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650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docx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

作者:

宁阳一中校长宁方跃

有人认为做校长是一份荣耀的工作,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极为艰难艰苦的差使,如果问我两年来做宁阳一中校长的体会,我只能以如履薄冰来形容,因为校长肩负着为国家,为高校和全县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今天参会的大多数都是认识多年的朋友,我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什么治校的灵丹妙药,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并把它作为加强学校管理的切入点。

今天,我只是把近两年来的工作情况和自己的一点思考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一、为什么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

(一)良好的运行体制是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一个上百人以至几百人的规模较大的学校过分强调校长的作用是不适当的,因为校长权力过大可能导致校长专断,他可能做到最好,但也可能做到最坏,可是,人们实在难以保证校长每一时刻的判断和决策都是正确和高明的。

宁阳一中是一个具有400多教职工,6000多学生的大学校,学校人事、工作关系极为复杂,工作头绪繁多,促进宁阳一中的发展不能靠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个人魅力和努力,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必须靠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反应迅速的学校组织系统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来保证。

因此,我担任校长后主要作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掌握和理清原有的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运行机制,二是依据新的形势,新的学校工作目标,修改、发展和完善原来的学校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学校走上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应对复杂多变形势的需要。

大家知道,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为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局面,保障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具有灵活多变的措施和策略。

就社会这个大系统而言,学校不过是一个小细胞、小单位,社会上的任何因素都会对学校产生一定影响。

国家的方针、政策,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学校都必须予以积极的回应。

就学校自身的情况看,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任务,一个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老学校不同于一个新建学校,所以相同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可能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

所以,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

无论制定规章制度还是建立运行机制,其根本性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无论是相对稳定的还是灵活多变的,它的轴心线也应该是学校教育质量,偏离了这一轴心,任何制度和机制都没有意义的,也都是无效的或者低效的。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的实践做法

(一)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组织体系。

宁阳一中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它是一个以“校长负责”为核心,党组织保证监督和教职工代表民主参与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体制。

然而,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充分发挥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作用,我们作了许多探索。

2003年9月份以前,由于教学班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年级管理实行的分部管理体制,即把一个年级分成两部分,两套班子,当时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通过竞争促进教学成绩的快速提高,然而实际的运行效果却不尽人意,分部管理不仅造成学校整体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管理过程的扯皮和低效。

2004年7月,我们把分部管理变为分块管理,即将两个级部合并,按职能分别设立教学管理办公室和学生管理办公室。

这样,原有的问题得到部分解决,但也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因为在实际的年级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往往是统一的,分块管理有时造成职责不清和管理漏洞。

因此,2005年7月,我们进一步加大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一是合并两块,设立统一的级部,变分块管理为分工管理,二是改变副校长管理年级方式,把直接管理变为联系指导;三是改变聘任方式,校长只聘任年级主任,年级副主任由年级主任提名,校长聘任;四是年级副主任中有一人兼任教务处副主任,有一人兼任德育处副主任,以此统筹和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为加强学校的统一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能,2004年我们设立了学校工作督察团,2005年设立了正式的学校组织督察处,强化对学校整体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评价。

为加强学校后勤服务功能,我们还设立了物业总公司。

实践证明,我们的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学校管理形成了分工明确、结构清晰、精简高效的管理组织系统,三个年级的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学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学校管理效能明显提升。

(二)优化学校发展机制,建立灵活高效的激励和责任机制。

学校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把学生培养成才的关键又在于教师。

教师是学校教学与管理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是制约学校整体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建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2002年7月,宁阳一中在分配上实行校内职级聘任工资制,也就是首先确定教师职务职级,然后根据教师职级确定工资待遇。

应该说这种分配机制对打破平均主义,建立激励、约束、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缺点,一是职级的确定是过去工作情况反映,而与当前的工作业绩较少相关,二是教师职级一旦确定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职级不能及时反映变化的工作强度和质量。

2003年9月,我就任校长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建立一个与当前工作数量和质量直接相关的分配制度。

为此,我们派人到北京25中学习,在其实行的课时工资制度的基础上,2004年7月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教职工考核奖励方案》《宁阳一中专任教师工作量标准及超工作量补贴发放办法》《宁阳一中名师管理办法》,建立了以工作量为标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这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

另外,我们还高度重视精神激励和正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工作积极、成绩显著、师德高尚、创造性开拓工作的教职工大力表彰,并在外出参观学习、进修、晋级、评优等活动中优先考虑,而对那些工作不负责任、出工不出力、消极工作的教职工在全校教职工作大会公开批评,进行“脸面处罚”。

为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确保激励作用的正确方向,我们还把激励机制与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岗位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2005.7),形成了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责任机制;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教职工分级聘任制方案》(2005.2),形成了以全员聘任合同制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督察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以督察处为主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

(三)深入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构建灵活高效的校本课程体系和教科研体制。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突破口,也是迅速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良好机遇。

我校高度重视高中新课程改革,成立了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设置了课改办公室,制定了《宁阳一中新课程工作实施方案》。

组织和发动广大教师按照新课改的基本精神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不断总结和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把新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学校迅速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教科研支持。

2004年9月,我校在省市县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学分认定实施方案》《宁阳一中选课指南》《宁阳一中校本课程方案》《宁阳一中校本科研实施方案》。

为强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我校首先成立了“学分认定委员会”,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以确保学分认定的有效。

二是使国家课程校本化。

三是使地方课程校本化。

四是尊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结合学生的先前经验,开发喜闻乐见的一些学习型、体验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

(四)创新教研教学模式,建立灵活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考升学成绩是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多年来,围绕这一中心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初步建立了灵活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

(1)创新教研模式,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从2005年9月开始,我校实施并不断完善“说—讲—测—评—思”一条龙的教研教学模式,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实施和深化“说、讲、测、评”教研活动的补充意见》,加强学科教研室的教学教研功能,强化落实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师集体负责制。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广了探究释疑教学模式。

在特级教师王厚龙的指导下,按照“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合作释疑、内化素质”的原则,遵循“低、小、多、快”(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在各学科教学中强化实施“探究释疑”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达标率。

(3)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优化教学过程。

2004年宁阳一中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教学落实(四必须)的意见》和《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抓住“备、教、批、辅、考、评”等主要教学环节,完善管理流程,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三、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的几点思考

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证明,建立和不断完善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

但是,灵活高效学校运行机制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整合学校多种教育资源的过程。

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发展背景和目标,甚至校长特殊的人格和领导风格都会影响学校运行机制的建立,这里提出来大家共同思考几个问题。

(一)校长必须具有明确具体的学校管理指导思想。

校长的管理指导思想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南针,校长的治校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变成学校教育实践的过程。

当然,校长的管理思想必须既明确又具体。

我担任宁阳一中校长后就明确提出了精诚团结,真抓实干的指导思想。

真抓实干关键是抓落实,关键是坚持讲真话、出实力、办实事、求实效,用心、用脑、用力,用抓落实的实际行动再创新业绩。

同时我提出了抓落实的具体要求,即抓落实,就要抓具体、抓细节、抓基础、抓薄弱、抓经常、抓反复、抓督促、抓检查。

2005年,我们又进一步提出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要求抓好了学校管理和教育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真正做到落实,真正使教育理念、管理制度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

(二)激励机制是建立学校运行机制的中心环节。

真正科学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是以激励为基础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有机结合,因此,充分调动和激发学校管理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对于管理人员激励,我们主要采取了精神激励方式,不管是调整学校组织结构、改变干部聘任方式,还是签订岗位责任书、每学期举行谈心会等,目的都是让我们的管理人员充分感受到尊重、信任、责任、张扬个性和更多工作中乐趣与价值。

对一般群众既重视物质激励,更要重视精神激励,当然,对不同的激励对象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内容和和手段。

(三)把依法治校和以情感人有机结合。

依法治校更多体现了科学管理的思想,以情感人更侧重人本管理的理念。

为此,我们既关心广大师生的生活,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强化学校服务职能,又要求“事事规范,时时严格”“职责明确、奖罚严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从学校领导到教师,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堂教学到课外辅导,从学习到生活,从教室到餐厅、宿舍,所有的人,所有的活动,都有可遵循的规范、制度,都有规范制度的监督者、评价者和奖罚者。

(四)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是整合社会和学校多种教育资源的过程。

作为校长,在建立学校运行机制过程中,不能仅仅看到多种社会因素的不利影响,而应该以资源配置者的身份把它们调整、整合到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服务的轨道上。

譬如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高期望,对学校是一种压力,但更是一种动力,校长应该把这种社会期望转化为管理干部和广大教职工奋力拼搏的动力。

另外,建立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还必须充考虑到学校历史传统、教师素质、文化底蕴、信息资源、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之运用恰当策略和方法。

总之,我们在学校管理上以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为切入点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从我校运行的效果看是较好的,广大教职工精神振奋,各项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学校形象越来越好,办学水平全面提高,当然也存在许多问题,希望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同仁不吝赐教,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或者建议。

 

 

 

 

 

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

促进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实践和思考(1稿)

宁阳一中校长宁方跃

我是2003年9月担任宁阳一中校长的,到现在任职大约两年半的时间。

有人认为做宁阳一中校长是一份荣耀的工作,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份极为艰难艰苦的差使,如果问我两年来做宁阳一中校长的体会,我只能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来形容,为什么,因为宁阳一中是宁阳教育的“龙头”,是全县人民关注的焦点,寄托着上级领导和全县人民的殷切希望,担负着为国家,为高校和全县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在来宁阳一中之前我担任宁阳实验高中、实验中学、实验小学三个学校的校长虽然也非常累,但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压力,担任宁阳一中校长后,我不仅感到身体疲惫,而且精神压力巨大。

今天参会的大多数都是认识多年的朋友,我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也没有什么治校的灵丹妙药,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并把它作为加强学校管理的切入点。

今天,我只是把两年来的工作情况和自己的一点思考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

一、为什么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

(一)良好的运行体制是学校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作为对校长作用的肯定,甚至对于十几人或者几十人的学校或许是适合的。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一个上百人以至几百人的大学校过分强调校长的作用是不适当的,甚至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膨胀的校长权力可能导致校长专断,他可能做到最好,但也可能做到最坏,可是,人们实在难以保证校长每一时刻的判断和决策都是正确和高明的。

宁阳一中是一个具有400多教职工,6000多学生的大学校,学校人事、工作关系极为复杂,工作头绪繁多,促进宁阳一中的发展不能靠一个人甚至几个人的个人魅力和努力,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员工,必须靠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反应迅速的学校组织系统和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来保证。

因此,我担任校长后主要作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掌握和理清原有的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运行机制,二是依据新的形势,新的学校工作目标,修改、发展和完善原来的学校制度和运行机制,使学校走上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应对复杂多变形势的需要。

大家知道,学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极为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局面,保障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具有灵活多变的措施和策略。

就社会这个大系统而言,学校不过是一个小细胞、小单位、小组织,社会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学校产生一定影响。

尤其是我们是国办学校,我们承担着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任,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发展目标必然对学校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要求,学校就必须给与积极的回应。

学生是学校的生存基础,而学生与千百万家庭相联系,与社会各行各业相联系,学校生存和发展不能不考虑社会各行各业的要求,不能不考虑处于不同社会阶层家长的要求,对此,学校也必须予以积极的回应。

就学校自身的情况看,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形势和任务,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老学校不同于一个新建学校,所以相同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可能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

所以,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

学校运行机制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无论制定规章制度还是建立运行机制,其根本性的目的既不是追求某种形式,验证某种理论,也不是某种宣传的需要或者达到个人某种目的的需要,而是为了促进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无论是相对稳定的还是灵活多变的,它的轴心线也应该是学校教育质量,偏离了这一轴心,任何制度和机制都没有意义的,也都是无效的或者低效的。

二、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运行机制的实践做法

(一)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灵活高效的学校组织体系。

宁阳一中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它是一个以“校长负责”为核心,党组织保证监督和教职工代表民主参与管理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体制。

然而,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充分发挥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作用,我们作了许多探索。

2003年9月份以前,由于教学班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年级管理实行的分部管理体制,即把一个年级分成两部分,两套班子,当时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是通过竞争促进教学成绩的快速提高,然而实际的运行效果却不尽人意,分部管理不仅造成学校整体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导致管理过程的扯皮和低效。

2004年7月,我们把分部管理变为分块管理,即将两个级部合并,按职能分别设立教学管理办公室和学生管理办公室。

这样,原有的问题得到部分解决,但也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因为在实际的年级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往往是统一的,分块管理有时造成职责不清和管理漏洞。

因此,2005年7月,我们进一步加大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一是合并两块,设立统一的级部,变分块管理为分工管理,二是改变副校长管理年级方式,把直接管理变为联系指导;三是改变聘任方式,校长只聘任年级主任,年级副主任由年级主任提名,校长聘任;四是年级副主任中有一人兼任教务处副主任,有一人兼任德育处副主任,以此统筹和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

与此同时,为加强学校的统一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效能,2004年我们设立了学校工作督察团,2005年设立了正式的学校组织督察处,强化对学校整体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评价。

为加强学校后勤服务功能,我们还设立了物业总公司。

实践证明,我们的体制改革是成功的,学校管理形成了分工明确、结构清晰、精简高效的管理组织系统,三个年级的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学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学校管理效能明显提升。

(二)优化学校发展机制,建立灵活高效的激励和责任机制。

学校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把学生培养成才的关键又在于教师。

教师是学校教学与管理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是制约学校整体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建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2002年7月,宁阳一中在分配上实行校内职级聘任工资制,也就是首先确定教师职务职级,然后根据教师职级确定工资待遇。

应该说这种分配机制对打破平均主义,建立激励、约束、竞争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了不少缺点,一是职级的确定是过去工作情况反映,而与当前的工作业绩较少相关,二是教师职级一旦确定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职级不能及时反映变化的工作强度和质量。

2003年9月,我就任校长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建立一个与当前工作数量和质量直接相关的分配制度。

为此,我们派人到北京25中学习,在其实行的课时工资制度的基础上,2004年7月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教职工考核奖励方案》《宁阳一中专任教师工作量标准及超工作量补贴发放办法》《宁阳一中名师管理办法》,建立了以工作量为标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这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

另外,我们还高度重视精神激励和正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工作积极、成绩显著、师德高尚、创造性开拓工作的教职工大力表彰,并在外出参观学习、进修、晋级、评优等活动中优先考虑,而对那些工作不负责任、出工不出力、消极工作的教职工在全校教职工作大会公开批评,进行“脸面处罚”。

为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确保激励作用的正确方向,我们还把激励机制与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岗位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2005.7),形成了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责任机制;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教职工分级聘任制方案》(2005.2),形成了以全员聘任合同制为核心的竞争机制,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督察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以督察处为主体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机制。

(三)深入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构建灵活高效的校本课程体系和教科研体制。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国家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突破口,也是迅速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加快学校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良好机遇。

我校高度重视高中新课程改革,成立了学校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设置了负责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学校常设机构“课改办公室”,制定了《宁阳一中新课程工作实施方案》。

组织和发动广大教师按照新课改的基本精神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不断总结和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把新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学校迅速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教科研支持。

2004年9月,我校在省市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并实施了《宁阳一中学分认定实施方案》《宁阳一中选课指南》《宁阳一中校本课程方案》《宁阳一中校本科研实施方案》,指导学生合理选择个性化课程,满足学生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提高学习过程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

为强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我校首先成立了“学分认定委员会”,制定学分认定标准,统一学分认定程序,监督学分认定过程,以确保学分认定的有效。

二是使国家课程校本化。

依据《课程标准》,依托信息技术,根据教学需要,体现学校对学生发展规划的主题,编辑一些视频和音频材料,进行主题教育。

三是使地方课程校本化。

结合我县自然、人文和经济发展的实际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强学生知史、爱家乡,发展地方文化的作用。

四是尊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结合学生的先前经验,开发喜闻乐见的一些学习型、体验性课程和活动性课程。

为增强学校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我校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发展创新教育实践。

一是深化学校发展的前瞻性课题的研究。

我校从2001年申报的省级重点课题《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学校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研究至今,从理论的验证,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基本形成了我校的文化特色。

二是促进教研活动课题化。

以解决学校实际存在的问题为指向,通过发现问题,在寻求解决中进行校本立项研究。

由教研组长负责建立教研组的课题,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三是教学问题课题化。

让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日常的教学设计,注重预设的科学合理性和有效性,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通过教学问题的课题化研究方式,提升教师的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创新教研教学模式,建立灵活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高考升学成绩是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

多年来,我校高度重视提高教学质量,围绕这一中心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探索和改革,初步建立了灵活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

(1)创新教研模式,完善集体备课制度。

从2005年9月开始,我校实施并不断完善“说—讲—测—评—思”一条龙的教研教学模式,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实施和深化“说、讲、测、评”教研活动的补充意见》,加强学科教研室的教学教研功能,强化落实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师集体负责制。

(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广了探究释疑教学模式。

在特级教师王厚龙的指导下,按照“先学后教、自主探究、合作释疑、内化素质”的原则,遵循“低、小、多、快”(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原则,在各学科教学中强化实施“探究释疑”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达标率,优化课堂结构,加强师生双边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课堂效率。

(3)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优化教学过程。

2004年宁阳一中制定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强化教学落实(四必须)的意见》和《教学常规检查细则》,抓住“备、教、批、辅、考、评”等主要教学环节,完善管理流程,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跟踪检查三个年级的上课、晨读、自习,督促年级常规教学自查、复查情况,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落实情况,做好常规教学抽查、学生评教、教师工作量统计、教师教学成绩考核评定等一系列工作。

三、建立灵活高效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