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6340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

《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docx

统编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人教部编版)

习作例文与习作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要求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课本上给出了两篇习作例文(包括旁批和文后的思考题),旨在让学生直观感受如何写好一件事。

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指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总结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方法,然后再进行具体的习作教学。

课文中已经给出了参考题目,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指导,然后拓展学生的选材范围,争取让他们的作文素材更丰富多彩。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习作例文的写作技巧,回答文后的问题。

2.能按一定的顺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能参考他人的意见修改作文。

重点难点:

1.学习并运用习作例文中的叙事技巧。

2.交代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万花筒实物。

3.3.向家长征集学生生活中有趣的视频或照片。

学生:

1.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自行回答文后的问题。

2.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拟写几个主题,或参考课文给出的题目进行思考。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传阅万花筒,让学生感受习作主题的内涵。

导语:

万花筒是老师小时候很着迷的一种玩具,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喜欢它。

(在班级里传阅)请大家说说,你透过万花筒的镜片看到了些什么?

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回答“五彩缤纷”)是的,从万花筒里我们能欣赏到无数缤纷的“花儿”。

那么,“生活万花筒”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思考作答)没错,它实际是指生活多姿多彩、丰富有趣。

经常听到有人说,生活是平淡的。

其实,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我们亲历的、我们看到的、我们听说的……单说同学们亲历的就不少,不信请看——

2.出示学生生活中有趣的视频和照片,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中的种种滋味。

预设:

教师可先展示照片,引导学生体会照片中的情感,回忆事件的经过,再播放视频,体会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知自己丰富而精彩的童年生活。

过渡:

童年就像一首诗,诗里有你们天真活泼的记录;童年就像一幅画,画里有你们多姿多彩的生活;童年就像一个梦,梦里有你们丰富的想象和憧憬。

看着照片上你们那多变的表情,听着视频里你们那或好笑,或难受,或让人哭笑不得的话语,老师真是不得不感叹:

你们的生活就像一支支万花筒呀!

看,这次习作的素材不就有了吗?

二、拓展思路,精选素材

1.结合学生的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往事。

预设:

采用点名的方式,让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说清楚主题即可,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然后引导学生将这些内容按一定的角度进行分类,如情感相同、主题相近、事情发生的地点相同等,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思考,发散思维,拓展选材范围。

思考:

(1)我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

(2)我是不是也有过同样主题的往事?

(3)在某个地点我有没有发生过什么难忘的事?

(4)我还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写?

2.回顾课文要求,交流让人印象深刻的事。

预设:

让学生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强调“亲身经历的”“看到的”“听说的”事情均可以写。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身边让人印象深刻的事,可以是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的新闻,可以是同学、朋友、家人、邻居等讲述的奇闻,还可以是自己目睹的发生别人身上的事。

这些事或是在心灵上触动了自己,或是在情感上打动了自己,或是具有传奇色彩。

3.出示参考题目,确定写作主题。

预设:

出示课文中给出的参考题目,如果学生与某些题目产生共鸣,则可以直接选择该内容作为写作对象;如果学生有别的难忘的事,也可以自拟题目。

三、研读范例,交流方法

过渡:

这次作文写什么,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数了。

可是怎么把这件事情清楚地写出来,并且能打动人呢?

这就要求我们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了。

不如我们先去看看两位小朋友是怎么写的吧!

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两篇习作例文,结合旁批,分组讨论。

思考:

(1)说说爬天都峰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课文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加以交代,你觉得例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

(1)爬天都峰的起因是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看到天都峰太高“我”有点胆怯;经过是遇到一位同样来爬山的老爷爷,“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汲取力量;结果是“我”和老爷爷都登上了天都峰并合照留念。

(2)课文把事情写得很清楚。

对“我”和陈明产生矛盾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作者都做了清晰的介绍,尤其是将友谊破裂的过程完整细致地记录了下来,让读者一目了然。

这次矛盾持续的时间虽然长,但那属于矛盾产生后的无变化阶段,因此可用“转眼几个月”将时间快速拉进,直接进行后面情节的描述,这样写既不影响情节的推进,又能让文章更简洁。

3.再读例文,教师指导并归纳写作技巧。

过渡:

这两篇文章的小作者各自记叙了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件事,写得都非常精彩。

那么,他们是怎么把文章写得让人觉得生动又真实的呢?

请大家再读一读,品一品,认真体会文章中的精彩之处,好的方法可以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去。

(1)引导学生说清楚主要内容。

明确:

《爬天都峰》主要写了“我”对天都峰的畏惧心理和爬上天都峰后大家的表现,借此点明文章主旨。

《小木船》的重点是“争吵”和“和好”两个片段,即第3、4自然段。

作者写得非常详细,先写拿小木船“翻过来掉过去地看”,不料失手摔坏了;再写陈明哭,“我”争辩,却不小心把小木船踩得更碎,二人的友谊就此破裂;然后写陈明搬走前向“我”道歉并赠送“我”新的小木船,二人和好,情节写得十分曲折动人。

(2)总结归纳写作技巧。

明确:

《爬天都峰》一文采用了顺叙的手法,交代了事情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最后点明文章主旨,对文章进行升华。

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此外还进行了恰当的心理、外貌、神态描写,将事情写得生动有趣。

《小木船》一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借由“小木船”引发回忆,然后叙述事情的经过。

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描写。

在记叙一件事情时,应当选择一定的记叙顺序,再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具体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等进行刻画,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四、确定顺序,完成初稿

过渡:

通过刚才的交流,大家对这次习作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应该有了一定的认识了吧?

材料有了,方法有了,还等什么?

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叙写你们记忆里那件印象深刻的事吧!

1.学生互相交流,确定文章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重点。

提示: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一说自己要写的事。

讨论作文中应该重点写什么,哪些内容应该略写或不写,重点内容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作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好的处理方式,文章的结构应该如何安排……重点交流这件事让自己印象深刻的原因,这是本次习作的核心内容。

2.根据讨论结果,列出写作提纲。

提示:

列提纲时,可以标注写作重点、写作技巧、应该交代的内容,防止在写作过程中疏忽大意。

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写明确,印象深刻的地方要醒目标注。

3.练习草稿。

根据交流的内容和写作提纲,把事情的经过完整地记录下来,形成作文。

4.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五、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

(1)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没有交代清楚;

(2)叙述的顺序有没有条理;(3)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自己尝试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

(1)改正错别字、错用的标点;

(2)改正不通顺的语句;(3)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具体一点,哪些地方可以简写或删去。

3.小组间交流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点评重点:

(1)叙事过程完整;

(2)内容具体,重点突出;(3)描写生动,情感真挚;(4)标题、开头、结尾夺人眼球。

【优秀习作范文】

避暑记

去年夏天,天气酷热难耐,我和妹妹待在家里,倍感无聊。

一天,妈妈出门买菜去了,我们按妈妈的吩咐乖乖地看电视,可是电视节目一点儿也不精彩。

“实在太热了!

”我喊道。

①妹妹说:

“我们吃西瓜吧!

”于是,我们打开冰箱拿西瓜。

当我触到冰冰的西瓜时,忽然想道:

冰箱里凉凉的,不正是一个很好的“避暑胜地”吗?

②我高兴地叫起来:

“我们到冰箱里去避暑吧!

”妹妹一听,也兴奋地跳了起来。

我们把冰箱里的东西全部掏出来放在地上,取出隔板,我抱着妹妹钻进了冰箱,哇,太舒服了!

凉飕(sōu)飕的,身上的暑气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在里面嘻嘻地笑着、闹着,开心极了。

过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但我们没在意,继续闹着。

渐渐地,寒气越发逼人,仿佛寒冬腊月似的。

“姐姐,快出去吧!

好冷呀!

”妹妹叫道。

我刚想打开冰箱门,门却自动开了,一张疑惑的脸出现在我们面前。

哎呀,是妈妈!

原来妈妈回来后看到满地的东西,觉得莫名其妙,便打开冰箱看个究竟。

妈妈惊奇地看着冰箱里的我们,急忙把我们拉了出来,气得脸都红了。

她厉声问我:

“为什么要钻到冰箱里?

”我结结巴巴地回答:

“实在太热了,所以我们就想在冰箱里……避暑。

”妈妈听了张大了嘴,又生气又觉得好笑,过了半晌才说道:

“以后别犯傻了,人待在冰箱里是很危险的,曾经有个小孩捉迷藏躲在冰箱里,结果被冻伤了。

”我和妹妹吓得脸都白了。

不知今年夏天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不过,有一点得记住,那就是千万别玩危险的游戏!

句段赏析

①开篇点明酷热难耐的天气和无聊的电视节目,为下文做铺垫。

②西瓜的“冰”给了“我”一个灵感,冰箱里确实很凉快。

③由“爽”到“寒”,写出了在冰箱避暑的感觉变化。

④作者通过语言、神态描写充分展现了“我”的天真稚气和妈妈的惊奇、哭笑不得。

⑤提出建议,深化了中心。

总评:

小作者生动地记述了“我”和妹妹突发奇想,在冰箱中避暑的趣事,故事取材新颖,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得清清楚楚,充分表现了“我”的天真稚气。

文中的语言、神态描写真实地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使其形象生动鲜活。

收玉米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个忙碌的季节。

五谷丰登,瓜果飘香。

“十一”假期,正是农活最忙的时候,姥爷给妈妈打电话,说玉米已经熟透了,要掰玉米了。

我们来到了姥爷家所在的小村子,看见家家户户都正忙得不可开交:

有的剥玉米,有的晾玉米,有的收稻子,还有的摘水果……到处是收获的繁忙景象。

姥爷带我们来到田地里,只见满地的玉米棒像调皮的娃娃,乐呵呵地咧开嘴巴,露出满嘴金黄的牙齿冲我们傻笑。

③但看着这些瘦高的玉米秆上结着一个个粗大壮实的玉米棒,把玉米秆都给压弯了,我又于心不忍。

不行,不能让玉米这么欺负玉米秆,我要充当“护秆使者”,把玉米一个个都掰掉!

说干就干,我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

可是没多久,我就碰到了难题:

一个个粒大饱满的玉米好像粘在玉米秆上一样,怎么掰也掰不掉。

无奈,我揪住它的叶子,喊着口号:

“一、二、三!

”终于掰下来了,但我总感觉右手中指好痛,原来裂了个口子。

④没事儿,这点儿伤不算什么,我继续掰着,刚掰下几个,就发现伤口流血了。

因为当时没有纸,我就用叶子胡乱地擦了擦,心想:

姥姥、姥爷年年掰玉米,手上、身上的口子要比我多得多,他们那么大年纪了,都不嫌疼,我怕什么!

⑤于是,又动手掰了起来。

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两行玉米终于被消灭了。

看着掰下的成堆的玉米,我开心地笑了。

不知不觉,天渐渐黑了。

这次劳动虽然累,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有了收获,再累也没关系!

句段赏析

①开篇点题,并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②描绘村庄热闹忙碌的场景。

③运用拟人的手法,将玉米成熟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出来。

④描写“我”掰玉米的不易。

⑤心理活动,联想到姥姥、姥爷的吃苦耐劳,为自己打气。

⑥总结全文,抒发内心感受。

总评:

这篇文章选取“收玉米”这一情节进行描写叙述,内容完整、充实。

整篇文章用明快的语言,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自己掰玉米的经过,表达了自己收获劳动成果后的喜悦心情。

5.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六、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总结:

生活像一支万花筒,里面充满了稀奇古怪的事儿;生活也像一个调味盒,里面充满了酸甜苦辣咸。

生活中有笑也有泪,有苦也有甜,希望大家能把这些事儿一一记录下来,让它们成为我们回忆之海里的颗颗珍珠,成为回忆天空里的点点星光。

习作写观察日记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观察日记,记录下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发现、心得。

教学时首先要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日记,观察日记要记的都是哪些内容,如何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记述下来这些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回想在生活中发现的现象,思考这种现象中蕴含的情趣、道理等,真正达到观有所得。

本次习作,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观察日记,以及观察日记的写作要求。

2.使学生具体、生动地记录自己观察的过程以及其中的所得、所感。

3.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使他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把观察中的新发现条理清晰、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2.培养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学会在观察中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

1.多媒体课件。

2.提前让学生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学生:

1.记录观察发现。

2.给观察对象拍照、录视频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教师出示一则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

可爱的小狗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狗,它全身都是灰色的,毛茸茸的,眼睛圆溜溜的,嘴巴短短的。

它最喜欢吃骨头,吃骨头的时候非常凶猛,要是你摸一下,它就汪汪地叫,还想咬你呢。

它要睡觉的时候非常乖,我一叫,它就回窝里去了。

2.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件中出示的作文片段,并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

思考:

(1)这个片段中,小作者写出了自己观察中的新发现了吗?

(2)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观察小狗的?

写出了小狗怎样的特点?

(3)从这个片段中,你们获得了哪些写作上的启示呢?

3.教师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后,投影出示关于观察日记的知识,引出本次习作。

明确:

所谓观察日记,就是用眼、耳、鼻、舌等多种感觉器官仔细观察,体会自然界中和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1)观察日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可以写四季的美景、气候变化的特点,可以写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可以写植物的生长过程、动物的生活习性,还可以写周围发生的动人的事迹,等等。

(2)观察发现要新,即以前没有明白或注意到的事,在这次观察中明白了或注意到了。

观察日记究竟应该怎么写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

二、回味课文,交流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思考观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过渡:

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是以“细心观察”为主题的,选编的几篇课文写的也都是作者在观察中的所得所感。

因为认真观察,他们才能写出这么让人印象深刻的篇章。

回忆一下这几篇课文,你们发现观察的秘诀了吗?

怎样观察才能最迅速、最准确地抓住观察对象的特点呢?

2.学生分组交流讨论,教师指名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生1:

从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中,我认识到,观察要有序,从上到下,从前往后等,这样文章才显得有条理。

生2:

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告诉我们观察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从而进行真实的记录。

3.出示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明确:

(1)从树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2)采用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

(3)抓住特点,从不同方面观察。

(4)联想树在四季中的变化观察。

4.教师总结归纳写观察日记的方法。

小结:

生活中可供观察的事物有很多,可爱的小动物、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心爱的物品等,写观察日记时我们首先要确定观察对象。

观察对象确定后,就要对它进行全方位、细致的观察,这种观察要有序,主次要分明,这样写作时才能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三、精选素材,完成初稿

1.引导学生翻看日记本,指名学生说说所记内容。

过渡:

同学们,老师之前曾给你们布置过一项作业,还记得是什么吗?

(学生齐答:

记录观察发现)接下来我们就请几位同学念一念自己写的观察日记,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哦!

观察日记示例

生1:

我观察的是蝈蝈。

前几天妈妈带我上街,看到有位老爷爷卖蝈蝈,我就让妈妈买了一只。

这只蝈蝈可真像个神气的大将军啊。

它穿着一身翠绿色的盔甲,肚子很大,腿儿长长,鼓鼓的大眼睛像两颗透亮的宝石,挥洒着头顶上那两根长长的触须,英气抖擞。

它的嘴边有两颗钳子一样的牙齿,啃咬我放进笼去的一串毛豆时,一双大钳利落地连连夹击,豆子很快就被啃光了。

生2:

我观察的是蜘蛛。

一只蜘蛛在我家院子里的树杈上结了一个大网,我常常坐在院子里观察它。

一只小小的飞虫碰到网上,被粘住了,黑蜘蛛飞快地向小虫扑去,一下子把它吞食了。

不一会儿,一只鲁莽的飞蛾闯到了网上,拼命地挣扎着,蜘蛛马上从尾部抽出丝来,去缠飞蛾。

它缠呀缠呀,一直缠到飞蛾不再动弹为止。

生3:

我观察的是月季。

妈妈从姥姥家移来一棵月季,把它栽在花盆里。

刚移来时,花株还很小,经过妈妈的精心管理,不久它就枝繁叶茂了。

一天早晨,我忽然发现月季茎上绽出了四个小小的花蕾,花蕾穿着一件绿色的外衣。

又过了几天,花蕾顶破了外衣,露出粉红的花瓣。

一开始,由最外层的花瓣向外伸展,而里面的几层花瓣还紧紧地合拢在一起。

渐渐地,层层舒展,整朵月季花终于绽开了,粉红色的,就像一个穿着粉红色衣裙的少女。

2.同桌之间交流听后感受,借鉴他人习作的优点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引导学生列出自己的写作提纲,并说说用哪些素材完成习作。

明确:

作文提纲就是写作时的构思,这是写作文的基础。

作文提纲可以按事情发展的过程(开始、经过、结果)来拟定,也可以按时间的转折(早晨、中午、晚上)来拟定,或者按观察的顺序来拟定,等等。

根据写作需要恰当列出提纲。

本次习作中可以用到的素材有:

①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颜色的变化、形态的变化等。

②动物——外形、生活习性、特殊本领等。

3.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

1.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初稿,其他学生认真听,并写出鉴赏意见。

2.学生朗读完毕,全班进行点评。

点评要点:

(1)观察是否有序,记叙是否有条理;

(2)是否突出观察对象的特点;(3)重点是否突出,主次是否分明;(4)语句是否通顺等。

3.学生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尝试自己修改。

【优秀习作范文】

蚂蚁的力量

8月25日星期四晴

今天上午,我蹲在门口吃饭,几粒米饭掉在地上,引来了一只“侦察兵”蚂蚁。

①它急匆匆地来到米粒旁边,那样子好像是一个三个月滴水未进的饿汉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面包②——想将食物全搬走,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使出全身的力气,却只搬得动一粒米。

“唉,它太小了!

”我自言自语地说道。

蚂蚁“吃”心未死,它又紧抱米粒,一晃身子,将米粒背了起来,可就像一个人要搬走一座山一样,毫无希望,它只好悻悻而去。

“唉,毕竟是只蚂蚁!

”我替它惋惜,“要是它力气大,那……”我刚要起身回家,奇迹便把我拉了过来:

刚才的蚂蚁卷土重来,身后还跟着“大队人马”。

一阵惊叹之后,我平静了:

蚂蚁力量太小,多来十个也无用的!

我讥讽着这些小精灵,觉得它们是痴心妄想。

④只见它们有的聚气凝神,紧抱米粒;有的二蚁联手,奋力拼搏;有的发起蛮劲,搬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一粒接一粒地进了蚁穴。

听了我的叙述,你还觉得蚂蚁的力量小吗?

有时,人的力量可能比蚂蚁还小;但有时,蚂蚁的力量可能比人的力量还大。

为什么呢?

因为,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

句段赏析:

①开头一句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

②比喻形象、贴切。

③这只蚂蚁搬不动米粒,只好悻悻而去。

它干什么去了?

是放弃了吗?

留下悬念。

④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了“我”的不屑,与下文情感的转变形成对照。

⑤结尾段写出自己从这件事中悟出的道理,增加了这篇观察日记的内涵。

总评:

这篇日记记述了作者对蚂蚁的细心观察。

作者观察和描写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和其他蚂蚁搬运米粒的经过,使“我”从好奇惋惜到瞠目结舌再到感叹,从中悟出了“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这样深刻的道理。

文章记述生动、形象,层次清晰。

4.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五、课堂总结,启发深化

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

同学们,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写日记了。

而本次习作把日记的范围缩小了点,要求我们写观察日记,这是切合本单元的教学主题的。

写观察日记,重在“观察”二字。

如何观察,观察什么,是我们应该把握的重点。

唯有如此,才能写“真”;唯有如此,才能让人读后印象深刻。

这节课上,我们就从观察日记的特点出发,详细地探讨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同学们在写作中也很好地把握了这两点,非常不错。

希望同学们能真正学会观察,培养时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这样我们的写作能力定能得到提升。

习作:

我的奇思妙想

【教学目标】 

1.发挥想象,写出想要发明的事物。

2.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想要发明的东西。

3.能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教学难点】

能描绘、或者绘画出自己发明的东西的样子。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查找一些奇思妙想的小故事、小发明;留意生活中不太方便的小细节。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培养思维能力,激发习作兴趣。

2.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在生活中的奇妙的想法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热情

1.激趣导入:

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多次“环游”过地球,在海底“航行”过数万里;他“到过”月球,在地心“探过险”;他曾和非洲的土人、委内瑞拉的印第安人“谈过话”……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

下面就让我们观看一段根据他的小说《海底两万里》拍摄的影片。

2.交流收看感受,激发创作热情。

3.教师介绍:

这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科幻电影,正是作者的奇思妙想成就了他,让他成为了世界科幻小说之父。

与此同时,凡尔纳还是未来事物的伟大设想者。

他在无线电发明之前就已经想到了电视,并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有声传真”;他在科幻小说中设想的直升飞机,比莱特兄弟造出飞机来的时间要早半个世纪。

20世纪的科学创造:

潜水艇、飞机、霓虹灯、导弹、坦克……他几乎都预见到了。

今天,就让我们也像这位伟大的作家一样,发挥奇思妙想,让自己的想象插上翅膀,写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4.揭示主题:

我的奇思妙想

(设计意图:

万事开头难。

课堂伊始,教师播放科幻电影片段,并介绍“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写作热情。

二、多元素材,拓展思维

1.圆圈变变变

(1)这里有一个圆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哪些事物呢?

预设:

鸡蛋、字母o、太阳、圆桌、盘子、摩天轮、硬笔、镜子、笑脸……

(2)两个圆圈,你可以想到哪些事物?

预设:

眼睛、眼镜、自行车、鼻孔、汽车排气孔、樱桃、雪人……

(3)给圆圈加上一条线,你又能想到些什么?

预设:

气球、大饼加火腿、地面上的篮球、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零分……

小结:

一个小小的○,经过大家发散思维的“改装”,竟然变出这么多物品来——想象力在其中可谓“功不可没”。

今天这节作文课,谁的想象力超凡,谁的文章就会生动、有趣、吸引人。

2.奇妙发明我知道

(1)读一读:

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奇思妙想”的发明故事或小作文。

(2)说一说:

这项发明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强调:

这些发明是人们在仔细观察生活之后进行的大胆想象,不断的革新和创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

我们的奇思妙想也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进行合理想象,不能夸夸其谈、胡编乱造。

(设计意图:

在游戏中体会想象的乐趣,在故事中感受创造的神奇。

通过这两个活动,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