空1分,共14分)

(1),风正一帆悬。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历代诗人留下了无数吟咏花草的名句。

如: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现代名家又何尝逊色,如朱自清《春》中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写尽了春草的活力、质感和颜色。

(4)孔子曰:

“        ,        。

”我们在学习中要善于思考,要学会用脑筋学习。

只有把学和思真正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怎么,不高兴我来吗?

”分别了多年的好友,如今笑盈盈地站在我面前开玩笑。

我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

“怎么会,孔子云:

‘       ,       ?

’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填《论语》中的句子)

(6)曹操《龟虽寿》中表达诗人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

;,。

二、阅读(40分)

(一)陈太丘与友期(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

⑴太丘与友期行()⑵去后乃至()

⑶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⑷尊君在不()

⑸相委而去()⑹下车引之()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时有物外之趣B.吴欲之去南海

C.良愕然,欲殴之D.邑八景之一地

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

译:

11.学习这短文能让我们明白为人的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即和。

(2分)

12.“八荣”之一就是要以诚信为荣。

你能说出与诚信有关的谚语、成语、格言或故事吗?

(至少2个)(2分)

(1)                        

(2)                  

(二)小名(15分)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

淼(miáo)儿。

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

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

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

“妈妈,我有大名的。

别叫我小名好吗?

”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

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

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

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

我喊道:

“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

“淼儿,小心点!

“咦!

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

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

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

“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

”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

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

“对不起!

高翔!

”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

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

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

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

“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

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

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3.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1分)

14.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

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

(4分)

(1)

(2)

15.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

(2分)

16.“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妈妈的表情如何?

(摘引原文回答)(4分)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

17.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

(2分)

18.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

(2分)

(三)(15分)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那年,女孩刚上大学,她住在有六个人的宿舍。

另外五个女孩家里的条件都非常好,而女孩家里很穷。

她的穿着非常朴素,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除了那双乌黑明亮的眼睛,女孩跟打扮漂亮的舍友比起来,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③正因为这样,女孩很自卑,脸上总是挂着忧郁的神情。

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④女孩的舍友陆续地过生日,她们在高档的卡拉OK厅或充满浪漫情调的酒吧开生日Party。

女孩参加Party的时候,总是坐在角落,默默地看着鲜花、礼物和祝福一齐拥向幸福的寿星。

⑤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因为她自己也常常遗忘了它。

女孩偶尔也会有想起的时候,她不奢望开一个生日Party,但她希望有一天,有一个人忽然记起了她的生日,送给她一张贺卡,对她说“生日快乐”,女孩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

有一次,她的生日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了,她的舍友忽然想起,问她:

“你的生日是不是已经过了?

”女孩愣了一会儿才想起自己的生日的确早已过了。

于是大家淡淡地笑笑,不了了之。

⑥在大三上学期的一天,女孩坐在图书馆一个靠窗的位置,认真地看书。

那天,外面的阳光灿烂而明媚,透过玻璃照在了她的身上。

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她转头望着窗外,只见阴密的小树林,有叶子飘飘柔柔地落下,铺满了草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碎成点点金斑,随秋风起舞。

南国的晚秋总是这样的华丽而富有生气。

女孩突然想起,今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二十年前的今天,有一个小生命哭泣着降临,而二十年的生命历程,更是一首美好的乐章。

可是自己却从来没有发觉这种美丽。

女孩刹那间醒悟,当自己一个人跋涉时,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生命的旅途常常会有挫折,会有苦难,这时候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鼓励。

⑦女孩到蛋糕店,为自己订了一个蛋糕。

剩下来的时间里,她到地摊上,买了一套衣服,很便宜,但她穿上它后,整个人焕然一新。

然后她开始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学习计划。

那一天,女孩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⑧晚上,女孩提着蛋糕和一袋零食回到宿舍。

当她把蛋糕摆在桌上时,舍友惊呼:

“今天是你的生日?

”女孩微笑着点点头,于是大家都围拢过来,祝福她生日快乐。

因为没有一个人记起她的生日,因此没有一个人准备礼物,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

女孩在摇曳的烛光中许愿,祝福自己勇敢、快乐并坚韧不拔。

⑨从那以后,大家发现女孩似乎变了一个人,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人也变得越来越美丽。

女孩开始参加学校的各种大赛,获得了许多的奖项,而且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后来,爱好文学的她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再后来,女孩成为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在梦想慢慢实现,即将踏上人生的另一个旅途时,女孩终于牢记二十岁生日那天对自己说的话:

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

⑩而这个女孩就是我,如今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写下这段文字,感谢生活,感谢生活,更感谢自己,因为自己给了自己勇气和希望。

19.文章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对应的语句填空:

(3分)

①以前的女孩:

人长得瘦小而且有点儿黑,……就像是天鹅群里的丑小鸭。

后来的女孩:

                           

②以前的女孩:

她尽管努力,但成绩平平。

后来的女孩:

                           

③使她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是:

答:

20.请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两题。

(2分)

①“而女孩的生日总是被人忘记……”“从没有一个人为她这样做。

”句中加点词语说明什么?

答:

②“但女孩心中早已溢满了幸福”句中加点词语“溢满”能否改为“充满”,为什么?

答:

21.第⑥自然段写道:

“女孩因这阳光而心情明朗起来”,本段的景物描写中对应“心情明朗”的语句有      

(2分)

22.文中为什么反复出现“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

(3分)

答:

23.请参考“如果没有人为你祝福,那就自己祝福自己”这句话为文章起一个题目,不超过6个字(2分)          

24.女孩的故事让你读懂了什么?

(3分)      

答:

(四)晋祠(文/梁衡)(14分)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公里,有一座悬瓮山。

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

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

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

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有两棵老树:

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

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皴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

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

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

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的,纹丝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

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

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

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

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拉成一缕缕的丝,铺在河底,挂在岸边,合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织成一条条大飘带,穿亭绕榭,冉冉不绝。

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

“晋祠流水如碧玉”。

当你沿着流水去观赏那些亭台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

这几百间建筑怕是在水上飘着的吧!

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

这里保存着我国古建筑中的“三绝”。

一是圣母殿。

它建于宋天圣年间,重修于宋崇宁年间(1102年),这是全祠的主殿。

殿外有一周围廊,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

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

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

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

殿堂里的宋代泥塑圣母像及31尊侍女像、4尊女官像,是我国现存宋代泥塑中的珍品。

侍女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形体丰满俊俏,面貌清秀圆润,眼神生动,衣纹流畅,真是巧夺天工。

二是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

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周身风从云生,一派生气,距今虽已近千年,鳞甲须髯,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

三是殿前的全沼飞梁。

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

沼上架起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

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

这种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以圣母殿为主体的建筑群还包括献殿、牌坊、钟鼓楼、金人台、水镜台等,都造型十朴优美,做工精巧。

全祠除这组建筑外,还有朝阳洞、三台阁、关帝庙、文昌宫、水母楼、胜瀛楼、景清门等,都依山傍水,因势起屋,或架于碧波之上,或藏于浓阴之中,各有不同的情趣。

园中的许多小品,也极具匠心。

比如有一座假山,山上一挂细泉垂下,就在下面立着一个汉白玉的石雕小和尚,光光的脑门,笑眯眯的眼神,双手齐肩,托着一个石碗接水。

那水注入碗中,又溅到脚下的潭里,总不能盛满碗。

再如清清的小溪旁,有一只石雕大虎,两只前爪抓着水边的石块,引颈探腰,嘴唇刚好没入水面,那气势好像要吸尽百川似的。

历代文人墨客都喜爱晋祠这个好地方,山径旁的石壁和殿廊的石碑上,留着不少名人的题咏,词工句丽,书法精湛,为湖光山色平添了许多风韵。

晋祠,真不愧为我国锦绣河山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5、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概括晋祠的总特点。

(1分)

答:

26、关于本文的结构特点,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2分)

A、总分式B、分总式C、总分总式D、平行式

27、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可是却有许多生动的描写,还有议论、抒情,请各找出一例来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3分)

答:

描写:

议论:

抒情:

28、写圣母殿的段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是由到

说明的。

写园中小品的段说明顺序是:

,是由到

说明的。

(2分)

29、将“像地上旋起了一股烟。

”中的“旋”改为“卷”好不好?

请说明理由。

(2分)

答:

30、作者怎样写晋祠的水的?

请做简要的分析。

(2分)

答:

31、为了准确清楚地说明晋祠,作者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举出一例,并说说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2分)

答:

三、写作。

(40分)

32.题目: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写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