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1334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

《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童书的原则.docx

推荐童书的原则

推荐童书的原则

【推荐童书的原则】

1、符合孩子的年龄:

不要给孩子推荐超过他的适读年龄的书,不要让孩子觉得书是深奥难懂的,宁可推荐难度低、读起来相对容易的书,也不要去推荐那些文字多、图画少,让孩子看着就觉得枯燥乏味的书。

2、尊重孩子的兴趣:

在推荐之前,要先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针对他们不同的兴趣来选择合适的书。

不要臆测孩子的喜好,而要多和他们交流;对还没学会说话的孩子,可以询问其父母,孩子喜欢玩什么等等。

3、把握童书的品质:

有些书乍一看还不错,但仔细读过,才会发现,它们有着或文字晦涩、或印刷粗糙、或开本过大过小、或油墨气味刺鼻、或纸张边角锐利等缺陷,会影响到孩子正常的阅读。

因此我们在推荐任何一本书之前,一定要自己先深入地读一遍这本书,最好在给几个孩子读过,听取了更多意见之后,再确定这是不是一本值得做推荐的书。

 

0~2岁的孩子,最喜欢可以发出简单声音的书、或者是和玩具一样可以用来触摸、拆卸的书;3~4岁的时候,孩子最喜欢的是儿歌和有趣而带重复性的故事,还有游戏书;在4~6岁的时候,短小而精彩的童话故事是孩子的最爱,一些手工书和动物书也是他们喜欢的;到了7~8岁,孩子开始喜欢阅读和自己的现实生活相近的故事;而9~11岁的孩子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如少年百科全书,也喜欢带有幻想色彩的小说;12岁以后,孩子的阅读兴趣点由故事的情节转向文字的细节,这时候,一些富于文学性的、内容清新的成人作品,如一些散文、诗歌,也可以正式进入他们阅读的领域。

 

阅读难度表(仅供参考)

阅读难度

简单(0~3岁)

初级(3~6岁)

中级(7~10岁)

高级(10~14岁)

每页字数

0-50字

50-100字

100-300字

300-600字

整本页数

10-40页

40-80页

80-150页

150-300页

整本书中生僻字①

0字

1-5字

5-10字

10-30字

句式结构

结构相同的简单短句

结构有变化的简单句

结构有变化的长句

结构有丰富变化的长句

插图

无文字说明也可理解

积极促进文字理解

部分帮助文字理解

部分支持文字内容

内容

接近语言游戏、情节简单

贴近生活,情节有变化

有一定的知识性,情节较曲折

有一定的文学性,细节描写丰富

语言风格

语句简短,很容易阅读、复述

口语化,容易阅读

容易阅读,含一定的书面语言

较多的书面语言和文学表达方式

①生僻字是指日常语言中很少使用或者基本上不使用的汉字。

 

阅读活动可分为三个时间段:

第一时间段约为5~10分钟,主要是拿着你准备朗读的书籍,和孩子闲聊,通过简单介绍让孩子对你手里的书产生好奇心,以及说说你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书。

比如以《小房子》这本图画书为例,你可以先和孩子说:

“你们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

”“你们见过会讲话的小房子么?

”“我很喜欢这个小房子,因为它会笑也会哭。

”对还不会说话的孩子,可以在这个时间段里给孩子看看书的封面,问问他:

“你喜欢不喜欢这个图画?

”并和家长简单聊聊你为什么选择这本书给孩子朗读。

第二时间段约为10~20分钟,主要是朗读书里的内容,注意不要读得太快,如果书中有图,要举起书来,让孩子看清楚那些图画。

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提问,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他,等一会儿再仔细和他讨论这个问题,然后继续读书。

第三时间段约为20~30分钟,主要是读书后,大家一起展开对一本书的讨论。

阅读引导员应当多鼓励孩子说话和发言,在这个时间里也可以回答孩子们在刚才阅读过程中提出的问题。

对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问一些和书中内容有关的问题。

注意,提问的目的是激发孩子展开对故事的想象,而不是为了让他们记忆书里的文字细节。

在阅读活动剩下的时间里,和孩子一同自由地看书。

这个时候应该是完全由孩子自己作主,他们想读什么就可以读什么,阅读引导员只要安静地和孩子们一起看书就可以了。

 

【几种家庭阅读模式】

实际上家庭中的亲子阅读方式,应该根据每个家庭的孩子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这里说的几个方法,也只是给大家作为参考,具体怎么样做,还是要由家长和孩子多交流,才能更好地将阅读进行到底。

大声朗读:

每天都应该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的时间,应当让大声朗读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就像每天要吃饭喝水一样的自然。

最好在朗读一段文字之前,就先看一遍你准备读的这本书,做到对朗读时,在何时停顿,何时提高声调,心中有数。

朗读的时间要选择得当,一般比较合适的时间是在吃饭后和睡觉前,这时候孩子比较平静,也容易集中注意力。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朗读是让他通过你的声音了解阅读的乐趣;而在孩子更大一些的时候,你朗读的时候,也别忘了就书里的内容和孩子进行一些讨论,这时候的朗读,更重要的部分是在读书之前和之后的交流。

无论孩子多大,读书和听书,对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都是一种促进;同时,对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力的培养也是大有好处的。

而最重要的还是,听故事,对任何年龄的人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体验。

不要因为孩子大了,就让他失去了获得这种快乐的机会。

反复阅读:

正如我们学习一门新的语言,需要反复地去听一个单词,达到记忆深刻的效果,年幼的孩子也是如此——他们要以大人说话的速度去学习一种复杂的语言,只能凭借反复地听,才能加深对书中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对大人来说,反复读同样的故事会觉得乏味;但是,对孩子来说,他们可以通过一遍遍听相同的故事而学到复杂的语言,父母答应他们再读相同的故事,也让他们有一种得到承诺的良好感觉,他们还会因为能够预测到一部分故事里的情节,而感觉充满自信,并因此对阅读产生一种好感。

不过,反复阅读不等于简单重复,你也可以尝试用变化声调、语速,口头扮演书中角色,在阅读中鼓励孩子合理想象,改编故事等方法,来达到讲同一本书,感受到不一样乐趣的目的。

持续默读:

对于年龄较大、且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持续默读应当是一个最主要的阅读方式。

持续默读的一个原则是,不对阅读成效做任何标准的要求,也不对阅读过程设置任何附加的条件。

不写读后感,不计算分数,甚至也不要计较孩子是不是读懂了。

因为只有没有任何负担的持续默读,才能真的让孩子有“持续”地读下去的欲望。

当然,不做任何要求,并不是说,就这样听之任之,不对孩子的阅读进行任何引导。

在给孩子大量可自由选择的读物的前提下,你仍然可以推荐一些你觉得孩子应当读一读的书籍给他,比如,你可以把你希望孩子去读的书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你可以在孩子吃饭的时候大声读这本书,然后把书放在桌子上让他自己去拿来看。

但始终要记住,必须让孩子感觉自己是自愿去看,而不是被迫去看一本书的。

持续默读还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读的书应当由浅入深,给孩子读书的时间应当由短加长(最初可从3分钟开始)。

不要一开始就试图让孩子读那些文字多的书,可以让阅读先从图画丰富的书籍开始。

【应当避免的阅读方式】

以下的阅读方式,只要我们不希望孩子厌恶读书,那么不管在什么情形下,都是应当尽量避免的:

1、强求孩子背诵书中的内容:

好的内容自然会在孩子的脑子里留下印象,并出现在他的日常语言表达中,要孩子去死记硬背书里的内容,只会让阅读变成刑罚。

2、强求孩子去记住书里的文字:

对抽象符号的记忆,是当孩子对形象的记忆达到一定储备量,理解力达到一定程度,才会自然开始的,在此之前,硬要孩子记忆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只会造成孩子对阅读的厌恶。

3、强求孩子表演书中的角色: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表演和被人观赏的欲望,除非孩子自己喜欢表演,否则这种要求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精神折磨。

4、在开始读之前就提一堆问题,让孩子做好回答的准备:

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听故事,就会变成和听老师上课一样,毫无乐趣可言。

5、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要孩子回答和书中内容相关的问题:

通常听一、两遍故事,是根本不可能记住书中所有的细节的,要孩子回答一些他回答不了的问题,只会令他有一种挫败感,并对引起他这种感觉的书籍也产生抗拒心理。

6、选自己不喜欢的书读给孩子听:

你的不喜欢自然而然会影响到你朗读时的声调,孩子对声音中所带出的情绪是非常敏感,也非常容易受感染的。

7、只选自己喜欢的书读,不管孩子是不是喜欢听:

你喜欢的书,如果是孩子听不懂的,或者他更想听另外的故事,你自得其乐的朗读只会让他产生反感。

8、在读完书之后,向孩子解释故事的意义或者主题思想:

朗读是为了让孩子感觉一本书的趣味,而非教育意义,故事是在表达什么,应当是让孩子自己去理解的,解释只是在剥夺孩子思考的空间。

9、不管孩子在讲故事的时候提出什么问题,全都回答:

孩子的思维是具有发散性的,如果他提的每个问题你都立刻回答,一个故事就会因为回答问题而被不停打断,最后可能永远也讲不完。

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告诉提出问题的孩子,等故事讲完再来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然后继续你的朗读。

10、读得很快:

语速太快,会让孩子的思维跟不上你的朗读,也来不及在脑海中勾勒出你语言中描述的场景,甚至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

11、要求孩子写读后感:

对写作的爱好,实际上是在具有了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之后才会出现的,而对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孩子,他的文字表达能力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即使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他也会因为表达能力的欠缺而写不出什么有深度的读后感来,这会令孩子产生一种自己难以胜任一件事情的挫败感,也会一并影响到他对阅读的兴趣。

12、对阅读进行奖励:

当孩子是为了阅读的乐趣而阅读,他会一直坚持自己的这个爱好,而一旦他是为了得到奖励而阅读,在没有奖励的时候,他就会失去阅读的动力,或者至少,不再和有奖励的时候那样积极地去对待阅读了。

奖励对人有激励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切不可将奖励和阅读直接挂钩,如果通过对孩子阅读后的一些行为加以奖励,如对孩子自己画的绘本进行有奖的比赛等等,激励的效果同样达到,却不会造成对阅读的影响。

13、对阅读进行攀比:

绝不要让阅读书籍的数量或者长度成为一种攀比的数值,我们可以让孩子做阅读记录,来记录下自己读了几本书,得到小小的成就感,但如果用这个数据来做比较,就会让孩子只是为了那不断增加的数字去读书,而不是为了阅读的乐趣去读书了。

实际上,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是,阅读的过程是根本没有可比性的,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常比随随便便地读十本书的收获更多,对一个人的积极影响更深远。

14、对阅读的内容加以限制:

很多人以为,分阅读年龄段就是限制孩子去读自己年龄段之外的书,其实不然。

我们划分年龄段,只是要尽可能推荐适合孩子读的书给他们,但对那些孩子感兴趣的、处于他们年龄段之外的书籍,我们也绝不应当加以限制,或者不允许孩子去接触。

包括孩子自己选择的一些漫画、杂志,只要没有暴力和色情等不道德的内容,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们能尽情阅读自己选择的书。

只有在自由的氛围里进行的活动,才会让人感到有快乐可言。

15、一次读个够:

如果你一个星期不给孩子读书,然后在周末一次读上几个小时,认为这样就可以补上一个星期的阅读量,那么就大错而特错了。

阅读需要的是平日里点点滴滴的积累,即使每天在固定时间里只读五分钟,也比一个星期中只读一次、一次读上一个小时要来得有效果。

持之以恒,正是让每一颗阅读的种子最后能开出花朵的奥秘所在。

阅读反应表(仅供参考)

年龄

正常阅读反应

给阅读引导员和家长们的建议

0~4月

只能用耳朵听或者眼睛看

阅读过程中,多抱抱孩子,使他感觉亲密

4~6月

对抓书咬书比对听故事更感兴趣

用磨牙的玩具转移他对咬书本的兴趣

6~8月

喜欢乱翻书,不喜欢静静地听故事

让他随便去翻,不要因此放弃朗读

8~12月

会帮着父母在阅读中有序地翻页

可以指点着书,教孩子辨认书上的物体

12~15月

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非常多动

慎重选择阅读时间,别阻挠孩子的活动欲

15月~2岁

会重复一些句子,喜欢模仿

阅读一些语句简单重复的故事,便于孩子模仿

2~3岁

会复述一些故事,语言渐渐丰富

多给孩子阅读一些情节有趣的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