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370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docx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

湖北省枣阳市阳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时间:

90分钟分值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古代雅典曾经出现“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

以下表述符合雅典“最高民主阶段”的是

A.成立四百人会议

B.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

C.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

D.陪审法庭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2.公元前7世纪末期,雅典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A.限制贵族任意解释法律的权力

B.将雅典的民主推向新阶段

C.使日常的审判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D.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

3.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称:

“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材料反映出罗马法

A.重视保护神学权威B.注重协调社会关系

C.侧重保护个体权利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4.“地处地中海东部,扼欧、亚、非三洲要冲。

地中海气候有利于葡萄、橄榄的生长,海岸曲折港湾众多,海洋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地区海洋文明的产生。

”材料中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古希腊B、古印度

C、古埃及D、古代中国

5.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材料所要表明的观点是()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6.“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

C.封闭保守D.彼此隔绝

7.《雅典政治》有这样的记载:

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了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

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民众法庭判决不得处死。

到了民众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

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

A.民众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B.民众法庭是最民主的权力机构

C.民众法庭是最高权力机关

D.民众法庭是最高行政机关

8.“《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

”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A.注重保护私人财产B.内容广泛庞杂

C.法律至上D.注重诉讼程序

9.雅典民主制奉行一个基本原则,即通过民主决议和政治、宗教、社会传统习俗所体现的公民集体意志是永远高于个人自由的。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青年公民进行严格教育并不侵害自由原则

B.雅典不存在个人的自由

C.民主制维护了雅典大多数人的自由

D.民主原则与人文精神相抵触

10.古代斯巴达的监察官代表平民阶层,政治地位与国王.元老院平等,其职权以监察和司法权为主,与以军事.宗教权力为主的国王和以立法为主的元老院有很大的区别。

这反映出监察官的设置

A.推进了斯巴达的政治分权

B.确保了斯巴达司法的公正

C.保证各阶级参与国家政治

D.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11.法律是最高的社会规则,掌控了法律就等于掌握了人类的命运。

以下小明整理的有关法律研究性学习的部分笔记,请你为其甄别

A.①②③都正确B.①③正确,②错误

C.①②错误,③正确D.①错误,②③正确

12.前357年,罗马把借贷的最高利息限定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减半。

公元前344年,通过延期债务偿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贷。

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为其借款的抵押品”。

这些变化说明了古罗马

A.罗马人主要依靠习惯法来调整社会关系

B.平民的不懈斗争推动公民法不断调整

C.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实践中获得充分体现

D.万民法适应了帝国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13.某位中国学者对雅典民主政治做出了如下评述:

“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

”这位学者主要强调雅典民主政治()

A.容易造成集体暴政

B.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

C.是一种颇为原始的间接民主

D.捍卫了真理,伸张了正义

14.古罗马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是()

A.罗马公民

B.西西里人民

C.地中海区域的人民

D.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

15.《十二铜表法》规定了“同态复仇”:

指氏族、部落成员遭到外来伤害时,受害者给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按受伤害的程度实施正当的复仇,即“以眼抵眼,以鼻抵鼻、以耳抵耳、以齿抵齿、以命抵命”。

它的出现

A.保护了奴隶的权益B.限制了复仇的范围

C.保护了财产的私有D.限制了奴隶主权利

16.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

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

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

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的领先地位

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17.它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举荐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控制权。

该机构是

A.唐代尚书省B.元代中书省C.明代内阁D.清代军机处

18.唐朝诗人李频在《长安感怀》中有:

“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

空将灞陵酒,酌送向东人。

”()

A.远赴战场的将军B.进京应举的考生

C.作别家乡的离人D.辛勤耕作的农夫

19.“汉武帝时,全国设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扬州——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豫州——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上述材料所述信息包括

①今安徽地区在汉代主要由扬州和豫州刺史管辖

②此举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③刺史管辖范围较大,不仅位高而且权重

④刺史的设置有利于大政方针在地方的有效实施

A.①②③④B.②④

C.③④D.①②③

20.北大历史系教授阎步克研究认为:

中国古代官制中存在着两类官职,一类承担兵刑钱谷、监察考选等实际行政职能,即“职能性官职”;另一类则主要用于安排官僚品位高下,属“品位性职类”。

秦汉以后,官职复杂多变,每一细微变化都折射出相关政治变迁。

(阎步克:

《论中国古代官制的品位与官阶》)下列有关解读中不正确的是

A.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

B.魏晋官僚“士族化”,等级品位因素发展到历史新高度

C.唐宋入仕者皆授官阶,说明已基本摆脱魏晋品位的影响

D.明清以职能官职为主,与专制皇权的高度强化紧密相关

21.古代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

“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

”相为官,公为爵。

显赫的权力与高贵的地位同时彰显。

这从政治文明层面反映了()

A.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遗风

B.中国古代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

C.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

D.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2.“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与此吻合的历史时期应是()

A.秦朝初期B.秦朝末期

C.西汉初期D.唐朝初期

23.“公民大会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其成员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所做的决策。

”这一观点()

A.直接否定了雅典的民主政治B.客观地指出了公民大会存在的问题

C.说明集体决策具有不可行性D.表明了直接民主的不可行性

24.朱元璋综合历朝的统治经验,创立新制度。

废中书省,朝政由六部尚书分任,废枢密院,军卫分五府都督分统,皇帝一人总揽大权,不容有第二人偷窃权柄。

这表明(  )

A.封建制度生机勃勃B.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C.明朝权力分配合理D.朱元璋雄才大略

25.秦始皇统治时期,王绾、李斯曾经先后担任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为相期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政事B.分管国家具体事务

C.协助皇帝管理军事D.代表皇帝监察百官

26.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

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制经济发展的产物

27.据《汉书•地理志》载:

公元前2世纪末,西汉政府先后设置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和敦煌郡。

观察下图,以上四郡的设置使西汉加强了对哪一地区的控制()

A.A地B.B地C.C地D.D地

28.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诛丞相胡惟庸为契机,对朝廷机构进行了改革,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制,朝廷政务改由六部分理。

朱元璋这样做的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打击地方势力

C.强化君主专制D.打击宦官集团

29.中国人普遍相信“忠孝相通,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周易·家天下》说:

“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新唐书·礼三本》说: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这揭示了()

A.古代杜会家国一体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C.家长制作风体现封建特权思想

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30.下列两幅图片都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图。

关于这两幅图片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A.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都曾加强对地方统治

C.都巩固了国家统一

D.都以血缘关系来维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40分)

31.某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收集了一些法律条文。

(20分)

甲同学收集的是中国秦朝“秦律”的部分条文,并整理如下:

《秦律》的律文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生活等各个方面,在《田律》、《徭律》、《仓律》、《公律》、《金布律》、《关布律》等法律中,对劳动人民缴纳田税、赋税、服徭役以及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违反者处以严厉的刑罚。

秦法对“宦大夫”等地主阶级,“隶臣妾”等被压迫阶级的身份、地位以及户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得任意变更。

乙同学收集的是查士丁尼汇编的《民法大全》,看到了下列条文: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

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

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

父亲的罪名或所受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

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拷问不应该完全听从原告的要求,而应本着合理与节制的原则。

请回答:

(1)根据甲同学搜集的信息,概括《秦律》的特点?

(8分)

(2)从乙同学收集的《民法大全》的法律条文中,你认为哪些规定值得肯定?

(8分)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制定《秦律》和《民法大全》的共同目的。

(4分)

32.(本题10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

……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议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地开始行动。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是不分出身、性别、贫富,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享有民主权利,也就是参政、议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样的权利。

但雅典的民主,又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不是古代中国式的一个统治,一家之言。

——郭小凌《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为什么说“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伟大的创举”指什么?

33.(本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

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

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有何弊端?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特点

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无论贵贱、无论财富的多寡,在政治上,雅典公民一律平等的奴隶制社会中的最高民主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利克里时期公民参政有一定的物质保证,故符合雅典“最高民主阶段”,故B正确。

成立四百人会议,属于梭伦改革时期,故A排除。

当时各级官职不可能向全体公民开放,故C排除。

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故D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特点

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雅典统治者之所以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是因为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日益尖锐。

公元前632年,雅典平民发生暴动。

在暴动被镇压后,为了缓和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将习惯法编订为成文法。

所以本题答案选D项。

A项不是目的;B项错误,当时还是贵族制,从梭伦改革后才一步步走向民主;C项与题干无关。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背景

【名师点睛】贵族的专横与压榨致使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发生了平民参加的武装暴动。

统治者为缓和矛盾,制定法律来限制贵族任意解释习惯法的行为。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可判断出C项正确;D项说法与材料“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不符。

材料中没有涉及保护神学权威,A项不选;B项与“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不符。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

【名师点睛】罗马法的内容:

①主要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核心)

②保护除奴隶以外自由民的权利,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他们的多种权利。

③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夫权等。

4.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察古代希腊民主产生的地理条件。

由题中的地中海气候,橄榄的生长,海岸曲折,港湾众多等,推知此地为希腊。

希腊处于亚平宁半岛。

三面环海,境内多山地少平原,不适宜大面积发展农业,故通过种植橄榄等作物进行海外贸易,发展奴隶制工商业。

故本题选择A。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希腊地理对民主政治的影响

5.D

【解析】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影响,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可知罗马法成为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法律渊源,故本题应选D项;A项应为美国1787年宪法,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罗马法对罗马帝国的影响和人人平等的内容,故排除B、C两项。

6.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提到,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因此选B。

A不符合雅典城邦特点;C说法错误,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城邦的特点

7.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民众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所以A正确。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众法庭

8.B

【解析】

试题分析:

“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是体现的罗马《十二铜表法》的内容,故选B。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十二铜表法》

9.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材料“通过民主决议和政治、宗教、社会传统习俗所体现的公民集体意志是永远高于个人自由的”体现了雅典对青年公民进行严格教育,在保证集体利益前提下,不侵害个人自由原则,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错误,民主制维护了雅典大多数公民的自由;D项错误,二者不抵触。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

10.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古代希腊斯巴达民主政治相关内容。

由材料关键信息“代表平民阶层”“与传统元老院有很大的区别”等,材料主旨,即体现“斯巴达监察官的监察和司法权”,这有利于推进斯巴达的民主。

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B项“确保”,C项“保证各阶级”,表述绝对,没有依据;D项材料主旨无从体现。

A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民主政治制度·斯巴达的政治分权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罗马法确立的基本法律原则成为近代欧美国家法学的渊源,故①正确;《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文件的通过是近代欧美代议制确立和发展的成果,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政治述求,故②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确保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是中国民主政治化历程中的丰碑,故③正确,A项符合题意。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公元前357年又把原有利率减半、公元前344年宣布禁止高利贷、公元前326年,通过新的法案”等字眼是在说明古罗马是在不断地调整借贷关系的,是在不断调整公民法的内容,所以B项正确。

公元前449年之前的罗马法律统称为习惯法,根据题意的时间,排除A;从法律内容来看,公元前3世纪中叶以前罗马法律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排除D;题意无法体现自然法精神,排除C。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公民法

13.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说明了古希腊实行直接民主制度容易造成多数对少数的集体暴政,答案选A。

B项材料无法体现;雅典民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接民主,C项说法错误;D项与题意主旨相反。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限制、窒息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

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生剂,又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抽签选举和轮番而治的参政方式导致泛滥民主、权利滥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

14.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公民法适用于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公民;D是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B、C两项从属于D项。

故答案选A。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公民法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十二铜表法》颁布时,罗马处于奴隶社会,法律都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工具,故A、D两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由题干“受害者给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按受伤害的程度实施正当的复仇,即以眼抵眼,以鼻抵鼻、以耳抵耳、以齿抵齿、以命抵命”等信息可知其限制了复仇的范围,因此选B。

考点: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十二铜表法》

16.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根据材料“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行会的主要作用是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故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行会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举荐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控制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元代中书省的权力很大,故B正确。

唐代尚书省,不能草拟诏书,故A错误。

明代内阁,不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故C排除。

清代军机处,也不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故D排除。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中书省

18.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一第知何日,全家待此身”可以知道描写的是科举得失已成为一种牵连家庭、亲族、故乡、姓氏荣辱的宏大社会命题,远不是个人的事了,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与科举无关;C项忽视了“一第知何日”;D项与科举考试无关。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19.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汉朝的刺史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扬州——今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豫州——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可以得出刺史统治范围广,但是题干中没有体现“位高而且权重”;刺史对地方监察的,所以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①项排除,所以正确的选项是B项。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汉“以吏治天下”,禄秩等级从属于职位的色彩浓厚,A项正确;魏晋时期,由于九品中正制,导致等级品位发展到新的高度,B项正确;唐代的官僚等级制下,在职事官之外,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