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5043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3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docx

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专题

 复习要求:

掌握初中化学中涉及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的鉴别、除杂、推断、仪器的连接、重要性质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与实验相关的知识。

(一)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

1.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使用:

(见上冊课本)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药品的取用

①固体药品的取用

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用药匙或纸槽,步骤:

“一斜二送三直立”,即将试管倾斜,用药题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

取用块状药品或较大的金属颗粒应用镊子夹取,步骤“一横二送三慢竖”,即将试管(或容器)横放,把药品放入试管(或容器)口以后,再把试管(或容器)慢慢竖立起来。

②液体药品的取用

滴管吸取法:

取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吸取。

取用较多量时,可用倾倒法,步骤:

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上;然后拿起瓶子,标签朝向手心;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倒入试管。

(2)物质的称量

①托盘天平的使用程序

天平调零——托盘垫纸(或小烧杯)—左物右码(从大到小)—平衡读数——砝码回盒——游码回零

②量筒的使用程序

量筒平放——倒入液体——平视刻度——准确读数——倒出液体——洗净量筒

③物质的加热

<1>加热前要将试管的外壁擦干,防止水滴附着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破裂;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稍向下倾斜,防止固体受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回流引起试管炸裂;

<3>加热药品时先均匀加热,再集中加热有药品的部位;

<4>加热液体,试管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得对人。

④仪器的装备

实验装置的安排顺序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流方向从左到右。

⑤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

水膜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如图:

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产生,松手后是否有水进入导管。

⑦气体的收集(如图)

<1>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2>排空气集气法

a.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b.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收集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⑧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1>计算:

固体的质量或浓溶液的体积;<2>称量和量取:

天平称量固体或量筒量取液体(粗略量取);<3>溶解:

加快固体溶解的方法是:

研细固体、加热或搅拌。

⑨常见事故的处理

<1>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大量酸液洒到桌上,要加适量碳酸氢钠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用抹布擦净;

<2>浓碱液溅到皮肤上,用较多的水冲洗后,涂抹硼酸溶液;大量碱液洒到桌上,要加适量醋酸中和;

<3>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不能用水泼灭。

(二)物质的制备和性质:

1.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制取原理及装置:

 

氧气

二氧化碳

药品

大理石和稀盐酸

反应原理

仪器装置

固液不加热

固固加热

固液不加热

 

 

收集方法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验纯或验满

带火星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燃着木条靠近集气瓶口

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蒸发出的水蒸气冷凝后流到试管底部,将试管炸裂;②排水法收集完后,先将试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将试管炸裂。

③用KMnO4制O2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小颗粒进入导管。

①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因为反应能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将石灰石与H2SO4隔绝,使反应停止。

②不能用浓盐酸来制取气体,因为浓盐酸易挥发,使产生的气体中混有HCl气体;③长颈漏斗的末端应插入液体中,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2)气体的干燥与净化

在实验室制备的各种气体中,常含有少量的酸雾、水蒸气和其他气体杂质,需经过净化和干燥后才能得到纯净的气体。

①实验装置

常用的干燥及净化装置主要是:

洗气瓶、干燥管和U型管(如下图)。

②气体的干燥

选用干燥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干燥剂的性质而定,其原则是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而不能与气体发生反应。

如下表中常见气体的干燥剂:

干燥剂

可干燥的气体

不能干燥的气体

浓硫酸

等气体

不能干燥的气体,如:

NH3

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

等气体

不能干燥的气体,如:

CO2、SO2、HCl、H2S等

(3)气体的净化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要除去杂质的性质而定。

原则:

①所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②不能与被提纯的物质反应,也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2.物质与氧气反应

反应物质

反应现象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的产物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铁丝在氧气中居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熔融物——四氧化三铁。

镁条在空气中即可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

氢气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甲烷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是火焰明亮并呈蓝色。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迅速把烧杯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物质与氧气燃烧反应(特别是铁丝、铝在氧气中燃烧)前,一般需在集气瓶底留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瓶底炸裂。

3.碳、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1)C还原CuO装置图:

装置特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②反应需高温,用酒精喷灯;③为检验氧化产物可连接检验装置。

操作步骤:

①检查气密性;②装药品固定试管;③点燃酒精灯;④移开导管,熄灭酒精灯。

实验现象:

①黑色固体逐渐减少;②有光亮的红色固体生成;③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2)CO还原氧化铜装置图:

装置特点:

因CO有毒,增加对尾气的处理装置(点燃或收集),防止CO污染空气。

操作步骤:

(1)。

实验现象:

①黑色CuO变成光亮红色;②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3)CO还原氧化铁装置图:

装置特点:

同上操作步骤:

同上

实验现象:

①红色粉末(

)变成黑色粉末(Fe)。

②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4.浓硫酸的稀释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三)物质的鉴别和分离、除杂

1.鉴别

(1)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的鉴别方法

 

鉴别方法

现象

O2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

木条复燃

CO

通过灼热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1)将燃着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2)通过澄清石灰水

(3)通过紫色石蕊试液

(1)木条熄灭(和氮气现象相同)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H4

点燃,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再将烧杯正放,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烧杯内壁有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盐酸、硫酸、碳酸盐的鉴别方法

盐酸鉴别:

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硫酸鉴别:

滴加氯化钡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碳酸盐的鉴别:

滴加稀盐酸,生成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酸碱鉴别:

<1>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2>pH试纸。

2.物质的分离:

(1)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用于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的分离。

蒸发一般是用加热的方法,使溶剂不断挥发的过程,用于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分离。

降温结晶法用于提纯溶解度变化较大物质(陡升型)。

蒸发溶剂结晶法提纯物质用于提纯溶解度变化不大物质(缓升型)。

(2)粗盐提纯的操作:

①所用仪器:

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②操作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

③玻璃棒在各步操作中的作用:

a.溶解——加速粗盐的溶解;b.过滤——引流;c.蒸发——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物质的除杂:

(1)物理方法:

①溶解、过滤,倒如:

粗盐的提纯;②蒸馏。

(2)化学方法:

①将杂质变为气体除去。

中混入

,加HCl除去

②将杂质变为沉淀除去。

如盐酸中混入少量

,加

溶液除去

③转化杂质。

中混有少量CO,用还原CuO的方法,将CO转化为

④洗气。

如CO中混有少量

,可用

溶液吸收

(3)常见物质的除杂方法:

①除去混合气体中

——一般用灼热的铜网、铁丝网等除去。

——一般用灼热的氧化铜粉末除去。

——一般用碱液吸收或用灼热的炭粉与之反应转化成CO。

CO——一般用氧化铜粉与之反应转化为

再除去。

②从混合物中除去

——用可溶性碱液与之反应转化为

沉淀。

——用硝酸银与之反应转化为

沉淀。

——用可溶性钡盐与之反应转化为

沉淀。

——用酸与之反应转化为

气体。

③从金属混合物中提纯或除去某种金属(应用)

a.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金属能和酸反应,除去或提纯相应的金属。

b.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而用相应的盐将某种金属转化而除去或提纯。

例:

<1>

通过浓氢氧化钠溶液(或足量的澄清石灰水)<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3>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4>

加入足量的铁粉 

4、几种常见药品的存放

药品的性质,决定药品的保存方法

药品

性质

保存方法

白磷

着火点低,易自燃,不跟水反应

放入冷水中

浓硫酸

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吸水性)

放入玻璃瓶内,瓶塞要严

浓盐酸

易挥发

放入玻璃瓶内,瓶塞要严

浓硝酸

易挥发

放入玻璃瓶内,瓶塞要严

氧化钙

易吸水,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密封于干燥试剂瓶中

固体氢氧化钠

易潮解,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密封于干燥试剂瓶中

在仪器连接题的解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仔细审题后辨认清楚是除杂质还是验证题。

(2)若除杂质题,一般先除去二氧化碳,再除水蒸气。

若为验证题,一般先验证水蒸气的存在,再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

(3)除杂质水蒸气或干燥中性、酸性气体,常选浓硫酸。

验证水蒸气的存在,常选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

(4)除杂质二氧化碳,常先用氢氧化钠溶液。

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必选用澄清的石灰水。

(5)导管连接时,一定要长导管进入液体,短导管排出。

【典型例题】

例1、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2)检验:

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图3

若要用水将装置中的氧气排出来进行实验,水应从端通入。

答案:

(1)浓硫酸

(2)澄清的石灰水(3)BBA

例2.现有下列实验仪器:

(如下图)

(1)写出仪器名称:

a________,g__________;

(2)给仪器b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__;

(3)用所给仪器组装过滤装置时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仪器制取氧气时

①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

②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过程中,判断集气瓶中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几种常用仪器及使用注意事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和所需仪器。

答案:

(1)烧杯酒精灯

(2)1/3(3)玻璃棒

(4)①a、d②连接b、h,把导管一端浸在水里,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此装置不漏气③瓶口有气泡冒出

例3.某希望中学探究学习小组在帮助实验室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溶液(初中化学常用试剂)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图),请你对该试剂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猜想:

这种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溶液,也可能是___________溶液。

(2)实验验证(要求写出操作、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图中可知,该无色溶液是一种钠盐,且该盐的酸根的化合价为

价。

因此该盐可能为

答案:

(1)

等。

(2)取少量该无色溶液,滴加稀盐酸,若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为

;若没有气体生成,再滴加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为

例4: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柴放在__________,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解析:

(1)实验室制取氧气利用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选A装置;收集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选C或E。

(2)制取CO2是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选B装置;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溶于水,选D装置收集。

(3)集气瓶口。

注:

下列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连接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性质实验或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的能力。

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是:

气体发生装置→除杂质装置→干燥装置→气体性质验证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气体流经洗气瓶时,一般要求“深进浅出”。

例5:

在实验室中可选用如图2所示装置连接起来制取氧气(通过分液漏斗玻璃活塞的“开”、“关”,可随时向锥形瓶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装置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制取干燥的氧气时,装置的导管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_________;

若只改变装置甲中的药品,此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

(3)若将丁装置充满水,就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此时装置最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_________。

(4)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回收再利用。

采用_________方法,可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

解析:

(1)这是从另一个方面考查实验室制氧气的知识,过氧化氢分解,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2)混有的杂质气体是水蒸气,连接顺序为a→c→b→g,还可以制取CO2;(3)a→f;(4)因为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可以用过滤的方法。

例6.试根据图回答(A~G为接口代号,甲~戊为装置代号):

(1)制取氢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应选用装置__________。

(2)当用较浓的盐酸跟锌粒反应制取并收集纯净的氢气时,装置的接口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乙;丁;戊

(2)B接F,G接E,D接C

例7.实验室用铁、氧化铜、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两个方案中最好的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节约原料不需要热源,没有爆炸危险。

例8、下列除杂方案中,括号内为除去杂质所需的药品,其中正确的是()

A.NaOH溶液中混有NaCl(CuSO4)B.Cu(NO3)2溶液中混有AgNO3(Cu粉)

C.CO2中混有CO(炽热的碳)D.CO2中混有HCl气体(NaOH溶液)答案:

B

解析:

除杂问题,不能引入新杂质,同时除杂药品不可以与主体物质发生反应。

例9、在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固体剩余。

则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答案:

A

A.溶液中一定含有FeSO4B.溶液中一定没有CuSO4

C.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有CuD.固体物质中一定没有Fe

例10、根据下列给出的实验装置图,回答:

AB

CD

(1)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在做甲烷燃烧实验时,点燃前必须要,否则会发生危险。

(2)若用装置C制取

,并把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较长时间一直未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生成的

中混有气体。

(3)D是用CO还原CuO的实验装置图。

实验时,①中的现象是;②中的现象是。

尾气应该,以防止和控制尾气中的对空气的污染。

答案:

(1)B;检验甲烷的纯度

(2)氯化氢(3)黑色的

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气球收集或点燃;一氧化碳

11.(2010扬州)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CuSO4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产物。

(1)两溶液混合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沉淀放置一段时间后,完全变为黑色沉淀,猜想是CuO。

为验证猜想,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用CO还原得到红色物质,且生成的气体能使________,写出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u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有时也会生成浅绿色沉淀[化学式为CuSO4·3Cu(OH)2]和Na2SO4,则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为探究新制Cu(OH),的分解温度,设计水浴加热装置(如图)。

写出仪器的名称:

①_____②____。

该装置采用水浴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

(4)18℃时,将溶质质量分数均为10%的Cu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测得混合液温度为22℃,说明该反应_____(填“放热”或“吸热”)。

当水浴温度分别为30℃、60℃、90℃时,黑色沉淀出现的时间为:

2分钟、6秒、1秒,则说明温度越高,Cu(OH)2分解速率越_____(填“快”或“慢”)。

该实验说明,Cu(OH)2分解温度________(填“无确定数值”或“有确定数值”)。

答案:

(1)CuSO4+2NaOH====Cu(OH)2↓+Na2SO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CuO====Cu+CO2

(2)4CuSO4+6NaOH====CuSO4·3Cu(OH)2↓+3Na2SO4(3)烧杯,酒精灯,受热均匀(4)放热,快,无确定数值。

例12、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

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猜想二:

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

①;

②;

③。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

氢氧化钙;

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

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方案

现象和结论

 

2009、2010年中考化学实验试题精选汇编

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5.某学生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了7.5mL水(B)用pH试纸测得某地雨水的pH为5.6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的质量为16.7g(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

6、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制取H2和CO2时,都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收集O2和CO2时都可选用的装置是

(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小冬选用上图中的装置进行CO2的制取,他看到发生装置中有气泡冒出,然后把导管插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未观察到浑浊现象。

其原因可能是:

7.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回答:

(1)用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体应选(填序号,下同)______;用固体受热反应产生气体应选_____;收集难溶性气体应选______;收集常温下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_______。

(2)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受热后试管________;B中的长颈漏斗末端应伸至液面以下,可以防止产生的气体_______。

伸进D、E中的导管均应接近集气瓶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________。

(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请根据甲烷的性质回答:

①制取甲烷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与实验室制取________的发生装置相同。

②收集甲烷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或________。

8.某学生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分别与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的性质。

根据该学生设计的装置和所要达到的实验目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用石灰石和浓盐酸作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不能达到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的目的,其原因是:

为达实验目的,在不变动实验仪器装置的情况下,改正的方法是:

(2)装置B中盛装的试剂是:

,实验现象是:

(3)装置C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BC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乙醇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11.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薄铁片,有气泡产生。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C.不溶物中可能含有氧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铁

1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

并检验

化学性质的装置。

(1)A是

制取装置,反应容器内装有石灰石,长颈漏斗内应注入____________;

(2)B内装有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