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616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docx

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一历史试题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

(一)

历史

1、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5·南京、盐城一模·1)《礼记·大传》载:

“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

”材料旨在强调()

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B.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C.君主百姓原本一家D.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2.(2015·江南十校期末·18)下面是封建社会实行的均田制示意图,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均田制始于隋唐,B.均田制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C.均田制保证了农民土地所有制D.均田制下的农民必须对国家承担义务

3.(2015·荆州一检·3)据《通典》载:

“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

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

因循日久,寖以成风。

”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

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4.(2015·莱州一中期末·18)大多数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全面反思和批判的同时,积极倡导一种新的思想,试图为社会提供一种新的价值导向。

这种“新的价值导向”最有可能是(  )

A.民主科学,人文启蒙B.考据训诂,追求本真

C.经世致用,实事求是D.精神修养,理想人格

5.(2015·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校联考·5)“(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

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商业流通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6.(2015·成都七中一诊·12)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表明文艺复兴()

A.用理性的旗帜构建美好社会B.彻底否定教皇权威

C.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猛烈抨击封建专制

7.(2015·泉州五中、莆田一中、漳州一中期末·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

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B.联邦制C.民主制D.分权制衡

8.(2015·南京、盐城一模·16)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

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A.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9.(2015·苏州期末·5)费正清在《中国:

传统与变革》中称:

“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

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

”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10.(2015·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一模·10)下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分析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下列选项中表述最完整的是()

年份类别

原料

手工制品

机器产品

1893

15.6

81.8

2.6

1910

39.8

41.4

18.8

1920

40.1

39.4

20.5

A.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B.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C.中国不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的经济侵略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

11.(2015·北京西城区期末·18)近代某时期,天安门前的游行队伍中打出一副醒目的对联:

“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

”该场景应出现在(  )

A.义和团运动期间B.辛亥革命期间

C.五四运动期间D.抗日战争期间

12.(2015·荆门一检·9)1898年6月,光绪皇帝宣谕:

“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经济变之才。

”材料表明()

A.“不做亡国之君”是光绪变法的初衷B.朝野上下达成了改革的共识

C.变法的指导思想与洋务运动相同D.振兴农工商业是变法的核心

13.(2015·安徽省江南十校期末联考·17)“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一切官员由选举产生;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国内一切土地收务不是‘实行’社会主义,丽是立即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材辩反映()

A.俄国“二月革命”前人民的要求B.“十月革命”后巩固新政权的措施

C.“二月革命”后俄国革命发展的方向D.《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的要求

14.(2015·中山期末·23)某西方学者说:

“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

”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应该是指()

A.世界经济发展趋向体系化制度化    B.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

  C.欧美殖民主义势力的彻底退出    D.美苏两国之间冲突与对抗的加剧

15.(2015·重庆一中一诊·19)“这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运动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爱国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大团结在组织上完全形成。

”材料中的“这”是指()

A.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B.1949年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2015·新疆一模·30)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的方针时说:

“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反映出(  )

A.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重大变化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基本成型

C.国共第三次合作的条件渐趋成熟

D.中美两国间的最大障碍已解决

17.(2015·德阳一诊·2)吴起在楚国变法时宣布封君子孙传三世即收其爵禄,裁撤无用、不急的官,并迁徙部分贵族到边远地区从事开发。

这些措施()

①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②反映了法家思想在楚国盛行

③易遭到世袭贵族的反对④有利于楚国边远地区的开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8.(2015·安徽六校联考·17)马文·佩里主编的《西方文明史》中写道:

“卢梭等人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全新的(现代的)国家与个人关系的概念之上;国家的存在不应只是聚敛权力,也应该增加人类的幸福。

”卢梭的这一认识直接影响了后来的()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D.《纯粹理性批判》

19.(2015·湖南十三校联考·14)巴黎和会的美国记者贝克尔曾说:

“俄国问题对巴黎会议的影响是深刻的,没有莫斯科就不能理解巴黎。

虽然布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主义在巴黎不曾有代表,但经常都是强有力的因素。

”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法国主张严厉惩罚德国以获得欧洲大陆霸权

B.英国为巩固世界霸权地位与美国矛盾尖锐

C.英、美联合反对法国严厉惩罚德国的主张

D.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海外的殖民地

20.(2015·北京东城区一检·28)拿破仑在意大利统治了14年之久,在各地强迫施行《拿破仑法典》,使旧式的错综复杂的法律体系简化,所有的公民不分贫富贵贱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能够表明的是拿破仑战争()

A.稳定了法国的社会秩序B.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

C.得到欧洲各民族的拥护D.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亡

2、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

其中第21题~第2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24题为选做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小题评分。

21.(2015·福州期末·25)学者徐晓望认为宋代的福建是当时文化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的普及时代,书籍生产和消费成为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福建是

全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是使南亩之民转而为纸工者十且四五,东南之俗为尤甚焉。

厚利所在,情农不劝而趋”……“纸、竹稂、楮皮、薄藤、厚藤,凡柔韧者皆可以造纸。

竹纸出古田、宁德、罗源村落间。

……楮纸出连江西乡,薄藤纸出侯官赤岸,厚藤纸出永福

辜岭。

——徐晓望《宋代福建史新编》

材料二《宋代福建书院分布状况简表》、《宋代进士分布图》

材料三福建在宋代被称为“海滨邹鲁”,是宋代少数几个有名的文化大省之一,不论

在理学、文学、历史学还是科学、政治等各个领域都有非凡的成就,产生了许许多多对中国

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如朱熹、柳永、袁枢、郑樵、宋慈、章得象、李纲等人,他们不仅

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在世界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福建文化在宋代发展

达到了其前朝后代所无法比拟的历史巅峰。

——黄洁琼:

《试论宋代福建的科举与文化》

(1)据材料一,指出宋代福建造纸业的发展因素。

(2)据材料二,比较宋代福建书院与进士分布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福建文化的发展特征。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其原因。

22.(2015·泉州质检·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

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压抑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第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

免罪……

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

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

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1)据材料一,指出“个人主义”的内涵。

概括解决“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积

极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目的及产生的作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理解18世纪被称为法国的“启蒙世纪”的内涵。

23.(2015·绥化三校期末联考·48)

材料1865年至1877年,在俄英的幕后支持下,中亚浩罕汗国派阿古柏侵八新疆,史称“阿古柏之乱”。

且俄国又乘乱出兵侵占伊犁,使新疆危机雪上加霜。

对此,权倾朝鲜的三朝重臣李鸿章认为,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

收复只会拖累国家财政,并且有伤与俄国人的“和气”。

左宗棠力争:

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

并且不收复新疆,将使国家军事安全严重受损,还容易纵容外国人得寸进尺!

终于清廷让他统兵出征,他命人抬棺行军,以示死战决心。

19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速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周围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

清军得到新疆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加入战斗,痛击阿古柏军队。

1878年,除伊犁以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一一摘编自网易:

《收复中国六分之一国土的将军左宗棠》

(1)根据材料概括李鸿章和左宗棠在收复新疆问题上不同的态度。

(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左宗棠能够收复新疆的原因。

(16分)

24.选做部分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015·潍坊期末·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或由于不得其道,误其方向,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或骛于词章记诵之末节,陷于空理虚谈之歧途,其论虽似高明,但能身体力行者甚少。

——《析日本明治维新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材料二 1872年9月,文部省在《学制序文》中说:

“人之所以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以遂其生者,……非学不可。

故有学校之设立”“自今以后一般人民,无论华、士族,农工商及妇女,必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叶立群《日本的教育改革》

(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指出当时日本的教育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学制序文》体现了日本怎样的教育主张?

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了怎样影响?

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15·保定期末·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年到1911年,清政府著派沈家本将一切现任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在沈家本等人的努力下,清政府法律修订馆,连同法制变革的另一机构——宪政编篡馆,翻译了大量的外国著名法典与法学著作如德意志刑法、日本现行刑法等,制定或修订了《大清新刑律》、《大清民律草案》等十多部主要法典和法典草案。

这些法典中不仅有宪法、行政法规、刑法,也有民法、商法、经济法,还有诉讼法等门类。

沈家本陈言:

“国家既有独立体统,即有独立法权,法权向随领地以为范围。

各国通例,惟君主大统颌,公使之家属从官,及经承认之军队、军舰有治外法权,其余侨居本国之人民,悉遵本国法律之管辖,所谓属地主义是也。

独对于我国藉口司法制度未能完善,予领事以裁判之权,英规于前,德踵于后.日本更大开法院于祖宗发祥之地,立权日削,后患方长。

材料二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具有宪法作用的《钦定宪法大纲》中,就明确规定了“臣民”的权利有:

(1)参政为官权;

(2)言论、著作、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3)人身自由权,即不受非法逮捕、监禁、处罚权;(4)诉讼权;(5)财产权;(6)住宅不受侵犯权。

义务有:

(1)依法纳税;

(2)依法当兵;(3)遵守国家法律。

——卢军《浅谈清末修律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归纳清政府修律的原因。

(2)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清末修律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

C.【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2015·济宁一模·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914年战争爆发约6周之时,俄国社会主义者波特采夫致信英国《泰晤士报》:

俄国所有政党和所有民族的代表。

现在都与政府同心协力,这场与德国和奥匈——两者都在德国皇帝领导下——的战争,对俄国来说业已变成一次民族之战。

 ……毫无疑义的是,胜利,战争中决定性的胜利(我个人预计这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到来),将属于协约国……。

德国的威胁——长久以来悬在世界头上的诅咒——将被打碎,被打碎的到它永远不再成为世界和平的威胁,世界各族人民渴望和平。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态度并说明其理由。

    

(2)据材料,指出波特采夫预计的战争结果。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预见是否正确。

D.【中外历史人物评价】(2015·丹东期末·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

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

韩愈力加谏阻:

“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

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

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

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

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

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家发展的作用。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江苏卷

(一)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解析】材料的主旨意思是“做人的道义是亲近自己的亲人,亲近亲人所以能尊敬祖先,因为尊敬自己的祖宗所以把同族人聚集在一起,因为同族人聚集在一起,所以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有严谨的宗庙制度所以有国家的尊崇,重视国家所以爱戴百姓”,故尊宗敬祖是人本性,但并不是材料强调的信息,故A项错误;“家国亲情一体”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B项错误;君主和百姓的关系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亲亲”、“尊宗”等,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分封制,通过分邦建国来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

2.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均田制,考查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解析】均田制开始于北魏,A错;均田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B项“杜绝”说法绝对,排除;均田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C错;封建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需承担赋税、徭役、兵役等相应的负担。

故本题选D。

3.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唐朝科举制

【解析】题干反映了武则天通过“以文章取士”的科举制延揽人才,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故A项正确;“以文章取士”,有利于提高了儒学地位,但不是主要影响,故B项错误;“以文章取士”,科举考试文史内容不一定符合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科举制有利于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但不是主要影响,故D项错误。

4.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集中区域,尤其是儒家思想根据社会的发展演变不断发展演变是近两年高考试题重点考查知识。

本题命题主旨在此。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出A项出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B项是清代学术思想的主流,C项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积极倡导的学术思想,D项是程朱理学追求的精神理念,故答案选C项。

5.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商业流通是政治的经济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中“它是自由和平

等的现实基础”说明自由和平等的原则由商业发展确定,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海外贸易的相关信息,故C项错误;“(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

”说明古希腊商业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是民主政治制度的经济基础,故D项正确。

6.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析】材料中彼得·盖伊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并没有真正用世俗眼光、完全清醒看待世界的,神圣的东西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影响回答,说明他们的人文主义思想仍然带有宗教形式,因此选择C项。

A项是启蒙运动的特点;B、D两项的信息均在材料信息中没有反映。

7.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美国的1787年宪法,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准确解读历史概念以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材料中美国宪法的规定一是各州不得与外国缔结条约或参加同盟,二是不得私自制定进出口货物的关税,三是不得私自保留军队,说明美国中央的权力高于地方,因而体现的是联邦制原则,故选择B项。

【易错警示】本题易错的原因是没有准确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

共和制指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民主制即人民当家作主,民主(人民民主)由民众(人民群众)定期普选产生,其官员、议员等是民众的受托人,公仆;分权制衡强调把国家的重要权力分开,使其相互制约以防止专制;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

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

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高考最青睐的方面,也最能体现学科特点,同学们要特别重视。

8.A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可知,此时的普鲁士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分权,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的确立,故B项错误;军国主义色彩不能体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不是“统而不治”,故D项错误。

9.A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解析】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是资本主义化,伴随工业文明的扩张,资本主义的触角蔓延全球,故A项正确;“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与题干中的“趋势”无关,故B项错误;按照题干中的“趋势”来说,鸦片战争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并非阻碍,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属于“谴责‘帝国主义侵略’”的角度,与题干中的“趋势”无关,故D项错误。

10.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影响,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

难度较大。

【解析】表格中原料出口比重上升,表明列强经济侵略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手工制品出口比重下降体现了列强经济侵略促进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机器产品的出口比重上升,表明受西方工业化的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不断发展,逐步走向近代化。

综合可知,列强的经济侵略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影响。

D项正确。

A、B、C三项表述只反映列强侵略影响的某一面,不够全面。

11.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五四运动

【解析】由“卖国求荣”、“曹瞒遗种”、“媚外”、“章惇余孽”可知题干强调曹汝霖、章宗祥等卖国行径,故A、B、D项错误,C项正确。

12.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戊戌变法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光绪变法“不做亡国之君”的初衷,故A项错误;朝野上下对改革仍然有分歧,故B项错误;从材料“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可以看出是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这与洋务运动相同,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振兴农工商业在变法措施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

13.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二月革命,考查学生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二月革命”后列宁指出革命发展方向,即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故本题选C。

14.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析】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标志世界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