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436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6.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

《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docx

优等生的常见心理问题

教育的误区——优等生的心理问题

引用地址:

 [复制│超文本复制]返回[常青藤思维教育]  关闭窗口 | 隐藏边栏

 

窗体顶端

17888368

常青藤创意思维发表于:

10-07-2809:

44[只看该作者]

教育界有一种“第十名现象”的说法,意思是,大凡将来有出息、有作为的,并不一定是中学、大学成绩数一数二的尖子,而很可能是第十名左右的学生。

我以为,或许正是因为这些优等生的身上存在着本书所说的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个性缺陷、思维误区等,阻碍了他们与人良好地交往,正确地认识自己,致使他们的发展、成才受到了局限。

但遗憾的是这些本已存在的心理问题却没有引起家庭、学校、社会乃至优等生自己的重视。

本书所涉及的内容或许可以让读者了解一些“第十名现象”的其中奥秘。

作为一个心理教育工作者,面对着这样一个人群,我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我要满怀深情地呼吁大家来关心这类被周围赋予了太多的期望却又被忽视了内心世界的人群。

当我们在关心贫困生、问题生、心理危机人群的同时,也请关心这类同样需要关怀的人群。

我也同样期望,我们的优等生要在关心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关心自己的心理成长,学会丰富自己的生活,做一个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

这也正是本书的写作目的所在。

优等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共同特征根据我们对大量典型案例的剖析,我们发现,尽管优秀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各异,但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其一,过分追求完美。

大凡优等生都有追求完美的个性特征,正是这一特点驱使他们把学习和工作做得尽可能的好,他们往往比一般的人更认真、更负责、更细心,并因此成就了他们的今天,但这一特点一旦过分就容易走向事物的反面。

 优等生的过分追求完美,既表现在对自己的过高期望、过分苛求上,也表现在对他人和环境的过高期望和过分挑剔上。

他们习惯于用完美的尺度去衡量自己,衡量他人,衡量周围的环境,衡量生活中的一切。

然而现实中,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或者外界都是不完美的,甚至问题重重,所以他们常常因为感到不完美、不能接受不完美而陷入失望与痛苦中。

  其二,过分关注消极面。

由于过分追求完美,因而不少优秀大学生往往比一般人更容易发现、也更难以接受生活中不完美的人和事,对现实中的不如意、消极面会特别敏感、特别在意。

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往往视而不见,而对自身的某些弱点和不足却耿耿于怀,过分关注,偶尔的一次挫折容易成为他们自我良好感觉幻灭、自信心严重受挫的开始,容易陷入莫名的自卑和抑郁;另一方面,对于他人和环境也异常苛求,如他们不能接受别人的“口头禅”和某些生活习惯,不能接受与自己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一致的人和观念,因而容易与周围的人发生摩擦,或是使人际关系变得紧张,或是常常使自己心情沉重,郁郁寡欢。

其三,过分争强好胜。

  由于这些优秀大学生往往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出类拔萃,一路领先,因而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把“不是第一,就是失败”作为自己的生活信条,期望自己方方面面都是第一、处处都比别人强,因而处处与人竞争,哪怕是一件生活小事都不甘示弱。

这种争强好胜的特点一方面的确使他们不断获得好成绩,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常常处在一种紧张、焦虑和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活得比一般人要辛苦得多。

尤其是当这种争强好胜变成一种个性,过分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时,就往往不但不利于他们取得好成绩,反而容易破坏心态,导致心理失衡并影响人际关系,成为阻碍他们健康发展的障碍。

  一些优秀大学生由于过分追求完美,所以对人、对己都颇为敏感。

一方面他们总想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而很在意他人的评价;另一方面他们过分关注消极面的特点也使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或是对他人的言行颇多微词,或是对自己的举止不甚满意,事后反复思虑。

于是,不少人陷在这样的矛盾中:

既希望与人接近和交往,被人理解和接纳,赢得大家的好感,又害怕自己在交往中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给他人留下不良印象。

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格外地谨慎小心,顾忌言谈举止是否得当,对别人的评价十分在意,搞得自己很不轻松,也易让别人陷入尴尬。

一些人为此而不得不减少人际来往,显得有点不合群。

  其六,容易有嫉妒敌视心理。

一些优等生有较高的目标定位和角色定位,使他们总想千方百计地维持其“唯我独尊”的局面,他们很难容忍其他竞争对手超过自己,因此很容易表现出嫉妒、敌视心理。

他们对竞争对手的长处和优势、荣誉和成绩多有不满情绪。

虽然适度的嫉妒可以成为人们拼搏进取的内驱力,但如果走向极端,就容易厌恶、憎恨、仇视他人,甚至会对竞争对手采取不道德的攻击报复行为,到头来既伤害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他们的问题是其成长经历的反映,个性积淀的结果。

多数优等生的成长经历可谓“一帆风顺,一路领先”。

他们中的多数人从小学习刻苦用功,办事认真仔细,待人礼貌谦逊,积极追求上进。

他们由于学习成绩拔尖,日常表现良好,因而获得了比一般学生更多的荣誉和关注,集父母宠爱、老师赏识、同学羡慕于一身,这使他们从小就有一种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好自我感觉。

这种成长经历形成或强化了他们的个性品质,即崇尚认真,严格要求、追求完美。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个性品质、行为特点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基础,是他们继续保持优势的资本。

随着不断取得好成绩,不断得到外界肯定,他们的这种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个性特点被进一步强化、巩固。

可以说,他们成长过程中的成绩和个性特征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

  由于中小学阶段多以课本学习为主,加之生活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接触的范围有限,因此,他们的这些个性品质和行为模式往往有利于他们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并轻松地保持自己的优势。

然而,到了以培养能力素质和创新品质为主,并且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评价方式多样性、多元化的大学阶段,他们原有的特点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加之大学校园人才济济,竞争更加激烈,以往的优势不再明显,从未有过的失败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即使此刻依然优秀,也常会有如履薄冰、朝不保夕之感,压力甚大,这令他们紧张不安。

他们必须加倍努力、谨小慎微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这就迫使他们更加以追求完美、过分苛求的方式来对待学习和生活。

但即使这样,他们还是明显地感觉到已经不像中小学时那样应付自如、遥遥领先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压力与日俱增。

其次,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尽管这是导致优等生心理问题的外在原因,但却具有塑造他们个性品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作用。

中国的家庭教育中有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如,中国家长多把“听话”、“学习成绩好”作为“好孩子”的标准,循规蹈矩、学习认真、成绩优异的孩子往往会受到更多的嘉奖和夸赞,得到大人更多的关注和宠爱;而“不听话”、“成绩差”的孩子则多会受到批评,受到惩罚,甚至遭到厌弃。

中国的传统使得家长大多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这种期望值的分量就更加沉重。

不少家长自己可以没有追求、没有作为、没有出息,但一定要孩子有作为、有出息,甚至期望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似乎这个家庭的价值都要靠一个孩子来体现。

而且越是优秀的孩子,家长的期望值就越高,不允许孩子有所松懈,更不允许孩子失败。

  尽管孩子已经很优秀了,但许多家长还是采取只批评不表扬,只鞭策不激励的教育方式,唯恐孩子骄傲自满,进而落后于人。

这种高期望值的氛围造就了不少学习尖子,也塑造了很多心理脆弱、过分追求完美的“好学生”。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实施的是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

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多半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高考指挥棒下单一的教育价值取向以及单一的评价标准,使得家庭和学校都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只重视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比较忽视学生其他能力和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培养。

应试教育塑造出了一部分优等生,使他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社会的肯定和赞誉,帮他们实现了一部分自我价值。

与此同时,应试教育也造就了他们的个性品质和行为模式,使他们只能适应应试教育的要求,而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致使他们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这样的优等生往往成了“高分低能?

的代名词。

现实社会中流行的“成功导向”、“完美导向”,以及“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价值观念,使得许多青少年学生非常看重成功的结果,片面地信奉“不是第一,就是失败”的思想。

越是优秀的学生,给自己的定位就越高,越有可能脱离实际。

以上种种因素都是导致优等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正是内外诸因素共同作用才使得这些学生变成了有缺陷的“优等生”。

从“优等生”的问题反思当今的教育多年前,我拜读过南京聋童学校校长周弘的著作《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当我刚读到第一页时就被书中的文字震撼了:

“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重压使人世间最美好的教育渐渐地远离了生命、远离了生活、远离了时代、远离了大自然……学校本应是知识的海洋,学校生活应使孩子的眼神越来越有智慧之光,而现实的学校生活却往往导致:

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黯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了;上学前个个都有“自己是好孩子”的感觉,上学后却往往被“坏孩子”的自我感觉替代了。

求知本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多数上学后的孩子却感到学习是一种无尽的苦难。

结果是,在独生子女本应享受最美好的童年的岁月里,却演绎着一幕幕人间悲剧。

周弘著.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成都: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

第1页”在分析优等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在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的过程中,我强烈地感觉到,我们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大的误区,我们的教育忘记了“人”这一核心因素。

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应以育人为根本,因此教育学生关注生命本身,懂得生活和实现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成为“一个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这是教育最根本的意义,也是最本质和最高的价值目标。

然而现行的教育不但没有很好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朝相反的方向越走越远。

长期以来,中国的“成功教育”(以“成功”为导向,表现为社会的“成功”导向、学校的“成功”教育、家庭的“成功”期望)理念导致教育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重分数轻素质、重记忆轻理解和创造、重应试能力轻人格完善、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现象比比皆是,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教育的终极使命一度被忽视。

“在现行的中国教育里,孩子的人情、人性、人格、道德、勇气、意志、审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适应能力等等,从来就没有被置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

整个教育界关注的,从来就是这些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主要是自然科学知识)。

”黄白兰编著.盲点——中国教育危机报告.北京:

中国城市出版社.1998:

第83页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所谓“优等生”有不少成了应试机器,一些人在心理和人格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看似“成功”的教育背后却是以牺牲学生的健康、个性、社会适应、全面发展为代价的,教育没有教会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欣赏生命的美好,体验生命的意蕴,创造生命的价值。

教育的缺陷使不少年轻的生命陷入黯淡,失去光华。

“记得马加爵在临刑前跟记者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

四个年轻同窗的生命在你的铁锤下消失了,你对生命有过敬畏感吗?

马加爵:

(茫然)没有。

没有特别感受。

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

记者:

事情的发生,改变了你的这些想法?

马加爵:

(立刻有些消沉)肯定改变了,是失败了。

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

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

记者:

这个问题可能很大,但每个人必须给出自己的答案,活着才能有意义。

你觉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马加爵:

(抬起头看着记者)活着的价值为自己是有的,但应该更多的是为别人。

以前没去想过这些问题,现在意识到了。

2004年6月18日《北京青年报》。

  ”马加爵的毁灭从某种意义上揭示了当今教育的中的弊端,提示我们应对教育进行深刻的反思。

爱因斯坦曾指出:

“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的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要紧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于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与感觉,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

”转引自刁培萼主编.教育文化学.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第75~76页现行的中国教育往往从培养将来的职业者出发,以传授谋生的知识技能、提高未来从业的竞争力为主,而忽视了教育首先要使受教育者成为一个人,成为一个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孩子们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许多优等生也许是在用情商换智商,得到了高分,却丢失了不少做人的素质和品质,养成了很多毛病,这或许可以称作“成功的代价”。

但这种“成功的代价”是很可怕的。

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许多“优等生”很聪明,很会考试,脑子里有很多知识、很多概念,手上有一大堆奖状和证书,但是他们可能没有激情,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没有想象力,没有韧性,不会交流和沟通,不会和别人讨论问题,不善于表达自己,也不能理解和关心别人,不会和别人合作,习惯于用负面的眼光看人看事,容易怨天尤人,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这样的“优等生”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误。

当然,如果把优等生的问题都归结为教育的失误是不妥的,因为从我们对优等生的研究来看,不少人具有某些先天的特点,比如,谨慎、小心、内向、敏感等等,这些特点不能简单说是好是坏,对优等生来说,这些固有的特点帮助他们以更勤奋、更踏实、更认真的态度学习、为人、做事,但也因此使他们承受着比一般人更大的压力。

只是这些压力对于处在小学、初中、高中的他们来说,没有构成很大的问题,否则在大学之前他们就退下来了(这样的事例也很多),有的甚至在本科阶段也没有成为太大的问题,但到研究生阶段就崩溃了。

  他们素质中、人格中的某些特点帮助了他们获胜,也阻碍了他们获胜。

这一点是我们在分析优等生心理问题时应该看到的,这有助于优等生从内在特点的角度来正视自己的问题,并从完善自身人格的角度来调整自己。

但另一方面,我们更要看到的是目前各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大地强化了一些人心理上固有的弱点。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能够更人性化,能够更符合人成长的规律,能够更多地发挥个体的自主性、创造性,而不是以分数为唯一?

评价指标,那么,包括优等生在内的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就会减少很多,或者说,原有的弱点就会弱化,优点会得到强化。

智力是要发展好奇心和思考能力,而非灌输知识;

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非灌输规范;

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非灌输技艺。

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常青藤思维教育——带着孩子的梦想去远航!

1顶0踩

首页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首页

∙同城

∙浏览发现

优等生的心理问题探析与辅导对策

2009-04-2209:

51:

59来自:

王中银(找寻一片净土,休憩疲惫的心灵。

优等生的心理问题探析与辅导对策

龙山中学徐小珍

长期以来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为便于因材施教,我们通常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三类。

在教育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大都认为“中等生”有潜力可挖,“后进生”令人头疼,往往习惯于关注弱势群体,只把学习有困难,成绩靠后或纪律不好的学生作为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的主体对象。

对“优等生”则另眼相待。

殊不知,“优等生”也同样存在着一些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的“隐患”。

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曾发生一个令世人震惊的事件:

中国公派学生卢刚枪杀中国留学生山林华和自己的博士导师等四位美国教授之后自杀。

究其这位28岁青年博士的杀机:

嫉恨山林华的才华超越自己;误以为自己的导师和教授偏袒。

追溯卢刚的成长轨迹:

从小聪明过人,学习上一帆风顺。

出国前就是北京大学物理系的高才生。

“精英人才”的卢刚常被捧着、护着,以至造就了极端个人的自我中心、唯我独尊、高人一等、病态的好胜心等人格特征,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之路。

卢刚这样的个性特征,绝不是一时形成的,其根源只能从他在青少年时代的成长中去寻找。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重要阶段,每个学生都可能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心理障碍,我们所说的“好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同样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全面关心、精心培养和刻意的摔打。

一、优秀生的心理失衡

笔者现任龙山中学高二物理班班主任,本班几乎聚集了全年级成绩比较好的学生,通过本科的教学及对优等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所关注和探析,笔者发现这些学生除了具有学生的普通的心理特征以外,还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显著的趋同感:

1.自居、自傲心理

优等生一般素质好,聪明伶俐,理解能力强,思维敏捷,因而会凭借自己的天赋和某方面的成绩而感到自我满足。

他们习惯了听赞扬、受奖励的环境,加之由于光环效应,老师、家长对他们也多采取放任放心的态度,导致这种不客观的学生评价,很可能使他们形成唯我独尊的心理障碍。

常常表现为不喜欢参加集体劳动,不愿正视自身的不足,自命不凡。

在集体中往往表现出争强好胜,倔强不服输等心态。

如果不能正确对这些心态加以调控,就会变成盲目自傲,处事简单粗暴,看不起其他同学,听不进别人善意的劝告,即使对老师也会表现出傲慢无礼,品头论足。

我所在的班上就有这样的例子,我班学生A是个有点数学天赋的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每次考试数学成绩却并不见得很理想。

他的卷面特点是难题能得分,常规题则却经常丢分。

后来在通过他交上来的周记了解到,原来他觉得课本太简单了,简直是小菜一碟,自傲自居的心理可见一斑。

而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据我的观察和其他各科任老师的反映,像他这种轻视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掌握,甚至流露出厌烦的情绪的情况在我班的尖子生中并不鲜见。

又如,笔者曾对本校部分教师进行了调查,其中60%以上的教师认为许多优等生平时和教师相遇,常表现出对避而远之或低头视而不见的态度。

相反,极大多数一般学生在相遇时却能尊敬地叫你一声“老师”。

而不少老师更反映,学生毕业离校后,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这也充分说明了“优等生”往往自视过高,甚至不把老师放在眼里。

2.虚荣心理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的发育日趋成熟,而心理上成人感也过早出现,当他们稍有成功时就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加之现在家庭多独生子女,可以说普遍受到长辈的宠爱。

因而虚荣心理较为普遍,优等生更甚。

由于在学校里老师对优等生过分信任和偏爱,许多荣誉总与他们有缘,很受同学的羡慕,在学生群体中享有较高的威信。

致使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甚至有点飘飘然。

但由于他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往往不能正确估价自己,有时会“打肿脸充胖子”盲目自信,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这样在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上就会产生片面性,特别是当外界评价超过自己的实际时,就会形成虚荣心理。

而一旦老师或同学指出其不足或错误,又表现得非常敏感,不是虚心改正,而是固执已见。

有些学生心里总想着:

我是尖子班的学生,哪怕在班里倒数,也比其它班的尖子优秀。

这种“凤尾好过鸡头”的虚荣心理在优等生中就不少见,甚至导致有些学生为能进入物理班而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宁愿放弃自己的优势科目和兴趣所在,选择进入他们心中的尖子班。

据我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进一步了解,我班仍有一小部分学生存在这样的心理。

又如一些报上登载的优等生未考上理想的学校而轻生的悲剧,很显然是优等生虚荣心在作祟的结果。

3.挫败心理

长期以来社会对优等生方方面面尤其是学习成绩的期望值比较高,而优等生在学习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旦受到挫折,达不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值,往往会受到指责。

不少优等生通常因为不能正视挫折而引发大的情绪波动。

强烈的挫败感甚至会使他们一蹶不振。

曾有这样一个案例,17岁男生B学习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平时性格也很活泼,到了某市一重点高中后仍一直保持年级前二名的骄人成绩,并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职务。

然而在一次暑假期末考试中由于发挥失常,只考了年级第十名,没想到学生B竟突然出现老师和同学时时刻刻在议论他成绩不好的幻觉,并由此引发了精神分裂症。

不能正视挫折,不能正确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更加剧了学生的这种心理。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对症下药帮助优等生克服对他们产生不良影响的消极心理。

二优等生的辅导对策

尖子生学习成绩优异,但不能“一俊遮百丑”。

在鼓励保持学习上的竞争姿态和上进好胜的同时,要创造条件和环境,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规范他们的行为意识。

1、坚持以德为先,“响鼓要用重锤敲”的指导思想

对优等生的培养要用高标准、严要求,决不能只看到优点,偏袒缺点。

更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优等生的唯一尺度,从而在“一俊遮百丑”的思想影响下,在他们入团、评先等方面放松品德上的要求。

要经常提醒他们以人之长比己之短,督促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中国教育报》曾经刊登了一位“优等生”C的文章:

《老师,批评我一次吧!

》,文章说:

“一天早上,我由于贪睡而迟到。

我想,第一节课正好是班主任的课,非挨批评不可。

我硬着头皮走进了教室,同学们向我投来并不难猜测的目光,还发出嘀咕声:

‘班长也有迟到的时候’。

‘不要嚷嚷了,C同学迟到是有客观原因的,他是因为去探望生病的同学来晚了一会儿。

’老师的话压住了同学们的议论……”这位“好学生”就是这样在班主任老师的庇护下生活和学习的,最终使他的学习成绩一降再降。

后来,他在自我醒悟之后,从内心深处发出了“老师,批评我一次吧!

”的呼声。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班主任在培养优等生过程中深思的问题。

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当优等生在心理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出现心理挫折的时候,班主任应给以真诚的鼓励,使他们保持心理平衡,保持旺盛斗志,引导他们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

相反,如果优等生在某些方面遇到了暂时的挫折和失败,班主任如果不去为他们创造、提供良好的补偿机遇,他们也许就此一蹶不振,这无异于在扼杀他们的智慧。

反之,班主任若能及时地为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的补偿心理,优等生就可能沿着偶然失败——再次表现——表现成功——自信心增强——不懈努力的良性循环轨道前进。

就能使之经常保持心理上的积极状态,就能带来“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教育效果。

3、消除嫉妒心理,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

如文章开头案例所述,优等生一方面具有较强的愿望,另一方面,由于教育不当,可能会产生嫉妒心理。

班主任要引导他们对嫉妒心理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敢于解剖这一心理现象,并能认识它的危害。

西方哲人孟德斯鸠说过:

当一个人缺乏某种才能的时候,以藐视这种才能作为补偿。

所以要告诫学生,别的同学某方面比自己好,不能嫉妒,而应该看到自己的差距,奋起直追,刻苦努力,赶上和超过他们才是正确的行为。

班主任在疏导中,要注意语言的针对性、启发性、情感性、激励性,才能达到使优等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在班级中造成一种团结互助,你追我赶的学习气氛和正确的竞争意识。

当代的学生自我意识增强,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尤其是优等生),无时无刻不处于竞争的氛围之中。

在竞争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班主任要引导他们能经得起成功和失败的考验。

在成功和胜利面前,冷静下来,看到不足,看到新的竞争的艰巨性,要做好迎接下一步挑战的心理准备。

引导他们在失败和落后的情况下,分析原因,找出努力方向和采取有效措施,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逐步培养起积极向上的竞赛意识。

4、要培养尖子生抗挫进取能力

老师要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创造情境,使优等生感受挫折,培养他们的抗挫能力。

使他们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遇到困难不退缩的勇气。

要给他们制造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让他们去面对,教育他们正视挫折,勇敢面对。

如有的尖子生,对体育竞技活动不重视,我就想办法让他参与,感受失败。

而对有的自以为是,骄傲的尖子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