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122051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本科毕设论文.docx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本科毕设论文本科毕设论文XX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专业院部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答辩时间目录内容摘要引言第一章课题简介第二章需求分析2.1图书管理现状2.2系统的数据字典2.3系统数据流程图第三章系统概念3.1系统功能模块解析3.2系统功能结构图3.3系统ER图的设计第四章系统逻辑和物理设计4.1数据库的设计4.2数据库的维护4.3功能模块的实现第五章调试与分析5.1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5.2进一步改进设想第六章用户操作说明6.1软硬件环境6.2应用系统安装6.3操作手册小结参考文献致谢内容摘要图书管理系统是采用VisualBasic6.0开发的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

开发本系统的基本步骤:

需求分析、系统概念设计、系统逻辑和物理设计、系统实现和维护。

在系统分析中先后用数据字典、数据流程、系统的功能结构图、ER图分析了系统所需的各种数据。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模块独立设计法,比较详细的展现了各个模块的功能。

在库和表的设计当中,我们力求层次清晰,设计简单实用。

在系统具体实行阶段中,我们精心细致的画出了各个窗体并给出了相应的事件和代码,以实现各个窗体的作用。

本系统虽然设计简单,但有一定的实用性。

系统的功能较为全面,使用简单,基本上可以作为一般大中小学的图书管理系统。

关键字:

数据库SQL语言VisualBasic6.0图书图书管理引言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的信息时代。

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原因。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

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图书馆信息而设计的。

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图书和用户借阅资料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图书馆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图书借阅情况(如借书天数,超过限定借书时间的天数)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采用对借书卡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借阅者的借阅权限,以及借阅天数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

数据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

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尽管有的图书馆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于环境。

第一章课题简介课题:

图书管理系统。

任务:

针对一些高等院校的图书管理现状,设计出适合一般学校的计算机辅助图书管理系统。

实现对图书基本信息、读者基本信息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完成借书和还书有关信息的记录、修改、查询、删除等一系列任务的计算机管理与实现.。

开发环境:

本图书管理开发系统是在Pentyum166mmx以上机型的计算机上进行开发并获得通过的,同时方便系统开发,减少开发过程的难度,我们是基于以下的软件环境。

以Windows98为操作系统以VisualBasic6.0为开发工具以Access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功能概述:

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能完成添加图书信息,修改图书信息,查询图书信息,添加读者类别,修改读者类别,查询读者信息,修改读者信息等一系列图书管理功能,开发本系统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和自动化,帮助管理人员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图书管理工作。

本着实用性和介绍性的原则,整个系统由五大模块组成,每个大的模块又包括三至四个小的模块。

一、图书管理部分:

包括图书信息管理和类别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进行添加、修改、查询等操作。

二、借阅管理部分:

包括借书管理和还书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查询等操作。

三、读者管理部分:

包括读者信息管理和读者类别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修改等操作。

四、系统管理部分:

包括修改系统用户密码和增加新用户两项功能。

五、帮助部分:

包括系统设计前台和后台简概,退出系统等功能。

系统具有高效、易操作、易维护等特点,并且系统结构清晰、界面友好,功能较为齐全,能有效地协助管理人员进行图书管工作。

如果想真正把它用到图书馆的图书自动化管理中,还需要读者对该系统进行一步的完善工作。

第二章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确定的系统逻辑模型是以后设计和实现目标系统的基础,因此必须准确完整地体现用户的要求。

在这一章里,我将给出系统的数据流图,功能结构图,数据字典,为系统的设计奠定基础。

2.1图书管理现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应用方面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它已经成为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得力助手。

在学校,尤其是在一些高校,图书是学校的一项重要资源,图书的管理也是学校的一项常规性的重要工作。

而长期以来,学生图书管理都是依赖人工进行的。

现今,有很多的学校都已经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图书信息管理,并且起得良好的效果。

近年来我校招生情况越来越好,所以图书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但由于种种原因,管理人员并没有增加,因此原有的人工管理工作已不能适应现行的工作需要。

同时,陈旧的人工管理也不利于推广计算机应用。

为使图书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就必须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

2.2系统的数据字典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在软件分析和设计的过程中给人提供关于数据的描述信息。

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没有数据字典数据流图就不严格,然而没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也难于发挥作用。

只有数据流图和对数据流图的精确定义放在一起,才能共同构成系统的规格说明。

系统开发时,常用卡片的形式书写保存描述一个数据元素。

下面给出本系统的主要数据元素的数据字典卡片:

名字:

读者信息查询报表别名:

读者信息表描述:

读者基本情况查询结果的信息表定义:

读者信息查询报表读者编号读者姓名性别类别单位住址电话登记日期已借书数量位置:

输出到打印机名字:

图书信息查询报表别名:

图书信息表描述:

各种书籍查询基本信息表定义:

图书信息查询报表图书编号书名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登记日期是否被借出位置:

输出到打印机2.3.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DataFlowDFD)是描述实际业务管理系统工作流程的一种图形表示法。

它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图,其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

因为数据流图是逻辑系统的图形表示,即使不是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也容易理解,所以是极好的通信工具。

此外,设计数据流图只需考虑系统必须完成的基本逻辑功能,完全不需要考虑如何具体地实现这些功能,所以它也是软件设计的很好的出发点。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是为了对图书、读者基本信息等进行计算机管理。

下面就是对各个功能模块的流程分析1、图书类别管理基本信息流程:

分析:

图书类别基本信息的流动首先是以图书类别的编号为依据,来达到添加、修改、查询图书类别记录。

同时,也对数据库中的图书类别表的编号进行检查。

2、图书信息管理基本信息流程:

分析:

图书基本信息的流动首先是以图书编号为流动方向的依据,来达到添加、修改、记录、删除图书记录。

为了数据的一致性,进行这些操作的同时,也对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重复的记录。

如有则不能进行添加。

3、读者类别管理基本信息流程分析:

读者类别基本信息的流动首先是以读者类别编号为流动方向的依据,来达到添加、修改、记录读者类别记录。

为了数据的一致性,进行这些操作的同时,也对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重复的记录。

如没有则可进行添加。

4、读者信息管理基本信息流程:

分析:

读者基本信息的流动首先是以读者的编号为依据,来达到添加、修改、查询、删除读者信息的记录。

同时,也对数据库中的读者信息表的编号进行检查。

5、借书管理基本信息流程:

分析:

借书管理基本信息的流动首先是以借阅编号为流动方向的依据,来达到添加、查询借书记录。

为了数据的一致性,进行这些操作的同时,也对数据库中的记录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重复的记录。

如没有则可进行添加。

6、还书管理基本信息流程:

分析:

借阅管理部分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查询操作,在借阅信息中包括借阅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书籍名称、出借日期和还书日期。

并通过添加功能来达到借阅信息表的数据的更新,通过查询可使管理员很快地了解借阅信息,从而避免书籍的丢失现象产生。

通过上面对各个模块流程的分析,那么我们就不难对整个系统的大致流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设计时采用了常用的自顶向下的瀑布式结构化设计方法。

各子系统具有独立的数据库结构,同时又具有相关的关键字,这样系统做起来后就便于用户操作。

综合上面各个模块的流程分析,其总体流程图如下:

第三章系统的概念概念设计阶段主要任务和目标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包括一般联系实体,画出对应的ER图。

对于复杂的系统,通常首先要对它的各功能模进行分析,然后再把它的功能结构图画出来,便是设计和优化。

功能分析之后,再根据各个岗位、各个用户对数据和使用权限的不同要求作出局部ER图,然后再把各个局部ER图综合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ER图。

3.1系统模块功能解析图书管理部分:

包括图书信息管理和类别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进行添加、修改、查询等操作。

各管理部分的明细如下:

(1)图书信息管理:

包括图书信息的添加、图书信息的修改、图书信息的查询和图书的信息删除4部分。

其中,图书信息包括图书编号、书名、图书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登记日期以及是否已被借出。

(2)图书类别管理:

包括图书类别的添加、图书类别的修改、图书类别的删除3部分功能。

其中,图书类别包括类别名称和类别编号两部分。

借阅管理部分:

包括借书管理和还书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查询等操作。

各管理部分的明细如下:

(1)借书管理:

包括添加借书信息和查询借书信息2部分功能。

其中,借阅信息包括借阅编号、读者编号、读者姓名、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出借日期和还书日期。

(2)还书管理:

实现添加还书信息功能。

其中,还书信息与借阅信息部分明细相同。

读者管理部分:

包括读者信息管理和读者类别管理,其功能是实现对各部分数据内容的添加和修改、删除等操作。

各管理部分的明细如下:

(1)读者信息管理:

包括读者信的添加、读者信息的修改、读者信息的查询和读者信息的删除4部分功能。

其中,读者信息包括读者姓名、读者编号、性别、读者类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登记日期和已借书数量。

(2)读者类别管理:

包括读者类别的修改、读者类别的删除2部分功能。

其中,读者类别包括各种类名称、借书期限和有效期限4部分。

系统管理部分:

包括修改系统用户密码、增加新用户和退出系统三项功能。

系统初始设置一个超级用户名和密码,操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个超级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之后,可以设置其他的超级用户名称,也可以设置权限用户,同时也设置了这个用户可以使用的权限。

帮助部分:

包括系统设计前台和后台简概述等功能。

运行本系统程序,首先出现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后才能进入主窗体。

对主窗体上各个菜单的设置采用快捷键,便于用户更方便的应用该系统。

第四章系统逻辑和物理设计4.1数据库的设计根据上面的数据库ER图,现在需要将上面的数据库概念结构转化为SQL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所支持的实际数据模型,也就是数据库的逻辑结构。

在上面的实体以及实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形成数据库中的表格以及各个表格之间的关系。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各个表格的设计结果如下面的几个表格所示。

每个表格表示在数据库中的一个表。

1.图书类别表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类别名称文本必添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为“否”类别编号文本必添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为“否”2.图书信息表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图书编号文本必添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为“否”书名文本必添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为“否”类别文本字段大小50作者文本字段大小50出版社文本字段大小50出版日期日期/时间无登记日期日期/时间无是否借出文本字段大小23.借阅信息表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借阅编号自动编号无读者编号文本字段大小50读者姓名文本字段大小50图书编号文本字段大小50图书名称文本字段大小50出借日期日期/时间无4.读者信息表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读者姓名文本必添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为“否”读者编号文本必添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为“否”性别文本字段大小2读者类别文本字段大小50工作单位文本字段大小50家庭住址文本字段大小50电话号码文本字段大小50登记日期日期/时间无已借数量数字无字段名数据类型说明种类名称文本必添字段“是”,允许空字符为“否”借书数量数字无借书期限数字无有限期限数字无5.读者类别表4.2数据库的维护由于应用环境不断变化,数据库运行过和中物理存储也会不断变化,对数据库设计进行调整,修改等维护工作是设计工作的继续和提高。

对数据库经常性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

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制定不同的转储计划,保证一旦发生故障能尽快将数据库恢复到某种一致的状态,尽可能减少对数据库的破坏。

2.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由于应用环境的变化,对安全性的要求也会发生变化,如原来机密的数据现在可以公开查询了,新加入的数据又可能是机密的了。

系统中用户的密级改变。

这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原有的安全性控制,可以设置数据库密码及用户权限。

同样,数据库的完整性的约束条件也会变化,需要DBA不断修正。

3.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造利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提供的检测系统性能参数的工具,在数据库运行过程中,监督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改进系统性能的方法,并做适当调整。

4.数据库的重组及重构造数据库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记录不断增、删、改,增添、修改的数据不能为空,否则不能保存到数据库中。

使数据库的物理存储情况变坏,降低了数据的存取效率,数据库性能下降,这时DBA要对数据库进行重组织,或部分重组织(只对频繁增、删的表进行重组织),可以利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专门提供的数据重组织实用程序操作,按原设计要求重新安排存储位置、回收垃圾、减少指针链等,提高系统性能。

有些情况,如由于数据库应用环境发生变化,增加了新的应用或新的实体,取消了某些应用,有的实体与实体间的联系发生变化,则需要调整数据库的模式及内模式。

4.3功能模块的实现按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在完成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后,就可以进行系统实现阶段了,系统实现是每指把系统的物理模型转换成实际运行系统的全过程。

在打开数据表之前应该先打开数据库,使用公共模块中定义的conn对象。

打开数据库应该安排在Form_Load事件中,因为确定用户名和密码是否正确就已经使用数据库中的内容了。

双击窗体部分,加入如下的代码:

PrivateSubFrom_Load()DimconnectionstringAsStringConnectionstring=”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_“datasource=archivel.mdb”conn.OpenconnectionstringEndSub注意:

当程序不再使用数据库时,应该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Close方法将其关闭,但此时它还会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完全将资源释放给系统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语句:

Setconn=Nothing.不过,这两个步骤往往会被省略,因为当程序关闭时,程序所打开的数据也会随之关闭,Connection对象所占用的系统资源也会自动释放给系统.第五章调试与分析1.采用各模块独立调试,整体合成测试的方法。

各个模块应能独立使用。

2.进一步改进设想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应用软件正迅速发展。

如果将该系统进一步改进,使之能应用于网络环境,则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其时效性和应用范围。

第六章用户操作说明1.软硬件环境硬件配置:

586以上档次的计算机,彩色显示器,内存128M,硬盘10G。

软件配置:

Windows98/XP操作系统,VisualBasic6.0数据库管理系统。

2.应用系统安装使用安装盘:

本应用系统经过VisualBasic6.0提供的安装向导生成安装软盘,使用时只须在Windows环境下直接安装即可。

3.操作方法1直接启动应用系统2在登录窗体中输入用户名及密码就可以直接进入主界面。

3主界面上有五个主菜单,而每一个主菜单上又有几个子菜单,用户可以跟据自己的要求点击上面的子菜单,进行相应的操作。

或者也可以利用已经设置好的快捷键进行操作。

小结通过一个完整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建,了解到一个数据库系统的开发,即是前台和后台的开发。

前台是应用程序的开发:

功能模块设计、源代码开发。

后台是数据库的开发:

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等。

前台开发涉及到整个图书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及实现的效率。

后台开发也尤为重要,它对应用程序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

另外,合理的数据结构将非常有利于程序的实现。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学习了一种新的数据库系统开发工具VisualBasic6.0。

它具有的可视化的编程环境和连接数据库的便捷性,为数据库的连接提供了多种方法。

通过对这个系统的开发,使我对VisualBasic有了更深程度的认识和了解,也使我对数据库的开发有所了解,为以后从事数据库开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使我认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很肤浅,这也正是我今后要努力提高的。

致谢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从对课题的理解,方案的设计,再到论文的写作,中间有着自己的努力,更有着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巨大的帮助。

感谢唐文涛老师在很忙的情况下,为我讲解课题的要点,引领设计的思路。

他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让我由衷地敬佩。

感谢陶伟和梁东山同学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他们对我所遇到的难题的解答让我受益匪浅。

感谢陈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照顾。

最后,毕业设计的完成,感谢老师您的谆谆教诲和不断帮助。

谢谢!

参考文献1.刘韬骆娟何旭洪VisualBasic6.0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5月2.VisualBasic6.0编程篇作者:

郝志恒刘舫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3.数据库基础与应用作者:

刘世峰出版社:

中央电大出版社2003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