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3432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docx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

在行为的层面上,从众、服从、依从,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几种主要的方式。

从众较多涉及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服从涉及个人由于社会角色关系连带而发生的影响作用;而依存则涉及更为一般的人际影响。

一、从众(conformity)

(一)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

1.从众的概念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2)实际的群体和想象上假设的群体都可以导致从众行为。

(3)群体压力在人们意识到的情况下和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都能发生作用。

(4)从众的行为方式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非常明显。

社会功能的执行和社会文化的延续需要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

只有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够适应社会。

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完全适应他所遇到的每一种情境。

因此,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在最大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未知的世界。

2.社会规范的形成

谢里夫的经典实验(1935)为社会规范的形成提供了例证。

(1)实验过程:

让被试坐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被试15英尺远的地方出示一个光点。

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

即产生“自运动现象”。

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

(2)实验结果:

在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大。

但如果将个人组成为一个小组,在同一房间里一起观察,但每个人还是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并最终会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

3.群体压力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是有关从众问题研究影响最广泛的一位学者。

他的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被称为“阿希实验”。

(1)实验过程:

7人组成的被试小组参加知觉判断实验。

其中只有编号为7的被试为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

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

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

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

实验开始后,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前两次都选用同一条比较线。

在第三组比较时,实验助手们开始按实验安排故意作错误的判断。

被试听过前几个人的判断后才能进行判断。

这时他面临一个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做错误判断的两难问题。

(2)实验结果:

数十名自己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跟随大家一起做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反应的37%。

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

事实证明,聪明的人也会说“白谎”,表面上保持与群体或他人的一致。

(二)从众的类型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三类:

1.真从众

这种从众不仅在外显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的看法也认同于群体,是个人与群体最理想的关系。

它不引起个人心理上的任何冲突。

2.权宜从众

个人虽然在行为上保持了与群体的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是错误的,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保持与群体的一致。

权宜从众由于外显行为同内心观点不相一致,个人处于认知不协调的状态。

人们既无法脱离群体,又必须从众时,心理上的调整全趋向于改变个人自身的态度,与群体取得意见上的一致;或者是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找出新的理由,来弥补观点与行为之间的距离,使认识系统实现协调状态。

3.不从众

不从众的情况有两类:

(1)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

这是表里不一致的假不从众情况。

(2)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

这是表里一致的真不从众情况。

(三)从众的原因

1.行为参照—定向需要

在许多情境中,人们由于缺乏进行适当行为的知识,必须从其他途径来获得行为引导。

根据社会比较理论,在情境不确定的时候,其他人的行为最具有参照价值。

而从众所指向的是多数人的行为,自然就成了最可靠的参照系统。

2.对偏离的恐惧

对群体偏离,往往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

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

对于偏离者,群体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因此,在一些情境中,人们从众是为了被人喜欢和避免被拒绝。

许多人已经养成了尽可能不偏离

群体的习惯。

个人的从众性越大,偏离群体所产生的焦虑也越强,也就越不容易偏离。

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

3.与群体融合的需要

人们为了增加与群体的融合,甚至会模仿群体成员的表情、口头表达方式、姿势和那些人们认为有价值的操作性行为。

从群体维护的价值取向出发,从众可能是一种“美德”,与群体的行为保持一致可以使人们更可爱并为群体成员所接受。

群体规模越大,与背景区分越鲜明,群体本身越有吸引力和价值,引发的从众融合需求和行为的程度就越强。

4.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cohesiveness)指群体对其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

高凝聚力群体的成员,对自己所属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

群体凝聚力越高,从众倾向的压力就越大。

这种为显示对群体的忠诚和确立自身的价值而引起的从众,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真从众。

根据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个人对群体的隶属关系,是其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其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

个人在许多时候需要通过维护群体的形象来维持自我的价值。

(四)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的一致性

群体自身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对群体一致性的任何破坏,都会导致从众率的显著下降。

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从众的比率即会大大下降。

2.群体的规模

在一定范围内,人们的从众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

但最高的从众率出现后,即使一致性的群体规模再大,也不再导致从众率的增加。

相对于女性,男性从众率的最高点出现稍晚一些。

3.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

(1)判断涉及的事物客观标准越明确,人们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越高,从众率越低。

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自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于从众。

问题越困难或缺乏客观标准,从众率越高。

女性在相同的困难程度下比男性更倾向于从众。

(2)个性特征对于从众性的影响已经为许多研究所证实。

具有以下特征的被试从众性较低:

自我评价高,表现一致的独立行为,有自信,果断性强,认知方式倾向于场独立等。

4.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当一种意见一旦被表达出来,人们会更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已经选择了某种态度。

如果迫于压力而从众,人们也会明确知道自己屈服群体压力而做出了态度改变。

这种意识会激发人们的抗拒反应。

如果意见是当众表达的,则还涉及在公众面前是否有独立性,是否有坚持自己意见的自我形象问题。

这种意识会使人们选择不从众的倾向更为强烈。

研究表明,随着自我卷入水平的增加,人们保持自己最后行为与原先判断相一致的倾向也越来越强烈,因而从众的比率也越来越小。

5.文化差异

从众率存在着民族差异。

不同国家的少年对习俗道德标准的遵从有着很显著的差异。

(五)少数人的影响力

1.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过程

贝克和派蒂(Baker&Petty,1994)研究发现,人们对多数人的建议和少数人的意见的接受程度取决于信息的来源和内容。

当信息来源和内容平衡时,人们会相对不重视信息内容;当信息来源和信息内容不平衡时,人们会比较注重信息内容。

少数人提出意见时,二者从来源上是不平衡的,信息的内容更易受到注意,多数人会因为受到少数人的质疑而感到困惑,从而启动认知过程,试图了解少数人质疑的原因。

多数人仔细思考少数人的意见,这一过程被称为可能性精细加工(likelihoodelaborationmodel)。

2.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原因

(1)人有价值自我认同的需要,即需要与他人一致,但不会牺牲个人认同。

个人更需要维护自己的个人特性。

(2)人有对生命控制的需要。

为维护自己对生命的控制,人们会愿意对抗群体的压力。

3.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条件

(1)必须有几个少数人一致地反对多数人的意见;

(2)这一群少数人必须避免过于固执和说教,适当表现灵活性且不反复重申反对意见;

(3)当少数的意见与社会环境趋势相符合时,少数人影响多数人的机会也较大。

二、服从(obedience)

服从即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

斯坦利·米尔格莱姆(S.Miigram)运用科学方法对服从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米尔格莱姆的权威一服从实验

1.研究的被试

通常情况下,美国社会心理学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大学生,但米尔格莱姆的权威—服从实验用登广告的办法招募自愿者,以40名20~50岁的各工作岗位的社会普通人作为被试,这就使研究结果具有更广泛的意义。

2.实验的原型

米尔格莱姆实验的原型,是将被试两两配对进行实验的。

每对被试中只有一名为真被试,另一名为实验助手。

两名被试被领进实验室之后,研究者告诉被试:

实验是关于学习的研究,考察两个问题。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和电击惩罚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

他们两人中选择一人当教师,一人做学生,抽签决定。

实际上经安排最终当教师的都是真被试。

研究者告诉被试,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语词配对,并检查其学习效果。

方式是教师读出刺激词,学生从四个词中选择一个与其匹配。

如果错了,教师就给予电击惩罚,而且电压不断加大。

实验开始后,每当学生给予错误回答反应,实验者就让被试打开电键,给予电击,并逐渐增加电击强度。

如果被试犹豫,实验者就告诉被试,由于实验需要,必须继续。

3.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的差距

(1)预测结果

米尔格莱姆预测,极少被试会服从实验者对学生施加240伏以上的强电击。

他请精神病专家、大学生和一般的白领阶层成人共110人来预测结果,三个群体预测的平均电压为135伏,没有一个人预测会超过300伏。

110人中的40名精神病专家预计,被试对学习者施以最强的450伏电击的可能性只有0.1%。

(2)实际结果

研究的实际结果与预测大相径庭。

虽然实验在电压加强到300伏时,特别设定了受电击挣扎,蹬踢墙壁的声音,但在40名被试中,只有5人拒绝再提高电压。

随着电压的提高,总共35%的被试最终选择拒绝实验者命令。

但是更多的被试一直服从实验者的指示,将实验一直进行到最后电压加至最高的450伏。

这类被试的人数占总数的65%。

(二)服从原因

1.合法权力

合法权力指社会赋予了卷人社会角色关系的一方更多的影响力,从而使另一方认为自己有服从的义务。

监狱模拟实验极好的证明了社会角色关系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稳定的社会角色关系使一部分人获得指挥另一部分人的合法权力,而被指挥者又有服从的义务。

而临时性的社会角色关系,也会使在社会结构上处于有利位置的人获得指挥别人的权利,而被指挥者有义务服从指挥。

临时性的合法权力,是同特定的情境或领地相联系的。

2.责任转移

米尔格莱姆在另一个实验中,不是直接给被试指示,而是通过电话系统来控制实验情境。

结果表明,由于实验者不与被试直接在一起,他们的行为自我责任意识明显增加,只有22%的被试一直服从到最高电压。

在归因上,没有别人在场,更容易使人们将行为责任归于自己本人,开始倾向于用独立的普遍道德原则评价自己,从而拒绝服从的人数显著增加。

相关的研究表明,服从权威和责任转移是人们非常稳固的心理机制。

(三)影响服从的因素

1.他人的支持

他人的支持,会直接导致人们对权威的藐视。

米尔格莱姆设计了三个被试(一名真被试,两名假被试)同时进行学习—电击实验的情境。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两名假被试相继拒绝继续实验,结果表明,尽管实验者仍然命令最后留下的真被试继续实验,但90%的被试都变得对抗实验者,拒绝服从。

有些被试在假被试一退出马上也拒绝继续。

另一些则延迟一会儿再做出拒绝反应。

社会支持会显著增加人们对权威的反抗。

在原型实验中,被试独自进行实验,无其他行为的参照系统。

而在群体背景中,人们会转向用同样的行为作为自己行为

的参照。

当人们发现不必忍受内心巨大的冲突而去伤害别人时,就更倾向于拒绝,而不是服从。

2.行为后果的反馈

米尔格莱姆研究的另一个变式,是用不同方式来提供行为后果的反馈。

反馈按充分和直接程度划分,有四种不同情况:

(1)间接反馈

在间接反馈情况下,充当教师的被试与充当学生的实验助手不在一间屋子里,因而看不到被电击者的痛苦状态,也听不到声音,只是在电压加到300伏之后,有撞墙壁的声音(录音)。

(2)声音反馈

这种反馈是让被试听到受害者的喊叫、抱怨、愤慨和挣扎。

对应于不同的电压水平,声音的痛苦程度也不同。

声音实际为预先制作好的标准化录音。

(3)身体接近

受害者的反应由专门的实验助手做规范化的逼真表演。

受害者与被试相隔仅约40厘米。

因此,被试不仅能听到受害者的各种声音反馈,而且可以看到受害者的种种痛苦表现。

(4)身体接触

由被试将受害者的手压放在电击台上,实施电击。

受害者的声音的痛苦表现与身体接近情况相同。

实验结果证明,行为后果的反馈越直接、越充分,人们服从权威、做出伤害别人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小。

相反,被试对自己行为的后果了解越少,伤害别人的可能性就越大。

3.个性因素

道德发展水平直接同人们的服从行为有关。

道德水平越高,越倾向于按照自己的独立价值观行事,拒绝服从权威而去伤害别人。

人们的个性特点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服从行为。

三、依从(compliance)

依从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依从与服从有着根本的区别:

服从的引发,具有某种强制的特征;面对请求者的请求,依从者必须有一定的认同,才会顺应其要求去行为。

命令者与服从者之间存在着规定性的社会角色联系;请求者与依从者之间并没有规定性社会角色关系的束缚。

服从的理由是外在的;依从的理由是内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命令—服从模式,而是请求—依从模式。

诱导人们依从的社会影响策略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一)依据“一致”原则的依从策略

1.“登门槛”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将先提出较小要求,然后再提出目的指向比较大的要求,诱发人们依从的方法称为“登门槛”策略。

许多研究都证明了“登门槛效应”的存在。

严格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登门槛”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态度或行为改变方法。

2.低球技术

“低球技术”的具体做法是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别人接受这个小的要求后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

运用“低球技术”要比直接提出较大要求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如果请别人帮助时开始就提出较大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而先提出较小要求,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份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3.“登门槛”策略与低球技术的区别

二者同为二步式渐进策略,但有两个明显区别:

(1)二步时间联系的区别。

“登门槛”的二步操作中间有时间间隔,而低球技术的二步操作是紧接在一起的,没有较长的时间间隔。

(2)二步要求的性质的区别。

“登门槛”策略的二步要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低球技术的二步要求则是直接相联系的。

4.“登门槛”效应与低球技术的作用原理

“登门槛”效应与低球技术的作用原理为:

接受一个要求之后,增强了人们在某个特定问题上的投入,使人们增强了责任意识,从而增加了人们对更大要求的接受性。

由于这两种策略的两步要求是由同一个或两个人提出的,并且请求者与被请求者卷入了直接的交往。

因此人际关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更大。

由于人们需要在同自己交往的人面前维持一致的社会形象,因而一旦接受了一个要求,拒绝别人要求的困难也就明显增加,从而使人接受更大要求的可能性增加。

(二)依据“互惠”原则的依从策略

1.“留面子”效应

“留面子”效应是指人们拒绝了一个很大的要求之后,对较小要求的接受性出现增加的现象。

由于人际相互作用,当人们拒绝了别人的一个要求后,会愿意做出一点让步,给别人一个面子。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的自我价值意识最为重要的来源。

他人的不愉快,是个人不愉快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人会自然地倾向于选择给交往双方都带来最大满足的行为。

2.“附加价值”策略

“附加价值”(that's-not-all)策略是指向对方提出要求,在对方尚在考虑要不要答应说服者的要求时,马上提出较小诱因,以增加答应要求的附加价值,增加对方依从机会的策略。

通常依从的一方会将附加价值视为一种让步,觉得自己也有义务做出相应的让步,因而依从了对方的要求。

3.“相同处境”策略

当人们觉得自己与对方有关系,无论这种关系是多么微不足道,人们都会因为这种关系而接受要求。

这种依据互惠原则而确定的策略,即使彼此的关系非常脆弱,这个策略也往往致人于不得不接受的境地之中。

(三)依从诱导的其他策略

1.“过度理由”效应

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加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根据认识不协调理论,如果人们的某种行为本来有充分的内在理由,则人们对于行为与其理由的认知是协调的。

但此时如果以具有更大吸引力的刺激给人们的行为额外增加另外的“过度”理由,那么人们对于自己行为的解释,会转向这些更有吸引力的外部理由,而减少或放弃用原有的内在理由。

如果外在理由不复存在,则人们的行为就失去了理由,从而倾向于终止这种行为。

这就是过度理由效应。

2.让对方有好心情

当人处于好的情绪状态下比在中性或负性状态时更可能依从他人所提出的要求。

改变自己的外表、赞同对方、表达对对方的兴趣、将自己与对方的喜好相关联、表达小善意等都能使对方有好心情,或是使他人对自己产生好感,从而使他人依从自己的可能性增加。

阿莱克等人(Alickeetal.1992)的研究发现,含有改变对方意图的抱怨也能成功地影响他人,使对方依从自己的意图行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