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33238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docx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

南川历史上严重旱(水)灾情况

重庆市南川区党史与地方志办公室卢华丽

南川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大娄山脉西北侧,建县始于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至今有1375年历史。

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常年平均气温16.6℃,年降雨量1185.2毫米。

但南川也是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春旱常有发生,初夏多连阴雨,盛夏多伏旱。

一、旱灾

南川干旱频繁,伏旱常与秋旱交替出现。

据南川气象站资料记载,伏旱年频率达82%,其中重伏旱频率占18%。

历史上一次伏旱持续时间长的达两月之久(1964年6月28至8月26日),多的1967年出现三次(段)。

而2006年夏天的严重干旱达73天,最高气温41.6℃,突破了历史最高气温39.8℃(1972年8月26日),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历史上的较大旱情有:

1、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一月,以旱灾免税粮。

2、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大旱。

3、清光绪五、六年(1879年)皆大旱,綦江、南川两县均受灾。

4、民国三年、四年(1914、1915年),民国三年六、七月大旱无禾,秋至冬仍不雨,全县田禾十分之七颗粒无收;民国四年自六月断雨,春夏季又旱,大饥。

5、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夏秋间三月不雨,受灾地31879方里,灾民达142859人,估计损失稻谷18万石。

同年又冰雹为虐,受灾地2054方里,灾民有102418人,受灾地方小春无收。

6、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从头年中秋起至五月间未下大雨,“虽城厢附近地较低洼,尚有细小溪流所供灌溉,顾全县五分之四以上均属山岭梯田,泥土龟裂,灾象严重,无法播种。

水江石一带赤地数百里,农禾枯槁,小春绝望,大春难期。

7、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初夏播种以来,“始则淫雨成灾,历四十余日不晴,嗣至夏末秋初又遇骄阳肆虐,阅五旬不雨,田土龟裂,草木毕萎,秋收期届,四乡稻苗穗者十分之一,穗而不实十之三、四,不穗不实十分之六、七。

全县四十乡镇,几乎无处不然,民心恐慌达于极点。

8、1961年干旱严重,全县43个公社,干旱严重的有31个公社,受灾面积达275438亩,减产三至四成的91025亩,减产五至九成的80900亩,减产九成以上的有102624亩,全县因灾减少3704万斤。

9、1964年6月28日至8月27日,旱灾持续61天,使大春生产受到严重的损失。

10、1971年旱灾严重,成灾30个公社,受灾面积达65万亩,减产三至五成的33万亩,减产五至八成的19万亩,减产八成以上的6万亩。

成灾人口264269人,其中特重灾民29925人,重灾民78983人,轻灾民155361人。

减产粮食4292万斤。

11、1975年7月初,出现25天的伏旱,30多天的秋旱,受灾面积294013亩,减产三至五成的138342亩,减产五至八成的113343亩,减产八成以上的77500亩。

造成特重灾民112271人,重灾民11981人,轻灾民186008人。

全县因灾减产4500万斤。

12、1976年7月20日后,值水稻、包谷吐穗扬花之时,遇五十多天的高温伏旱,溪河断流,老井枯泉,有的塘基、库基龟裂,人畜吃水都很困难。

全县受灾面积达95%,粮食减产一亿零五百五十五万斤。

13、1978年正当水稻扬花时,长达五十余天的干旱,全县绝大多数塘库蓄水已放枯干,不少河流干断,有的区社人畜用水都很困难。

重灾社24个,受灾面积524900亩,占大春作物面积的67%。

水稻受灾面积占64%。

14、1990年6月9日起连续干旱70余天,8月份高温,县境内河流枯竭,人畜饮水困难,全县43个乡(镇)445个村的13万多农户不同程度受灾。

其中特重灾民12085户,农作物受灾面积67.1万亩,占栽种面积的80.9%,粮食减产12000万斤,经济作物损失折款25万元。

大有、元村、庆元等乡镇的群众饮水靠车到外地运水解决,使2009人中暑或中毒。

 15、1992年的伏旱从7月9日开始,8月20日结束,连续42天,持续连晴高温,35.0℃以上达18天,且无降水。

全县27条主要河流只有凤嘴江、大溪河有细小水流外,其余河流全部干沽、断流。

造成停电、工厂停工,部分地方竹林、树木被太阳晒死,对工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造成严重危害。

全县粮作物受灾面积达58.78万亩,占全县播种面积的85.58%。

水稻、玉米、红苕减产9.49万吨;农经作物受灾面积16.05万亩,损失产量0.37万吨。

全县因伏旱而造成工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0453万元。

16、2006年6月23日至9月5日,南川73天连晴高温,最高温度达41.5℃,比历史最高温度39.8℃高1.7℃,40℃以上达11天,73天总降雨量仅为41.8mm,造成34.9万人受灾,其中34个乡镇(街道)、129个村、440个农业社、73409人出现饮水困难。

农作物干旱面积43.63万亩,其中绝收面积7.58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历年伏旱分布表

伏旱

日数

起止日期

旱期平均日雨量

旱期总雨量

1964

61

28/6

9/27

1.43

92.3

1967

三段

1/7

23/7

19/8

20/7

13/8

9/9

1.00

20.8

1971

25

25

2/7

29/7

26/7

22/8

1.17

29.4

1975

27

11/7

6/8

1.01

27.3

1976

41

27/8

6/9

0.87

35.7

1978

29

21

19/7

18/8

16/8

7/9

1.00

30.9

1990

44

21/7

2/9

1.2

52.3

1992

35

9/7

12/8

0.8

29.6

2006

73

23/6

5/9

0.57

41.8

二、水灾

南川的洪涝灾害一般产生于日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

南川地区的洪涝灾害,一般只是偏涝。

就大面积来说,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尚不很严重;但对狭谷、低山沟地区常造成严重洪涝。

历史上较大的洪涝灾害有:

1、清咸丰六年(1856)8月,连日暴雨,洪水涌入县城.县东南沿河桥梁、民房、寺庙被洪水冲毁。

2、民国二十年(1931)5月,大水,被省赈灾委员会核定为一等受灾县。

3、1952年9月11日夜,暴雨,历时6小时。

大水冲毁县城西门桥,中和街水深近1米。

全县受灾1820户,死6人,伤4人。

冲毁田1204亩、土253亩(其中174亩不能恢复),水车188架,房屋344间,桥梁60座。

4、1957年7月26日至8月7日,全县连续降雨,小河、南极、东胜、半河、永安、南平、沿塘等乡加以狂风、冰雹。

全县淹没田4600亩、土2930亩,损失水稻38万余市斤,杂粮20万余市斤,原木265立方米,筒车3架;冲毁民房931间,淹死2人,淹死牲畜115头;冲垮塘12口、堰3条。

5、1962年5月2日到4日,因暴雨所造成的灾害,淹死3人,房屋倒塌61间,冲毁水輾3层,水库3个,堰塘60个,堰沟55条,公路1公里,河堤3段,冲毁水稻种子2万斤。

6、1975年7月4日下午6时至5日上午9时,遭暴雨和冰雹的袭击,降雨量达110mm,这次洪涝面积之宽,损失之重,是我县解放以来的第一次。

此次受灾的公社共计37个,严重的有16个,受灾有损失的农作物面积共计73314亩,其中完全无收面积有233063亩,冲毁房屋314户,电站1个,拖拉机2台,变压器1台。

死亡10人,伤1人,工交系统被洪水冲垮厂房940平方米,损失金额达15万元,财贸系统冲垮营业室、厂房500平方米,损失金额达29000元。

7、1983年6月30日大暴雨,受害面积38万亩,损失粮食5181万斤,3435间住房倒塌,1485间受损,圈舍倒塌和损坏582间,死4人,伤9人,死牲畜死45头,垮塘25口,毁电灌站12个,冲坏公路近30公里,桥梁10座,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

8、1995年7月24日,南川境内11个乡镇普降大雨到暴雨,这次灾害降雨时间集中,损失惨重。

据当地水文部门和防洪办测量统计,4个小时之内降雨达80-169mm,土溪水库降雨量103mm,大观的白沙169mm。

此次重灾涉及32个乡镇,445个村,3369个农业社,92725户,32.9万人。

大春作物受灾面积35.7万亩成灾22.4万亩,损失粮食5432万斤,农民住房受损3200户,8685间(其中严重危房524户,861间);全部倒担忧154户317间,造成无家可归的有539人,伤亡73人(其中死亡6人,受伤67人)。

猪牛圈舍垮塌618间打死牲畜174头。

公路、邮电、水利等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

此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6200万元。

9、1998年8月6至7日,我市遭受暴雨、大暴雨袭击,南川气象站雨量91.0mm,个别地方如双河水库达127mm,车仕沟水库达182.3mm。

造成山洪暴发,洪水水位越过警戒线,超过有记录的1952年。

使全市公路受损120条,主要交通干线中断31条,受伤111人,其中10人死亡。

大春农经作物受灾面积58.1万亩,成灾34.9万亩,颗粒无收8.7万亩,房屋垮塌11096间,给全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

三、救灾措施

解放前,由于政府救济不力,民众若遇灾年,或流浪为乞,或逃荒他乡,或饿殍遍野。

若遇有良心的父母官,也会略施赈济。

如民国三年、四年,南川遇旱灾,民众大饥。

县知事马传伦设“筹账事务所”,劝富绅捐款物,分路救济,施粥、散米给钱,并拨发积谷平价出售,城内设平粜处29个,救济饥民8万余人次,捐赈大米19万石,发散银元5000元,省城筹赈局、重庆总商会各拨2万元助赈。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县旱灾筹赈会劝募款11422元,谷子937市石,杂粮76石,米一石六斗,中央拨发账款5000元,省赈会特派张廷猷携款76774元到县散发急赈。

解放后,每遇灾情,党和政府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始终走在抗灾救灾第一线,经济上支持、物资上帮助、精神上鼓励、行动上带头,扶危济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上下一心,渡过难关,从而把灾害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程度。

如,1976年县下拨春夏荒口粮救济款10万元,返销粮305万斤。

鉴于1976年各种灾害严重,范围又广,县里及早部署生产自救,节约渡荒,秋收后大抓了晚秋作物的种植,全县共种秋红苕1990亩,秋洋芋4700亩,秋荞3500亩,蔬菜3万亩,使社员在大春粮食分得少的情况下,又分得了部分杂粮和蔬菜。

1990年灾情发生后,县委及时组织民政、农办、保险等部门深入灾区了解灾情,慰问受灾群众。

县拨款1万元,挤出柴油105吨,煤油12吨,汽油20吨,资金5.9万元,投入抗旱的干部群众45万多人次。

1998年的特大暴雨造成了特大灾害。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查实、核实和救灾。

当重庆中医学校在市中医院学习的38名学生被洪水围困,市委领导带领100多名公安干警,利用游泳圈、大小木船,让他们安全转移。

为了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市民政局建立药物消毒组、接收捐赠组、查实核灾组,确保了广大灾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收到市内捐款58.3万元,向上级争取救灾救济款330多万元,救灾物资271吨。

对因灾困难户给予救助,对成片垮房救灾区,集中建灾民新村。

当年发放建房救济款300多万元,冬令春荒救济款100多万元,救灾物资120多吨,转移安置灾民1200余人。

当年12月,民政局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抗洪救灾先进单位”,受到国家民政部的表彰。

2006年6月,南川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严重旱灾。

灾情发生后,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启动了特大干旱红色预警,紧急启动救灾预案,迅速采取措施抗击旱灾:

一是严明纪律,明确职责。

明确规定:

在抗旱救灾期间,区级各部门领导要深入联系乡镇,靠前指挥,一线办公,帮助抗灾;各级各部门领导不得离开南川,特殊情况必须向区委主要领导请假;乡镇干部暂不休假;启动行政首长问责制,打好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防汛攻坚战。

二是领导带头,党员身先士卒,举全区之力与旱魔作斗争。

采取行之有效的打井和送水措施,具体参与抗旱救灾。

派出卫生监督所人员,深入灾区,查验饮用水质量,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督查室多次深入抗旱救灾第一线进行督查,狠抓落实。

三是紧急下拨救灾款和抗旱设备,解决灾民生产生活困难。

共收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个人捐款38万元。

全区投入抗旱防火救灾资金556万元。

投入各种抗旱机器设备19000多台(套),提水600多万立方米。

四是采取森林防火封山措施,严禁火种进入林区。

五是组织灾民生产自救。

六是提早谋划做好防汛工作。

未雨绸缪,组织相关部门紧急排查228个地质灾害点。

在解放后的历次抗旱救灾中,中国共产党努力拯救人民群众于水火,真正体现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真切关怀。

每一次大灾之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防洪、防旱工程都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

人民群众深刻地体会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人民的大救星,才能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

四、经验教训

实践表明,大灾面前,一是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从物力、财力、智力和信心上给予扶持,才能确保人民群众生存无忧、恢复生产、渡过灾荒;二是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建设灾后家园,才能打赢抗灾救灾的战斗;三是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伸出援助的手,奉献爱心,才能最大限度地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四是进一步完善预案,科学制定防灾措施,在第一时间启动各种救灾职能;五是找出差距,增添措施,进一步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防灾减灾的第一要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