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811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docx

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

平鲁区安泰堡▪南山壹号B9住宅楼工程地基与基础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4月日

 

平鲁区安泰堡•南山壹号B9住宅楼地基与基础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平鲁区安泰堡▪南山壹号B9住宅楼,建筑地上17层,地下1层,总高度51.6m,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积:

772.66㎡,总建筑面积为13483.18㎡,设计使用年限:

50年(3类),建筑耐火等级:

二级,地下室为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本工程的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体系,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2、施工内容

本方案涉及施工内容包括碎石褥垫层的施工,混凝土垫层的施工,地下防水卷材的施工,筏板基础的施工,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方法

3、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

3.1碎石褥垫层的施工

3.1.1在基槽处理至设计标高-5.000m后,满铺10mm-30mm碎石,铺设厚度为300mm,铺设范围为基础外边缘外扩600mm。

3.1.2碎石进场后要堆放在塔吊容易吊装的地方,所有碎石采用塔吊吊运到坑底,确定好碎石堆的间距和大小,防止发生二层倒运。

3.1.3在铺设碎石褥垫层时,必须每6.0m钉钢筋标高桩,拉线找平。

碎石褥垫层用压路机往复碾压,要求夯填度(夯实后的褥垫层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得大于0.9。

3.1.4碎石褥垫层铺设标高和平整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标高10,-20mm平整度30mm,

3.2混凝土垫层的施工

3.2.1混凝土垫层为C15混凝土,垫层边为基础边外扩100mm。

3.2.2将垫层标高引到基底,在基坑内间距6.0m钉钢筋标高桩,拉线控制标高,中间做灰饼,灰饼间距为1500mm。

3.2.4按要求制作试块。

试块组数,符合设计要求。

3.2.5振捣:

用铁锹铺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随即用平板振捣器振捣。

做到不漏振,确保混凝土密实。

3.2.6找平: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以墙上水平标高线及找平堆为准检查平整度,高的铲掉,凹处补平。

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有坡度要求的地面,应按设计要求的坡度做。

3.2.7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土垫层,应在12h左右覆盖塑料薄膜和浇水,一般养护不得少于7d。

3.2.8质量要求

(1)保证项目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的规定。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3)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

7)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允许偏差项目,见表7-2。

地面垫层混凝土允许偏差表7-2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1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标高

±10

用水平仪检查

3

厚度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尺量检查

3.2.8成品保护

(1)在已浇筑的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才可允许人员在其上走动和进行其它工序。

(2)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满足养护时间后,可继续进行面层施工,如继续施工时,应对垫层加以覆盖保护,并避免在垫层上搅拌砂浆。

3.2.9施工中应注意

(1)混凝土不密实:

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及操作不当而造成。

(2)表面不平、标高不准:

操作时未认真找平。

铺混凝土时必须根据所拉水平线掌握混凝土的铺设厚度,振捣后再次拉水平线检查平整度,去高填平后,用木刮杠以水平堆(或小木桩)为标准进行刮平。

3.3地下防水卷材和桩头防水涂料的施工

地下防水卷材和桩头防水涂料施工属于业主直接发包,垫层上20mm厚防水找平层和40厚C1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属于我单位施工,防水卷材层是分包单位施工,涂料上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保护层属我单位施工。

3.3.1防水找平层

3.3.1.1防水立面采用240mm砖胎模900mm高,M5水泥砂浆砌筑,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砂浆采用商品混凝土生产的水泥砂浆。

3.3.1.2基层清理:

将垫层上表面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凸出基层表面的灰渣等粘结杂物要铲平,不得影响找平层的有效厚度。

3.3.1.3洒水湿润:

抹找平层水泥砂浆前,应适当洒水湿润基层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层与找平层的结合,但不可洒水过量,以免影响找平层表面的干燥,防水层施工后窝住水气,使防水层产生空鼓。

所以洒水达到基层和找平层能牢固结合为度。

3.3.1.4贴点标高、冲筋:

根据坡度要求,拉线找玻,一般按l~2m贴点标高(贴灰饼),铺抹找平砂浆时。

3.4.1.5铺装水泥砂浆:

按分格块装灰、铺平,用刮扛靠冲筋条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槎平,铁抹子压光。

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脚印但不下陷为度,再用铁抹子压第二遍即可交活。

找平层水泥砂浆一般配合比为1∶3,拌合稠度控制在7cm。

3.4.1.6养护:

找平层抹平、压实以后24h可浇水养护,一般养护期为7d,经干燥后铺设防水层。

3.4.1.7质量要求

(1)保证项目:

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2)基本项目:

水泥砂浆找平层无脱皮、起砂等缺陷。

找平层与突出屋面构造交接处和转角处,应做成圆弧形或钝角,且要求整齐平顺。

找平层平整度允许偏差为5mm。

3.4.2防水卷材层施工

3.4.2.1材铺贴前,基层上的灰尘、油脂及杂物应清扫干净,不符合基层条件应及时进行修补;基层应湿润,但不得有明水。

3.4.2.2聚乙烯丙纶卷材的施工环境气温不得低于5℃;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

3.4.2.3聚乙烯丙纶卷材满粘法施工的工艺流程图:

清理基层→配制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粘材料→附加层施工→铺贴大面防水卷材→保护层的施工

3.4.2.4满粘法施工操作要点应符合以下规定:

清理基层:

彻底清理干净,防止施工时损坏卷材,可根据气温情况适当用喷壶在找平层上喷水,以调整基层干湿度。

3.4.2.5配制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粘材料:

1)与卷材配套的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粘材料,应按生产厂家的产品使用说明书要求配制,计量应准确,搅拌应均匀,搅拌时应彩电动搅拌器具,拌制好的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粘材料,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2)现场配制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粘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第2.2条的规定;按聚合物乳液(或胶粉)和水泥配比,先将聚合物材料放入准备好的容器内,用搅拌器边搅拌边加水泥,加完水泥搅拌后均匀无凝块、无沉淀即可使用;一般在气温不大于25℃时,制成的材料应在2h内用完。

3.4.2.6铺贴附加层施工:

附加层可采用聚乙烯丙纶卷材或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附加层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卷材附加层粘贴应平整牢固,不得扭曲、皱折、空鼓;涂膜加层涂刷不应少于两遍,涂膜厚度不应小于1.2mm,涂刷时应均匀一致,不得露底、堆积等第一遍涂膜表干后再涂刷第二遍涂料,未干燥前不得铺贴卷材防水层。

3.4.2.7铺贴大面防水卷材

1)防水卷材铺贴时应顺水流方向搭接,并从防水层最低处开始向上铺贴,上下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上下层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

2)角贴卷材前应在基层上弹出基准线,或在铺好卷材边量取规定的搭接宽度弹出标线;卷材的长边和短边搭接宽度均不应小于100mm。

3)将配制好的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粘材料均匀地批刮或抹压在基层上,胶粘材料应批抹均匀,不得有露底或堆积现象,用量不应小于2.5kg/m2,施工固化厚度不应小于1.2mm。

4)在铺设部位将卷材预放约5~10m,找正方向后在中间处固定,将卷材卷回至固定处,批抹胶粘材料后即将预放的卷材重新展开至粘贴的位置,做到边批抹边铺贴卷材,卷材铺贴时不得拉紧,应保持自然状态。

5)铺贴卷材时,应用刮板向两边抹压,赶出卷材下面的空气,接缝部位应挤出胶粘材料并批刮封口,卷材与基层黏结面积不应小于90%,搭接缝应黏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起泡等缺陷。

搭接缝表面应涂刮1.2mm厚,50mm宽的聚合物水泥防水胶粘材料。

6)卷材收头处应用聚合物水泥防水黏结料找平封严。

3.4.3保护层施工

3.4.3.1基础地板防水层上的防水保护层采用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砖胎模立面防水层的保护层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

3.4.3.2防水保护层的施工工艺和找平层施工工艺基本相同,

3.4筏板基础的施工

本工程钢筋采用HPB235、HRB335、HRB400,钢筋现场下料加工绑扎到位。

水平钢筋接长采用为主闪光对焊为主搭接焊为辅。

3.4.1钢筋采购

钢筋采购应严格对分供方考核并提出供货要求,特别是在用于纵向受力钢筋的部位,其钢筋在满足有关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还应满足规范和设计关于抗震结构的力学性能要求。

为便于钢筋供货合理,分供方优选1~2家。

3.4.2钢筋原材检验

钢筋进场时,材料员必须验证钢材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

钢筋级别、强度等级、牌号、规格、数量、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化学成份、定货日期、检验部门印章、合格证编号。

合格证所列的项目应齐全准确,所列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化学成份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钢筋规格、牌号应与采购计划相符。

钢筋质量证明书最好为原件,若用复印件时,要加盖原件存放单位公章。

钢筋进场时,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吨为一批进行复试。

由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并报监理工程师验收方可使用。

规格尺寸及外观质量检查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直径允许偏差不大于±0.45mm。

不圆度(同一截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的差值)不大于0.45mm。

直径测量精确到0.1mm。

盘条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结疤、耳子、分层及夹杂,允许有压痕及局部的凸块、凹坑、麻面,但其深度或高度(从实际尺寸算起)不得大于0.20mm。

盘条表面氧化皮重量不大于16Kg/t,要求逐盘检查。

热轧带肋钢筋:

钢筋表面标志应清晰明了,标志包括强度等级、厂名或商标和直径毫米数字。

钢筋内径测量准确到0.1mm。

肋高测量取外径减内径的一半,精确到0.05mm。

横肋间距取11个肋中心距离除以10,精确到0.1mm。

钢筋的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

表面质量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它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的允许偏差,要求逐个检查。

3.4.3钢筋制作

3.4.3.1钢筋加工制作前,下料表要由技术员和施工员审核,并将钢筋加工下料表与设计图复核,检查下料表是否有错误和遗漏,是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经过这两道检查后,再按下料表作出试样,试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挂牌标识,堆放整齐有序。

3.4.3.2施工中需要钢筋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有书面通知时方可代换,并不得以等面积的高强度钢筋代换低强度的钢筋。

3.4.3.3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可结合冷拉工艺除锈。

3.4.3.4钢筋调直用机械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局部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少5%。

3.4.3.5钢筋切断应根据钢筋规格、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搭配,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尽量减少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3.4.3.6钢筋的下料长度应根据构件尺寸,保护层厚度,钢筋弯曲调整值和弯钩增加长度等规定综合考虑。

3.4.3.7钢筋弯曲成型采用机械弯曲。

成型工艺:

准备工作→划线→弯曲成型。

划线应注意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d为钢筋直径);划线工作要从钢筋中线向两边进行。

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弯心轴直径应是钢筋直径的2.5倍,成型轴宜加相应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弯曲细钢筋时,为了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轴宜做成可变挡架。

3.4.4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下料表与图纸设计是否有出入,仔细检查半成品尺寸、形状、数量与下料表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绑扎。

Φ12以上钢筋采用20#镀锌铅丝,Φ12以下钢筋采用22#镀锌铅丝绑扎。

3.4.4.1筏板基础钢筋绑扎

(1)绑扎顺序:

放线→用墨线弹出板、梁、柱、墙钢筋位置,用油漆标明规格、型号、间距→按弹好间距铺底板下排钢筋→绑扎底板下排钢筋→垫下排钢筋保护层垫块→用钢管搭设绑梁筋的架子→穿暗梁钢筋并套好箍筋,箍筋按已划好的间距逐个分开→固定弯起筋和纵筋→放主筋架立筋→隔一定距离将梁底纵筋与箍筋绑住→绑架立筋→再绑主筋→拆除梁的架子→安放马凳→穿底板上排钢筋→绑扎底板上排钢筋→安放柱、墙插筋→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

(2)底板钢筋开始绑扎之前,基础底线必须验收完毕,特别在柱插筋位置、梁或墙边线、集水井、电梯井等位置线,应用油漆在墨线边及交角位置画出不小于50mm宽,150mm长标记。

底板上层钢筋绑扎完毕,应由放线组用油漆二次确认插筋位置线。

(3)底板钢筋施工时,先铺作业面内集水坑、电梯井的底筋,然后再铺上层筋。

(4)基础暗梁箍筋的接头应交错设置,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的交叉点应扎牢,箍筋的弯钩应为135°。

(5)接头不宜设在最大弯矩处,并应相互错开,在受力筋35d区段范围内(且不小于500mm)有连接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

在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6)底板马凳采用φ16的钢筋,沿一个方向通长布置,通长马凳的支撑也采用φ16的钢筋,长度为550mm,中间的水平撑采用φ16钢筋长度为300mm,支撑的间距为600mm,马凳的间距为1.0m。

如下图所示:

 

(7)梁底和板底钢筋垫块采用50mm厚花岗岩垫块,间距800mm,梅花点布置,梁两侧边采用特制的塑料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8)基础插筋的直径、等级、数量和位置与竖向结构底部配筋相同,插筋锚入基础内la,伸出基础顶面的长度应满足《00G101》第26页和34页规定

3.4.5基础模板

3.4.5.1基础模板采用竹胶板,内用Φ14的对拉螺杆,两侧设通长的方木龙骨,方木龙骨成对立放,上下共设三道,方木后立杆采用φ48×3.5的钢管两根并排设置,间距为600mm。

由于基础梁宽1100mm,突出防水板的高度为800mm,为保证梁侧模有足够的强度,对拉螺杆上下设两道,水平间距600mm,对拉螺杆为防止脱口,采用双3型卡双螺帽。

3.4.5.2基础梁砼与筏片砼同时浇筑,所以基础梁侧面吊模下需设支撑,加固脚手架立杆下设钢筋马凳。

模板支承在基础梁箍筋上焊的钢筋头上,钢筋头直径Φ16,长400mm,露出基础梁100mm,间距600mm。

每根梁两侧均焊接,且与内外两道箍筋均焊接牢固。

施工时先抄出梁底标高线,拉线焊接(如图1)。

支撑加固的脚手架采用满堂脚手架,脚手架立杆在梁两侧间距为1500mm,在防水板上用钢管将相邻的梁的脚手架连接起来成整体,连接杆的间距为1500mm,纵横连接杆相交处设立杆,在所有立杆下设“十”字钢筋马凳,采用Φ20钢筋的焊接,长筋长度为500,短筋长度为100mm,“十”字钢筋马凳与防水板钢筋牢固,“十”字钢筋马凳沿梁长方向间距为1500mm,这样可以避免钢管浇筑到混凝土里,影响防水板的防水效果(如图2)。

 

3.4.5.3基础底板外侧混凝土模板

(1)基础底板外模采用240砖胎模,M5水泥砂浆砌,砌筑高度为1.3m。

内侧抹1:

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mm厚。

(2)基础边梁内模板拼装接缝要紧密,防止漏浆在接缝处粘结海绵条,在转角处应作成一角压另一角。

在基础边梁模板支设时,内侧模板仍支设吊模,方法同中间基础梁,在外侧模板支设采用600mm高的钢管地锚钉入回填土中,间距为1200mm,水平撑和斜撑与地锚及连接地锚的水平横管用扣件连接牢固。

基础梁内侧的加固方木均采用双方木,加固立杆的间距为600mm,防止因方木发生挠度变形影响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如图3)。

(3)在基础边梁梁顶以上支设300mm高的剪力墙模板,混凝土与基础梁一起浇注,在剪力墙中间放置50mm*50mm的小木条,将来形成的凹槽用来固定遇水膨胀止水条。

支设300mm高的剪力墙模板也是用吊模,用加固的水平杆挑起,也可以在模板下水泥砂浆垫块,加固模板的水平撑立杆间距均为600mm,模板上口下口各设通长的方木一根,保证模板的水平度(如图3)。

 

3.4.6基础混凝土的施工

基础筏板为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从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振捣、保温养护等各方面都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防止出现温差裂缝。

3.4.6.1原材料要求

(1)水泥采用低水化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2)石子采用5~25mm连续级配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10%,含泥量≤1%;砂子采用中砂,砂率控制在38%左右,含泥量小于2%。

(3)粉煤灰采用

级粉煤灰产品;外加剂采用萘系缓凝剂、减水剂。

(4)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宜在0.4~0.6;初凝时间要求大于10h;现场坍落度100±20mm;混凝土中碱含量要求小于2.0kg/m³

3.4.6.2施工工艺

(1)浇筑顺序:

采用斜面分层法“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渐进,一次到顶”,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方法,能较好地泵泵送工艺,避免混凝土输送管道经常拆除、冲洗和接长,从而提高泵送效率,保证上下层混凝土浇筑间隔不超过初凝时间。

(2)振捣:

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流淌的坡度,沿坡度布三道振捣棒,第一道在输送管出料口,负责出管混凝土振捣密实,第二道设在斜面中部,第三道设在坡脚底部,确保下部混凝土密实。

混凝土振捣时要快插慢拔,严格控制振捣棒移动的距离,避免过振和漏振。

(3)表面处理:

混凝土浇筑至设计标高振捣密实后,先用长木尺刮平,木抹搓平,在终凝前用铁滚筒碾压2遍,再用木抹压实,以闭合混凝土的沉陷裂缝和干缩裂缝。

(4)养护:

及时用塑料薄膜和湿麻袋覆盖养护,并蓄积100mm水层保湿保温,使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

基础防水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5)加强测温:

测温采用JDC-2建筑电子测温仪,数字显示温度,准确直观快捷,体积小,性能好,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传感器使用防水线和精制的金属外壳,固定于混凝土中的钢筋骨架上,能确保承受的住振动棒和急速浇铸的混凝土的冲力。

根据测温情况调整蓄水层厚度。

3.5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

3.5.1基础防水混凝土施工不留施工缝,确定好浇筑方法和浇筑顺序,模板钢筋分段施工时,确定好开始浇筑时间,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每次浇筑宽度不能太大,防止因接槎处间隔时间太长形成施工缝。

3.5.2基础以上剪力墙外墙留置300mm高剪力墙,和基础混凝土一起浇筑,剪力墙浇筑时,在墙水平施工缝和垂直施工缝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保证地下外墙防水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