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814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docx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一级简答

1.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

经济: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

政治: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文化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

(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2.简述确定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2)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应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需求

(3)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理论依据

3.影响简述教育制度的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道德素养:

道德规范,三爱两人一终身

(2)知识素养: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文化知识

(3)能力素养:

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反思的能力

(4)心理素养:

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5.《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四大基本理念?

(1)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2)师德为先

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3)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6.简述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目里多组戏精)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适当过度学习

(7)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合理组织复习)

7.简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的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正确评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

8.简述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9.简述良好性格的培养?

(1)树立效仿的榜样

(2)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3)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4)创设优良的集体氛围

(5)鼓励学生自我教育

(6)进行良好的三观教育

10.简述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他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程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材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因此人们通常把教科书和讲义简称为教材。

11.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1.学生观:

(两独一发)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教师观:

(建研放促)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3.教学行为的改变(你它我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4.教学观的转变(学习过人)

(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5.评价观:

发展性评价+激励性评价

12.简述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他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表现: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性;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启示?

(1)顺序性:

要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陵节而施;

(2)不平衡性:

抓关键期,适时而教;

(3)阶段性:

分阶段教学,具有针对性;

(4)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5)互补性:

扬长避短,长善救失。

14.简述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

(2)学生观;

(3)教学观;

(4)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景性。

15.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16.简述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特点和培养策略?

主要特点:

(1)学习习惯的广泛性;

(2)学习习惯的实践性;

(3)学习习惯的阶段性;

(4)学习习惯的模仿性。

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5)发挥家长作用;

(6)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标准。

17.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的过程。

18.德育的原则及要求?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依靠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严慈相济));

(5)因材施教原则;

(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7)知行统一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19.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形成的标志:

(1)共同的奋斗目标;

(2)有利的领导集体;

(3)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20.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原则和方法?

处理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原则;

(5)冷处理原则。

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5)保证教学进度。

21.简述后进生的教育?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22.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规律);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双边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育性规律)。

24.简述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循序渐进原则;

(4)巩固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量力性原则;

(8)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25.教学方法的选用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特点;

(3)学生年龄特征;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6)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

26.简述班级授课的优缺点?

优点:

(1)有利于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2)便于系统的传授各科知识;

(3)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5)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6)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的质量。

缺点:

(1)过分整齐化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2)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实践性不强,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容易造成理论脱离实际;

(3)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4)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27.简述教学实施的环节?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8.上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板书有序;

(7)态度从容;

(8)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9.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行为:

(1)学生的人格特点,生理因素,挫折经历;

(2)教师的教学技能,管理方式,威信;

(3)校内外的环境,如大众传媒,家庭环境,课堂座位的编排。

应对:

(1)运用积极的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

(2)合理运用惩罚;

(3)进行心理辅导。

30.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31.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二级简答

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教育对生产力具有促进的作用?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4.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

(2)连续性和广泛性;

(3)长期性和间接性;

(4)主体性和示范性;

(5)个体性和群体性。

5.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2)关注情境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

(1)职前培训;

(2)入职培训;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进行教学反思。

7.《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基本理念?

(1)师德为先;

(2)学生为本;

(3)能力为重;

(4)终身学习。

8.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教育文献检索;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9.教育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拟定研究计划;

(3)实施行动研究;

(4)进行总结评价。

10. 防止遗忘的方法?

(1)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7)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

11.奥苏泊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从主观条件来看:

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的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12.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13.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建立学生档案;

(4)个别教育工作;

(5)组织班会活动;

(6)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8)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14.操行评定的要求?

(1)评定内容的全面性;

(2)评定主体的多元性;

(3)评定过程的发展性;

(4)评定语言的规范性。

15.讲授法的运用要求?

(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有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识基础发生联系;

(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的领悟知识;

(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尽可能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