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960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docx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建议

华东师范大学

开放教育学院

(网络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员工培训的新理念与新方法

——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现状及改进建议

专业:

13秋人力资源管理

学号:

11132823021003

学生姓名:

黄遵伟

指导教师:

雷妮

完成日期:

2015.3.7

 

论文摘要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掀起进城务工大潮以来,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所高度关注,无论是以前对学校校舍、课桌椅等硬件的关注,还是如今爱心企业的捐助、政府的购买服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条件。

尤其是08年政府启动随迁子女小学“转民”以来,各级政府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投入是越来越多,对教师的结对培训也很多,但是新旧教材衔接不畅、师资流动率大等问题依旧存在,如何才能将随迁子女学校的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如何才能降低随迁子女小学的师资流动呢?

笔者决定从随迁子女学校一线教师的角度,阐述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及改进意见。

拟破解以下两方面问题:

1、如何让刚毕业的新教师、返聘的老教师认同培训?

2、如何落实培训工作,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同时留住教师?

本文首先将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进行简单介绍,然后从学校、师资、社会等方面分别阐述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并从一线教师角度提出改善意见。

 

关键词:

民办学校;随迁子女;教师培训;问题分析;改进建议

 

目录

一、绪论………………………………………………………4-5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4

(二)研究内容………………………………………………4

(三)研究方法………………………………………………4-5

二、相关概念理论及文献综述………………………………6-9

(一)相关概念和理论………………………………………6

(二)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师资的来源和类型………………7

(三)文献综述………………………7-9

三、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种类及现状…………10-18

(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种类……………………10

(二)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及分析…10-18

四、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改进建议………………15-21

(一)切实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效果………………15-19

(二)需要学校管理制度上的保障………………………………19-20

(三)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20-21

结论……………………………………………………………22

参考文献……………………………………………………………23

后记……………………………………………………………24

附录一………………………………………………………25-27

附录二………………………………………………………28-29

 

一、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教师培训,作为直接提高教师教学管理水平,为学校教育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根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的软实力保障,是比校舍、课桌椅、计算机房这些硬件设施更加重要的战略投入,关乎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长远发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有利于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利;有利于社会公平;从而缩小贫富差距,巩固和加速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鉴于目前大多数随迁子女小学的各种校外、校本培训都已开展多年,但成效却各不相同,笔者对经历过的几次不同形式、不同部门组织的随迁教师培训进行回顾分析,以期从中找到降低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教师流动率的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为新上海人做好基础教育服务。

(2)研究内容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掀起进城务工大潮以来,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被社会各界所高度关注,无论是以前对学校校舍、课桌椅等硬件的关注,还是如今爱心企业的捐助、政府的购买服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条件。

尤其是08年政府启动随迁子女小学“转民”以来,各级政府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投入是越来越多,对教师的结对培训也很多,但是新旧教材衔接不畅、师资流动率大等问题依旧存在,如何才能将随迁子女学校的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

如何才能降低随迁子女小学的师资流动呢?

笔者决定从随迁子女学校一线教师的角度,以与传统教师陪训方式不同的新方法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编制《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问卷调查表》,针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一般情况、工作特点、对培训的看法三方面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对上海浦东三林城乡结合部三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进行调查,通过处理和分析有效回收的问卷,掌握第一手资料。

访谈法。

通过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校长、教师的访谈,比较深入地了解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情况,期望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和对培训问题的看法,选取典型个案深入分析。

 

二、相关概念理论及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理论

.民办学校

目前通用的“民办学校”是一个“多义而又含糊的名称”。

在我国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清晰的界定。

当前比较多见的有以下四种界定范畴:

以教育经费来源来界定。

凡是用财政性经费(国家财政资金和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的资金)举办的学校称为公立学校,除此以外的学校均称民办学校。

民办之“办”字的含义。

一是“举办、创办”之意,从资金投入尤其是学校创始资金投入的角度来界定,与第一种方式相近。

二是“承办、经办”,指不论所有权如何,只要学校的管理、经营及运作方式是按照民办学校的方式来运作的,就是民办学校。

产权的归属。

认为产权是界定民办学校的核心要素。

如果学校的产权属于政府,不论它的运作方式如何,仍然属于公立学校范畴,产权属于非政府的个人、个人团体、私营企业等组织的学校才是民办学校。

从办学主体和经费来源两方面来界定民办学校。

认为凡是办学主体为非政府的社团组织或个人,办学经费主要由学校自筹,完全由民办学校章程管理的学校才是民办学校。

如果考虑到我国民办教育二十世纪40-70年代的情况,“民办学校”更是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概念。

也有学者认为,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大概有五种学校形式:

公办学校、非政府机构和公民个人独立举办的民办教育机构、公办学校举办的分校、转制学校、中外合作举办的学校。

考虑到本文所探讨的教师培训问题和教师的社会身份(即教师是属于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单位人”还是非事业单位的“社会人”)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本文所涉及的“民办学校”是指除公办学校、公办学校举办的分校、转制学校之外,由非政府的社团组织或个人按照民办学校章程运行和管理的学校。

2.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属于教师教育的范畴。

教师培训分为职前培训(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继续教育),本文探讨的是民办学校教师的在职培训,即民办学校自己组织、安排,旨在提高民办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为开发民办中小学教师的人力资本而进行的在职培训。

3.农民工随迁子女

是指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的农民工未成年子女,既包括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子女,也包括在城市出生的农民工子女。

(二)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来源和类型

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是教师里的弱势群体,他们其实更需要社会的特别关注,他们和公办教师一样兢兢业业,薪资水平却在温饱线徘徊,由于生源的流动性,他们很容易被遗忘。

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来源和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地刚毕业的师范生。

此类教师学历高,受过最新的专业教育培训,教育理念与方法较为先进,能满足和适应创新教育的需求,此外,由于是刚毕业,还没有形成教育固化思维,可塑性相对较高。

在随迁子女小学扮演的是生力军的角色,但流动性较高,缺乏稳定性。

2.当地离退休教师。

此类教师多为当地公办学校退休老教师返聘而来,教学管理经验丰富,人脉广泛,多聘为随迁子女小学的教学顾问或校长等。

3.外地民办教师。

此类教师一部分原为外地公办学校教师,一部分为外地代课教师,教学管理经验丰富,是随迁子女小学的教学骨干。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研究

“贵族学校”曾一度是民办学校的代名词,作为冲破教育这个“计划经济时代最后一个堡垒”的民办学校,面临着许多观念、政策、理论以及操作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所以对民办学校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办学校的产权、公益性与营利性、政府与民办学校的关系、办学水平评估、收费等宏观政策方面的问题上,对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办中小学教师的来源、流动性、民办学校与教师的关系等问题上,关于民办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专门研究很少,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研究就更少,较多的是作为民办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方面有所涉及。

韩嘉玲博士的《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中反映的情况有:

多数农民工家庭生活在城乡结合部,生活条件艰苦,农民工子女普遍感到城市人群对自己和父母的排斥和歧视,但是仍然愿意留在城市里,公办学校不能满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市场化提供了发展空间。

蒋鑫华在《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政策变迁》一文中通过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政策变迁历史,分析出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角色的转变,政府对法律责任的选择性承担和政府之间的权责明晰这三方面,并预测了农民工子女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其必将成为民办教育领域的一个特殊团体。

关于民办中小学教师的来源问题,较普遍的观点是认为“教师来源途径多而不稳”主要以借调公办学校教师、使用兼职教师、返聘教师、社会招聘等方式进行。

离退休教师和公办辞职教师是最主要来源。

民办中小学教师流动性大是最受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流动性大对民办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上,认为教师频繁流动造成民办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断裂,破坏其应有的连续性,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人心不稳、影响整体士气,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和管理过程的混乱等。

还有研究者提出,民办学校应“建立以提高教师素养为宗旨的培训机制”,不能通过不断地辞退和招聘教师达到优化结构的目的,必须通过培训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

建立脱产或半脱产的业余进修、参观学习、相互研讨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机制,使教师能持续发展,增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2.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关于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一些研究者认为流动学生与非流动学生在其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

学生的流动性可能源自他们自己或家庭的特殊问题,相关研究应当把流动前的学生及家庭特征考虑进去,才能确定流动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第二,关于教师培训方面,国外私立学校发展的历史悠久,私立学校教师的管理也相应比较成熟,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私立公立的教师在社会身份上并没有事业和非事业的编制的划分,教师受聘于公立或私立学校都可自由来去,没有流动壁垒,在教师培训方面,私立和公立的区别也不是很明显。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再次讨论教师主题,回忆的建议包括“在职培训:

对所有教育人士都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强调“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世界中,在职培训已成为从事所有活动合乎专业至关重要的工作”。

报告对教师、教师培训及教师教育进行了新的论述和强调。

综上所述,多年来,国内外对民办教育的研究很多,国内多主要集中在教育公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利的保障方面,对教师培训这方面的研究不太多,反观国外则是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比较重视。

但无论国内国外,对流动儿童随迁子女学校教师的有效培训、降低流动率的研究还是很少。

 

三、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种类及现状

(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种类

按照组织者的不同,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教师培训可分为校外培训、校内培训和校际交流三大类。

1、校外培训

(1)上级主管机关组织的专题培训。

如班主任专项培训、语文写作培训、计算机教学能力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

(2)爱心企业组织的专题培训。

如世界教育组织的办公应用大赛。

(3)公办带民办的结对帮带。

2、校内培训

(1)新进教师培训。

主要是针对新进教师进行的学校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培训。

(2)老带新培训。

由学科骨干教师帮带新进教师。

(3)校本专题培训。

由校长室组织的针对某一专题开展的校内培训学习。

3、校际交流

同一片区的多所学校自发或有组织进行的有关专题的交流培训,如班主任论坛。

本文将侧重于阐述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参与校外培训、校内培训的现状及建议。

(二)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调查及分析

1.调查目的

了解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工作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了解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对培训的认识、看法及需求,了解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现状,培训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

2.调查方式及内容

1)调查问卷及分析

调查问卷设计了23道调查题,包含三部分内容:

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基本情况

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

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培训问题

2)访谈及分析

为了更真实地了解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对培训的看法和需求,也为了修正问卷调查可能产生的单向回答的缺陷和答题偏颇,笔者通过各种方式,在不同场合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管理人员和教师进行访谈。

访谈的对象为上海浦东三林城乡结合部3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部分管理人员及教师代表共9人。

3.调查对象

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为上海浦东新区三林镇城乡结合部3所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各科教师及部分教学管理人员。

共发放调查问卷85份,回收85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85份,有效率100%。

4.调查结果及分析

1)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对培训是否有充分的认识?

表1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对培训的认识的调查

教师人数

对培训的认识

非常需要

可有可无

需要

不需要

民办C小学

30

8

15

6

1

民办Y小学

28

5

17

3

3

民办D小学

27

7

15

2

3

总计

85

20

47

11

7

占比

100%

23.5%

55.3%

12.9%

8.3%

上级主管部门、社会爱心人士、包括民办学校管理层对教师培训都是很重视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为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筹集培训资金、联系专家学者等也都很积极,与之完全相反的是作为培训的受众——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教师们对这些培训的热情却并没有预期的那样高涨。

如表1所示,12.9%的被调查教师认为需要培训,23.5%认为“非常需要”,只有8.3%认为不需要培训,表明被调查教师希望获得培训机会。

不过也有55.3%的被调查教师认为培训并不是必需的,甚至可有可无,部分返聘教师传统观念认为教了那么多年书,还需要别人来教我怎么教书吗?

大部分青年教师选择“非常需要”,说明青年教师对培训的认识要明显高于老教师。

观念的转变有时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可能是一个很小的事件,不

管怎么样,对培训的认识确实会对一所学校产生很不一样的影响,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如果不能为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让教师在业务上有足够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很容易造成有进取心的教师对学校的失望。

2)岗前培训只是针对新招聘的大学生的吗?

返聘教师要不要参加岗前培训?

表2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岗前培训参与程度调查

教师人数

新教师岗前培训参与程度

参加过

没有参加过

民办C小学

30

12

18

民办Y小学

28

10

18

民办D小学

27

6

21

总计

85

28

57

占比

100%

32.9%

67.1%

如表2所示,被调查教师中57人,即67.1%没有参加过学校的新教师岗前培训。

说明学校对新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视不够,很多学校的领导包括教师本人都认为“新教师”只包括新招聘的大学生,已经有几年教龄的教师不必包括在内,离退休教师更不需要进行“新教师”培训,有位退休教师在调查问卷上写道:

“退休教师还属于‘新教师’培训之列吗?

”其实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来讲,任何一个刚进入学校的教师都是新教师,因为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大多数教师都来自公办学校,而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学生特点、管理方式、用人机制及评价机制都和公办学校不同,更重要的是,如果教师对这些随迁子女小学的学生特点和管理特点不够了解,何谈认同?

何谈实施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

3)现有的各种培训是否满足了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工作需要呢?

表3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对现有培训的看法

选项

人数

比例

非常好,能学到东西

11

12.9%

一般

48

56.5%

太空洞,不能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26

31.6%

随着国家对民办随迁子小学的支持和管理,各种机构、主管部门、结对学校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培训也越来越多,名师讲座也好,主题论坛、校际比赛也罢,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多,那么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各式培训是否达到了培训目的,真正让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教师学到了东西呢?

如表3所示,一半以上(56.5%)的被调查教师对现有的培训反应一般,另有12.9%的教师认为能学到东西,这一方面说明现有的一些培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教师们认为能从中获得新的信息,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受到欢迎。

而31.6%的教师反映“太空洞”,说明学校组织的培训还大有潜力可挖,还可以设计、组织得更好。

4)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的一线教师到底是需要哪些专业上的培训?

表4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对培训内容的期望

教师人数

期望的培训内容

班级管理

家校沟通

教育科研

现代教学技术

民办C小学

30

5

13

2

10

民办Y小学

28

8

9

2

9

民办D小学

27

9

9

1

8

总计

85

22

31

5

27

占比

100%

25.9%

36.5%

5.9%

31.7%

既然现有的这么多培训都无法真正满足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的工作需要,那么处于教学一线的他们到底是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呢?

如表4所示,31.7%的被调查教师选择了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说明教师渴求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有很多离退休教师选择了这一项,这一方面说明离退休教师在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面比较薄弱,另一方面也说明离退休教师也有很强的求知欲,希望跟上信息时代的潮流,补充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

选择最少的是理论性比较强的教育科研,只有5.9%的教师选择了在实际培训中占比很大的这一培训内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青年教师非常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和家校沟通等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说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5)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才能既节省开支又能快速实现培训效果呢?

表5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对培训方式的期待

选项

人数

比例

听专家的讲座

12

14.1%

组织教育、教学观摩活动

30

35.3%

定期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与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专家或同行一起讨论

43

50.6%

除了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之外,在这么多种形式的培训遍地开花的时候,什么样的培训方式才能既节省开支又能快速实现培训效果呢?

如表5所示,“定期对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与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专家或同行一起研讨”和“组织教育教学观摩活动”这两项是被调查教师最期望的培训方式,说明被调查教师非常注重通过培训解决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希望在这方面有和专家以及同行交流的机会,借鉴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访谈中有一个问题非常突出:

教师们希望获得的是对教育教学工作比较近距离的探讨,调查问卷统计中可以看出一个比较,“专家讲座”和“与专家就工作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有很明显的差别,被调查教师期望从专家那里获得的并不是比较宽泛的理论讲座,而是希望探讨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说明被调查教师对“务实”的培训期望远远高于对“务虚”的期望。

前面的调查统计也一再反映出这个趋向,这应该是民办随迁子女小学组织培训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

另外,对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来说,培训时问的选择也影响到他们对培训的支持程度。

 

四、民办随迁子女小学教师培训的改进建议

(一)切实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提高培训效果

1、吸收和借鉴最新学习理论

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脑科学及认知心理学的进展,使有关人类学习的理论进一步丰富。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可以拥有很多种智能,如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智能等。

每一种智能都非常重要,每一种智能还可以再细分,彼此之间的顺序也可能重新排列。

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智能种类不同,在生命终结时特定的智能的种类也肯定不同。

因此,加德纳认为,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

理想中的未来学校应该基于两个假设:

第一,并非所有的人都采用相同的方法学习。

第二,没有人能够学会需要学习的一切东西。

所以教育的起点不在于学习者原来多么聪明,而在于教师怎样发掘学习者的优势智能,怎样用适合特定学习者的独特方法指导学生,给予每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

2、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从理论上说,教育行政部门、教师教育与培训机构、教师任职学校和教师本人,都应该是教师培训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尤其是民办学校,教师培训的组织者大多是民办学校自身,教育行政部门和师训机构基本不参与。

在前面的调查资料中我们看到,不同年龄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对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的需求差别很大,但最常见的情况是,民办学校往往根据自身能够得到的资源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意见来组织培训,教师本人缺乏参与培训的自主权,教师对培训的意见和建议,教师本人的培训意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就造成教师消极被动地接受培训,培训不是被教师看作“最大的福利”而被看成是一种负担。

所以,广泛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知道教师们需要在哪方面获得帮助,希望请到哪方面的专家,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培训,培训时间怎样安排才不至于和教师自身的假期生活安排有太大的冲突,按需培训,适时培训,做好培训需求分析是民办随迁子女小学及上级相关部门在进行教师培训之前必须做好的事情。

3、以校为本.建立系统的培训计划

系统的校本教师培训计划应成为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有很多民办随迁子女学校都设有“人力资源部”,但大多数学校这一部门实际上做的仍然是招聘、制定和执行薪资标准,人员劳动关系、档案管理等传统人事部门的工作,有些学校为了节省成本,将招生工作也归入“人力资源部”。

这种注重事务性操作的“人力资源管理”其实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没有真正挖掘人力资源开发本身的价值。

人力资源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开发、激励人才这一永远稀缺的资源,实现这一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为人才发挥自身的价值创造条件。

人力资源部应负责制定系统的校本培训计划,根据学校的长期、近期发展目标和学校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需求实际情况制定出

相应的培训计划,使校本教师培训成为一项常规工作而不是可有可无,“有空”才做的临时点缀。

4、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设计恰当的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专家认为,提高教师的质量,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从教师这门职业的特点出发,尊重教师的职业特性,为教师创设有利于其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