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2087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

《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docx

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学年高一语文寒假作业第17天天寒假第十七天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信息时代更需经典阅读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

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失。

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

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

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

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

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

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

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

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

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至于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

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

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

(选自2014年3月19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典阅读又叫基础阅读,在信息时代下重要性突显,它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B.经典阅读可以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

C.经典阅读就像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但一定是越早安装越好。

D.经典阅读作用于人的思维和情感模式,从而能让人们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

2.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使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在逐渐消失。

B.信息时代下,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使他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

C.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而很可能是“脾气”。

D.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通过网络上的“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建立“三观”。

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对于年轻人来讲,信息时代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因为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

B.热爱生活的人一定爱读春晓,他们会把一丝丝的伤感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

C.网络信息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很多年轻人最终从网络中得到的只有空虚和焦虑。

D.经典阅读中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冬天的记忆张海生虽然时隔已经很久远了,但我却依然念念不忘。

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的冬天里,一块石头、一堆柴草、一根鸡绒毛很自然就成了我患难的伙伴。

我记忆里的冬天是那样的寒冷,我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裤走在上学的路上,寒风打着呼哨扑过来,刀一样地扎疼我的脸,割疼我的耳朵,顺着袖口、脖子、胸口往棉衣裤里钻。

教室里没有取暖的设备,窗户上常常没有玻璃,取而代之的是厚厚的白塑料布或白纸,风刮过来嘭嚓作响,顺着缝隙往教室里钻,坐在教室里,写字的手冻得拿不住笔,把两手抄进棉袖筒里或凑到嘴上哈几口气暖暖手再写。

下雪的日子,冰天雪地,树木上、老墙上、屋顶上全是雪,整个世界萧杀而苍茫。

融雪的日子,更是冷得厉害,房檐上垂挂着短则几寸、长则数尺的小擀面杖一样粗细的冰凌柱,哩哩啦啦的滴着水。

我们用一根长长的竹竿,一根根将冰柱捣下来,小手冻得像透明的红萝卜。

晚上睡觉的时候是最受罪的时候,脱了衣服往被窝里钻,被窝里冰凉冰凉,冻得人浑身哆嗦,大半夜也暖不热。

那时候我曾想,晚上我要能有一个温暖的被窝该有多幸福呀。

那些个冬天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寒冷。

在梦一般的记忆里,我用驱寒的方式,用寻找温暖的方式,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

在学校里,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们就跑着挤到一堵太阳光照得到的背风的墙根前,一字排开从两边往中间挤,使劲地挤,一边挤一边高声喊叫:

挤挤,挤油渣,挤出油渣我喜欢;挤挤,挤油渣,挤出油渣我喜欢。

如果中间的那一位被挤出来了,就迅速地跑到两端继续往中间挤,直到浑身发热,浑身出汗。

我们还跳皮筋、推铁环、吹鸡毛上天。

放学了,几个同学一合计,直奔老麦场的麦秸垛,在麦垛的一方掏一个洞,再到地里偷几个白萝卜,用竹片剥去厚厚的一层皮,躺在麦秸洞里吃得津津有味,辣甜绕口。

有时候,我们也会跑到河滩上,用自制的枪、棒做武器,打仗、捉迷藏,我们常常忘记了时间,直玩得天昏地黑。

麦场的小垛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我们会在小垛的朝阳背风处挖一个坑,坑沿上垒几块土坯或砖块,然后到地里去拾些树梢干柴,点上火取暖,有时还用泥包住用弹弓打来的麻雀,放到火里烧烤,等到泥烧干了的时候,剥开泥块,麻雀的羽毛也会被烧得无影无踪,烧熟了的麻雀肉热气腾腾,再撒上些从家里偷来的盐,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

在关于寒冷的记忆中,尤其使我难忘的是那些圆溜溜、胖乎乎的鹅卵石,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冬天的冷被窝里竟有了这些可爱的小伙伴。

那是母亲去河里洗衣服时捎回来的,母亲选择了这些大小适中,形状可爱的鹅卵石洗净带回家。

傍晚做饭时,母亲将几块石头围在煤火口边,到了睡觉前石头已经被烤得很热,母亲又把每一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

我钻进暖和的被窝里,脚蹬一块石头,怀抱一块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

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如今我的女儿已将大学毕业,当我和她谈起这些往事,她听得一脸茫然,不知所云。

当然我理解女儿,在这个地球逐渐变暖,南方再也找不到大雪,空调、水暖、电暖、暖水袋随处可见的年代,让女儿去理解一块石头的作用,理解人与人挤在一起用来取暖的方法,的确愚顽可笑。

但我这个从贫穷年代走过来的人,怎么能够忘记了对一颗萝卜的回味,对一块石头的怀想,对一缕阳光的感恩呢?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对于一块石头、一堆柴草、一根鸡绒毛的强调,重在突出在物质生活极度贫乏的年代,曾经带给作者永久的回忆、满足和喜悦,也为下文的写作埋下伏笔。

B.第段关于寒冷的描写生动形象,作者把自己对于寒冷的深切体验细致地进行描绘,目的是为与后文女儿的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表现女儿的茫然无知和对上一辈人生活的不屑一顾。

C.文章结尾但我这个从贫穷年代走过来的人,怎么能够忘记了对一颗萝卜的回味,对一块石头的怀想,对一缕阳光的感恩呢?

直接照应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D.一块石头,被母亲用来作为驱走严寒的工具,一方面照应了前文的冬天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母亲对子女博大的母爱以及生存的智慧。

2.文章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请找出两处进行赏析。

3.作者以“冬天的记忆”为题有着怎样的情怀,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材料一经历了连续几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趋缓的“冷静期”,2017年,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发布数据:

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这些成绩表明:

中国电影市场步向稳健,电影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据专业人士分析,2017年票房成绩的取得,有赖于国产现实题材影片的成功与电影院及银幕数的不断增加。

另外,观众的成熟度在提高,非理性和粉丝消费在减退,电影的口碑在票房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原因。

(摘编自中国电影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有删改)材料二红海行动这部以中国海军也门撤侨真实事件为原型的影片,在最初排片、票房双双低开的情况下,凭借惊人的口碑一路逆袭,成为今年春节档最大的黑马,票房突破35亿元,荣登今年春节档票房冠军。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认为,红海行动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可谓意义重大,它代表了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和工业美学的提升,“没有电影产业的工业实力、专业化的电影团队,很难想象能拍出这样的大片。

”人民日报社文化室主任记者刘阳表示,红海行动“观影热潮”背后体现了观众对于生命和个体认知理解的进步:

“电影设置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命题一个国家是否需要动用军力去拯救一个公民的生命?

电影表达的内在感情是中国当代社会对公民权益的珍视,这种进步体现了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的不断贴近。

”(摘编自“红”在哪儿?

有删改)材料三2017年,中国银幕总数超过北美,中国成为全球容纳量最大的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与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

如果说票房只是衡量产业发展的一个数字指标,还不足以说明整个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那么,由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则可以看出,2018年春节档期满意度得分为83.4分,是迄今为止春节档调查中的最高分。

这一切,离不开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它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使电影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国家支持创作、摄制各类优秀国产影片,地方政府对电影创作、摄制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帮助;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用汇等方面对电影产业采取优惠措施,激励资本投入、降低运作成本电影从业者们一致认为,从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那一天开始,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将电影产业视为重点,国民经济的各行业、各部门都开始积极配合电影产业发展。

(摘编自中国电影,势头正劲,有删改)材料四3月5日,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洛杉矶举行。

创造56.8亿票房奇迹的战狼2未能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九强名单。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电影难以攻陷奥斯卡,一方面是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则是对好莱坞规则的不熟悉。

而借助资本力量,对中国电影在这两方面的提升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从文化融合角度而言,随着中国资本的深入介入,中外合作越来越多,双方在文化领域的相互了解与尊重也会越来越多,这无疑会让海外主流社会以及奥斯卡的评委们更进一步接受中国文化,为未来中国电影进军奥斯卡铺平道路。

从制作体系来看,资本的介入将促使中国电影人和好莱坞更深度合作,从以往简单翻拍、模仿、老外担任制片人,发展到切入核心制作、深度学习好莱坞工业化,甚至是全球发行体系等完整产业链的合作。

这种合作将促进中国电影人系统学习好莱坞的全球化视野和工业化操作流程,为中国电影最终赢得奥斯卡,乃至于借助电影实现中国文化海外输出奠定基础。

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中国电影迟早会走向世界市场。

而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也将会十分有助于中国电影“走出去”,“硬实力”对“软实力”的支撑,必然会一步步地彰显。

另外,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

电影的发展最忌讳的是完全以市场来衡量的功利主义,拒绝单一、培养真善、推动电影艺术和技术观念的更新,才是电影发展的真谛。

(摘编自中国电影冲奥又一年资本力量或能打开突破口,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二,与全球第一大市场的差距逐渐缩小。

B.中国电影是否健康发展不能单以票房作为衡量标准,电影资料馆的春节档期观众满意度调查数据才是最重要的依据。

C.2017年我国成为了全球容量最大的电影市场,银幕总数超过北美,“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稳固。

D.电影产业促进法的实施,不仅让我国电影产业的地位得以凸显,也让我国电影产业在诸多方面得到了实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冈仁波齐二十二等艺术类电影获得高票房的事实,至少证明了我国的电影观众渐趋成熟,理性消费意识增强。

B.材料一用数据客观说明了我国电影事业处于健康稳定发展阶段,国产电影深受观众喜爱,电影票房一直保持高速上扬的态势。

C.电影创作与当代生活贴近,充分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注,这是红海行动能够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重要原因。

D.借助资本力量,可促进中外电影的深度合作,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电影走向奥斯卡,也为我国文化的对外输出奠定基础。

E.中国电影因文化差异及对好莱坞规则的不熟悉,所以即使在国内能创造票房奇迹,也不能在奥斯卡的评奖活动中取胜。

3.如何让我国电影产业持续稳健发展?

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

4、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

良引兵从沛公。

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

“秦兵尚强,未可轻。

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

良曰:

“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

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

项王乃许之。

良因说汉王日: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

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良亡,间行归汉王。

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日:

“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良进日:

“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

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

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注:

雒阳:

洛阳。

郦食其:

人名。

1.下列对文中画方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2.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留侯中的侯是爵位名。

我国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B.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C.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如汉武帝、隋炀帝等。

D.史记由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良轻财爱国。

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

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足智多谋。

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胸有韬略。

他计败峣下秦军,又劝说汉王授印于韩信,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谨慎低调。

汉高祖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只愿受封留县,于是被封为留侯。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2)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良亡,间行归汉王。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枕上偶成陆游放臣不复望修门,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注:

修门:

战国时楚国郢都城门。

河潼:

指黄河、潼关,意即中原地带。

周汉规模:

指历史上周朝、汉朝立国的规模。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起句突兀,读来自有一股愤然不平之气扑面而来。

其实这对陆游来说,是蓄之也久,其发也烈。

第二句中的“江头黄叶村”既点出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写雁伏笔。

B.第三句意思是,酒后口渴,听到窗外疏雨声声觉得似乎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孤苦中感到些许的喜悦。

C.开篇“不复望修门”,写失望之深,而结尾又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雁,于矛盾中抒写了难忘国事的悲怆之情。

D.这首诗先叙事,再议论,最后状景抒情,一气呵成,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而又报效无门的痛苦之情。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诗分析。

6、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两句来表现自己积极向上,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心态。

2.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_,_”。

3.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之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

“_,_”。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道至简。

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就包含在我们从小_的“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八个字里。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态环境.同我们每个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_。

生态环境问题,_是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造成的。

如果我国现代化建设走欧美走过的老路,消耗资源、污染环境,是走不通的。

我们必须要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即一条尊重自然、地球友好型的新路。

生态文明建设一刻也离不开制度、体系建设,(),所以“靠制度”与“靠人人”是统一的。

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只能是你我他全体中国人筚路蓝缕、_创造出来。

特别是在我们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之后,更要富而好礼、富而好俭,通过施行文明健康、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人向往的绿色美好生活。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耳熟能详休戚相关追本溯源重手累足B.耳熟能详息息相关归根到底胼手胝足C.耳濡目染息息相关追本溯源胼手胝足D.耳濡目染休戚相关归根到底重手累足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然而说到底人是所有制度、体系的建立和执行者B.而说到底,人是所有制度、体系的建立和执行者C.而任何制度、体系说到底是由人来建立并由人来执行的D.而说到底所有制度和体系的建立者和执行者都是人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通过节约适度、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人向往的绿色美好生活。

B.通过把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为生活方式,实现人人向往的绿色美好生活。

C.通过践行节约适度、文明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人向往的绿色美好生活。

D.通过践行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人向往的绿色美好生活。

8、下面是雅安XX中学学生张晓写给语文报编辑部的投稿信,其中有五处表达存在不得体的情况,请你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语文报编辑部:

我是雅安XX中学学生张晓,是一位酷爱写作的妹仔。

久闻你刊大名,决定投稿。

现奉上大作蒙茶飘香一篇,敬请拜读。

还望务必拨冗回示为谢!

此致敬礼!

张晓2018年2月11日_改为_。

_改为_。

_改为_。

_改为_。

_改为_。

9、下面是某位医生给病人讲解其颈椎病时画的草图,请根据这个草图写成一段话,让病人明白医生要表达的意思。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10、材料一上海16岁女生武亦妹成为“中国诗词大会”比赛第二季冠军,很多粉丝惊呼这00后少女,“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成功登顶后,她淡定地表达:

“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能享受到它带给我的生活中的快乐,就够了。

”材料二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过五关斩六将,在决赛中击败北大文学硕士彭敏,最终夺得“中国诗词”第三季总冠军。

他被如此评价:

“海为就是天龙八部里那种扫地僧。

他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但是他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

”材料三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只占5分。

不少学生甚至家长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质疑:

为了只占几分的古诗文默写,值得让学生花那么多时间学习和背诵吗?

阅读完以上三则材料之后,你有何感想和看法?

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篇作文。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A;2.B;3.C解析:

1.偷换概念。

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不是经典阅读。

2.A项或然变必然,原文说的是“似乎在逐渐消失”。

C项强加因果,“所以”前后的内容没有因果关系。

D项未然变已然,原文说的是“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并不是事实。

3.A项强加因果。

B项逻辑错误,原文是“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D项“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属于无中生有。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1.D;2.母亲把石块炕热,用包袱裹住放进被窝,度过寒冷。

这一处的细节描写突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

3.在寒冷的冬天渴望有一个温暖的被窝。

用驱寒的方式,用寻找温暖的方式,度过了一个个自由、率真、充满野趣的冬天。

玩得天昏地黑,拾些树梢干柴,点上火取暖,打麻雀,烧火烤,一边烤火一边吃,香甜而温暖。

得到母亲的照顾,钻进暖和的被窝里,脚蹬一块石头,怀抱一块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

解析:

1.A.“带给作者永久的回忆和满足”分析不当,应为“曾经带给作者怎样的生活体验”。

B.“表现女儿的茫然无知”表述不当,主要是表现了女儿这一代对上一辈人生活状况感到不可思议的一种心态。

C.“直接照应标题,揭示了文章主旨”分析有误,文章是在今昔对比中显示主旨的。

2.此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领会作品的主要内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分析作品的细节描写,需要充分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再结合语境回答。

如“下课之后在背风的墙根前,一字排开从两边往中间挤,使劲的挤,直到浑身发热,浑身出汗”,刻画孩子们生活的贫困,想办法使自己充满快乐。

“那是母亲去城河里洗衣服时捎回来的,母亲选择了这些大小适中,形状可爱的鹅卵石洗净带回家。

傍晚做饭时,母亲将几块石头围在煤火口边,到了睡觉前石头已经被炕得很热,母亲又把每一块石头用一块包袱布裹住,放进我和弟弟妹妹的被窝。

我钻进暖和的被窝里,脚蹬一块石头,怀抱一块石头,冬天的寒冷已躲得无影无踪”这一细节描写,突出母亲对子女的爱。

3.此题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