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14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docx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

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全

 

7>2014年初中地理结业考试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开始是通过直觉和臆想,②后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猜测地球的形状是球形(不能通过日食来判断,日食是月球的影子),他是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③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也证明了地球是球形,④后来通过地球卫星拍摄的图片,人来才终于目睹到了地球的全貌。

★地球是一个赤道略股,两极略扁的非正球体,所以赤道半径长于极半径,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

①地轴:

假想的地球旋转轴(比竖直倾斜23.5°)②北极: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南极:

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④赤道:

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经线:

经线又叫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

西经用W表示,东经用E表示;其中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定位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往西是西经,往东是东经,与其相对的180°经线则相反。

国际上把20°经线(大西洋)和160°经线(太平洋)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西经0°-20°在东半球,东经160°-180°在西半球)。

纬线:

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经线与纬线的区别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连接两极点的半圆形的弧线每条经线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指示东西方向

经纬网:

经线纬线构成经纬网,经纬网可以标记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30°、60°属于分界线。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名称方向时间发生现象围绕中心

自转自西向东24小时昼夜更替地轴

公转自西向东365天四季变化太阳

10、地球的自转:

在北极,地球逆时针旋转,在南极则相反北逆南顺。

昼夜更替的原因:

①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②地球的自转。

地球在公转是地轴是倾斜的,且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11、地球的公转:

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2日,秋分9月23日,冬至12月22日。

春分秋分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

3月21日-9月23日昼长夜短;9月23日-3月21日昼短夜长。

12、五带划分:

根据不同纬度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带-分界线23.5°、66.5°

第二章地图

★1、地图三要素:

①比例尺②指向标②图例

1)指向标:

①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表示方向③在经纬度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

2)比例尺:

①线段比例尺②数字比例尺③文字比例尺

比例尺上5个0为一千米;1000001千米

★图幅相等,比例尺越大,所示范围越小,反映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所示范围越大,反映事物越略。

2、海拔与相对高度: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为绝对高度。

一个地点高出另个地点的垂直距离称作相对高度。

3、五种地形类型:

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4、等高线地形图:

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成的线叫做等高线;同理,把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深线。

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

分成设色地形图是指在绘有等高线地形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着上深浅不同的颜色以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的地图(好处:

立体感强,能直观地看出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

河流在山上多流过山谷。

第三单元海洋与陆地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洲。

(大陆面积排行: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南极洲绝大部分地区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是目前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洲。

大洲分界线

★①欧洲?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②欧洲?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非洲③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

北美洲④亚洲?

苏伊士运河?

非洲

大洋:

(大洋面积排行:

太大印北)世界上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上,深11034米。

大西洋形状略成“S”形;印度洋略呈三角形;北冰洋是面积最小,平均水深最浅的大洋。

海陆变迁:

原因①地壳运动②海平面升降③人类活动如1、围海造田2、填海造陆。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的假说,现在测量结果表明,★大西洋在不断扩张,太平洋则在不断收缩;地中海在收缩,红海在扩张。

板块构造学说:

坚硬的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七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拼接而成,当板块运动时,分属不同板块的大陆便会出现漂移现象。

★一般地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活跃。

板块运动导致地球表层有的地方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有的地方受到挤压(形成高山、岛链或海沟)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易发生地震,火山爆发。

★6、世界上两大著名山系:

★一条是阿尔卑斯?

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由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等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

两大火山地震带:

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地中海?

喜马拉雅地震带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1、天气: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天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同一时刻不同地区,天气也会有所差别。

2、卫星云图:

★卫星云图是由地图和气象卫星拍摄的图像叠加而成的,白色表示云区,云颜色越白,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

据此发现,当今世界极端天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3、上方为风尾,下方为风杆,一个横线代表两级,图为六级。

4、可吸入颗粒物为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

5、空气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0-5051-100101-200201-300300以上

空气质量情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6、气温:

把大气的冷热程度称之为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7、气温的观测:

气温是放置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为避免阳光照射和地面影响,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其感应部分距离地面1.5米处且箱门朝北,★百叶箱下面必须是草坪,因为陆地吸热快,会影响温度计读数。

8、气温的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12时-14时,陆地在吸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日最高气温与日最低气温的差,称作气温日较差。

在北半球,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散热也慢。

)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称作气温年较差。

9、气温的差异:

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叫做等温线,等温线构成等温线图,等温线呈闭合状态,且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若中心气温低,则此为低温中心,★等温线稀疏的区域,气温差别小,密集的区域,气温差别大。

★基本特点:

①等温线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说明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②在同纬度地带,等温线在陆地和海洋弯曲程度不同,表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并不一样③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10、降水:

我们周围有一定数量的水汽,在气温降低的情况下会凝结成水滴或冰晶,并以雨、雪、冰雹等形式降落到地面,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降雨量的多少,把降雨分为小雨(<10mm、中雨10mm-25mm、大雨25mm-50mm、暴雨>50mm等不同等级。

11、降水季节类型:

①全年多雨②夏季多雨③夏季少雨④全年少雨⑤全年湿润

12、降水的空间分布:

将降水量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没叫做等降水量线。

★①赤道附近降水多,极地附近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③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④通常,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级-乞拉朋齐,干级-阿塔卡玛沙漠。

13、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多年平均天气状况。

★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是具有相对稳定性。

描述气候(★气温情况+降水情况),如:

北京-夏季炎热多雨。

14、气候的地区差异:

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

我国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

15、世界气候类型:

从低纬到高纬,依次分布着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大致有12种:

热带4种,温带6种,寒带1种,其他(高原山地)1种。

热带:

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量有很大区别。

①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②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③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④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气候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温带:

①亚热带季风(亚洲)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其他温带洲):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湿润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全年湿润)

③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⑤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夏季凉爽湿润,冬季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气候分布:

在温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在大陆内部为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纬度更高的地区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寒带:

寒带气候,又称极地气候,包括冰原气候(终年严寒,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沿岸及其岛屿上)和苔原气候(长冬无夏,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边缘)

高原山地:

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一些高山高原上,终年低温。

16、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纬度因素②海陆因素③地形因素④还有人类活动纬度因素:

纬度因素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素,纬度低获得热量多,气温较高,反之则相反。

由此划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

海陆因素:

距海洋近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较多,而内陆地区则相反。

受海洋吸热慢的影响,海滨城市往往叫凉爽。

地形因素: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且山脉对暖湿气流有阻挡抬升作用,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降水、植被等有明显差异。

人类活动:

有些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如人工绿化,兴修水利等,但有些人类活动还可能造成当地气候恶化甚至全球气候变暖,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

1、人口的增长:

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十分缓慢,自18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总量还在持续增长,每年平均增加约8000万人。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婴儿死亡率降低,使世界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低,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率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欧洲、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亚洲是七大洲中人口最多的,非洲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

2、人口的分布:

我们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分布的差异,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地区平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

世界上四大人口稠密区:

★①亚洲东部②亚州南部③欧洲④南北美洲东部。

四个人口稀少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