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856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docx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

09高考最新33篇语文作文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子孙人生的真谛。

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

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进行的。

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

另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平和、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

同样的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

  听完他的话,子孙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

  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

“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

  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

“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的心灵深处,进行着一场善狼与恶狼怎样的较量呢?

  请以“两只狼的较量”(或“心灵深处的较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不少于800字。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善与恶的较量在这个世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遇到这样宽泛的话题,首先要在选材上考虑。

应选符合话题要求的、自己耳闻目睹的、感悟最深的材料,也可以把从报刊上读来的感人的人或事,结合自己的思考或想象进行必要的加工。

切忌随意编造故事或离奇地演绎。

  在反复思考、认真选材的基础上,应选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不要一般地敷衍成文。

举例说,你可以写“与善狼共舞”;或写某人“良心的发现”,写他的自责忏悔;你也可以写某人以智慧与勇气感化一个一时误入歧途、行为不端而心灵深处善良并未泯灭的人;更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如“考出真实的水平”(考试不作弊),或写自己了解的故事。

  如写议论文,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的论点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选用哪些事例,如何论证等,避免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或者不痛不痒。

  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

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

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

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

“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

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

  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

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

尽了力就没有遗憾,更不会后悔。

因此,写这篇作文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它的内涵,选取符合话题要求的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表现自己确定的主题。

  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这句话是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说的。

  这句名言的含义相信你一定很清楚。

这里的“水仙花”是一种隐喻,它所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

这使我想起抗“非典”英雄、两院院士钟南山的一句话:

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生活在理想中。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

当你的心底泛起一片水仙花的葱绿与鹅黄时,你会有一种特别愉快、特别舒畅的感觉吗?

  请以“换一朵水仙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但如果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道德却在进一步堕落,审美情趣进一步低下,那将是人类的灾难。

这个话题呼唤精神文明,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呼唤人性的光辉。

你可以敞开写换“水仙花”的故事,那个故事一定美丽;你也可以就精神文明建设发表你的见解,那见解也一定很独特、很有价值。

把你的心里话、心中美丽的故事写出来吧!

  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过去的20年中,韩国女子射箭队获得了几乎所有女子单项的世界冠军。

她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

锻造“钢铁般的意志”是她们制胜的法宝。

据悉,韩国射箭队进行了可以被称之为“残暴”的赛前训练,其中包括蹦极、10米台跳水、在严冬的深夜进行24千米远足,甚至清扫城市的下水道、检查尸体和背负小舢板登山。

主教练认为这样的训练必要,而且作用显著。

  请以“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提示]“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是一个关系型话题。

审题时要认真分析前后两个部分存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该话题构成了一个必然的、内在的因果关系,“磨炼意志”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条件,是关键因素。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随随便便的。

材料中韩国女子射箭队取得的单项世界冠军的骄人成绩是与她们赛前“残暴”训练磨炼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分不开的。

  写作时要注重打开思路,可写成记叙文,通过几件事的记叙负载“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的关系;也可写成议论文,按照议论文文体的特质,通过讲道理、援举古今中外成功的事例、正反对比等方法证明中心;也可写成散文,紧紧围绕话题,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进行选材、组织材料。

  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

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

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求他当面表演一下。

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

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

“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世界上很多人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如此。

不同的人在处理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其结果大不相同……

  请以“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所写的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材料可用可不用。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者挫折,让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在头撞南墙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看,也许你会从另一面看到成功或教训。

我们不能决定风的方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我们不能选择命运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命运的宽度。

  写“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这个话题时,应当注意,事情的“难”与“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做事的方法而言的。

方向对、方法巧妙,则事情容易;反之,则事情难。

因此,关注的重心应当是“方法的变通”,不要只是抓住事情本身的难易展开。

可以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社会、国家,从正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

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

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

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

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周国平的这段话极富生活哲理。

有人说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你满目的春色,你就不会再拥有冬日的沉静、素洁;关上你的一扇门,它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

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究竟怎样对待生命?

最好是做命运的朋友,尊重命运。

尊重命运是不轻率,尊重命运是不迷信。

慎重生活,努力工作,把握自我。

  这是一动宾式的话题,写作时应当从分析“朋友”的深刻内涵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①对待朋友(命运)应当知足。

命运给我们颜色,我们正好开个染坊;命运给我们风雨,别泄气,它也给予了人间最绚丽的彩虹。

②对待朋友(命运)应当豁达。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命运可能是缤纷的花朵,也可能是零落的残红。

落红不是无情物,我们明年再看花得了,或者干脆抬头看蓬勃的绿叶。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

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

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

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与“退路和出路”有关,文体不限,文题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个话题富于哲理性。

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事事留有退路,说白了就是败有退路。

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事情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要承受失败了,那么他成功的概率肯定小,因为,留有退路的时候,就潜藏着懈怠、自我安慰。

发展到最后,可能导致自我麻痹、自我毁灭。

到了这一步,“留有退路”的利处,却成了导致失败的“坏处”。

而“不留退路,才有出路”则是强调了做事尽量求得事事成功,这样做是负重前进,给自己加压,挤掉“懈怠”“自我毁灭”等不利因素。

常言道:

有压力才有动力。

如项羽的“破釜沉舟”即为“不留退路,才有出路”的典范。

论述时一定要体现出辩证的思想。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因为小儿麻痹症,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拒绝所有人。

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个在一场战争中失去一条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

  这天,老人用轮椅推着她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吸引了他们。

当一首歌唱完,老人说着:

“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

“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条胳膊,怎么鼓掌啊?

”老人对她笑了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晚上,她让父亲写了一个字条贴到墙上:

一只巴掌也能拍响。

从那以后,她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

甚至在父母不在时,她自己扔开拐杖试着走路。

她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了拐杖。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当她以惊人的速度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

威尔玛·鲁道夫。

她成了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

  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请以“希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所有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

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希望,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梦想,哪怕残疾得不能行走。

人是靠希望而活着的,一个人一旦对前途失去了希望,那么他的生命转瞬之间便黯然失色。

  当然,这则故事中威尔玛·鲁道夫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拥有行走的希望,还有顽强的毅力。

但是同学们在审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清主次,关注话题,不能旁逸斜出。

本文宜紧扣住“希望”生发,或记叙,或议论,或散文。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①之墓,顾谓从者曰:

“郢人垩慢②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

”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

“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言之矣!

  ①惠子:

战国时宋国人,庄子的好友,也是哲学上的对手。

②垩慢:

垩,白色的土;慢,涂抹。

  阅读上面的寓言故事,想一想:

为什么“臣之质”死了以后,“匠石”就不能表演“运斤成风”的技艺了?

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作文,首先必须把握寓言的“寓意”。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事物是因为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突现,相对比而发展的。

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学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是作文的关键。

如果就寓言谈寓言,就庄子谈庄子,就匠石谈匠石,那么就“答非所问”了。

反多个角度立意,如:

方法对,事情易;方法错,事情难;做事应当灵活;切不可墨守成规;应尊重规律。

不一而足。

10。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辞书上说:

命运是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

有人说:

命运是生命的一种运行方式。

生命平常地运行,就是平常的命运;生命异常地运行,就是异常的命运;生命超常地运行,就是超常的命运。

  命运与环境有关,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命运与选择有关,把握好选择,也就把握好命运;命运与机遇有关,抓住了机遇,也便抓住了命运……

  也有人说: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生活中,你对“命运”有何认识,请以“命运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从话题形式上看,“命运与××”这是一道填空式关系型话题,“改变了环境,便能改变命运”告诉我们,这两个概念之间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也可理解为条件关系。

  “××”是指什么?

话题虽未明示,但由引导语可知,是指“环境”“选择”“机遇”。

它还暗示我们进行联想和想象:

“命运”与“个性”有关,命运的悲剧,往往是个性的悲剧;命运与时代有关,命运的悲剧往往也是时代的悲剧;命运与国家兴衰相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命运与××”话题比较宽泛,可用“添加法”,在话题前后添上相关词语,使题目内涵具体化,如“挑战命运与创造奇迹”等。

  从选材上看,可选社会热点,也可选历史人物,可以是他人他事,也可以是亲身经历,只要与命运有关,是自己熟悉的能够展示自己才华的都可以写。

  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有一个梦”是上世纪评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句名言的第一句,它是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提到的,他的演讲现在也成为世界有名的演讲之一。

  “我有一个梦”为什么成为世界名言?

  200年前的康德有一句话:

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如果没有这个本性,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分了。

人的创造性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去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于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以“我有一个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提示]材料中包含两个主要信息:

“我有一个梦”是世界名言;康德的话以及对康德话的阐述。

这里,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

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梦”是指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即目标、理想等。

这么多年来这句话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追求的勇气和力量。

可以围绕这一立意确定自己的论述范围和观点,避免写成“我的理想”之类的空泛文章。

  1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杨振宁1971年第一次回到祖国的时候就要求见一见他的老同学邓稼先,因为邓稼先是在美国和杨振宁一起拿博士学位的,杨振宁留在美国,而邓稼先回来了。

见了面以后杨就问邓,你是不是给我说一说,中国搞核武器有没有外国人帮助?

  这个问题问得很自然,为什么呢?

因为美国搞核武器一些主要人员都是欧洲的移民,苏联发展核武器也有很多西方科学家帮忙。

邓稼先是一个治学严谨的科学家,他说:

“我知道没有,但是让我再去调查一下。

”过了一个多星期,杨振宁从北京到上海,在上海大厦吃饭的时候传进来一张条子,在这张条子上邓稼先写着:

我已经做过调查,确实是中国自力更生的结果。

杨振宁看了这张条子以后,感动得流泪了。

  以“从杨振宁流泪说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要思考材料中的这些问题:

杨振宁第一次回到祖国,为什么急切地要知道中国搞核武器有没有外国人帮助?

杨振宁的流泪说明了他怎样的情感?

杨振宁的流泪与他的诺贝尔奖又有什么联系?

对这些问题的仔细思考,会给你作文的思路:

一位成功者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情感在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中会有怎样的作用?

  作文题目是“从杨振宁流泪说起”,要注意题目中的“说起”,也就是说“杨振宁的流泪”只是你作文的导入或由头,如果单纯地写“杨振宁流泪”,那么就难以切题。

  1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登山的人,有的目不旁视,奋力攀登,他执著于到达峰顶的瞬间风光;有的则流连沿途风景,且走且赏,山顶不过是他歇脚的地方。

不只登山,生活也是这样:

两种心态,两种行为,两种价值观。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

  请以“进取心与平常心”为话题,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

要关注生活、关注人生,而以怎样的态度,持怎样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对于两种心态、行为、价值观,拟题者并未厚此薄彼,学生亦无需定势思维,完全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以自己的人生判断为尺度,真诚地表达自己要说的话,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就是好文章。

  1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周围很多古代遗址都得到了保护和修缮,电视上几个戏曲节目备受欢迎,书市上古代文化类的图书也在悄悄升温,在重大的节日里很多人都穿起了唐装……传统的历史文化气氛笼罩着我们的生活。

就连2008年将在北京举行的奥运盛会,也提出了“文化奥运”的全新理念。

  文化,对于今天的中国意味着什么?

传统,对于今天的文化意味着什么?

作为生长在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国度的中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能不去弄明白的事情。

  请以“文化与传统”为话题,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要与话题有关,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有传统文化色彩的题目。

2004年广东作文题为我们开了个好头,体现了新课标的方向:

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现实生活。

关注它们的变化和发展,进而思考其中的道理或原因,做生活的有心人。

这是高考作文的一个新方向。

  具体到“文化与传统”这个话题,首先要明确概念,文化是传统的载体,传统是文化的渊源;文化是民族个性的张扬,传统是民族历史共性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传统是维系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民族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从这样的理性层面来思考问题,来审视材料中所谈的发展变化,才能高屋建瓴,洞明其深层意味;连缀现实语料,落笔成文,才能写出见解独到、思想深刻的文章。

其中,切实地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是根本。

1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

总之,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呢?

请以“美的发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见闻、经历,谈体验、感受,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等。

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这个题目写起来不难,写好却不容易。

可以说理,什么是美,为什么缺少发现,怎样发现美;可以记叙,在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中感悟美的震撼,在世俗眼光以为丑的事物中发掘美的元素;可以叙述、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历数古今中外被忽视、被误解的美。

  落笔之前,宜从自我生活经验联想开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应注意的是,如果不加细究,泛泛谈美,则极易跑题;只有抓住“发现”一词做文章,才能重点突出,切题深刻。

  16。

请以“交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交往”有相互往来的意思,可以指同学之间、亲友之间,或者陌生人之间等。

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要提高自我生存质量,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学会与人相处,因为人是自我修养与社会规范的统一。

古人以“敬业乐群”作为学校教育的标准之一,以“有朋自远方来”为可欣慰自豪之事,足见“交往”之于人生多么重要。

同学交往需要坦诚相待;亲友交往需要关怀备至;陌生人交往需要诚信,但也不能全无戒备之心。

交往之道,虽说有共同的社会规范,但也因人、因事、因时而异,所以,作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或体会来扣题为文,只有真实的表达才有至善至美之文。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废报纸练字的人说:

“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写得更好。

”那人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顿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自己写好字。

  还有这样一则谚语:

“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

”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地翻过去。

正是有了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很多人的眼里,“逼”字不是一个好字眼,但不少人的成功却是实实在在被“逼”出来的。

请以“逼你成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逼你成功”的例子俯拾即是: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事例。

  再综观当代文坛,哪个成功的作家没有被逼过?

他被报社、出版社的人逼,也被他自己逼。

读者逼主编;主编逼作家;作家逼自己,逼得想睡也不能睡,不想写也得写。

问题是,多少惊人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逼学生的老师,何尝没有逼自己?

“教学相长”不也是“教学相逼”吗?

  常言道:

“用进废退。

”当外部有压力逼你“用”的时候,你的学识、才干等将会有很大的长进。

因此,你应该虔诚地感谢外力对你的“逼”。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传说玄奘刚剃度的时候,在名满天下、高僧群集的法门寺修行。

有人劝玄奘说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研读经卷,这样,自己的才华才会很快显露出来。

玄奘告辞时,方丈带着他到后山给他看了两种林木:

一种生活在开阔的土地上,却长得乱枝纵横,又短又扭曲,只能用来做柴薪;一种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林中,每一棵却都修长、挺直、高大。

玄奘看后,幡然醒悟,决定留在法门寺,后来终于成为一代高僧。

  请以“生存与竞争”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树木稀疏的林子里,生长出的树木只能做柴薪;而树木葱郁茂盛的林子里,树木却能做栋梁。

同样是树木,为何林木密集、生存资源有限的地方,却长得好?

原因在于它们生存的环境和这种环境下树木为了生存而必须保持的抢占生存优势的积极状态。

  树木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对手如林的竞争社会里,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敢于向强大的对手叫阵,敢于在挑战和竞争中完善自我。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万类霜天竞自由”,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读了万卷书,又准备行万里路的青年问一个智者:

我该带些什么上路?

智者没有言语,而是拿起了一个空杯子,往里边倒水,直到水溢了,他仍不停地往里倒。

这时,青年连忙提醒智者:

已经满了。

智者这才罢手,然后递给青年一些空杯子,让他带着上路。

青年诧异地问为什么。

智者说:

“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次旅行,而旅行的过程,就是汲取各种养分、滋养我们生命的过程。

如果我们带太多的东西上路,就像那个装满水的杯子,再也容不得半点水进入,这将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青年听了,若有所悟。

他没有带太多的东西,而是满怀信心地上路了。

  看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请以“空与实”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一个已经装满了水的杯子是难以再装别的东西了,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