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4577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009.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docx

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带解析)

 

一、单项选择(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各种物质微粒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

α粒子

B.

原子

C.

质子

D.

电子

 

2.小军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分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依据的是这些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节奏

 

3.如图所示,人透过透镜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A.

实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B.

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

虚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D.

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亮改变手内能的途径分别是(  )

 

A.

做功、做功

B.

做功、热传递

C.

热传递、热传递

D.

热传递、做功

 

5.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那么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汽车、摩托车、列车

B.

列车、汽车、摩托车

 

C.

摩托车、汽车、列车

D.

汽车、列车、摩托车

 

6.人从沙滩上走过,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但从草地上走过,脚印却并不明显,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四个科学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

为什么脚印有时候深有时候浅?

B.

脚印的深浅与哪些因素有关?

 

C.

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

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7.下列四幅实验装置都是用来研究电与磁的,其中制作发电机依据的原理图是(  )

 

A.

B.

C.

D.

 

8.由图可知:

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

①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②④①③

B.

②④③①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9.如图所示的国产“和谐号”动车进站前的减速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采用“再生刹车”技术,这期间关闭动力,列车依靠惯性前行并带动发电机发电,速度从250km/h减至90km/h;第二阶段采用传统的“机械刹车”,速度从90km/h不断减小直至停下来.国产“和谐号”动车在进站前减速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主要是(  )

 

A.

第一阶段:

动能转化为电能;第二阶段:

动能转化为内能

 

B.

第一阶段:

电能转化为动能;第二阶段:

动能转化为内能

 

C.

第一阶段:

动能转化为电能;第二阶段:

内能转化为动能

 

D.

第一阶段:

电能转化为动能;第二阶段:

内能转化为动能

 

10.如图所示,先将半个西瓜皮轻轻放在水缸中,发现它漂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1.然后把它按入水面下.发现它沉入水底,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2.则F浮1与F浮2的大小关系是(  )

 

A.

F浮1>F浮2

B.

F浮1=F浮2

C.

F浮1<F浮2

D.

无法比较

 

11.下列各电学实验,都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其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B.

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C.

用“伏安法”测电阻器电阻

D.

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2.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估测.以下估测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手托一枚鸡蛋用的力大约是1N

B.

快速写出汉字“二”用时约为1s

 

C.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D.

人爬上一层楼做的功约为1500J

 

13.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碰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百米赛跑时计时员看烟而不听声,是因为声速远远小于光速

 

B.

高原旅行时会感到不适,是因为高原地区的气压比平原要大

 

C.

骑车下坡时车速越来越快,是因为重力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D.

潜入深水时要穿潜水服,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14.奥妙无穷的动物世界蕴涵着丰富的物理学知识.下列各组的动物行为和人们制造的先进仪器设备中,涉及的物理学原理相同的是(  )

 

A.

鱼在水中自由浮沉﹣﹣潜水艇

B.

蝙蝠在夜间能正常飞行﹣﹣声呐

 

C.

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飞机

D.

鸽子飞行定向﹣﹣GPS导航系统

 

15.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电是每个市民应尽的义务.使用电器时的下列各种做法中,通过减小用电器实际功率达到省电目的是(  )

 

A.

用电灯照明时,选新型节能灯

B.

用电风扇吹凉时,选低转速档

 

C.

洗衣机洗薄衣时,用快洗程序

D.

看电视时,把亮度或音量减小

 

三、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56分)

16.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同步卫星”中“同步”的意思是“以 _________ 为参照物,它是静止的”;同步卫星转播电视节目是利用 _________ 来传递声音和图象信号的.

 

17.如图所示是大明湖新八景之一﹣﹣“超然致远”.华灯初上,超然楼清晰地映在湖水之中,这一美景是由于光的 _________ 形成的;漫步湖边,能闻到沁人心脾的阵阵荷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_________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8.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会慢慢地 _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成水;同时,手会感觉到凉,这说明冰在这一过程中要 __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9.请仿照下面的例子,找一个你熟悉的其他家用电器,写出其名称及与之相关的一个力学物理量和一个电学物理量的大小.

电器名称

力学物理量

电学物理量

彩色电视机

质量50kg

额定功率120W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0.如图是一名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准备起跳时的情景.请在图中画出她此时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

 

21.如图所示为小强家某个房间内的实物电路.请在右侧虚线框内画出该房间内家庭电路的电路图.

 

22.如图是一种标有“1.5V0.15A”字样的小灯泡,请通过计算回答(不考虑小灯泡发光时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1)这种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多大?

(2)把它接到电压为2V的蓄电池上,灯丝中的电流多大?

(3)把它接到电压为2V的蓄电池上,它的实际电功率多大?

(4)如果这种小灯泡突然烧坏,在开关闭合的状态下有时用手指盖弹击几下,它就会重新亮起来,并且比烧坏前还要亮.请你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23.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研究所研制的一中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按照设计,其外壳的总体积为0.02m3,为减轻车体自身的重,外壳拟采用新近发现的一种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已知:

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103kg/m3,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该观光车外壳的质量是多少?

(2)若该车其余部分的质量为242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5m2,则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3)这种太阳能电动观光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具有很多有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

 

24.小丽在欣赏节日彩灯时发现,这些小彩灯嗾使串连在一起的,其中零星地分布着不亮的几个,但其他彩灯却依然亮着.她感觉这与学过的串联电路的特点不相符.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她找来一个标有“5V0.2A”的完好的小彩灯,用图1所示的器材进行研究.

(1)小丽已将部分电路连接起来,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她完成图1中实验电路的连接.

(2)电路连接无误后,小丽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及现象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电压/V

0.5

1

2

3

4

5

6

7.5

电流/A

0.07

0.09

0.12

0.16

0.18

0.20

0.23

0

发光情况

微红﹣→微亮﹣﹣﹣﹣→较亮﹣﹣﹣﹣﹣﹣→亮﹣﹣﹣﹣﹣→刺眼﹣→熄灭

上表中第 _________ 次实验的数据表明,小彩灯烧坏后会使电路处于开路状态.

(3)小丽为了弄清这个小彩灯烧坏后在实际电路中的作用,用它替换下新彩灯串中的一个小彩灯,将彩灯串接入家庭电路中继续观察,发现除了试验中烧坏的那个小彩灯不亮外,其他小彩灯依然亮着.这说明,烧坏的小彩灯使实际电路处于 _________ 状态.

(4)小丽又把这个烧坏的小彩灯接回到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中重新观察,闭合开关后发现:

电流表的指针竟然发生了偏转!

对比试验电路和实际电路.她判断一定是由于实际电路的 _________ 较高,才使烧坏的小彩灯变成了导体,并且小彩灯应该具有特别的结构.

(5)小丽进一步了解到小彩灯的构造如图2所示,灯丝下面好象有“细金属丝”与它并联着.她认为:

可能是“细金属丝”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如果小丽的想法是正确的,请你对这个“细金属丝”的导电特点做出推测. _________ .

 

25.如图是小明在某次物理实验中的操作,仔细观察并回答:

(1)这种测量工具是用来测量物体 _________ (填写物理量名称)的.

(2)这种测量工具利用了物理学中 _________ 的知识.

(3)小明在调节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接下来他的操作应该是 _________ .

(4)从图乙中读出小明这次的测量结果是 _________ .

 

26.在复习“电流的磁场”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时,小刚想:

“既然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又会对通电导体产生力的作用,那么相互靠近的两个通电导体间是否会产生力的作用呢?

(1)于是,他和小强商议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他们找到了两根柔软的导线,相距较近地并排固定在接线板上,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如图乙所示.

该试验表明:

两个通电导体之间 _________ .

(2)小强认为,如果改变其中一个通电导体的电流方向,则它们之间作用力的方向也会发生改变.

小强这样想的理由是:

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是由 _________ 的方向决定的,当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它产生的磁场方向也会发生改变;而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的方向与 _________ 的方向和 _________ 的方向有关,另一个通电导体中电流的方向不变,但磁场的方向变化了,它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就会改变.

(3)如果开始实验时,小刚和小强没有找到柔软的导线,而是用较硬的普通铝芯电线进行实验,你认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通过这个问题,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 .

 

2012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共11小题,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各种物质微粒中,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

α粒子

B.

原子

C.

质子

D.

电子

考点:

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专题:

应用题;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本题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的关系: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而夸克则是比更小的微粒

解答:

解:

(1)α粒子带正电荷,由两粒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两粒中性的中子组成,相等于一个氦原子核.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比原子核大;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核比质子大;而夸克则是比更小的微粒.

综上,空间尺度最大的是原子.

故选B.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构成物质的各种微粒之间正确的关系,易错点在于α粒子的了解.

 

2.小军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从音乐会的乐器合奏中,分辨出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分辨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时,依据的是这些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节奏

考点:

音色。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

解:

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演奏同一首乐曲能分辨出声音的不同,即音色不同.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声音中概念的全面掌握情况,包括音色的定义要熟练掌握.

 

3.如图所示,人透过透镜所观察到的烛焰的像是(  )

 

A.

实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B.

实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C.

虚像,这个像能用光屏承接

D.

虚像,这个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分析:

由图示可知,此时看到的是正立的放大的像,利用图示的成像性质,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

解:

图示的像是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是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的成像情况.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物体成的像是虚像,根据虚像的形成过程可知,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而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不能成在光屏上.

综上分析,故选D.

点评: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

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关系;④具体的应用.在此题中,通过成像的性质,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来确定像的虚实.

 

4.寒冷的冬天,人们的手常常会感到冷.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小丽和小亮改变手内能的途径分别是(  )

 

A.

做功、做功

B.

做功、热传递

C.

热传递、热传递

D.

热传递、做功

考点: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

专题:

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

要知道属于哪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应该知到热传递和做功的特点,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呵气”是能的转移,“搓手”是做功.

解答:

解:

用嘴向手上呵气,热量会从口中转移到手上,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手的内能,故该过程是能的转移;

双手搓擦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会转化为手的内能,此过程是靠做功改变手的内能,故该过程是能的转化.

故选D.

点评:

能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来理解改变内能的这两种方式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5.如果汽车、摩托车与列车三种车辆的速度相等,那么按照它们的动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汽车、摩托车、列车

B.

列车、汽车、摩托车

 

C.

摩托车、汽车、列车

D.

汽车、列车、摩托车

考点:

动能大小的比较。

专题:

应用题;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质量和速度,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解答:

解:

汽车、摩托车和列车的质量,列车的质量最大、汽车的质量次之、摩托车的质量最小;因为三者的速度相同,

所以三者的动能从大到小的顺序:

列车、汽车、摩托车.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根据经验能估测出列车、汽车、摩托车的质量大小顺序是本题的关键.

 

6.人从沙滩上走过,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但从草地上走过,脚印却并不明显,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经过讨论提出了如下四个科学问题其中较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是(  )

 

A.

为什么脚印有时候深有时候浅?

B.

脚印的深浅与哪些因素有关?

 

C.

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D.

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考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脚印的深浅反映了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由此考虑探究.

解答:

解:

(1)“为什么脚印有时候深有时候浅?

”、“脚印的深浅与哪些因素有关?

”两个问题,即使没有经过物理学习的人,根据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也能提出的问题,属于问题的表面现象,没有可探究的价值;

(2)“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是对生活现象的质疑中提炼出科学问题,这样的问题更具探究性、可操作性;

(3)“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压强”是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后提出的概念,因此这个问题不合理.

故选C.

点评:

此类问题是考查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首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7.下列四幅实验装置都是用来研究电与磁的,其中制作发电机依据的原理图是(  )

 

A.

B.

C.

D.

考点:

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

专题:

图析法;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

发电机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即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即发电机的原理图中没电源,有电源的实验装置图不是发电机.

解答:

解:

A、是奥斯特实验,小磁针发针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不符合题意;

B、是研究通电螺线管磁场的实验,不符合题意;

C、开关闭合后,电路中有电流,通电导体或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发生运动,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开关闭合后,在外力作用下使导体左右移动,切割磁感应线,则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此时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涉及的内容有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原理和发电机的原理.注意电磁感应和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装置的不同,前者外部没有电源,后者外部有电源.

 

8.由图可知:

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

小刚用下面的四句话解释了安全带的作用:

①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②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③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④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这四句话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A.

②④①③

B.

②④③①

C.

②③④①

D.

②③①④

考点:

惯性。

专题:

简答题;运动和力。

分析: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汽车刹车时,如果没有安全带的保护,驾驶员会因为自身惯性向前运动而发生事故.所以要让安全带起到保护人体的作用,防止惯性带来的伤害.

解答:

解:

当驾驶员驾车高速行驶时,发现前面出现情况紧急刹车;汽车滑行很小一段距离,立即停下来;驾驶员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撞向挡风玻璃造成伤害,系上安全带就可有效避免这种伤害.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惯性现象,需要学生认真体会身边的现象中包含的物理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9.如图所示的国产“和谐号”动车进站前的减速过程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采用“再生刹车”技术,这期间关闭动力,列车依靠惯性前行并带动发电机发电,速度从250km/h减至90km/h;第二阶段采用传统的“机械刹车”,速度从90km/h不断减小直至停下来.国产“和谐号”动车在进站前减速的整个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情况主要是(  )

 

A.

第一阶段:

动能转化为电能;第二阶段:

动能转化为内能

 

B.

第一阶段:

电能转化为动能;第二阶段:

动能转化为内能

 

C.

第一阶段:

动能转化为电能;第二阶段:

内能转化为动能

 

D.

第一阶段:

电能转化为动能;第二阶段:

内能转化为动能

考点:

能量的相互转化。

专题:

机械能及其转化。

分析:

(1)发电机是产生电能的机器,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2)分析在机械制动过程中,机车的什么能减小了,什么能增加了,这样就可以判断该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

解:

(1)第一阶段减速过程中,由于速度变小,所以动能变小,由于继续行驶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故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

(2)列车在第二阶段机械制动过程中,列车的质量不变,其速度减小,其动能减小,故其所具有的机械能减小,据摩擦生热知,所以该过程中减小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能的转化情况,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考查了灵活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10.如图所示,先将半个西瓜皮轻轻放在水缸中,发现它漂在水面上,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1.然后把它按入水面下.发现它沉入水底,此时它受到的浮力大小为F浮2.则F浮1与F浮2的大小关系是(  )

 

A.

F浮1>F浮2

B.

F浮1=F浮2

C.

F浮1<F浮2

D.

无法比较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专题:

浮沉的应用。

分析:

西瓜皮的重力应该是一定的,前者浮力等于重力,后者浮力小于重力,自然就可以比较出来的.

解答:

解:

当西瓜皮轻轻放在水缸中,发现它漂在水面上,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此时浮力等于重力;

当把它按入水面下.发现它沉入水底,则此时浮力小于重力,重力没变,所以则F浮1>F浮2.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明确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1.下列各电学实验,都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其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的是(  )

 

A.

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B.

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C.

用“伏安法”测电阻器电阻

D.

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功率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在电学实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测量多组电流和电压值一般有两类作用,一是为了得到多组数据,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二是为了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实验的误差.对照各选项中的实验内容,看其符合上述作用中的哪一种,即可做出判断.同时,滑动变阻器的作用还体现在通过其调节实现对个别变量的控制.

解答:

解:

A、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有关,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需要通过控制变量法测出多组数据,总结普遍规律,不合题意;

B、在研究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通过滑动变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