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5885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

(开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2021年河南)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信息可知,陶瓶是生活用品但不是农耕工具,排除A。

这些陶器看不出来是交易的商品,更可能是自用的物品,排除B。

前两幅说明未提及是否彩陶,第三幅明确说明是白陶,排除D。

图中文物都是距今四五千年,所以说历史悠久。

故选C。

2.(2021年河南)甲骨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

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注:

劓、刖,均为古代残酷的刑罚。

A.政治状况B.经济发展C.科技进步D.军队建设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中的“王”、“臣”,属政治范畴,而“刖”、“劓”都是古代刑罚,反映的是当时的律法和政治状况,故A项正确。

故选A。

3.(2021年河南)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

面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B.平抑物价C.盐铁专卖D.统一铸币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面对西汉前期,币制混乱的局面,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故D正确;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故选D。

4.(2021年河南)隋炀帝时,南方和北方的经济形势,使得加强它们之间的水路交通运输成为一件迫切的事情。

于是隋炀帝

A.南下灭陈B.营建东都C.开通大运河D.创立科举制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故C正确,其余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故选C。

5.(2021年河南)与唐代长安相比,北宋东京的城市格局和内部管理已完成由坊市制到厢坊制的转变,商业活动不再限制在“市”,“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也被打破。

这主要是由于

A.草市的出现B.商业的发展C.纸币的使用D.商帮的形成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开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商业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其表现有:

坊市界限被打破,城郊和乡村草市更加普遍;日中为市的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连,故B正确;草市出现在魏晋时期,故A错误;纸币的出现和使用是北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故C错误;明清时期商帮大量出现,故D错误。

故选B。

6.(2021年河南)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

这些史事表明郑和下西洋

A.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B.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C.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D.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416年,郑和完成第4次下西洋任务后,出现了亚洲、非洲17个国家和地区派遣使节来华的盛况”可知,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外友好往来,故B正确;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明朝国威,同时也用自己的货物换取其他囯家奇珍异宝,AC与史实不符,故错误;戚继光抗倭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故D错误。

故选B。

7.(2021年河南)明代某著作,记载了谷类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陶、造纸、冶铸、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等生产技术。

这部著作应该是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D正确;《齐民要术》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故A错误;《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药学书籍,故B错误;《农政全书》为明徐光启所著的农业书籍,故C错误。

故选D。

8.(2021年河南)学者章开沅认为:

“起义对封建制度来了一次大扫荡,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

同时抗击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拉开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材料中的“起义”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D.南昌起义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历时14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故B正确;AC没有反清反封建性质,故错误;南昌起义是1927年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时清王朝已灭亡,故D错误。

故选B。

9.(2021年河南)随着近代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家、近代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群体随之产生。

这表明近代企业的创办

A.推动了新的社会阶层出现B.维护了封建统治

C.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D.改变了社会性质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关键词“民族资本家”、“产业工人”、“近代知识分子”可知,伴随着近代企业的发展,而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

这些变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转型,故选A。

10.(2021年河南)《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

这反映了列强企图

A.划分“势力范围”B.增设通商口岸

C.废除科举制度D.进行心理征服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停止科考以此作为威胁,从心理上威慑反帝活动,初衷并非废除科举。

在封建时代,皇帝是最高权威,以皇帝的名义公布条约内容,也表示皇帝已经臣服于列强。

这样做的效果是一面双刃剑,一方面以朝廷的名义替洋人维护半殖民地秩序,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走向革命的道路。

故选D。

11.(2021年河南)毛泽东说:

“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这里的“姿态”强调的是

A.革命的复杂性B.制度的创新性

C.斗争的彻底性D.抗战的持久性

【答案】C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因领导阶级软弱性决定了革命的不彻底的特性。

而五四运动因无产阶级的积极参与,无产阶级本来就是一无所有,不存在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依赖关系,所以表现出来前所未有的彻底性、毫不妥协的特点。

故选C。

12.(2021年河南)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

这次会议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斗争方向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遵义会议果断纠正了博古左的错误,挽救了革命,因此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根据中国革命特殊的环境独立自主地开展革命。

故选B。

13.(2021年河南)建国初年,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

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B.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D.“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抗美援朝。

题干关键词“建国初”“前线”,直接联系到“抗美援朝”。

前方有抗美援朝战争,后方有抗美援朝运动。

渡江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不符合“建国初”范围,土改也发生在抗美援朝期间但与“捐献飞机大炮”不符,一五计划发生在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

故选C。

14.(2021年河南)右图人物被称赞为“象征中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家”“亚洲的英雄”。

下列属于他的贡献的是

A.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

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发现青蒿素

D.研发神舟系列飞船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袁隆平。

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的成果不仅解决了中国的粮食安全,而且也解决纪世界性饥饿问题,故被称赞为“象征中国粮食安全的科学家”“亚洲的英雄”,B符合题意。

故选B。

15.(2021年河南)伯里克利时期,公民大会每年召开40次,大会向与会者发放补贴,起初为半天饭钱,后增加到一天半饭钱。

这样做是为了

A.鼓励公民参政议政B.扩大妇女权利

C.调动外邦人积极性D.提高奴隶待遇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伯里克利时期为了鼓励公民参政议政,采用发放津贴的方式来保障这些公民能正常参加政治活动,故A项正确。

故选A。

16.(2021年河南)迈尔斯教授认为,阿拉伯人几乎把他们所能触及的科学都加以改进和充实,然后再传到欧洲。

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儒略历”B.《天方夜谭》C.《荷马史诗》D.“阿拉伯数字”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数字本为印度人发明,经过阿拉伯人改进,传播到欧洲及世界各地。

故选D。

17.(2021年河南)法国大革命开始后,制宪会议废除了种种贵族特权和封建地租,基本完成了“破旧”工作,它的主要任务还有“立新”。

这里的“立新”首先体现在

A.攻占巴士底狱B.颁布《人权宣言》

C.惩办路易十六D.打退反法联军

【答案】B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一部新的法律文献—《人权宣言》,故B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与“立新”无关。

故选B。

18.(2021年河南)

下表中的战争形势相继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法西斯“轴心国”的形成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C.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表格的事件均发生在1942年,即:

发生在《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之后,体现了反法西斯同盟国相互支持的精神,故B正确。

其余选项时间上均不符。

故选B。

19.(2021年河南)1971年,尼克松在堪萨斯城讲话时表示:

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

尼克松这样说的背景是

A.冷战序幕的拉开B.多极力量的成长

C.两极格局的瓦解D.欧洲联盟的成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根据题干信息“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可知,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当时就经济领域来讲,西欧和日本与美国形成鼎足之势。

故选B。

20.(2021年河南)迫于环境的压力,生物会使自己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

往往会出现某一群生物可以更适合于某一小环境的变化,使得它们击溃另一群并取而代之。

这段话描述的观点出自

A.牛顿B.法拉第C.达尔文D.爱因斯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达尔文和生物进化论。

由题干中的关键词“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等,可以推断出其观点出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故选C。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2021年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中的北宋汴京虹桥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拱结构,这种构造不仅很好地发挥了木材自身抗拉能力强的特点,而且弧形的桥身有着相当大的跨越空间的能力。

——摘编自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材料二:

罗马大竞技场在吸收希腊建筑特点的同时,它的拱券构

造很好地发挥了石材延展能力弱、抗挤压力强的特点,赋予

建筑独特的艺术风格。

——摘编自[日]佐藤达生《图说西方建筑简史》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汴京虹桥和罗马大竞技场在“构造”上的相同之处,并概括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

(4分)

(2)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

结合上述探究,你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

(2分)

【答案】

(1)相同之处:

都有拱形结构;充分发挥了建筑材料的优点;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因素:

建筑传统;建筑技术;建筑材料。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东西方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注重传承;各具特色。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解析】

(1)中外建筑是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明上河图》中涵盖信息庞大,可以考察商业发展、城市建设、运河交通等。

虹桥木拱结构,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类似的还有河北的石拱结构的永定桥。

巧妙地将自身重量和承载的重量分解到两端。

罗马大竞技场采用典型的拱门,结构坚固又大大减轻了自身重量。

此题的第一问,经常问及二者的共同之处,这就需要从文字表述中找关键词,还要仔细观察图片所含信息。

《清明上河图》文字材料已告知采用“木拱结构”,目测也能看出。

罗马大竞技场图也可观察得知,文字材料中也有“拱券”构造。

影响建筑风格的因素方面,传统因素,比如欧洲大型建筑中采用廊柱,即体现了深受古希腊古罗马风格的影响。

(2)如何看待东西方文化,就是说针对东西方文化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一定要从两个角度回答。

东西方文化因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还有就是都有悠久的发展历史。

除建筑外,其它很多方面也是如此。

如医学、文学、戏剧、天文学、体育竞技、教育、棋艺、雕塑、音乐、宗教等等。

22.(2021年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写道:

“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

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

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

——摘自郭晔旻《敢问路在何方?

民初十年的彷徨》

材料二: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被人视为“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团结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不可战胜的力量。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12--1921年“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的史实。

(2分)

(2)请为材料二中的年代尺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并再写出一种整理史实的方法。

(2分)

(3)任选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材料三的观点。

(2分)

【答案】

(1)袁世凯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主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1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方法:

示意图;大事年表。

(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示例: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凝聚了抗战的力量。

(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解析】

(1)材料一的表述,既是作为材料二的背景铺垫,又含有考查点。

从铺垫角度来说,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证明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无法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这样就历史性地落在了新的阶级和政党肩上。

从考查点角度来说,“辛亥革命失败,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共产党诞生前十年间的乱象。

注意不能再写辛亥革命本身,复辟帝制、军阀混战、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皆源于辛亥革命后没建立起真正独立自主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主题体现了本题考查的核心,共产党建立以后改变了中国革命的面貌,找到并实现了救中国人民于水火的目标。

也可以说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第二问考查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整理历史的方法还有表格、示意图、思维导图、知识卡片等方法。

(3)第三小题的难度并不大,材料二提供了一组史实,材料三是观点表述。

只要求选取史实来印证观点即可。

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和宽广的政治胸襟,反观北洋时期各派军阀为一己之私无休止的混战,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为凝聚民族力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此外,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也可以说明这一观点。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到日军占领区积极开辟第二战场,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有力地支援和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23.(2021年河南)请结合下列图片中人物的活动和所处的时代,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人物所处时代的关系;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答案】

参考例文:

时代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王进喜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发生井喷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的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改革开放新时期,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2003年,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彰显了英雄的载人航天精神。

王进喜和杨利伟紧跟时代潮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都体现了自己所在时代的精神面貌,堪称时代楷模。

【解析】

小短文出在第23题也有先例,如对比近现代两次对外开放。

还有纪念周恩来单幅图,还有纪念改革开放三幅图等。

而此次突出人物与时代关系,较为新颖。

一位人物是王进喜,对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事迹是参加石油大会战,井喷时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

被誉为铁人精神,体现了那个时代的艰苦创业精神。

另一位人物是杨利伟,对应的时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事迹是载人航天工程,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体现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敢为人先的航天精神。

注意以精神为题,文中必须点出精神。

总结句至少两个点,不得与题目相同,否则只得1。

小短文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题目要有概括性,紧扣素材,不大不小。

不宜直接将两幅图简单合起来,如“王进喜和杨利伟”、“铁人精神和航天精神”。

而“时代精神”一词就概括了不同时期的人物所体现的共性。

②内容符合文章的结构,不能写成简单题的格式,如①②③。

也不必分段。

不能写成图解式的,如“图一说的是……”。

③短文必须体现材料的对比、联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候需要写一两句总结性句子。

如此文简明表述完二人的事迹和精神后,综述一句二者都体现了所在时代的精神风貌,成为时代楷模。

这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

④要打草稿,叙述条理,不能出现颠倒,切忌赘语连篇,也不要写成记叙文模式。

不要用箭头等乱涂勾画,保持整篇文字美观整洁。

24.(2021年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的前40年,伦敦发生了14次毒雾事件。

城市里生活污水随意泼洒,垃圾随意倾倒。

由于缺乏厕所,人们随处便溺,泰晤士河也变得肮脏浑浊不堪。

为此,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城市治理的措施。

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灶炉排放烟尘和控制蒸汽机的法案,后来又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控制、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184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河道法令》,保护饮用水水源的河流、水库、管道等,后来又成立了首都公务委员会,监督和管理全国供水、排水系统。

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公共卫生法》,开辟了国家监管公共卫生的制度。

经过100多年的努力,英国政府的环境治理卓有成效。

——摘编自齐爽《英国城市化发展研究》

(1)据材料,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针对城市环境的哪些问题进行了治理?

(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出现上述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

(2分)

(3)综上所述,英国城市环境治理呈现了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2分)

【答案】

(1)大气污染;水污染;公共卫生问题。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2)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发展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2分,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制定法律;成立机构;常抓不懈。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解析】

(1)“毒雾”“泰晤士河肮脏浑浊”“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烟尘”“有害气体”这些关键词可以概括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城市公共卫生等。

不能散抄原文。

(2)此问紧扣教材工业革命,第一小问皆属于工业革命以及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3)无论从民主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发展层面乃至社会综合治理方面,域外文明都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洋为中用”,注意是借鉴而非盲目照搬。

此立意是中考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考查点。

在治理方面,可发挥作用的力量可以是政府机构、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的积极参与。

起根本性作用的是立法或颁布条例,在治理与发展方面两手都要硬。

如“碳中和”“碳达峰”被列为国家重点任务。

25.(2021年河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8—2001年,联合国先后进行了55次维和行动。

在联合国支持和努力下,成员国达成了众多裁军协议。

联合国还通过了一系列宣言、公约,如《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宣言》等,敦促各国政府尽最大努力保证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在消除贫困、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等方面做出了承诺。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联合国在国际上发挥的作用。

(3分)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特点或主要趋势?

(2分)

(3)综上所述,请举一例中国顺应上述时代发展所做的努力。

(1分)

【答案】

(1)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致力于解决贫困等全球性问题.(3分,每点1分)

(2)经济全球化;合作与交流;“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平与发展。

(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3)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2020年,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解析】

(1)联合国作为全世界最权威的机构,在应对重大国际问题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维和行动是通过安理会强制执行的行为,能够有效地维护战乱地区的和平安定秩序。

据材料概括答案要点,难度不大,但须够三个得分点。

(2)此问需要联系所学知识,世贸组织是以推动世界自由贸易为宗旨的全球性贸易组织,号称经济联合国。

世贸组织的建立顺应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智能手机已经远远超出打电话的初始功能,成为各种支付活动的终端设备,如网约滴滴出租车、微信社交、钉钉会议、网络课堂、扫码支付、地图导航、手机银行、查看天气、XX查询等等。

(3)此问体现了中外历史的结合,也说明了中国身处世界也不能独善其身,而当今的中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积极的姿态来拥抱世界。

对内做好自己的事,实现建党百年目标;对外倡导“一带一路”实现共建共享。

中国为构建新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而积极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